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高塘岛乡直落岙海塘提升改造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象山县高塘岛乡直落岙海塘提升改造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象山县高塘岛乡直落布海塘提升改造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二。二三年九月项目基本情况表项目名称象山县高塘岛乡直落番海塘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地址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项目性质公益性()经营性()用海面积1.0176ha投资金额624.01元用海期限40年预计就业人数/人占用岸线总长度邻近土地平均价格/万元ha自然岸线0m预计拉动区域经济产值/万元人工岸线0m填海成本/万元ha其他岸线0m海域使用类型特殊用海一一海岸防护工程新增岸线0m用海方式面积具体用途非透水构筑物1.0176公顷海堤、水闸摘要一、项目用海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岛南侧,东指大乌岩水库,西指花番岛,北指
2、狮子山麓,南临猫头洋,属三门湾海域。(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工程概算总投资624.Ol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加固海堤长380m,堤线按现有轴线布置;水闸净宽3.0m,对水闸5.22m以上部分进行拆建并更换闸门板,保持原址不变。(3)项目申请用海情况本工程用海主体为象山县高塘岛乡人民政府,用海类型为特殊用海(一级类,编码8)海岸防护工程用海(二级类,编码84),用海方式为构筑物(一级用海方式,编码2)非透水构筑物(二级用海方式,编码21),用海面积为1.0176公顷,申请用海期限40年,不使用岸线。二、用海必要性直落看海堤提升加固是提高直落看区域防洪排涝能力,确保后方渔光互补电站安全运行、发展的
3、需要,是落实浙江省海塘安澜千亿工程象山县建设规划(20202035年)的需要。本项目通过增加镇压层抛石,护面修整,防浪墙和堤顶路面加高等工程对海堤进行提标改造。其防潮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要求,海堤加固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GB/T51015-2014)设计。海堤镇压层、外海侧护面提标改造等均涉及用海,属于排他性用海,且超过3个月,属于长期行为,在海堤加固提升必要性的前提下,项目用海十分必要。三、规划符合性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本工程位于石浦港口航运区(A2-8)。本项目为建设水利设施,属于城镇建设用海,符合所在功能区的兼容功能一一城镇建设用海。
4、本项目不占用浙江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中的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浙江省海岛保护规划(2017-2022年)等规划的管控要求。项目建设属于浙江省海塘安澜千亿工程象山县建设规划(20202035年)建设内容之四、占用岸线情况本工程海堤所在岸线为人工岸线,本次施工沿着原堤线进行,不改变岸线的位置和属性,不会造成岸线资源损失。海堤西侧与自然岸线垂交,工程临海坡及镇压层采用“四脚空心块+抛石结构”,不改变该处自然岸线的属性和生态功能,对自然岸线无影响。直落番水闸所在岸线为人工岸线,本次仅对水闸启闭平台进行重建,不会改变岸线位置和属性,
5、对岸线也无影响。因此,本工程不占用岸线,对岸线资源无影响。五、利益相关者及利益相关协调部门的协调情况本项目南侧55m处有象海出167号宗海,开展开放式养殖,养殖方式主要为插网。影响主要为施工期间,海塘外侧抛石可能会造成象海出167号宗海范围内部分区域悬浮泥沙上升,对开放式养殖有一定的影响。但紫菜养殖有季节限制,只要在非养殖季节进行工程施工,则不会对养殖造成影响。因此,本工程实施对周边海域开发利用活动影响小,目前利益相关者正在协调中。六、资源生态影响(1)水动力和冲淤环境影响直落番海塘的提升改造工程对水动力有影响的主要为抛石镇压层至抛石镇压层坡脚区域内以及坡脚外边界外侧20m范围内水域的流速普遍
6、出现了一定减弱,其中抛石镇压层内全潮平均流速下降在0.2cm/s以内。镇压层边坡海域全潮平均流速下降在0.40.8cms之间不等,其中西段流速变化大于东段。镇压层坡脚外侧的约10-2Om范围水域内全潮平均流速下降在在0.0.3cm/s之间。综上,工程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仅限在海塘堤线(挡浪墙)外侧约70m范围以内,影响范围较小,且水动力减弱的程度也不大,水闸外侧海域水动力没有改变。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大范围水动力环境造成影响。本项目海塘外侧的抛石镇压层以及镇压层外边界外侧海域海床均出现淤积,其中直落看海塘抛石镇压层内最终淤积厚度在0.102m之间。镇压层边坡海域最终淤积厚度最大,西侧略大于东侧,其中
7、镇压层边坡西侧最终淤积厚度在0.30.4m之间,镇压层边坡东侧最终淤积厚度在0.20.3m之间。镇压层坡脚外侧的约20m范围水域内海域最终淤积厚度在0.l0.3m之间。镇压层及镇压层前沿的海床的淤积有利于海塘的安全稳定。水闸外侧海域的冲淤环境没有改变。总的来看,本项目涉海工程对工程周边海域的冲淤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从海塘的安全稳定的角度来看是海床淤积是有利的。因此本项目涉海工程不会造成海域大范围的冲淤环境的变化。(2)悬浮泥沙影响本项目镇压层在抛石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悬浮泥沙。最终,本项目抛石施工导致大于IOmg/L的最大包络面积为0.396k11大于20mgL的最大包络面
8、积为0.151kR大于50mgL的最大包络面积为0045km2,大于Ioomg/L的最大包络面积为0.023km2,大于150mgL的最大包络面积为0.006km2,影响范围仅限于工程附近80Om范围内海域,并随着施工结束后,悬浮泥沙影响会很快消失,因此本项目施工不会导致大范围悬沙环境的改变。(3)水环境影响施工期除悬浮泥沙影响外,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本项目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设施(化粪池)预处理后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废水经收集后,通过在施工场地设置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重新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等,不排放。营运期项目作为防洪排涝的水利基础设施,营运期
9、无污废水产生。(4)沉积物环境影响抛石引起的悬浮泥沙来自项目周边海域,只是重新调整沉积物分布,未改变项目及周边海域沉积物的质量。施工期产生的各类污废水均分类收集上岸处理,不直接排海,沉积物环境质量无影响。营运期,本工程无污染物产生,对沉积物环境无影响。因此,本工程实施对沉积物环境影响很小。(5)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施工产生固废均分类收集,按环保要求外运处理,对海域环境无影响。本工程营运期无固废产生。(6)生态影响本工程对已建海塘进行提升,用海面积小,仅对潮间带生物造成一次性损失;建设引起的悬浮泥沙增量和扩散对海洋生物影响小,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可见,本工程实施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海域生态环
10、境影响小,对所在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过程等无影响,相应的海洋供给、海洋调节、海洋文化、海洋支持等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未损失。本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局限于工程区及周边很小范围内,对整个大范围海域的生态系统无影响。(7)用海资源影响本工程非透水构筑物占用海域空间的面积为L0176公顷。本工程迎潮面护坡、镇压层施工将造成潮间带生物一次性损失,用海区将逐步形成新的潮间带生物栖息环境,造成的潮间带生物损失量为3.13t。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造成鱼卵、仔稚鱼、游泳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损失量补偿分别为2.43X10ind、4.60105ind30.87kg、1.4010,cells
11、126.74kgo七、生态保护修复措施(1)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施工污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量少,污染物收集上岸处理,不直接排海,对海域水质的影响都不大,对沉积物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此外,施工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运至当地环卫部门处理,建筑废物尽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将运至当地固废处理站无害化处理,不得直接排海,本项目为防洪排涝、防潮的水利基础设施,营运期无污染物产生。(2)生态保护措施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营运期本项目可提高区域防潮排涝能力,有利于区域生态保护。施工期应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队
12、伍的组织和管理,采用先进技术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科学安排作业程序。大风大雨天气等不利气象条件下严禁施工作业,减少施工产生的泥沙流入海域海水。施工机械选择低噪声的施工机械,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艺,防止噪声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保障用海风险事故零发生。(3)用海风险防范本工程存在台风和风暴潮灾害风险,堤坝失稳、滑坡风险等。本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需做好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确保项目施工、营运安全。(4)跟踪监测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涉及新建填海、非透水构筑物长度大于(含)50Om或面积大于(含)10ha、封闭性围海面积大于(含)IOha等完全或严重改变海域自然
13、属性的用海项目,核电、石化工业、油气开采、海上风电等用海项目,以及论证范围内涉及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用海项目,应根据资源生态影响分析结果,结合相关管理要求,提出生态跟踪监测方案,包括生态监测内容、站位、频次等主要内容。本项目属于非透水构筑物,但规模小,不属于长度大于(含)50Om或面积大于(含)1Oha的范围,营运期不产生污水,因此,不再开展生态环境跟踪监测。八、用海合理性(1)选址合理性直落看海塘位于象山县高塘岛南部区域,后方是直落而光伏电站。直落希海堤经多年运行,损毁较为严重,已不能满足该区域防洪排涝要求。本次选址于已建直落番海堤,有利于提高区域防洪排涝标准。项目根据浙江省海塘安澜千亿工程象
14、山县建设规划(2020-2035年)等规划要求进行选址。项目选址与区位、社会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相适宜,与周边用海活动相适宜,不存在重大安全和环境风险;本次海塘提标改造未改变堤线走向,具有选址唯一性,因此,项目用海选址合理。(2)平面布置合理性本项目海堤规模、结构均根据区域防洪排涝要求、堤防等设计规范、标准确定,通过水利计算结果等确定,在满足排涝要求、减小对周边海域开发活动影响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规模,以节约用海。本项目用海平面布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动力环境、冲淤环境的影响,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小,平面布置充分考虑周边用海活动。总的来说,本项目用海平面布置合理。(3)用海方式合理性根据海域使
15、用分类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关于海堤提升加固工程用海有关事项的复函本项目采用非透水构筑物的用海方式,对海域自然属性和基本功能无影响,对水动力和冲淤环境影响小,对岸线形态、自然属性、生态功能影响基本无影响,水闸占用海域面积小,造成的生物损失量小,对海域生态系统影响极小,项目用海方式合理。(4)用海面积合理性根据区域规划和现状、海塘安澜规划、海塘安全鉴定成果、现状安全检查复核、工程地质、周边海域开发利用活动等确定本工程提标改造的标准、规模、布置和结构;为了尽可能减小用海,工程未改变堤线走向,仅是对海塘临海坡拆除横梁铺设四脚空心块,并在镇压层进行抛石,水闸更换启闭平台。本工程用海规模若减小,迎潮面镇压层稳定性将无法直面三门湾大风浪,不满足海塘稳定性要求。本工程用海面积根据海籍调查规范、工程布置、海岸线进行确定,用海面积界定和量算合理,符合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用海面积合理。(5)用海期限合理性本工程进行公共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项目。本工程投资较大,将长期使用。本工程用海期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最高用海期限,申请40年。摘要1-1概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