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五泄景区(南片区)详细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五泄景区(南片区)详细规划.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编制目的为了深化落实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贯彻风景资源“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科学指导五泄景区(南片区)的风景资源保护与规划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本规划。第二条规划法律效力说明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集、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四部分组成,四者是有机结合的整体。规划文本、规划图集为法定性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规划图集的进一步阐释,以利规划建设的管理和实施。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出让和工程建设等任何建设活动及下层次规划设计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本规划未涉
2、及的控制指标及技术规定应符合国家、浙江省、诸暨市相关技术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订) 风景名胜区条例(2016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20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298-2018)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1294-2018)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5年) 国发(1982)136号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审定第
3、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5)23号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国发200213号)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建设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建规2002204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和编制要求的通知(建城201593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107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意见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2014年修订) 浙江省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
4、3年修订) 浣江一五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第四条规划范围和面积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总体规划划定的五泄景区南片区,主要包括泄峰村至丰周的核心游赏区域、道坞村、百宅村及其之间的林地范围。东至道坞村、北至丰周村、西至马益村、南至合环线,总面积10.53平方千米。四至坐标分别为东至坐标点AlO(29.7227N,120.0645E)、北至坐标点A38(29.7447N,120,0360E)西至坐标点A46(29.7147N,120.0260E)s南至坐标点A63(29.6960N,120.0444E)(如图1-3)。第五条风景资源特色五泄景区以山峦叠嶂、翠绿相拥的优越自然山水
5、环境为背景,高坪、良田、山居镶嵌其中,加以鱼化石遗珍与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点缀,风景资源总体呈现“两源五泄汇长湖,高坪村居缀山间,古寺名人踏诗路,稀植化石显遗踪”的特色。第六条风景资源评价本次规划范围共有景源30个,特级景源1个,一级景源3个,二级景源6个,三级景源20个。(如图0-2,见下表)风景资源评价等级统计表景源级别景源个数景源名称特级1五泄瀑布群一级3古生物化石遗址、楠木林、五泄禅寺二级6五泄水库、芦花湾、毛龙潭、石笋、一线天、灵默禅师真身塔三级20杨子瀑、叠石岩、仙桃峰、石和尚、野毛洞、西龙潭、天一碧、铁崖坪、松王、施姑坪、桃源、五泄溪、石屏峰、刘龙坪、响天岭、啼猿谷、珍珠瀑、鹫鹰峰
6、、石弄堂、石僧墓小计30-第七条规划定位以五泄长湖、高坪村居、古寺名诗、稀植化石等资源为基底,融合科普教育、自然休闲、山水揽胜、文化体验等功能,形成特色的山水坪谷景观区。第八条规划期限与目标规划期限为2021-2030年(其中规划末期与总体规划一致),其中:规划近期2021-2025年。目标:完善管理体制,落实保护措施。近期主要建设内容为景区现状景点提升工程、规划新增景点的建设和游赏线路的建设或提升改造。基本完成规划范围内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山地植被改造等工作全部完成,规划范围的景观与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游览体系基本成型。规划远期2026-2030年。目标:至规划期末完成规划要求的全部保护和建
7、设工作,各个功能区和景点建设完成,旅游设施完备,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健全,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区域。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对规划范围内的维护和运营管理工作。第二章保护规划第九条资源分级保护(一)一级保护区(核心景区)一级保护区即核心景区。核心景区范围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精确定位,主要五泄水库、溪谷及其周边可视范围第一道山脊线以内区域。本次规划涉及到核心景区总面积7.29平方千米。(如图2-1)依据总规保护要求,一级保护区只宜开展观光游览、生态旅游活动,应严格控制游客容量。严格保护本区内景观资源的物质载体及其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本区内的文物和古迹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的有关法规进行保护
8、和及时检查、修复,对现有的文保单位进行妥善的保护和修缮,避免出现不符合原真性要求的拆除和改建。根据绿化规划进行生态保育,景点周围的绿化树种及其布置必须配合景观特色,与环境协调。对于破坏景观或与环境不协调的现有建筑、构筑物应予拆除或改造。严格禁止与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无关的建设项目。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禁开山采石、挖沙取土。(二)二级保护区将核心景区范围至风景区范围的山林、水域、开放游览区域划入二级保护区。总面积2.46平方千米。(如图2-1)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加强溪流清淤整治,突出风景名胜区水景特色。不开辟游览的溪涧应保持其自然状态,不进行人工干预。对于开辟为游览线路的溪涧亦
9、应尽量保持原貌,少做工程设施,减少“人工化”倾向。严格控制区内设施规模和建设风貌,区内除必要的服务设施建设外,严禁其它类型的开发和建设。控制并减少区内居民点,并对现有的违章建设制定相应的改造措施和拆除计划。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控制机动车辆对本区的影响。()三级保护区依照总体规划,将南入口(青口)片区、道坞村划入三级保护区。总面积0.78平方千米。三级保护区内,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如图21)严格保护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水体和植被,可以根据规划要求建设一定规模的游览服务建筑。注重保护水田、史迹、古树名木,禁止对风景资源的直接破坏或间接干扰。严格控制各项建设用地规模,
10、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建筑物的体量、风格、色彩应具有民居特色,并与环境相协调,尤其控制水体沿岸景观风貌。(四)面积构成分级保护分区面积构成表序号保护区类别保护区面积(平方公里)1一级保护区(核心景区)7.292二级保护区2.463三级保护区0.78合计10.53第十条资源分类保护(一)山水格局保护区内以自然山水见长,对山水格局的保护尤为重要。规划主要从开放空间、视线空间两方面提出保护要求:以水面为中心,两岸总体体现生态、自然、开敞的风景特征。严格保护以五泄水库湖面为核心的开敞空间,不得在此区域建设任何突兀的高大建筑物。滨水以自然岸线为主,可以滨湖绿道串联沿水游赏空间。(二)地质地貌景观保护保护
11、自然的真实性和山水的完整性。严格控制游客容量,防止过量游人对山体景观的破坏。对已经遭到破坏的自然山体,应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和景观改造。(三)水文景观保护截污纳管,禁止附近居民点的污水污物直接排入水中,风景区范围内的服务设施和居民点的污水统一收集,风景区外统一处理后再集中排放;严禁侵占水域开展水产养殖活动。五泄湖是浣江一五泄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水域景观,要按照有关法规和水利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保护,严禁任何可能污染水体的开发活动。其上游流域范围内严禁向溪谷直接排放污水,严禁利用河滩地堆放垃圾,严禁挖沙取石。源头紫间与西源(即西龙潭)源头大吉竹岭西麓周围山林砍伐严重,覆盖率甚低,亟待有计划地营造水源林,以
12、含蓄水源,保证两溪水流常年正常流动,改变雨季水涨流急,干季水少流缓的局面。对主要水系进行长期监测,设置固定的观察点以查明流量动态及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具体规划控制要求详见“关于游赏规划的说明”的特色景观与展示章节。(四)野生动植物保护具体保护措施有:(1)对景区内的野生动物和珍惜植物进行科学建档管理,定期观测,禁止针对濒危野生动物的捕猎活动。(2)保护野生动物,严禁饲养和捕杀。应严格禁止在景区内设置捕猎装置和进行捕猎活动,加大宣传,提高游人和居民的动物保护意识,并结合游览设置观赏动物的观赏点,进行生物科普。(3)合理的处理景区与农、林的关系。在主要景区边的农田应逐步退耕还林,引导农民发展经济林、
13、果木林,严禁毁林或垦荒造田。(4)种植、抚育与管理要同时并重。促进林分稳定,有利于永续利用。确保森林防火、病虫害预报与防治等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5)利用和创造多种类型的植物景观或景点,重视植物的科学意义,组织专题游览环境和活动。(6)对景区内的山林植被进行保护,整体上以抚育为主,不宜大面积进行林相改造,维护景区内的原生植物种群。(7)保护古树名木。具体保护措施包括:古树名木是森林公园最有特色的生物资源之一,是森林公园最富有历史特色、生态特色的景观资源,必须严格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规划,包括对古树名木资源的认真调查、详细登记、严格防护等系列科学管理措施。1、认真调查:就是对规划区内的所有古树名
14、木资源都开展调查,明确每一株古树名木的生境、生长状况和目前的保护现状。2、详细登记:要求对每一株古树名木都进行登记管理,明确树种名称、学名、生长地点、生长状况、树龄、周围环境、观赏特性和目前采取的保护措施等。3、严格防护:主要确保古树名木生长优良,严格防止人为损害、病虫侵扰、防火保护、雷电等自然灾害损伤,对古树名木造成严重损害的民宅,应予拆迁,要给古树名木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切实改善古树名木的生存条件,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宣传,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技术研究。4、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系统:每年对古树名木生长和保护措施进行动态管理,落实保护专人,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应急防护机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确
15、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第十一条建设控制规划(一)分类分级控制1、建筑总量控制本次规划建筑总量(包括风景建筑、服务设施建筑和居民点建筑),控制在约21.03万平方米以内。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保护级别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2、分类控制控制因子峡谷溪流宽谷水库高山坪地滨水开放游览带宽度(2m)全域全域20建筑面湖界面高占背景山高比率(W%)X1/41/4建筑群面水连续界面宽度(m)X30面水建筑檐口限高(Wm)777非面水建筑檐口限高(Wm)X10(二)控制通则1、用地指标控制用地指标分级控制导引如下表:用地控制指标导引表所处保护区容积率(甲1)容积率(乙)容积率(丙)建筑层数建筑檐口限高(米)一级保护区0.10.30.3按类型控制按类型控制二级保护区0.20.40.6(甲乙丙)0.8(少量新建安置用地)1-2层为主,局部3-4层10(甲丙)12(乙丁)三级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