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义”的表现探究64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中“义”的表现探究64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中“义”的表现探究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历史文学巨著,“义”字贯穿整个故事的始末,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大多数都选择了“义”字当头。小说中的“义”涵义丰富,并非局限于一种“义”,而是多方面的展现,小说的主人公,有的仁义,有的忠义,有的正义,还有些人更是集好几种“义”于一身,他们的品质高尚无疑,令人敬佩。但是在三国那样一个乱世,太重“义”的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美好结局,总是以悲剧收场,令人唏嘘。本文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和一些学者对小说的评论,把小说中的“义”作一个分类,并对此进行分析“义”的悲剧性。关键词:三国演义;悲剧性;忠义;仁义目录前言2一、三国演义的时代悲剧色彩
2、2二、仁义2(一)仁义的表现2(二)仁义的悲剧性3三、忠义3(一)忠义的表现3(二)忠义的悲剧性4四、侠义4(一)侠义的表现4(二)侠义的悲剧性5五、正义5(一)正义的表现5(二)正义的悲剧性6六、结尾6参考文献7前言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文学小说,既然题目中有个“义”,那“义”字必然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义”在高达数倍的描述部分,涉及人物众多,与战争、外交、人物、情节的紧密联系,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因此,“义”在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一提到三国中的“义”,人们普遍认为是“忠”义。事实上,这个“义”有许多的类型,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三国演义中人物众多,性格各异,正是这些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又生
3、动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悲剧,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一个例子,其中包含的悲剧美学是中国古代悲剧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演义我们民族的伟大的历史悲剧,史诗般的气魄,生动地展示了汉末与魏、蜀、吴三国历史的矛盾。在三国这样一个悲惨的背景中,突出了悲剧的宣泄和困难的理性选择,其中包括其权力于一身的君王,位极人臣的将军谋士,和一些贞节烈女。一、三国演义的时代悲剧色彩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有三个美学特征。第一个特点,主角必须是正面人物;第二特征,在悲剧冲突的以美的毁灭来否定丑恶的存在;第三个特征,从悲剧效果的角度看,怜悯、恐惧、陶冶、净化、提升,这是欣赏悲剧内心体会的升华过程。三
4、国演义是以刘备集团为主线,以振兴汉室,统一天下为宗旨,并为之不懈努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是蜀汉集团的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在汉末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很多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此,奠定了整篇小说的悲剧色彩。究其原因,三国演义的悲剧归结于它所处的时代,时代造就英雄,但是时代里面的英雄却各有各的无奈。汉末,社会动荡不安,各军阀势力妄图入主中原,董卓废黜少帝,迁都长安,建那坞,筑受禅台,准备登基,由此展开了三国乱世的帷幕。三国演义中随处可见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朝秦暮楚的描写更是数不胜数,权谋机变备受推崇。我们说任何悲剧的矛盾冲突都是建立在必然性基础之上的,都是对现实矛盾冲突的反映。
5、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生活于元末明初,他处在一个动乱的时代里,是一个“有志图王者。”可以想象,罗贯中是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并且有一定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经验。在元朝,压迫和阶级是极其严重的,人们只有团结起来,互相拯救,依靠义来拯救自己的苦难,所以有义气在那个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二、仁义(一)仁义的表现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不仅仁德爱民,处处为百姓着想而且一直将“仁德”仁义”作为立身之本。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写到陶谦因刘备解徐州之围意将徐州帅印交于刘备浏备几次拒绝,不肯领徐州事。这种“据而有之”的行为确实违背了仁德。他把仁德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原则不因一徐州的得失而失去仁德正是他深得民心的原因
6、。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攻樊城时,刘备被曹操五十万大军追杀,在形势万分危急,行动稍慢,就可能被曹操所擒,在这危急关头,刘备不舍全城十万百姓,看他们饱受战争之苦,置自身存亡与脑后,携民渡江,在撤离的过程中,由于百姓人数众多又带有大量物资,所以前进速度非常慢。此时他面临着生死的考验,究竟是放弃背后支持着他的百姓而选择自身逃生,还是与百姓一同前行。刘备是一个仁义的人,前者断然不是他的选择,所以他选择了后者,与这十万百姓一同前进,甚至于还派他的兄弟关羽一路跟着难民,为难民的生命安全作保障。而正在此途中,他弄丢了自己的妻儿,差点把死了。刘备之仁义与百姓民众是最大的欢喜,这之后的所作所为,更是为了佐证其本性
7、仁厚,待人宽厚的性格特点。诸如,不杀吕布,不杀刘璋等等。(二)仁义的悲剧性从小说一开始张飞怒鞭督邮后,急忙赶来喝止的刘备就首先给人“终是仁慈的人”的印象。仁政思想与历史现实间的差距在混乱的历史现实背景下刘备集团在屡屡失败的教训积淀下三顾茅庐之后,势力逐渐强盛拭图借用“仁义”去兴盛气数已尽的汉代王朝,逆反历史发展形势与人强马壮的曹操集团争夺天下,但这无疑是于事无补天方夜谭。虽说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值得称赞但毕竟与社会现实和当时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相违背,那么,刘备的悲剧结局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仁政与智谋、忠勇不同步在三国演义的创作中,他尊崇蜀汉,崇尚忠义这种思想符合了人民的向往和期望,并把人民的理想集中
8、在刘备一人身上使其过于理想化而这种理想化仅仅停留在思想领域,与动乱的三国时期历史现实相背离结合动乱的三国时期的历史现实,作者把刘备的结局写为悲剧也就不足为怪了。三、忠义(一)忠义的表现何为忠义,如诸葛对刘备这般便是忠义。作为一个本身已然决定归隐卧隆,不干预朝政之人。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其赤子之心感动了诸葛。自那以后,诸葛亮便成为了刘备的忠臣。为了蜀汉之事,诸葛更是倾尽其所有,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南征北站,从未懈怠。后,刘备逝世之后,临终托孤,让诸葛亮扶持他的儿子刘婵。对于刘婵这等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也是事必躬亲,写下名震一方的出师表。堪有白字,字字言表其对蜀汉的忠心,对刘备的忠义。随后,与北伐职业
9、当中,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对于关羽性格中忠、义、神武的主导方面,三国演义中有诸多精彩的描绘:温酒斩华雄的英雄气概,光照千秋;斩颜良,诛文丑的赫赫战功,超群绝伦活J骨疗毒的刚毅精神,令人钦敬;千里送嫂的道德风范,传为美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品格,感人至深。再如,许田射猎时企图除掉曹操,表现出对汉室的忠义;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此行为也是对其以往所效忠的那一方的忠义;后再异一场战役中,黄忠大意,马失前蹄,关羽仍然不远加害,这也体现了他侠义的一方。后再华容道将曹操释放了,这也体现了他侠义的一方,对曹操恩情的回报,也秉着不乘人之危的道义。后为保护刘备的妻儿,他点着蜡烛在外面守了一晚
10、上也是体现了他对嫂子的礼仪,对兄长的忠义和情义。期间种种皆可以表明,关羽与刘备张飞,他们三人的情义更是如此,自桃园三结义之后,关羽为刘备的大业可谓是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善始善终,表里如一,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可谓是真兄弟之间的情义。再加上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单刀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皆可以体现出关羽的忠义和英勇。(二)忠义的悲剧性诸葛亮之死,令无数人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是更令人叹息的是那句“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成功之日即当归隐”,这是诸葛亮出山之时嘱咐他家兄弟的话,田里的庄稼依旧年复一年的生长着,但是他留在五丈原再也回不去了。孔明
11、是一位忠义贤相,从他手握羽扇出山那天起,便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毫无二心,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真正做到了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三国文化之中,占有绝大比重的是蜀汉文化,而忠义文化则是蜀汉文化之灵魂,是三国文化的精髓,具有永久的思想价值。小说一开始便讲述了刘关张桃园结义的事情,后来他们三人一辈子之间可谓真的是肝胆相照,履行了各种结义时许下的承诺,但是小说最后却以刘备、张飞对关羽殉义的悲剧结局为止。四、侠义(一)侠义的表现虽然小说里面并没有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江湖,没有快意恩仇的侠客,但是仗义疏财、慷慨好施又何尝不是侠义的另一种表现,唐朝也有著名诗人李白游侠一生,曾经就以诗表明心迹“天生我材必有
12、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讨伐董卓,缺兵少将,孝廉卫弘也痛恨董卓的专横残忍,在他知道曹要进行讨伐后,卫弘毫不犹豫对曹给予了大量的物资和钱财资助。东吴参谋鲁肃在周瑜缺少军饷粮草时,也是慷慨解囊,将三千斛粮相赠。蜀国的糜竺就是刘备夫人的兄长,在战乱中“广舍家财,济贫拔苦”,后追随刘备。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英雄皆是具有一定为天下苍生而生的侠义情义。其中侠士,对于自身所坚守的道义可谓是坚如磐石,亳不动摇,即便是面对着可以博千金的诱惑,还是坚持自己心中的道义。以其中的一个中牟县县令陈中为例,再一次巡视的过程中,他和他的部下抓住了因刺杀上官董卓未成出逃的曹操,当时是朝堂对抓住凶手的悬赏数额已经
13、是可以达到了升官进爵的地位,只要陈中选择将曹操押往京城,那么悬赏金可谓是唾手可得。可是,他心中本就认为董卓之辈是百姓体上的吸血虫,而曹操刺杀之举,可谓是为民除害,还是大义之举。两项相比,他甘冒生命之危,私自将曹操放走,自此成为了曹操的部下之一。这也是侠义的一种体现。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在华容道上,关羽放走了曹操,他不是不知道此时此刻放走曹操就是放虎归山,但是为了报答他当年白马坡之恩,为了心中的侠义,他还是把敌人放走了,自己回去甘愿受军令状处置。(二)侠义的悲剧性近年来,随着对三国演义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提出三国演义不仅宣传了忠义,还宣传了侠义。深层地反映了一种儒家传统文化和江湖侠义文化的碰撞
14、与融汇,忠义是相对的,侠义是绝对的。关羽认为,曹操虽然大奸大恶,但是曾搭救过自己,表明古侠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在他心目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罗贯中在写关羽时,就其侠义之情还发表了自己的一番看法,他认为关羽将曹操释放的行为是“义释”,是为酬谢曹操的恩情,对他的侠义行为进行无以复加的歌颂。表现了作者崇尚侠义的倾向网。三国中的侠义却不是江湖的侠义,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门派的侠义,主要表现的是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虽然那些散尽家财的侠义之士做了侠义之举,在三国的大背景下,作用仍然是微乎其微的,无法扭转战争,无法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关羽义释曹操是为了报答他对自己的恩情,但是却放虎归山,重新
15、将天下黎民置于不休不止的战争中。这世间总是缺少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即使是侠士有时候也顾不全大义和小义。五、正义(一)正义的表现小说最初发生的讨伐董卓的战争是由曹操发起的,曹操为聚集力量,不惜发了矫诏,强调了战争的正义性,因此应募之士,如雨骈集。当曹操与袁绍争战时,刘备乘此时机拿下了许都,杀得曹操一个措手不及。等曹操醒悟过来,追兵前来。于是他痛骂刘备此举乃是小人之为,忘负义之举。文章中刘备的反答,可谓是引导人心的含义。刘备说:“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吾奉天子密诏,来讨反贼!”刘备此举是有出师有名,相比较曹操的出师无名,自然是正义很多。虽然战后是以刘备失败,但是并不影响刘备所代表的正义。两场战争的
16、主角都是曹操,但是这里两场战争的性质却不一样,在第一场对乱臣董卓的讨伐战争中,曹操是正义的代表,所以他振臂一呼,大家都愿意跟随他。但是第二场战争确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战争,打着天子的旗号,到处征战,以公谋私。(二)正义的悲剧性正义在小说中主要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现出来,正义与否是衡量战争性质的一面旗帜。彝陵之战是否正义是颇引争议的。关羽在东吴遇害,刘备不顾一切,倾全国之兵为关羽报仇,秦宓劝阻说:“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刘备则说:“云长与朕,犹一体也,大义尚在,岂可忘耶?”刘备心目中结义兄弟之义重于君臣之义、国家大义,这最高的义是必须践行的。刘备的“一体”之言,及力排众议,发兵讨吴之举,最后兵败身死,以死徇义都表明他将侠义伦理置于一切之0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