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医院大楼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导墙施工、示意图丰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某医院大楼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导墙施工、示意图丰富).doc(9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体概述1第一节 编制依据1第二节 工程概况2一、工程简介2二、设计概况2三、场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情况3四、地下水概况5五、现场施工条件5六、主要工程量5第三节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6一、施工技术准备6二、施工现场准备7三、施工场外(材料、设备)准备8第二章 项目部组织架构8第三章 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9第一节 劳动力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9一、主要工种、人数统计表9第二节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10一、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11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11第三节 材料投入保证措施13一、原材料、半成品采购和检验程序13二、材料供应的保证措施14三、材料堆放布置措施
2、15第四节 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布置15一、排水沟的布设15二、临时道路、施工围蔽及垃圾清理16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6第一节 工程总体施工流程16一、 基坑支护工程总体施工流程16二、基坑支护及基础冲孔桩施工阶段及施工区段划分18第二节 场地平整及测量施工方案19一、场地平整19二、测量22第三节、支护连续墙、支撑桩施工方案23一、概述23二、工效分析25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5第四节 基础冲孔桩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一、概述51二、工效分析52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2四、质量标准56第六节 钢格构柱、冠梁及内支撑梁施工60一、钢格构柱施工60二、压顶梁、腰梁及支撑梁施工61三、
3、支撑拆除及换撑施工63第七节 钢筋网混凝土护坡施工63一、概况63二、施工操作工艺64三、质量标准64四、成品保护64第八节 基坑方土开挖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64一、土方开挖概述64二、施工组织65三、工效分析65四、基坑降水、导水及排水65五、出土口、道路、坡面及上下梯加固67六、开挖土方69七、基坑土方施工安全措施82八、土方开挖注意事项83九、基坑边防护84十、土方回填84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85第一节 施工进度计划85一、进度计划安排原则85二、工期安排85三、施工总进度计划表85第六章 基坑监测及管线保护措施85第一节 基坑监测85一、监测资料整理85二、基坑顶水平位移、基坑沉降85三
4、、周边建筑筑物沉降、倾斜观测87四、地下水位87五、基坑周边的建构筑物监测测87第七章、防汛、防洪、排水、防雷措施87第一节 措施及注意事项87第二节 应急预警89第三节 地下管线保护及处理方案90第一章 总体概述第一节 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主要有:1、广东省中医院琶洲医院大楼基坑支护及工程桩相关图纸、地质资料;2、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5、岩土锚杆(束)技术规程(CECS22:2005);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
5、筑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1、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3-2003):1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广东省标准 DBJ 15-60-2008)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2-2002);1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5、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16、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7、混凝土质量
6、控制标准(GBJ50164-2011)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20、低碳热轧圆盘条(GB1499.12007)2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22、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23、国家和行业颁发的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标准。24、省、市有关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方法。2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26、根据建筑桩技术规范(GJ94-2008)第二节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1、本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路厚德街,离珠江较近,场地地貌单
7、元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总用地面积18974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积为5533.52平方米,建设规模为672床。医院分为门诊楼和住院楼,门诊楼采用框架结构,高度为15.9米,住院部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总高度为58.35米。地下室三层,面积为35244平方,上部楼层分别为4层、15层,面积为34757平方,总建筑面积为70000平方米。2、拟建场地的施工场地位置狭小,施工场地高低差别较大,现有场地标高约为5.5米,需要大量的回填土将基坑内回填至6.2米,基坑外回填至8.0米。回填平整后才能达到基坑施工的条件。场地南侧靠近河边道路暂未开通,北侧靠近二西路、东侧靠近现拟建楼房,可修临时通道(但不能行车
8、)、西侧靠近正在建楼房,红线内没运输通道,现利用市政规划路为施工通道及外运土方及由于周围场地狭小对基础土方出土带来一定难度。运输通道由西侧施工便道和北侧出土口向西二号路通行。3、施工场地位置狭小,施工平面布置图分四个阶段布置:(1)、支护阶段,(2)、土方开挖阶段,(3)、地下室施工阶段,(4)、0.00主体施工阶段。4、建设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监理单位:广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广东省地质物探勘察院二、设计概况1、 基坑开挖面积约12107平方米,基坑周长约450米。采用广州城建高程系统,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5
9、m,现地面高程约为8.0m;基坑底高程为-5.2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3.2m。基础桩采用冲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桩径分为1000mm、1200mm、1400mm、1600mm;有效桩长约为1324米,桩总根数为253条。基坑支护采用连续墙+二道内支撑组合支护结构体系,连续墙厚度为800mm,连续墙周长约450米。考虑周边场地及管线的布置情况,冠梁顶高程为6.2m。根据该基坑支护设计方式,基坑支护必须与基础冲孔桩同步流水施工才不影工期响工期。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一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与居民楼相邻的南侧为一级,其基坑重要性系数。=1.1;其余各边为二级,基坑重要性系数。=1.0。2、 围护结构
10、平面布置应满足地下室边墙外界尺寸要求,并按规范允许的支护结构受力变形、3、 施工误差等要求进行放线施筑;深度应满足地下室净空要求。4、 针对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周围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管线及道路交通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支护结构型式。5、 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操作安全可行,造价经济合理。基坑支护结构尚应方便基坑开挖、地下室结构及防水层的施工。6、 基坑设计时,应预防基坑局部侧壁岩体沿软弱夹层发生滑移,导致不良事故。7、 施工阶段围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在25mm以内(一级),35mm以内(二级)。8、 基坑周边超载取20kPa,出土口取40kPa。9、 根据现场周边环境,基
11、坑总体采用连续墙+二道内支撑组合的支护结构体系,基坑支护桩采用厚度为800mm的连续墙,局部有1200mm、1450mm。根据周边场地及管线的布置情况,冠梁顶高程6.20m,冠梁以上部分采用1:1放坡。三、场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情况1、 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为冲积平原区。场地上覆地层为冲积层,地层结构较简单,下伏地层为中生界白恶系上统粉砂质泥岩,属沉积岩。 (1) 填土层:布于整个场地。层厚0.702.50m。杂色,由碎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和粘性土等组成,为老填土,欠压实稍压实。(2) 植物层:层厚0.701.60m。灰色,灰黑色,灰黄色,灰褐色等,湿,上部疏松,下部可塑,由粉质粘土组成,
12、含少量粉细砂,见植物根茎。(3) 淤泥,淤泥质土层:层厚1.203.50m。呈深灰色、灰黑色,饱和,流塑状,含较多粉砂或夹薄层粉砂,见少量腐植质。(4) 粉砂层:层厚2.9511.30m。呈浅灰色、深灰色、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状;以松散状为主,含少许淤泥质和腐植质,局部夹淤泥薄层。(5) 中砂,粗砂层:层厚1.508.30m。呈灰黄色、深灰色、灰黄色,饱和,稍密状,局部中密状,以中砂为主,次为中粗砂,含少量淤泥质和腐植质。(6) 砾砂层:层厚1.506.30m。呈灰黄色、灰白色,饱和,中密状,局部稍密状。 (7) 全风化粉砂质泥岩:层厚0.501.10m。呈灰黄色,灰色,原岩结构构造基本破坏
13、,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坚硬土状,浸水易软化、风干易开裂。(8)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0.506.10m。呈紫红色、灰色、灰褐色,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但仍清晰可辨,本层岩石风化程度不均匀。(9)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揭露厚度0.605.40m。呈灰色,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呈圆饼状、块状,岩质软,局部夹微风化岩。(10) 微风化泥质粉砂岩:揭露厚度1.102.70m。呈灰色、青灰色、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稍发育,岩芯较完整,以短柱状为主,少量块状,岩质较软。2、 地形地貌场地位处原为耕地,有分区域局部不平,场地平整未符合要求,现为菜地,地面标高与邻近道路路
14、面标高相差大。3、 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在勘探孔深度控制范围内,场地岩土层按地质成因分为第四系填土、冲积土、残积土和燕山期基岩。4、 场地地层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在勘探孔深度控制范围内,场地岩土层按地质成因分为第四系填土、冲积土、残积土和燕山期基岩,现分述如下:砂性素填土:黄褐色,棕红色,松散,湿饱和,由花岗岩风化物中粗砂填成,层厚2.03.1米,平均2.3米。冲积土:根据土的组成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分为6层:-1淤泥:深灰色,流塑,含有腐殖质和粉砂,局部为淤泥质土或松散粉砂薄层,顶板埋深2.03.1米,层厚12.519.0米。-2中粗砂:灰白色,中密,局部稍密或密实,饱和,石英质,含较多粘粉粒,粒度不均匀,局部为粉细砂、砾砂或密实粉土夹层。顶板埋深15.321.1米,层厚平均3.9米。-3粉质粘土:灰白色、灰黄色,可塑,含有粉砂,土质不均匀,局部为粉土。顶板埋深19.422.5米,层厚1.28.0米,平均5.0米。-4淤泥质土:深灰色,流塑,含有腐殖质和粉砂,局部为软塑粉质粘土或松散粉砂薄层。顶板埋深19.026.8米,层厚平均5.6米。-6中砂:灰白色,中密,局部稍密或密实,饱和,石英质,粒度不均匀,局部为粗砂或粉细砂。顶板埋深27.230.5米,层厚平均3.2米。残积土:土性为砂质粘性土:黄褐色、灰绿色、棕红色,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细粒土状态以可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