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性与城市空间效率_基于要素集聚的视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达性与城市空间效率_基于要素集聚的视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40卷第5期2023年9月Vol. 40 No. 5Sep. 2023经济经纬EeOnOmiCSUrVey通达性与城市空间效率:基于要素集聚的视角魏新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摘要:基于2009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通达性的改善对我国城市空间效率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D通达性的改善能够促进城市空间效率提升,且可以有效吸引劳动力与资本的集聚,促进城市土地要素的有效利用;(2)城市通达性对城市空间效率的直接促进作用大于通过要素集聚作用于城市空间
2、效率的间接促进作用;(3)分城市规模和经济禀赋来看,城市通达性的变化对大规模城市和贫困地区城市的城市空间效率影响程度分别大于对中小规模城市和非贫困地区城市的影响程度.因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激发要素集聚的中介效应,将有助于中国城市高效率发展.关键词:通达性;生产要素集聚;城市空间效率;资源配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103080)作者简介:魏新月(1994-),女,河北邢台人,博士,主要从事交通经济和城市经济学研究.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23)05-0026-10收稿日期:2022-09-1388888888
3、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一、引言及文献综述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截至十三五期末,铁路营业里程约14.6万公里展盖99%的2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o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约3.8万公里,覆盖95%的10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城市的空间属性发生变化,提高了沿途城市的区域通达性(文娉等,2017),压缩了城市间相对时空距离,加强了城市间的联系与交流(蒋海兵等,2010),促进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市间流动,改变了经济实体的选址和区位优势,重塑了经济分布格局(Jiaeta
4、l,2017)在此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所引致通达性的改善能否成为提升城市空间效率的新途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达性可理解为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城市的容易程度,常用空间距离、旅途距离、旅行时间或运输费用来衡量(JohnSton,1994).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关于通达性的研究多从高铁的开通、高速公路的建设和铁路的提速等方面入手分析提升通达性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在宏观层面,杨思莹等(2020)基于2003-2016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高铁所带来的城市通达性的改善,提高了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可用性,促进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进而深刻影响了区域创新格局。高铁的建设通过提升城市通
5、达性,不仅打破了城市群内的市场分割,促进城市间市场一体化发展(宋冬林等,2019),还带动了城市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彭小辉等,2019)在微观层面,通达性的改善不仅显著增加了企业进行异地投资的行为(马光荣等,2020),还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动(Wangetal,2018)和创新投资(陈婿等,2018),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施震凯等(2018)将铁路提速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通达性的改善会促进沿途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0林善浪等(2011)以上海市265个邮编区为研究区域,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服务业企业更倾向集聚于通达性较好的区位,不同行业的集聚受区位的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
6、异。张华等(2007)以在京外资企业为研究对象,证明区位的通达性和城市结构对在京外资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对在京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存在差异。此外,已有文献发现城市通达性对土地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梅林等(2017)研究发现城市通达性在产业结构影响土地利用效率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李璐等(2017)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直接影响,且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通达性对土地交易价格的影响,表现在城市通达性改善的沿线区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Weinberger,2001),其中对商业、办公物业的增值影响最为显著(DUbe
7、etal,2013)周玉龙等(2018)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土地出让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设有高铁车站的城市的地价平均高于未设站城市的地价。由于高铁站点在城市内的分布不同,也使得城市内部出现土地价值的差异化(袁锦富,2015)。高铁的建设提升了站点周围的交通可达性,改善了周围土地的交通情况,使土地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从而导致高铁站点周围产生级差地租(王伟等,2014)。对于通达性影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通达性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生产活动和创新效率等方面。而通达性对城市土地影响的研究尽管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研究局限于通达性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并没有将经济发展与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相结合o本
8、文的边际贡献在于:(D在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背景下,本文基于2009-2018年全国城市层面的数据,分析城市通达性的改善对城市空间效率的影响,丰富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2)本文将城市通达性、要素集聚与城市空间效率纳入一个框架内,不仅考虑通达性对城市空间效率的直接影响,还从生产要素集聚角度分析了通达性对城市空间效率的影响路径。二、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说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了区域间的连通性和通达性,降低了经济活动的运输成本城市通达性的改善,一方面,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压缩了信息交流与知识传播的时空距离,使得城市由单个个体趋于城市群化发
9、展,城市间空间距离的弱化加强了不同经济主体的信息交流,促进了技能劳动力间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王雨飞等,2016),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活力,为城市中空置的土地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提升了城市空间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区位的相对优势,企业作为地区经济活动的微观个体,城市通达性的改善为城市内的企业发展带来新契机,进而吸引企业选址落户(周浩等,2015;HOII,2004),增加企业集聚程度,加剧企业所在市场的竞争程度。在示范-学习”效应下,当市场中某一企业率先进行技术创新,并从创新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激发其他企业为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而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城市的经济产出效
10、率。城市通达性的变化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影响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达性的改善引起要素在城市间的流动,一般而言,城市规模越大,意味着集聚效应越强,劳动力多趋向于选择在资源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工作,集聚经济所引致的共享机制、匹配机制意味着大规模城市中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和更高效率的劳动力供需匹配(Clarketal,2003),高效率的供需匹配吸引生产要素流入,知识溢出意味着知识在空间的转移和扩散(Glaeeretal,2010)因此,通达性的影响可能因区位条件与城市规模异质性因素而存在差异。由此,提出假设1:通达性的改善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效率,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具有城市规模和区位条件的异质性。通达性是对扩散和传
11、播位势的度量,通达性水平优越地区的经济活力和企业竞争程度相对较高,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吸引更多生产要素集聚(李璐等,2017),重新分配了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一方面,通达性的改善降低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高铁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新的交通方式,降低了劳动力流动成本,减小了空间距离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阻力,方便了区域间劳动力的流动。赵丹等(2012)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可达性分析,发现高铁提高了开通城市之间的可达性,促进了劳动力资源向高铁开通城市集聚和流动,张明志等(2018)研究发现高铁的开通促进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优化了城市人口的内部配置。另一方面,通达性的改善弱化了城市之间的往来壁垒,实
12、现企业与其利益相关方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提高企业资本的流动与集聚O黄张凯等(2016)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开通高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理位置对企业IPO定价的影响,提升了资本市场效率O李欣泽等(2017)也指出高速铁路的开通能够促进人员和资本要素的流动,促进了企业资源的再配置,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这种情况在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总结来看,城市通达性的改善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城市间的流动,引致了生产要素的空间再配置。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展导致土地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产生错配,阻碍了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了城市空间效率低下生
13、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是生产要素进行的区位选择以及集聚的形成过程,是不同要素在空间上的区位分布,城市通达性的改善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要素进行空间区位的选择,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再分配.已有文献研究证明了交通运输成本是影响资源空间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达性的改善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城市生产中的整合与开发(邓慧慧等,2020).因此,集聚于通达性较高城市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与土地要素的相对分布趋于合理化,通过资源共享、劳动力之间的相互匹配和企业之间的知识与技术的溢出等路径,促进了城市内部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释放了城市经济的市场潜力,有助于城市内经济活动的高效开展,提升了城市空间效率。由此,提出假设
14、2:通达性的改善通过促进要素流动,吸引要素集聚,进而影响城市空间效率。三、罐与模S(一)计量模型设定首先,为了探究通达性对城市空间效率的影响,构建如下模型检验城市通达性变化对城市空间效率的影响:n(yi,t)=0+jn(hspi,t)+入X,+Yt+S+,.t(1)其中,i表示城市,t表示年份。1。(丫口)表示在1年城市i空间效率的对数,ln(hspij为在t年城市i的通达性的对数,其中1可反映城市的通达性的改变对城市空间效率的影响,X,t为城市层面的一系列控制变量,Yt和1分别为时间固定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Jt为随机误差项。由于本文理论上认为通达性的改善会促进城市空间效率的提升,因此,预期a
15、1为正数。(二)数据说明1 .被解释变量已有文献关于城市空间效率的研究多利用DEA模型计算城市经济增长效率、城市投入一产出效率,工业效率等,缺乏对有效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采用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衡量城市空间效率。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两大产业集聚的载体,因此城市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可以更直接地反映城市在有限空间内的产出效率。2 .解释变量通达性一个城市到达其他城市的容易程度(JohnSton,1994),传统通达性的测度仅考虑两城市间的空间距离。但随着经济发展,城市通达性不再仅局限于一个城市到达另一城市的难易程度,杨家文等(1999)将通达性定义为在考虑社
16、会经济特征与交通系统种类与组合前提下的各地理实体在区域中的分布。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借鉴参考Holl(2004)的方法,从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构建城市通达性指标,不仅衡量了城市间的交通成本,还考虑目的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其中用目的地城市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表示其经济发展水平,并选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作为目的地城市,分析各城市与目的的城市的通达性。hsp,t=E(2)/4/其中最短旅行时间距离为常用指标,最短旅行时间距离是指在某种交通方式下从某个节点到达其他节点所需的最短时间,航空运输在交通运输中的比重相对较小,因此本文最短时间为在公路和高铁两种交通方式下的最短时间。高铁的通达时间来自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的高铁列车信息表,选取两地间行驶列车的最短时间,高速公路的通达时间为基于OPenStreetM叩的路网数据处理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