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强化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积极防化金融风险 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51.强化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积极防化金融风险 本科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 1 - 本科毕业论文强化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积极防化金融风险作 者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 业 指导教师 论文成绩 中 文 摘 要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和当前的改革形势,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以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本文从分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的金融地位入手,对农村信用社在内控现状及存在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优化环境建设、完善内控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由于当前农信社的内控管理限于机制问题,在较多方面得不到有效解决,对此,作者结合所在单位实际,提出:应该从解决法人治理结构入手来真正解决农信社内控难的问题。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内部管理 目 录一、
2、农信社的金融地位1二、农信社内控现状及缺陷1(一)农信社内控水平仍停留在原计划经济的水平上1(二)农信社内控制度不健全2(三)农信社内控制度执行效力不高3三、农信社内控建设对策4(一) 农信社内控建设目标4(二)从多方面来加强农信社内控建设4(三)抓好内控落实5(四)对农信社内控建设的个人意见6强化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积极防化金融风险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是我国现有广大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其最初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完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业。经过近50年的风风雨雨,农信社在跌打滚爬中逐渐发展壮大。而其固有的多法人产权模式又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内控机制建设趋步不前,潜在金融风险随时可能爆发。按照
3、国务院最近出台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提出的“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对农信社的监管将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国务院的新政策给农信社带来很多新的东西,包括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股权改革等等,对农信社的内控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内控监督管理的新难点、新矛盾。规范信用社管理和经营,内控制度的建立十分必要。内控制度是农信社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以科学化、法制化为基本理念实行自我约束的制度性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社内控体系,促进信用社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经营法制
4、化,是信用社当前和今后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是农信社改革者们首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一、农信社的金融地位先以作者所在单位杭州市余杭区农村信用联社2004年底数据为例,先简单介绍一下农信社的大致概况。杭州市余杭区农村信用联社是一家由17家独立信用社组成的信用联社,下辖17家独立信用社和一家营业部,现有在职职工941人。截止2004年末,全辖存款余额848199万元,贷款余额598435万元,分别占当地金融机构总存款余额和总贷款余额的27.46%和25.27%,2004年,全辖实现营业总收入53619万元,实现综合利润10412万元,年末不良资产率6.33%,年末利息备付率4.52%。在余杭区,除
5、去区政府等所在几个大镇外,在农村地区,农信社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左右,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从几个基本财务指标来看,农信社已初步具备了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实力。二、农信社内控现状及缺陷案例:2004年,杭州市余杭区农村信用联社按照国务院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改革按照清产核资 清退老股金 募集新股金撤并原有法人申请成立农村合作银行的步骤进行。4月份,在进行存贷款的内外帐务全面核对中,下辖临平信用社发现信贷员方某所管辖的片中,很多在信用社帐上很正常的贷款,在上门核对过程中,贷款人竟对贷款一无所知。于是,一起内外勾结的特大违法骗贷、放
6、贷案浮出水面,经公安机关侦查,这是一起犯罪人利用农信社内控机制不严密,内外勾结,采用冒名骗取农户贷款方式的案件。这起案件,造成临平信用社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万元。农信社内控水平仍停留在原计划经济的水平上1、信用社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残缺。由于信用社所有权人缺位,导致信用社经营管理者失去了有效的监督、控制,经营管理者受自身利益驱动,就会存在过多的强调自身利益进而损失信用社利益 的可能性,控制行为偏离所有者的控制目标就在所难免;目前大多数信用社的法人治理框架为“三会”制度,即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然而事实上,在余杭农信社,所谓的信用社股东,其股份绝大部份只是在1985、1986两年入的2元
7、、5元、10元的小股,而且每个信用社的股东在50006000人左右。面对象有余杭农信社那样资产规模的农信社,就变成了谁也不是的局面,最后还是农信社的主任们说了算。由于所有权人严重缺位,在这种情形下,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进行有效内部控制活动是难以想象的。2004年11月,余杭农信社在余杭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清退老股金、募集新股金的改革工作,并报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浙江余杭农村合作银行。新股金共31154.1万元,其组成主要是:职工937户占21.03%,6552万元;其他个人2982户占39.02%,12156.1万元;法人360户占39.95%,12446万元。从股金结构看,较之原有状况
8、,进了一大步。但是,根据政府部门的设计,合作银行的模式采用的是股份合作制或称之为合作股份制,浙江余杭合作银行(筹)章程明确规定个人股东每1000元拥有一个投票权,而对企业股东,每10000元才能拥有一个投票权。同股不同权的存在,不可避免的给合作银行带来天生的残缺。2、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缺陷,内控措施落实困难。信用社属于高风险行业的特性要求其内部控制活动能够覆盖各项业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业务活动的每个风险控制点之间既环环相扣,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余杭农信社虽有职工941人,但其共有105个网点,而存款规模略低的工行,其网点却只有21个,人员不过200余人。再者,这941名职工中,有近百人是原
9、退休职工的子女,是顶职进来的,这些人中的大部份存在业务素质差、文化素质低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许多基层信用社或分社没有能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在各风险环节上合理配置有关人员,导致内控措施落实困难。而在股权设置不明晰的情况下,领导容易求自保,谁也不肯轻易去撤并网点进而裁减老员工。长此以往,人员负担将是农信社最大的负担。3、问责制无人问责。在上述案例中,犯罪人能够轻易的从农信社社骗取冒名贷款,除了内外勾结这一因素外,农信社内控制度的缺陷显而易见。客观的说,农信社在这两年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建设,客户要取得贷款,须在贷款前先经信贷员调查,贷款时换人审查,贷款后应进行跟踪三关,即三查制度。如果临平信用社能很好
10、的执行三查制度,那罪案就不会发生。但限于人力资源配置等多种原因,小额贷款三查均由经办信贷员一人包办,于是漏洞就产生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的章不循的现象?制度为什么就不能落到实处呢?除了人手紧这一客观因素外,产权不明晰、两级法人结构是问题根本所在。县联社下辖信用社都是独立法人,而作为管理机构的联社并非是所有者委派机构,真正的担子没人挑。对信用社主任来讲,信用社的经营目标中对保护存款人利益一点并不突出,而完成年度经营目标任务,才能即多拿奖金,又保牢位置。所以,在日常稽核工作中,对一些问题往往视而不见或是欲处罚却最终被求情下来,久而久之,制度变为空谈。而内控制度中的问责制,最终因所有者的缺位,变成无人
11、问责或只问不责。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在法人治理结构天生残缺,产权不明晰,资源配置渠道不畅通的前提下,农信社的内控制度只能是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的水平。农信社内控制度不健全1、信用社内部控制不成体系。长期以来,信用社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内控的跟进和强化,使得信用社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没能从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连续的内部控制,只是零星的转嫁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许多盲点和与实际不相协调。2、贷委员会成员组成不合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三十四条规定“行长不得担任审贷委员会的成员” 这是目前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通行做法。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部分行
12、长利用其特殊的身分对授信审议民主决策机制进行直接干预,出现一票同意的现象。然而这种现象在部分信用社比较常见。信用社的法人代表直接参与审贷委员会,成为审贷委员会成员。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造成其它成员不能发表对贷款的真实意见,或者法人代表诱导审贷委员会成员接受其个人观点,使贷款集体审批变成了个人说了算。3、存在控制断层的问题。 “企业由四种经济主体所组成,即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这四种经济主体都有各自的目标,并且都有各自的可控制因素,所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就由这四个层次组成”。然而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建设多集中于以普通员工为主体的内控建设,而其它主体的内控制建设没有得到有效的跟进和调整
13、,出现控制盲点和控制手段落后、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难以控制以及存在控下不控上等问题4、帐务电子处理系统没给审计留下接口。长期以来,信用社在实施业务电算化过程中,只重视“计算机如何完成任务”方面的程序设计,而对计算机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关部门如何检查程序本身的运行等方面的程序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开发出来的软件往往没有给审计留下接口,使审计人员无法对计算机完成任务中的数据流向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审计人员的检查活动只能是事后监督,对事中隐藏的风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在帐务电子处理系统中留下审计接口的目的是使审计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对在帐务系统中流动着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检查和审计,做到既要检查数据的来源和结果,
14、也要检查数据的流动轨迹。5、部分新产品业务操作流程过长,导致风险不易控制。随着业务品种的增加,内部控制环节的也会相应增多,增加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是风险发生源。比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是由于控制环节过多,链条过长,不仅使农民贷款手续复杂,而且贷款风险控制困难,一旦贷款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贷款的风险就有可能加大。农信社内控制度执行效力不高不论有多么完善的内控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就只能是墙上的摆设,企业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即遵从性目标(遵从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操作性目标(各种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信息性目标(财务和管理目标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就不能有效实现。其主要表现:1、部分信用社人员不理解他们所执行的控制程序和措施的目标和设计意图,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忽视关键环节。比如,信用社工作人员代客户在取款凭证上签字、贷款利息收回凭证上没有借款人签字或盖章、经办贷款业务人员代理借款人填制各种信贷档案、支票审核没有折角验印等等;2、部分信用社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职责,出现错误和疏忽。比如,使用重要空白凭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