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doc(3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3 -第三章 施工计划- 11 -4)施工准备- 13 -第四章 施工技术工艺- 15 -第五章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24 -第六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方案- 32 -第七章 劳动力计划- 35 -第八章 雨季、台风和高温施工措施- 39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 本工程由某某市某某区工务局发包管理的某某市坝光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整体搬迁安置区东区第一标段工程。工程规模:14号楼为住宅楼,地下二层、地上十八层,首层为架空层,车库为地下室;9号楼为垃圾房,地上一层,建筑面积:.73m2。本施工方案仅针对某某市坝光精细化工产业园区
2、整体搬迁安置区东区(一标段)工程人工挖孔桩和东区1-4号楼基坑支护孔桩施工工艺进行编制。其中对工程的施工部署、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图表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力求做到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二、编制依据 某某市坝光安置区东区第一标段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主要依据下列文件及资料进行编制:1、某某市坝光安置区东区第一标段工程挖孔桩施工图和东区14号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及其选用的标准图;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测量控制网;3、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
3、-9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广东省建设厅关于限制使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通知-粤建管字200349号等),5、某某市制定的有关工程建设的地方性法令和法规,以及某某市建设管理职能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规范和标准;6、我司多年积累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技术力量和机具设备能力和我司的管理素质;7、我司ISO9001:2002标准质量保证手册、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和质量保证体系;8、现场和周边的实际踏勘情况。第二章 工程概况场地位于葵涌盆地北西边缘,属东部沿海低中山。整个山势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势,山体总体走向北西向,地势变化复杂。本项目为新开发地带,周边及场地内无任何现状建筑物
4、(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场地南侧面有丰树山路通达场地,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本标段位于葵丰社区西北角,丰树山路侧,一侧临近场地内山坡地表冲沟,交通方便,故本标段施工的施工现场场地条件及场外运输条件较为理想。施工主要入口布置在东南侧。施工中为配合施工现场场地的布置,建筑材料输送按计划分批进场,尽量减少占用场地。1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某某市坝光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整体搬迁安置区东区14#楼、9#楼,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列度为七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建筑场地类别为类(0.35s);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建筑物总高度:60.8米;主体层数:地上十八层;地
5、下室为二层;基础型式采用冲孔桩、人工挖孔桩及天然基础。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4#楼建筑室内 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63.5米,2#、3#楼建筑室内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63.7米。建筑总高度59.1米,9#楼为垃圾房,楼层一层,室内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54.7米。本标段共5栋建筑。总建筑面积.73平方米,占地面积55000平方米。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位于葵涌盆地北西边缘,属东部沿海低中山。整个山势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势,山体总体走向北西向,且地势变化复杂,地质较为复杂多变。场地内无任何现状建筑物及构筑物,植被茂盛,山谷之间有清泉流过,自然环境优美。场地南侧面有丰树山路通达场地,交通
6、条件十分便利。1)地层岩土性质根据勘探成果,场区揭露的岩土层从上到下分别为填土层(Qml)、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第四系坡洪积层(Qdl+pl)、残积层(Qel)、崩塌堆积层(Qcol),下伏基岩主要岩性分别为侏罗系金鸡组下段(Jj1)砂岩、石炭系下统测水组(C1C1)大理岩化灰岩及燕山第三期(52(3)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现将各地层岩土性质分述如下:填土层(Qml) 1人工填土:灰褐、浅黄色,以碎石及块石为主,含量大于50%,直径420cm,大者可达50cm,棱角状,稍湿,松散稍密状,局部为中密状,系人工堆积回填而成,堆积时间大于三年。揭露层厚2.70m,层顶标高46.75m,层底
7、标高44.05m。2耕植土:灰褐、灰黄色,地表0.50m含大量植物根茎,偶见根孔及虫孔,稍湿湿,结构松散。揭露层厚0.400.50m,层顶标高43.0243.87m,层底标高42.6243.37m。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1含砂粉质粘土:灰黄、黄褐色,局部灰白色,以粘性土为主,含10%30%不等的卵石、碎石,直径24cm,大者可达20cm,棱角次圆状,局部有块石分布,含少量粉细砂,局部有砂岩或花岗岩漂石存在。揭露层厚0.8015.8m,层顶埋深0.002.70m,层顶标高42.5454.65m,层底标高28.1748.35m。2卵石:浅黄、黄灰色,稍密中密状,饱和。以卵石为主,含量大于6
8、0%,卵石直径420cm,大者可达50cm,次圆状,含有石英砂及少量的粘粒,部分以砂为主。揭露层厚1.0010.00m,层顶埋深0.006.70m,层顶标高40.0547.58m,层底标高34.3842.78m。第四系坡洪积层(Qdl+pl)1含砂粉质粘土:黄褐色,局部红褐色,大部分地段地表0.50m含植物根须,以下含20%50%的碎石及块石,直径24cm,大者可达50cm,局部有砂岩或花岗岩滚石存在,稍湿,可塑硬塑状。揭露层厚0.6015.20m,层顶埋深0.005.10m,层顶标高38.56111.59m,层底标高33.56108.19m。2碎石土:浅黄、灰黄色,以风化碎石为主,含量大于6
9、0%,碎石直径13cm,棱角状,含少量粘粒,稍湿,稍密中密状。揭露层厚1.504.00m,层底埋深1.504.00m,层顶标高48.8883.20m,层底标高44.8881.70m。第四系残积层(Qel)1砂质粘性土:浅黄、灰白色,局部红褐色,稍湿,硬塑状,由燕山期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除石英矿物外,其它矿物成份已风化成粘性土状,一般含10%20%的石英砾,局部不含石英砾。局部为花岗岩孤石。揭露层厚0.6029.00m,层顶埋深0.0015.80m,层顶标高28.1791.96m,层底标高15.7790.76m。2粉质粘土:黄褐、红褐色,局部灰、灰黄色,由侏罗系砂岩风化残积而成,组织结构全部破坏
10、,矿物成份已风化成土状,稍湿,可塑状态。揭露层厚1.9019.60m进行,层顶埋深1.3015.20m,层顶标高40.4277.72m,层底标高32.0268.92m。第四系崩塌堆积层(Qcol) 场地东区西北角,花岗岩与大理岩化灰岩接触带附近,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有利于地下水的渗透,花岗岩一侧强烈的差异风化而形成风化凹槽,而在大理岩化灰岩一侧由于地下水的溶蚀及地表水的冲刷作用下,形成溶蚀和崩塌堆积。溶蚀崩塌堆积物中夹有大小不一的大理岩化灰岩孤石,将对建筑物的地基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1含碎石粉质粘土:灰黄、浅黄、黑、白、红褐等杂色,以粘性土为主,含约10%30%的风化碎石,碎石成份复杂,多风化呈
11、土状,直径14cm,棱角状,湿,可塑状,系重力崩塌堆积而成,属岩溶堆积建造。揭露层厚14.5029.80m,层顶埋深3.76.0m,层顶标高43.0244.47m,层底标高14.6728.52m。侏罗系金鸡组下段(Jj1)侏罗系砂岩主要分布于场地东区东侧。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局部受动热变质及后期岩体的侵入,岩石多已变质。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在强风化及中风化层中见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或泥岩具软硬相间的特点。1 全风化砂岩:上部紫红色,下部褐黄、浅黄色,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揭露层厚2.8011.60m,层顶标高33.3264.1
12、2m,层底标高23.7258.49m。2 强风化砂岩:红褐、浅黄色,局部灰白色,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份显著变化,风化裂隙极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土状、土夹块状或块状,土状强风化泡水易软化,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揭露层厚1.6033.30m,层顶标高23.7269.08m,层底标高4.4363.69m。岩芯呈柱状及块状,手难折断,镐挖困难。3 中风化砂岩:浅黄、灰白色,局部红褐、灰黄色,结构部分破坏,裂隙发育,裂隙面被铁染呈铁锈色,岩体被切割成块状,岩芯钻方可钻进。揭露层厚0.5016.00m,层顶标高4.4363.69m,层底标高1.6358.92m。4 微风化砂岩:青灰色,由长石、石英及
13、岩屑等组成,块状构造,部分地段为石英岩,呈白色或灰白色。裂隙较发育,局部地段倾角4575裂隙最为发育,裂面铁染呈铁锈色,部分沿裂隙两侧风化变色程度较深。岩石较完整,岩芯呈柱状;局部岩石较破碎,岩芯呈块状。以6号楼岩石最为破碎,风化程度稍深。揭露层厚3.7011.60m,层顶标高1.6357.16m。石炭系下统测水组(C1C1) 石炭系测水组大理岩化灰岩主要分布于东区与西区相接的一狭长冲沟带内,由测水组灰岩受燕山期岩浆岩的烘烤重结晶而成。西南侧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岩溶较发育,上覆地层为花岗岩风化物及崩塌堆积物;其余地段基本未见溶蚀现象,上覆地层为花岗岩风化物。1 微风化大理岩化灰岩:白色,局部地段
14、灰白色,以方解石为主,穿插少量方解石脉,显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揭露层厚0.506.30m,层顶标高15.8644.47m。燕山第三期细中粒花岗岩(52(3)) 燕山期早期第三阶段侵入的细、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产状为岩基或岩株。主要分布于东区西侧及西区南侧,为后期侵入岩。与砂岩及大理岩化灰岩成岩浆侵入接触关系。1全风化花岗岩;褐黄、灰白色,局部红褐色,原岩结构可辨,除石英外绝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呈土状,长石手捏呈粉土、粉砂状。揭露层厚1.2018.10m,层顶标高14.6774.97m,层底标高2.1773.77m。2强风化花岗岩:灰白、浅黄色,原岩结构清晰可辨,长石晶形完整,手捏易散,岩芯呈砂土
15、状,少数钻孔岩芯呈散体状,砂土状强风化层泡水易软化。局部含中风化岩块。揭露层厚0.4029.60m,层顶标高2.17108.19m,层底标高0.6794.89m。3中风化花岗岩:灰白、浅黄色,矿物晶体颗粒清晰,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被铁染呈铁锈色。少数裂隙较宽,中间可充填强风化状物质,中风化厚度较大的孔这种现象较多见。揭露层厚0.3011.80m,层顶标高1.7794.89m,层底标高-0.7393.59m。4微风化花岗岩:灰白、浅灰色,局部青灰色,由长石、石英、角闪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细中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稍较发育,裂隙面局部被铁染呈铁锈色。揭露层厚3.2013.90m,层顶标高-0.7393.59m。3水文地质条件1)水文条件地表水场区处于丘陵坡地,地形较陡,汇水条件较好,降水大部分通过地表山坡汇集于地表冲沟内,地表水较丰富。地下水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与地表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主要补给条件为地表水和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于第四系覆盖层中,卵石为主要含水层,水量较丰富。冲洪积、坡积及残积等成因的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