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5.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85.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录一、软件外包概述3二、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概况4(一)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规模4(二)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市场分析4(三)我国软件外包业的接包渠道4(四)我国软件外包业的主要接包企业和区域5(五)我国软件外包业的业务层次5三、我国软件外包业存在的问题5(一)结构性缺陷5(二)我国软件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领军代表6(三)人才结构不合理6(四)软件外包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7四、我国应对软件外包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7(一)加强政府政策支持7(二)软件企业要实行国际化战略, 注重质量8(三) 构建独立的知识产权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软件
2、业发展模式8(四)注重人才培养,建立规范有序的人才培训体系9(五)企业并购或战略合并,形成企业外包联盟10(六)我国软件外包企业要在认识上走出两个误区10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内容提要:在全球软件外包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韩日外包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和对欧美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了软件外包服务市场中。中国政府给予了软件外包服务产业和软件外包服务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中国丰富的人才资源与成本优势,使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选择在中国进行软件外包的首选。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但我国软件外包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就此本文介绍了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现状及其
3、所存的的问题,并且对其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 中国 软件外包 问题 对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让全球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资源和资本的优势不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作为生产力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贡献超过了资本、土地和劳动等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相应拥有这样技能知识的人才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曾经有人提出:人是企业中唯一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这种知识经济、以人为本观念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也得到众多民营资本企业的认同。一、软件外包概述外包,也称企业流程外包(Business
4、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B P O),是通过将客户的部分或全部管理及运营流程转移到服务商,从而提高企业流程自动化的能力。对它的产生最直接的解释是:把自己做不了、做不好或别人做得更好、效率更高的事交由别人做,是企业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与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企业对竞争适应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软件外包是企业为了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和降低软件项目成本,将软件流程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环节发包给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完成的软件需求活动。跨国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分包给公司之外的企业来承担,通过签订数年合同以保证服务的稳定供应和最
5、优的质量和最低的成本。外包的目的是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以降低成本、提高绩效并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软件外包业务的产生是基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同时又为跨国界的软件外包业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成本驱动等因素的驱动下,软件外包的提供者主要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软件外包的承担者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提供软件外包服务的软件企业。受发展中国家本国内部产业结构的不完善、各个行业发展水平较低、软件市场发展较晚、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软件产业外包的最终目标市场,这也同时成为推动本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原始推动力。以
6、印度的软件产业为例,其完全是基于国际软件外包市场发展起来的,这正是软件产业深刻的国际化的表现。软件外包模式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商业模式,成为软件企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并被认为是软件产业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快速缩小差距的一条有效捷径。软件外包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的理解指:需求方将单纯的围绕软件而进行的设计、编码、测试、后期维护等行为委托给外部服务供应商,广义的理解指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信息技术外包。当软件外包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等方式实现时,即可以认为是国际软件外包。二、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概况中国软件企业对外包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初期事实上并不看好外包。当时软件业界普遍认为,水平低的企业才
7、去做外包,水平高的企业应该去做产品创新。但是十几年后,我们发现中国许多追求创新的企业在创新上没有成功,却从市场上消失了;而那些扎扎实实做外包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事创新活动,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规模随着日本外包市场的扩大和对欧美外包市场的开拓,凭着自身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低成本,有市一级各级政府对软件外包业的重视和支持,我国的软件外包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大,在2001年时为1.8亿美元,到2006年时已达到14.3亿美元。赛迪认为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未来5年将以3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超过同期全球的13%年均复合增长率。“到2012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
8、90亿美元”。我国的软件外包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际市场的增长速度,每年的年增长率都接近40%。2004年,我国的软件外包业务量只有8.3亿美元,预计到2009年,我国软件外包的业务量将达40亿美元。(二)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市场分析 基于中日两国文化传统接近、留日的IT人脉网络、日本外包业务起步略晚欧美,业务层次较适合我国软件企业等原因,我国软件外包市场发包来源结构与全球外包市场发包结构极不相称:在2005年,占全球市场包额10%的日本,提供了我国软件外包行业收入的59.3%;而占全球外包发包额62%的欧美,提供了我国软件外包行业收入的22.5%。目前,随着我国对欧美外包市场的重视,该市场结构
9、正在发生变化,欧美区域的比重正呈上升之势。(三)我国软件外包业的接包渠道我们知道,人才经常是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他脑袋里的知识就是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源,这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一笔巨大资产,所以他的流动性很大。但是在我国,首先,保障制度不完善,阻碍了人才流动。由于养老、医疗等没有完全社会化,失业保障承受能力有限,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时,社会保障的持续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其次,劳动人才在城乡、地区、企业之间的流动程度不高,有着许多行政限制。目前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企业获取项目的渠道主要有:一是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子公司,或位于中国国内的离岸开发中心接包;二是直接和国外发包商或国外上游接包商发
10、包、分包或转包;三是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取得项目。在欧美市场,由于处于开拓阶段,当前我国软件企业直接在美国市场“打单”的企业很少,主要以第一种方式为主,借助与跨国公司在华机构的合作取得项目。在日本市场,已有近十年的业务经验,一些骨干企业已逐步与日本的总承包商一起面对用户,总体来说,以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为主。(四)我国软件外包业的主要接包企业和区域在我国软件外包行业,目前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主要有东软集团、浙大网新、海辉软件、大连华信、中国软件、博彦、文思创新等,其中东软集团在2006年以1.01亿美元的外包收入、61.1%的增长率、7.1%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榜首。我国软件外包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
11、大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这几个地区的共同特点是拥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配套基础,拥有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一大批通晓外语的软件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软件企业在此形成了群体优势,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软件产业链。近年来国家在促进软件出口方面的扶持力度有所增强。经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信息产业部批准,建立了北京、深圳、上海、天津、大连和西安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人才、技术、资金、市场和出口条件,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形成了以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中的国际化软件企业为龙头,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全国软件出口的产业格局。国内软件外包市场地域分布比较集中
12、,据易观国际统计数据,2006年华北、东北、华东地区所占市场份额超过23,而华南、西南、华中和西北地区不及13。并且主要集中在北京、大连、上海等城市,其中北京2006年软件外包收入达3.56亿美元而居全国首位。(五)我国软件外包业的业务层次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企业规模小,实力有限,难以支持长期的项目、难以涉及高端业务领域、难以承接软件大单,因而主要从事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外包业务。即集中在以编码、测试为主要业务的ITO领域,虽然BPO的市场机会在逐渐增多,附加值更高,但受承接能力所限,BPO业务比重不大。即使有的企业涉及BPO领域,也只是在从事数据录入、账单处理、数据扫描等低端业务。在软件
13、外包国际分工方面,我国还是处于下游地位。目前,中国排在全球软件外包业务的第四位,收入刚过10 亿美元。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今已初具规模。但就在其高速发展的路途之中,我国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从全球的软件外包市场来看,美国和日本是主要的软件外包需求国,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印度是主要的供给国。美国Gartner 公司预测,未来全球软件出口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受新的优惠政策的鼓励和市场吸引,软件出口公司数量将不断增加;通过兼并和联盟产生重大型软件出口公司,建立行业领先和国际知名度;软件出口企业的定单来源将从零散项目的客户变成固定客户;软件出口企业趋向于专业化。三、
14、我国软件外包业存在的问题(一)结构性缺陷我国软件外包发展迅猛,但由于IT 产业存在着结构性缺陷阻碍了我国软件外包的发展。我国的软件外包业务年收入尽管在增加,但仍不及印度年收入的一半。推动收入增加的因素来自国内需求,而且我国新兴的软件外包业务只占到全行业总收入的10%; 在外包业务的总收入中,又有65%是日本客户提供的低价值应用软件开发外包业务,而非利润丰厚的软件设计外包业务。此外,中国软件服务企业的成本虽然较低,但平均营业利润率只有7%,低于同类企业的全球平均水平(11%),原因就在于很多软件外包项目低于最优规模,软件企业之间竞相杀价,款项收回困难。(二)我国软件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领军代表由
15、于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追求短期利益的趋向十分明显,面对具有明显市场机遇的产品便会一哄而上,而对有开发或市场开拓难度的产品则退避三舍,这导致许多企业集中在相对狭窄的市场中竞争。这种困境将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变弱,更无法实现软件工程化生产,导致企业处于恶性循环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并不能真正成功。目前国内通过IS09000系列认证的软件企业为数很少,而通过国际软件业共同认定的EICMM系列认证的(CMM是一种通过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原则TQM衡量软件开发水平的标准框架体系,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CMM标准由软件工程研究院制定,分为5个级别,第5级是最高级别),则更是凤毛麟角。相比之下,印度的四大软件公司都是万人以上规模的软件企业,比如InfoSys现在拥有52000名员工,Wipro的员工总数也已经40000万名,并且都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中国设立的分子公司。美国著名调研公司麦肯锡的研究发现,只有12%的中国软件服务公司认为合并、收购和结盟是应优先考虑的事务。中国软件服务公司的经理人中,有兼并收购经验的不多,尽管他们的文化有利于组织的发展,但是依靠这种文化来对抗新的竞争对手显然不是很理想。相反,印度的几家公司正在考虑并购中国公司来扩大他们的业务。同时,没有适当的规模,企业不可能吸引到顶尖的国际客户,而缺少与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