《2024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件12024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部署,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赛出高风格,赛出真水平,赛出基本功,充分发挥比赛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各地各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课程思政要求,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能说会做善导”的“双师型”教师
2、成长,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数字素养水平、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技能成才。二、比赛内容重点考察教学团队(3-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1 .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相关文件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契合层次定位,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体现学科知识与行业(或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专业课程内容对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
3、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工程思维、创新意识和数字素养,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2 .教学设计。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杜绝各种形式主义。公共基础课根据学科特点选用恰当的教法学法;专业课程鼓励实施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境化教学,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手脑并用。3 .教学实施。落实育人为本,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体现以学生为
4、中心教学,开展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推动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过程真实数据,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专业课程倡导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习实训应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规范选用教材,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数字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执行手机“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4 .教学评价。聚焦教学目标达成,关注学生全面成长,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
5、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5 .教学反思。深度思考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总结在更新教育理念、落实课程思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评价、运用信息技术、培育数字素养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赋能的“大先生二三、比赛分组及参赛限额(一)比赛分组比赛设3个组别。参赛的模块、单元、专题、项目或任务等应为有关课程中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1.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内容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不含思想政治课)中不少
6、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6 .专业课程一组:参赛内容应为专业(技能)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参赛课程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7 .专业课程二组:参赛内容应为专业(技能)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内容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参赛内容中体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指导的内容不少于8学时。(二)参赛限额1.公共基础课程组限总额的25%,最高限额4件。8 .专业技能课程一组限总额的50%,最高限额8件。9 .专业技能课程二组限总额的25%,最高限额5件。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内容不得出现课程的重复,专业课程一组和二组合并不得出现专业类的
7、重复。同时,按照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社厅关于公布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果名单的通知(教职成2018)1112号)的学校数量和中职规模,郑州市、南阳市限报17件参赛作品;鹤壁市、济源市、各省直管县(市)、各省属中职学校限报6件参赛作品;其余省辖市限报12件参赛作品。凡举办市县、省属学校比赛的增加1个名额(依据举办比赛文件)。今后年度比赛名额,根据参赛情况和获奖情况予以增减。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学校,增加1个参赛名额;获得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的等额增加参赛名额(不受组别限制)。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学校和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申报的专业课程一组及专业课程二组的参赛作品,尽量在省辖市、省直管
8、县(市)学校和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类中平均分布,同一专业类作品不超过3件。同一学校限报6件。四、比赛办法1.资格审核。各市县、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对所属教学团队提交的专业备案、课程设置、班级学生、教学任务安排、团队成员身份等情况进行资格审核,对教学团队成员进行政治审核,并进行参赛资格的统一公示(模板见附件1)。对参赛资格方面提出质疑的,由所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负责核查、反馈;参赛资格方面存在问题的,取消参赛资格。10 内容审核。各校对参赛团队提交资料的内容进行思想性和科学性把关。参赛内容方面出现思想性问题和明显的科学性问题的,取消参赛资格。11 比赛组织。比赛采取先网络初评、后
9、组织决赛的方式进行。网络初评主要评审参赛材料,确定三等奖及入围决赛的教学团队。决赛环节教学团队在校内完成两段课堂教学展示拍摄,在决赛现场完成教学实施报告介绍及答辩。有关要求详见附2。12 公示与申诉。决赛结束后公示参赛团队获奖名单。公示期间大赛执委会接受实名书面形式投诉或异议反映。单位申诉须学校领队签字并写明联系人信息;个人申诉须实名签字并写明所在单位和联系方式。大赛执委会组织仲裁组调查核实。五、报名方式与要求1 .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为单位组成代表队参加比赛。2 .各代表队公共基础课程组的参赛内容不能出现学科(课程)的重复;专业课程一组和二组合并统
10、计,不能出现专业类的重复。3 .每个教学团队由近3年内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结构合理,35岁以下(含)的教师不少于1人,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1人;专业课程组的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在50%以上;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课程组的比赛,数量不超过1名。4 .各市县、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可在本区域范围内跨校联合组建教学团队参赛,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不得混合组队参赛。按有关政策,纳入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教育部或所在省确立的其他结对关系的受援方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可引进1名援助方的职业院校教师作为团队成员
11、参赛。5 .近2年已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教师不能报名参赛,学校不能以参赛过的公共基础课、同一专业大类的专业课程参加本年度比赛。6 .鼓励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报名参赛。各代表队中至少有一个参赛教学团队的主要成员来自国家级或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如有特殊情况需作说明)。7 .教学团队成员所在学校近3年内须实际开设了参赛的专业和课程,并有在校生。参赛教师须兼顾备赛与日常教学工作,不能脱岗备赛。8 .除参赛报名表参赛汇总表之外,参赛材料(含文件名及其属性)及决赛现场的展示答辩,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及个人
12、信息,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9 .参赛材料应为原创,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取消参赛资格,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软件使用的,应保证为正版软件,鼓励使用国产软件。除教学团队事前特别声明外,大赛执委会拥有对参赛材料进行公益性共享、展示的权利。10 .各代表队应指定专人认真填写参赛报名表参赛汇总表区域性比赛情况统计表(附2、3、4),加盖公章后于2024年6月20日前寄送至协办单位,同时将电子稿发至指定邮箱,并在比赛网站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和作品上传工作,网址:(账号及密码另发),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六、其他1.各代表队、各职业学校要统筹做好20
13、24年教学能力比赛各项准备工作,有序组织校赛和省赛。2 .鼓励教学团队利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https:VoCatiOna1.S)及接入该平台的其他平台开展实际教学。3 .欢迎社会各界对违背职业教育规律和客观实际、以虚假教学内容或虚假师生身份参赛等行为予以监督,一经核实,取消所在教学团队参赛资格以及所在代表队团体奖评奖资格(奖项评出后发现的,依规追回奖项),暂停该教学团队所在学校下一年的参赛资格,责成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4 .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在比赛各环节,参赛教师、学校或代表队不得出现以任何形式向比赛组织方、评审人员为参赛团队打招呼、打探消息等可能影响公平
14、公正的行为,违者视情节轻重和影响程度处理。附:1.参赛资格公示模板2 .参赛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3 .参赛报名表4 .参赛汇总表5 .区域性比赛情况统计表6 .评分指标(含初赛和决赛)2024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市县、学校)参赛团队信息公示依据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方案关于参赛资格的相关要求,*(市县、学校)教育局(学校)局对*(地区)*支参赛团队的参赛资格进行了审查,现公示如下:1.公共基础课程组(1)*学校*课程参赛团队该校实际开设了*专业并按规定备案。该校*专业实际存在*班,报名前该班学生*人。该校*班实际开设了*课程,该课程相关内容在近2年未参加全国职业院
15、校教学能力大赛。该校任课教师*、*、*、*近3年内实际承担了*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近2年未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教师*系*学校在职教师、教龄*年、职称*o参赛教师*(参照上一段体例,列举全部成员)(2)(其他参赛团队)2 .专业课程一组(1) *学校*专业类*专业*课程参赛团队该校实际开设了*专业并按规定备案。该校*专业实际存在*班,报名前该班学生*人。该校*班实际开设了*课程,该课程所属专业大类的相关内容在近2年未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该校任课教师*、*、*、*(含企业兼职教师)近3年内实际承担了*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近2年未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教师*系*学校在职教师、教龄*年、*职称和/或*职业资格(是否“双师型”教师)。参赛教师*(参照上一段体例列举全部在职教师)。参赛教师*系*学校企业兼职教师,*职称和/或*职业资格。(2)(其他参赛团队)3 .专业课程二组参照专业课程一组列写公示信息。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即自*年*月*曰至*年*月*日,对以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参赛资格有质疑的,请在公示期间将反馈意见发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