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感悟.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感悟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学习词作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2.结合词作创作的时代背景与词人的生平经历,对比典故内容与词人经历的异同,理解词作中的复杂感情,理解词作中寄托的生命感悟与人生态度。学习重点:1.结合词作创作的时代背景与词人的生平经历,对比典故内容与词人经历的异同,理解词作中的复杂感情,理解词作中寄托的生命感悟与人生态度。学习难点:1.结合词作创作的时代背景与词人的生平经历,对比典故内容与词人经历的异同,理解词作中的复杂感情,理解词作中寄托的生命感悟与人生态度。上课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正如俞文豹在吹
2、剑续录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注:柳永)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倾绝。”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如此,用短短百数言,便写尽了滚滚长江之气势,古今世事之变幻,人世浮沉之感慨。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感受苏轼在遭受人生挫折后的人生感悟。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一1101年8月24B),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
3、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三、活动一:诗歌内容理解从词作的内容上说,本词上阙(写景),下阙(咏史)o本词的下阙引用了(三国周郎赤壁)的典故。词人因为游赤壁而想到了(赤壁之战),从而进一步想到了(作战之将周瑜)o在对周瑜的描述中,词人集中笔力写了周瑜人生中(小乔初嫁)和(赤壁之战)两个重要的瞬间。问题1:那么,关于“赤壁之战”同学们乂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呢?补充背景: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普操大军的战役,
4、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酉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问题2:因此,在下阙中词人集中笔力写了周瑜人生中:小乔初嫁和赤壁之战两个重要的瞬间是为了突出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呢?答:第一,“小乔初嫁”这一瞬间,一是衬托周瑜的少年英俊,二是隐写了这场战争的关系之大;而“橘橹灰飞烟灭”表现出
5、赤壁之战中曹军惨败的情景,以此反衬出周瑜的儒雅从容。因此这两个场面可谓是以小见大,寥寥数语便写出了周瑜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英姿。第二,周瑜如此年少,便得美人在怀,又得功业在身,更反衬出“我”“早生华发”、功业未成之颓唐。四、活动二:结合作者背景,体会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感悟补充背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一一乌台诗案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改革。由于苏轼与变法派的政见不合,遭受排挤。苏轼自觉在朝廷无法立足,于是申请外任。在神宗的直接干涉下,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之后又分别担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在任职上,苏轼看到了新法执行过程中的诸多流弊。像
6、涉嫌朝廷放贷的青苗法、两浙路严苛的食盐专卖法、鼓励人告密的手实法等,苏轼都极为反感,于是便形诸吟咏,对新法实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进行批评和讽谏。而在当时,王安石早于熙宁九年(1076年)二次罢相,变法事业的主导者已经从王安石变为神宗本人。当时变法已经成为皇帝亲自部署的既定国策,反对变法就是反对神宗的既定决策。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宜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
7、案”由此得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时年作者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两年余。问题L在了解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后,相信我们已经能初步体会到为何词人见面前的一番波澜壮阔却不由得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在我们上一环节中,已经提到,词人描绘了一个年少成名、意气风发的周瑜。不可忽视的是,这首词中除了有周瑜,还有“我”的存在。那么雄姿英发的周瑜和“我”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完成下列表格:周瑜苏轼外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早生华发成就小乔初嫁了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功业未成,因遭陷害而被贬黄州担任闲职心境意气风发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问题2: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
8、总结出“我”的形象是怎么样的?请用你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答:相比周瑜的年少成名、意得志满,“我”是一个未近迟暮却早生白发的失意者,人生过半却功业未成,因此只能笑自己多愁善感,对山水叹一句人生如梦。(可省略)解释:词作中,作者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来描述自己的形象。“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按现代汉语语序应是“应笑我多情”,也即多愁善感,无怪乎“早生华发,早生的是华发,何尝不是那饱经磨难而过早苍老的心境。但是,词人并未仅仅停留在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枉自嗟叹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人生如梦”虽然多少带着佛家“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的消极思想,但他又从山水之中寻求了慰藉,完成了思想
9、上的超脱。问题3:结合作者背景,以及问题1和问题2的探究体会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表达的人生感悟是什么?答: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苏轼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两年余。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场无妄之灾中,苏轼丢掉了官职,丢掉了清白,甚至几近丢掉了性命,更是被迫与亲眷分离,一人流放到当时尚且算得上荒凉的黄州,当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官。因而此阶段,作者大多借游山玩水来排遣自己的郁郁寡欢。而当苏轼游至相传是赤壁之战遗址的赤壁之战遗址,想起当年周瑜在此处指点江山、力挽东吴于狂澜之中时,又对比起自身的境遇,很难不暗自伤神。周瑜少年风流、年少成名与“我”“早生华发”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已步入中年却仍功业难成,甚至前途未卜的郁闷、痛心,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但与此同时,词人并未仅仅停留在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枉自嗟叹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人生如梦”虽然多少带着佛家“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的消极思想,但他又从山水之中寻求了慰藉,完成了思想上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