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4.doc(4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某某市某某路西半环三期工程第一合同段绵遂互通立交匝道桥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某某年六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22、地质概述321、地层土质概况322、水文地质条件53、工程数量7三、施工安排8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82、施工计划安排8四、施工准备91、现场准备92、技术准备93、物资准备94、机械设备准备95、劳动力准备11五、施工方案121、施工步骤122、施工工艺122.1、施工准备及测量定位122. 2、人工挖孔前辅助工序施工122. 3、施工方法132. 3.1、人工挖孔(土方开挖)132. 3.2、挖孔桩护壁132. 3.3、人工挖
2、孔桩控制方法要点142. 3.4、石方开挖161、石方开挖方法162、石方爆破作业相关措施162. 3.5、钢筋制作及安装182. 3.6、桩身砼浇筑222. 3.7、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22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31、质量管理制度232、成品保护23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24七、安全生产措施251、安全生产制度252、安全保证措施26八、环境管理及措施291、环境管理目标292、环境控制措施29九、应急预案301、施工的危险源和可能造成的伤害302、应急与响应机构、职责与分工303、报告324、联络335、疏散(现场保护小组)336、应急措施337、现场保护378、应急物资储备379、恢复生产及
3、应急抢险总结3810、应急预案演练38附图1 管理组织机构框图39附图2 人工挖孔桩施工步骤框图40附图3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41附4 人工挖孔桩起吊设备稳定性计算书42附图5 人工挖孔桩起吊设备图及起吊设备受力图44某某市某某路西半环三期工程第一合同段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本专项施工方案是在认真学习、领会招标文件及现有设计施工图纸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该工程的工程特点、现场情况和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条件,结合我公司的施工实力、技术、资源等的配套能力以及我公司多年所积累的施工经验,针对工程的重难点,以工程工期、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为目标编写的。主要编制依据有:(1)
4、 某某市某某路西半环三期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本工程地勘报告、设计图纸、文件及施工合同书。(3)业主及监理下发的相关要求。(4)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调查情况。(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7)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03)(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9)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国家、省、市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的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管
5、理条例。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某某市某某路三期工程(路基、桥梁工程)一合同段(K0+000-K1+000),道路起点位于某某市松垭镇皮家湾处(主线起点桩号K0+000),接在建的绵遂高速公路,设置互通式立交一座(绵遂互通立交);本项目为快速路,设计速度80KM/H,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主车道宽度采用4*3.75+2*3.5m,路缘带宽度4*0.5m,中央分隔带宽度1*3.0m,路肩带宽度2*1.75m(硬路肩1.0m,土路肩0.75m),路基控制红线宽度为30.5m,绿线宽度为70.5m.绵遂互通位于某某市杨家沟村,主要供某某某某路车辆上、下绵遂高速公路,互通区内主线采用四车道,
6、路基宽为24.5米。行车道宽2*7.5米,加减速硬路肩宽度采用与主线相同的宽度2.5米,土路肩宽0.75米,中央分隔带宽2米,路缘带宽0.5米。C、D匝道为单向双车道,标准路基宽度10.5米(左土路肩0.75米+左硬路肩1米,+行车道2*3.5米+右硬路肩1米+右土路肩0.75米),E匝道为对向分离式三车道,标准路基宽度17.5米(左土路肩0.75米+左硬路肩2.5米,+左行车道3.5米+中央分隔带1.0米+右行车道2*3.5米+右硬路肩1.0米+右土路肩0.75米).(3)桥梁工程本合同段桥梁工程设互通式立交一座(绵遂互通立交),共有AE五条匝道,其中C,D,E匝道为梁结构桥。C匝道桥起于C
7、K0+112.389,止于CK0+293.389,全长181.0m,上部结构采用425m+325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体为单箱双室、两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桥宽10.5m。梁体高度1.5m;顶板厚为22cm,底板厚为22cm, 腹板厚度45cm,腹板竖直,顶、底板横坡同桥面横坡,采用搭架现浇施工;连续梁中横梁宽度为3m,端横梁宽度为2m。每边悬臂宽2m,悬臂端部厚20cm、根部厚45cm。下部结构高墩采用3.5m 3.0m独柱方墩接预应力盖梁,一般墩柱采用1.6m配1.8m或1.4m配1.5m桩柱形式,3#桥墩采用墩梁固结,桩基采用挖孔桩基础;起点与EK0+240E匝道大桥相接,止点采用重
8、力式桥台。 D匝道桥起于DK0+219.568,止于DK0+373.068,全长153.5米。上部结构采用两联32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梁。梁体为单箱双室、两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第一联桥宽从9.84米渐变至10.5米,第二联桥宽为10.5米。梁体高度1.5m;顶板厚为22cm,底板厚为22cm,腹板厚度45cm,腹板竖直,顶、底板横坡同桥面横坡,采用搭架现浇施工;连续梁中横梁宽度为3m,端横梁宽度为2m。每边悬臂宽2m,悬臂端部厚20cm、根部厚45cm。全桥下部结构采用1.4m配1.5m桩柱与1.6m配1.8m桩柱两种形式,桩基采用钻孔桩基础;起点采用肋板式桥台,止点与EK0+240 E匝
9、道大桥相接。E匝道桥起于EK0+44.0,止于KE0+432.8,全长388.80米。上部结构采用标准跨32米简支T梁,桥面连续,全桥共设5道80型伸缩缝;下部结构高墩采用变截面方墩,一般墩柱采用1.4m配1.5m和1.6m配1.8m桩柱形式,桩基采用挖孔和钻孔桩基础;起点桥台采用肋板式,止点采用桩柱式桥台。其中E匝道桥要在第11孔,第12孔上跨绵遂高速公路。2、地质概述 21、地层土质概况 根据四川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某某市某某路西半环三期工程(绵遂互通式立体交叉部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所揭示的地层结构,拟建场地上覆地层以第四系冲积层及冰水沉积层为主,下伏白垩系下剑阁组地层。根据各地貌
10、钻探揭露的地层情况由新至老分述于下:1、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耕植土(Q4pd)-灰黑色,湿,松散状,由粘性土及粉土组成,层表局部地段可见少量植物根系,局部地段含大量灰黑色碳化物质,层位极不稳定,层厚一般为0.300.50m,因厚度分布不均且极薄、工程性能极差,不可能作为构造物持力层,因此未单独分层,桥址区均有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 -1):紫棕色,可偏软塑状,局部含砂质包裹体,土性总体较为均匀,层位教稳定,局部底部为灰色可塑状粉质粘土,钻探揭露C大桥粉粘土层厚为5.4011.30m;D匝道大桥粉质粘土层厚为2.205.60m;E匝道大桥粉质土层厚为5.335.5
11、0m;虽具有一定的厚度,但工程性能较差,对其进行原味测试,其标贯修正击数标准值为5.6击,承载力一般,为一般性岩土,分布于C、D、E匝道大桥越沟谷底地段,具体详见桥轴工程地质剖面图。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粘土:黄褐色,以硬塑状为主,以粘性土为主,自上而下基岩碎屑呈渐增之势,期间含2少量的砂砾石,含量占5.010.0%,钻探揭露C匝道大桥含碎石粉质土层厚为3.70m;E匝道大桥含碎石粉质粘土层厚为2.505.20m;主要分布于沟谷两岸阶梯状斜坡地形上,具体详见桥轴工程地质剖面图。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2-2fgl)-粘土(-1):褐黄色,硬塑状坚硬状,以粘土为主,表
12、层含较多的钙质结核(礓结石),切面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亲水性及崩解性较强,土遇水易崩解软化,类比路线深挖路 ?/ 段(属同一地貌单元)。其粘土的膨胀潜势力为弱膨胀性。工程性能一般,图纸均匀性较差,对其进行原位测试,其标贯修正击数标准值为16.0击,钻探揭露C匝道大桥粘土层厚为5.00m;D匝道大桥粘土层厚为1.654.00m;E匝道大桥粘土层厚为4.0611.20m,据图详见桥轴工程地质剖面图。据某某市气象局统计的年蒸发力与年降水量,经计算土的湿度系数为0.893,其大气影响深度为3.05m,大气急剧影响深度1.38m.卵石土(-2):褐黄色,多呈稍密-中密状,稍湿湿,成分以石英岩、砂
13、岩及灰岩为主,其次为脉石英等,粒径多为38cm,卵石含量约为占5565%,卵石间主要以黄褐色硬塑状粉质粘土充填,粒径大小悬殊,排列有一定的方向性,分选性差,磨圆度一般,卵石颗粒形状以次圆状为主。钻探揭露D匝道大桥卵石土层厚为2.85m;E匝道大桥卵石土层厚为5.538.94m;对其进行N120原位测试,其超重型动力触探测试修正击数标准值为4.8击(稍密)及7.6击(中密)。承载力较高,具体详见桥轴工程地质剖面图。2、白垩系下同剑阁组(K1jn)-该套岩性以泥岩、细砂岩为主,以砂泥岩韵律呈现,勘察揭露去桥址区岩性自上而下由泥岩及细砂岩组成。由于沟谷下切侵蚀作用较为强烈,致使基岩顶界高程起伏较大,
14、钻探揭露C匝道大桥基岩顶界面高程为453.44483.40m;D匝道大桥基岩顶界面高程为454.70487.85m;E匝道大桥基岩顶界面高程为454.92489.45m;现据风化程度及岩性分述于下:泥岩棕紫色,粉砂泥质结构,忠厚层状构造,层理较清晰,矿物成分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质地软弱,遇水易崩解软化,风干脆裂现象较严重,岩性较均匀,夹灰绿色砂质斑点或团块,岩性较软弱,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全风化泥岩:在施工的钻孔中多数可见,层厚一般为0.300.50m,多呈土状。强风化泥岩:呈黄紫色,粉砂泥质结构,掩饰较破碎,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可见铁锰质侵染,质地欠致密,岩性软弱,强度较低。岩心多呈短柱状或碎
15、块状,钻探揭露强风化带厚度一般为2.03.0m,岩心获得率TCR=4575%,岩石质量指示RQD=2550%;各勘探孔中均有揭露,具体详见桥轴工程地质剖面图。 中风化泥岩:呈紫色,粉砂泥质结构,岩石完整,裂隙不够发育,裂隙面偶见铁锰质侵染,结构较致密,岩性较坚硬,强度较高,岩心多呈柱状长柱状,岩心获得率TCR=8595%,岩石质量指标RQD=7590%,沟谷中所有勘探孔均有揭露,具体详见桥轴工程地质剖面图。 砂岩 黄色绿灰色,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以钙泥质胶结为主,局部可为泥钙质胶结,层理清晰,岩性较均匀,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次为岩屑、云母等。岩心完整多呈柱状,结构较致密,岩性较硬,强度较高,抗分化能力相对较强。 全分化砂岩:在极少数施工钻孔中可见,层厚一般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