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与司法公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与司法公正.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翻胎屿司;松正今年是长勺之战2700年的纪念年。历史的风云虽已渐行渐远,但是历史风云中曾经出现的闪光瞬间也会在历史的时空中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也许,后世的中国人没有想到,2700多年前的这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会引发一个千年司法史上带有真理性的话题,那就是政治清明、司法公正,是人心之向往。国之稳定、民之乐生、兵之强大,很大程度取决于司法的公正、正义的伸张和民心的服膺。有了司法公正,即使遭遇强敌入侵,也能凝聚民心,拒强敌于国门之外。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公子小白自巩固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之前支持公子纠与其争夺王位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
2、力。当时的形势是齐大鲁小、齐强鲁弱。面对齐国以十万大军强兵压境,鲁国也只得硬着头皮应战。此时的鲁国是鲁庄公当政,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就决定动员全国的军民力量,准备同齐军撞个鱼死网破。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智谋之士曹刿求见。曹刿认为,诸多当政大臣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他不忍心看到祖国遭受齐国军队的入侵蹂蹒,因而求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曹刿询问鲁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分赐给臣下百姓,以示爱心。曹刿指出,这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灵守
3、点小信,未必能真正感动上天,神也是不会降福于人的.庄公只好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亳,但是必定遵法依理、据忠度情予以居中审理,必定公平处置定漱下判。曹刿这时才说,司法公正,这倒是尽了君主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必然为民众所拥戴,具备了同齐国一决胜负的基本条件,可以开战。紧接着曹刿请求随同鲁庄公一同奔赴战场,鲁庄公当然答应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战车前往长勺。这一仗,鲁国君臣同德、军民同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忤,也凭着曹刿的智谋果断,打出了勇气,打出了智慧,最后鲁国获得大胜。往事越千年,曹刿论战的年月早已淹没在历史的烟云之中,但曹刿与鲁庄公有关司法公正于国于民的重要意义
4、并未过时。在人类文明发展和处理自身纷争的历史长河中,司法公正或许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文明社会,大众都对司法公正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人类社会几千年,无论是国家的统治者,还是政府的拥有者,抑或社会的管理者,都把司法公正看成是一面可以高高举起、一路迎风飘扬的旗帜,以此去赢得人心。这是因为司法公正是社会文明、国家进步和民众安全必要的参考系数和重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守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个社会一旦出现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就意味着这个社会维持秩序稳定和人心安定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失守,于是这个社会必然出现思想混乱、价值混乱、人心混乱和秩序混乱的局面甚至导致整个社会的大溃败。把司法公正视为与民心向背、社稷安
5、危和国家兴盛相联系的治国大事,视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有很强的理论说理性、说服力和事实例证。在宗法专制、中央集权的时代,立法必然要反映皇家利益,这无需多疑。正所谓三代以上,法为天下之法:三代以下,法为一家之法。即使在民主法治的时代,立法有时也不过是一个社会各种利益集团的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相互协调的产物。我们知道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有着太多的自我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难免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爱好,各自不同的目的,利益的相互冲突,人生的态度相左社会利益的有限性,因此难满足一切人的全部需要,难免会陷入彼此的冲突、竞争、斗争甚至战争中。从以往到目前为止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能
6、有效、有序地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以使争执冲突的双方不至于两败俱伤,就需要一定的法律规范加以约束。不管是专制时代的一家之言,还是民主时代的各个利益集团的相互博弈,最终都形成了以主流价值为基础的法律规范。当法律规范一旦形成,原先所有的价值冲突都得让位于取得支配地位的主流价值标准,这一价值标准就是规范本身。坚守规范形式,其实已经体现了规范背后最高的价值原则。如果撇开已有的规范,又意味着价值标准的混乱。所以立法不一定是公正的,甚至肯定是不公正的。但司法再也不能不公正了,司法再也不能言而无信了。司法不公正,实际上立法者自己的立法目的就无法实现。对司法不公正熟视无睹,就是立法者自己打自己的脸。法
7、律随着政治的需要随时可以发生废、立、改的变化,但司法不能、也不应跨越法律的规定直接随着政治的需要和社会的变化发生变化。于是当社会公正的第一道防线不守自溃后,为了不使社会处于濒临溃败境地,以使得社会的各种利益主体免于同归于尽,社会只能寄希望于守卫社会公正的第二道防线一司法公正。然而,让人沮丧的是,人类社会几千年,又有多少时代能真正做到司法公正。检视、回放历史的场景,人类社会有的是司法黑暗,以至于司法公正成了物以稀为贵的历史遗产,格外珍贵。对于历史,我们已经无法统计司法公正与不公正的比例是多少,也无法像药店的天平秤一样去衡量以往的司法公正与不公正的比重有几许。但是我们即使盲目乐观,相信晴天要比雨天
8、多,白天要比黑夜长,我们依然要说,人类的灾难很多都是人类自身贪婪、错误甚至残暴造成的,这些灾难都是发生在“黑夜”和“雨天工司法不公正就是人类的“黑夜”和“雨天”。有哲人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透过历史的尘埃看到了有太多的冤假错案,看到了有太多的人在“雨天”中哭泣,在“黑夜”中绝望。即使在今天我们通过司法公正的努力,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冤假错案不断被平反,司法公正洗清了他们的冤情而让他们得以重见天光,还了他们的清白,但逝去的青春岁月和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也许我们还可以乐观地认为,任何时代司法公正应当是常态,司法不公正是例外。但我们还是无法忽视,有时很多次的司法公正的光芒却被一次司法
9、不公正所遮蔽,很多次的司法公正的成效可以被一次司法不公正所清零。所以英国的培根说了这样一句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一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一好比污染了水源。”也许,人类社会的很多道理并不艰深,有关司法公正的价值、意义、功效的话语文作,可谓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然而司法公正如此事关家国大事,以至于国家的顶层首脑也再三强调:“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第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如何让司法公正压倒司法不公正,还得从人类智慧宝库中借用天佑之规训:“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不犯于有司。”但正所谓知易行难,在中国,司法公正仍然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