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栽花待花开——谈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思路论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79836 上传时间:2024-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心栽花待花开——谈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思路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心栽花待花开——谈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思路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心栽花待花开——谈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思路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用心栽花待花开——谈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思路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用心栽花待花开——谈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思路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心栽花待花开——谈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思路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心栽花待花开——谈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思路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用心栽花待花开谈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思路【引言】文章试图揭示农村德育的内在规律,破解农村德育教育教学困难的方法。【关键词】思路用心用情【摘要】文章论述了当前农村德育的现状,用自己的视角阐释了当前农村德育教育教学的思考。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要素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缺一都无法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但对于农村学生,社会教育是缺失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有的家庭父母离异,有的家庭父母在外工作,有的家庭父母文化低,或没文化。关爱和教育残缺的家庭很难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刻苦无畏的心理品质;农村社会更无法给孩子较全面的道德与法治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主要教育

2、实施者的老师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一、首先教师要对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也就是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否产生更好的效果,其重要标志是教师有没有用心用情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学生有没有把思想和情感融入到教学中,学生有没有把生活中的感受挖掘出来,学生有没有想用书中的道德与法治标准评判自己和他人并用标

3、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判断、在判断中评价,在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转化情感、凝练意志、把知识转化为行为;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德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某种经验的传递,不一定是直接的经验,并在科学性方面也是不确定的。隐性教育逐渐从知识的教学深入到德育领域,进而伸展到整个教育领域,隐性教育可看做是隐性课程内容的扩展和教育意义的提升,其过程有随意性、

4、结果有非预测性、途径有开放性、方式有隐含性、主体有自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隐性教育机制的特殊性。我们以中学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文中的孩子爬上悬崖却无法下来,父亲的知消息后赶来,而父亲并没有拿梯子帮助他,却让他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下来。当这个孩子经过思想斗争和艰难努力走下悬崖后他的心里充满无限的豪情,它的父亲也为他感到欣慰。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儿童的特点和德育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操。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用心、用情。笔者认为,我们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的品德,改造他们的思想,首先要明确-“他们是儿童这一事实。儿童活泼好动,

5、想象丰富,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弱,求知欲旺盛,感知觉的敏锐性在提高,逐渐具有感知目的性和有意性,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对孩子生活最有影响的是家长和其他关爱孩子的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布赖恩托马斯,中学校长,AChiId,sB网站的创建者)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对孩子最有影响的人之一。如果我们向孩子生硬地灌输呆板地说教,让孩子以成人的眼光看世界,以成人化的评价来评价儿童的学习和活动,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只有在孩子感觉不到在受教育的时候,教育效果是最佳的。只有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注重儿童自己的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有所体验

6、,在体验中获得教育。相信这样,能减少思品教育说得多,“动得少带来的弊端。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德育中留心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的特性,因为“只有你像孩子,你才能读懂孩子;只有你不像孩子,你才能解放孩子。并且采用儿童感兴趣的生活材料吸引学生,用儿童感兴趣的犯法组织学生活动。在开心快乐的儿童活动中巧妙地使孩子体验到蕴涵其中的道理,努力使儿童化本性回归到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可让学生找身边的材料。根据儿童的特点可让学生写道德与法治日记,记录日常生活中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场景和细节或用手机拍下日常生活的场景和细节,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生活材料进行讨论,从

7、而完成激情一一明理一一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使学生辨是非、明事理,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通过几节道德与法治课无法使所有受教育者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但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对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三、道德与法治教育应恰当地利用各学科资源和社会资源例如,当我与同学们交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孰优孰劣时就提到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警察赞美诗和现在美国的疫情与我国疫情的对比。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更有优越性。当我与同学们交流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就详细介绍了我国水稻研究的泰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婵精竭虑的精神、勤俭节约的品质和举国哀悼的场面。教育学生

8、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用受教育者感兴趣的事物和身边的热点问题作为教育教学的切入点。这样学生会倍感亲切,更容易使学生进入情境。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遵循生活的逻辑,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才能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这也正是隐性教育的初衷。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儿童的成长,不仅有知识的积累,还有良好情感的培养。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才组成一个完整的人。教育应该是丰富儿童精神世界和提升修养的过程。它是智慧的生成,是情感的凝练,是愉悦

9、的表达和拥有。我们可以不研究教材,不研究课堂教法,不研究评价手段,不研究许多许多但我们不能不研窕儿童的需要。”教育如果远离儿童真实需要和情感体验,就无法真正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指出,教师往孩子头脑里填塞现成说法、结论和论断时,甚至不给孩子机会去接近思想源泉和生动语言源泉的大自然。孩子由一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了一部记忆的机器.这是不应该的。四、让受教育者走近农村社会,亲身实践,用书中的标准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内让学生懂得道理,还要在课外引导他们去做,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在的农村学生虽然出生在农村但能吃苦的却没有多少,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亲历各种劳动,在劳动中得到磨砺,在劳动中感受父母的艰辛。总之,德育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德语教学的内在本质,深入认识农村德育的一般规律,认真做好德育的教育教学工作。参考文献沈嘉祺.论隐性教育UL教育探索,2002(1):54-56.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口.教师,2017(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