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74801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臘祭、蜡祭之辨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喉解脚证摘要:腌祭、蜡祭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由于月幽(腊)、螭(蜡)二字形音相似而容易混淆,对此进行考证、辨析实有必要。分别对“腌”“蜡”语义的历时演变进行考察:“腌”的本义即是祭祀名称,后引申为纪月、纪年;“蜡”的本义是蝇的幼虫,后假借表年终祭祀义,并且其假借义项逐渐成为常用义。历代学者对腮祭、蜡祭进行了深入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就浑言派而言,代表人物是许慎、郑玄、段玉裁等,将二者混同的主要原因是日期接近、对象扩大、词义混淆。就析言派而言,代表人物是孔颖达、秦蕙田、王引之、孙希旦等,从祭祀的对象、先后、服饰、周期四个方面,对腌祭与蜡祭进行了辨别。实际上,在先秦时期,朦祭与蜡祭严格

2、有别;秦汉混淆之后,蜡祭与腌祭则演变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非等同的关系。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为传统祭祀礼仪的探讨、汉语大字典的修补有所裨益。关键词:腌祭;蜡祭;秦汉;包含关系;汉语大字典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P1911),月根祭、蜡祭俱为古代祭祀的重要内容,如新唐书礼乐志一:“月散,蜡百神于南郊。”2(P310)不过,腌、腊、螭、蜡四字由于形音相似而容易混淆,因此,对此所涉祭祀亦须加以辨析,正如礼记经解所言“差若豪塞,缪以千里T(P1611)在汉语大字典中,腊是腮的简化字,脆义包含于腊的义项之中3(P2084);同样,蜡是螭的简化字,螭义包含于蜡的义项之中3(P2859)o

3、本文择其祭祀之义项,参照古籍用字,对“腌”“蜡”二字进行考证,并阐述腌祭、蜡祭浑言与析言的原因。一、懒”字之义“腌”的读音为山,本义是祭祀名称。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腌先祖、五祀。”1(P1382)又说文解字肉部:“瞰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从肉微声。”清代段玉裁注:“本祭名,因呼腌月、腮日耳。,4(P172)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日:虞不月最矣。”西晋杜预注:mM,岁终祭众神之名。*,1PI795)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非社之时也,奚自杀牛而祠社?5(P336)后汉书陈宠传:“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月曲。”(P1548)东汉蔡邕独断卷下:“腌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非迎气,故但送不迎

4、。”7(P133)汉旧仪补遗卷下:“月微者,报诸鬼神,古圣贤著功于民者,皆享之。”网(P69)现简化为“腊”(由),但与专用于“脯腊”之“腊(XT)”不同。之后,“赚引申为纪月,即农历十二月。由于腮祭在年末十二月,因此,十二月又称作脆月。史记陈涉世家:“腌月,陈王之汝阴。”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宗慎荆楚记云:月政节在十二月,故因是谓之月尚月也J9(P1958)关于腮祭日期的历时演变,说文解字记载了汉代的脆祭时间是“冬至后三戌: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脆者,接也。新故交接,大祭以报功也。汉家火行,火衰于戌,故曰腌也。”10(P37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肉部:“高堂隆曰:帝王各以其行之盛而祖,以其终而月

5、谶。火生于寅,盛于午,终于戌。故火家以午祖,以戌月心”4(P172)由此可证,所述时期仅有大概的月份而无固定的日期,即具体日期有所浮动11。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腌口才有固定记载,即十二月八日。南朝梁宗慎荆楚岁时记云:“十二月八日为腮口。史记陈胜传有腮日之言,是谓此也。谚言:腮鼓鸣,春草生。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12(P133)又史记秦本纪:“(惠文)十二年,初月政。”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三,卢盍反,十二月腮日也。9(P206-207)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十二月:“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腌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膜八粥。3(P180-181)因此,飕日与tW八”可能是同在

6、十二月八日。不过,夏日新在腊日与腊八日一文中指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而不能混为一谈14。此外,“腮八”也指十二月八日释尊成道日(佛学大辞典哪八”条)15。勒修百丈清规卷二:“腮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申供养。6(P1116)关于释迦牟尼成道的经摩,释迦谱卷三记载如下:尔时太子心自念言:我今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修于苦行垂满六年,不得解脱故知非道。不如昔在阎浮树下,所思惟法,离欲寂静,是最真正。今我若复以此羸身而取道者,彼诸外道当言,自饿是般涅盘因。我今虽复节节有那罗延力,亦不以此而取道果。我当受食,然后成道。作是念

7、己,即从座起,至尼连禅河,入水洗浴。洗浴既毕,身体羸瘦,不能自出。天神来下为捺树枝,得攀出池。时彼林外有一牧牛女人,名难陀波罗。时净居天来下劝言:“太子今者在于林中,汝可供养。”女人闻己,心大欢喜。于时,地中自然而生千叶莲华,上有乳麋。女人见此,生奇特心,即取乳麋至太子所,头面礼足而以奉上。太子即便受彼女施而咒愿之:“今所施食,欲令食者,得充气力。当使施家得赡得喜、安乐无病、终保年寿、智慧具足。”太子即复作如是言:“我为成熟一切众生,故受此食。”咒愿讫已,即受食之。身体光悦,气力充足,堪受菩提。17(P31)后世之“浴佛”“腮八粥”,分别与此“洗浴”“乳麋”(乳汁或酥油调制的粥)有关。南宋孟元

8、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云:“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月徵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18(P943)南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云:“腮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9(P1847)在祭的基础上,又引申为纪年。由于席祭一年仅有一次,因此,可以用于借代一年。僧年也称“赚,故称年岁为“年0T,不过,它是指夏月敏而非冬月心僧人在受戒之后,每度一年亦称“一月酎。白居易送文畅上人东游云:“貌依年腮老,心到夜禅空。”20(P4833)齐己赠无本上人云:“洞庭禅过腌,衡岳坐经秋。”20(P9481)北宋道诚释氏要览卷下云:“夏明即释氏法岁也,

9、凡序长幼,必问。夏限多者为长。”21(P298-299)唐代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今比邱或言腌,或言夏,或言雨,亦尔,皆取一终之义。案:天竺多雨,名雨安居,从五月十五日至八月十五日也。土火罗诸国至十二月安居。今言腮者,亦近是也。此方言夏安居,各就其事制名也。”22(P79)关于佛典中“ST的具体涵义,可参考佛学大辞典“就“夏瞰”年赚耆就”法赚”浅瞰等条目。唐代刘禹锡唐故衡岳律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问年八十二,问腌六十一。”23(P54)景德传灯录卷四:“寿七十有八,腌三十有九。24(P228)出三藏记集卷五:“郢州头陀道人妙光,戒岁七月政,矫以胜相。”25(P231)出三藏记集卷十一:“

10、寺僧皆三月一易屋、床、坐,或易蓝者。未满五瞰一宿不得无依止。”25(P411)二、“蜡”字之义“蜡”本读qCb本义是蝇的幼虫3(P2859)。说文解字虫部:“蜡,蝇?也。周礼:蜡氏掌徐酬。从虫昔声。”段玉裁注:“蜡,读如狙司之狙蝇生子为蛆。蛆者,俗字;?者,正字;蜡者,古字。”图(P669)“蜡”又读Z啥,借指古代年终大祭万物网(P2859)o周礼春官籥章:“国祭蜡,则欷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东汉郑玄注:“郊特牲曰: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既蜡而收,民息已。玄谓十二月,建亥之月也。求万物而祭之者,万物助天成岁事,至此为其老而劳,乃祀而老息之,于是国亦养老焉,月令

11、孟冬,劳农以休息之是也。”唐代贾公彦疏:“云求万物而祭之者,即合聚万物而索飨之是也。云乃祀而老息之者,老即老物,蜡祭是也。息之者,即息田夫,腮祭宗庙是也。云于是国亦养老焉者,即所引月令孟冬,劳农以休息之是也。”1(P80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虫部:“蜡字,礼记郊特牲借为八蜡字。寻八蜡,本当作昔。昔,老也,息、老物也,故字林作?李仁甫说文作蜡,年终祭名,斯为巨谬此当依广韵七虑切,五部。自大徐金且驾切,遂有改其义曰,年终祭名者矣。盖唐韵只有蜡祭音义,不可以释此。犹系,古诣切,不可以释系也。”4(P669)此后,“蜡”的假借义遂成为常用义,念Zh合,与项F的简化字“蜡(山)”不同。礼记郊特牲:“天子大

12、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郑玄注:“所祭有八神也。”1(P1453)又云:“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Tn(P1454)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郑玄注:“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亦祭宗庙。时孔子仕鲁,在助祭之中。”1(P1413)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蜡,仕嫁反,索也,祭名。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L”26(P178)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华)歆蜡日,尝集子姓燕饮。”刘孝标注:“晋博士张亮议曰:蜡者,合聚百物索飨之,岁终休老息民也。”27(P7-8)关于蜡祭的对象,通常认为是“八神”。礼记郊特牲郑玄注:“蜡祭有八神

13、: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啜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郑玄还对“八神”的名目进行了解释:“先啬,若神农者。司啬,后稷是也农,田峻也。邮表%谓田峻所以督约百姓于井间之处也水庸,沟也。T1(P1453-1454)“八神”究竟包括哪些神灵,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清代孙希旦礼记集解卷二十五,认为有“百种”而无“昆虫”:“八者,所祭有八神也:先啬一,司啬二,百种三,农四,邮表啜五,禽兽六,坊七,水唐八。”28(P694)后来,蜡祭对象由“八神”而扩展至“百神”,对象有所泛化。礼记礼运孔颖达疏:“祭百神日蜡。”1(P1413)新唐书礼乐志一:“蜡百神于南郊。”2(P310)关于蜡祭的盛况,当时的

14、文献亦有记载。礼记杂记下云:“子贡观于蜡。孔子日赐也,乐乎?对日: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日: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颖达疏:“言此蜡而饮,是报民一年劳苦,故云百日之蜡也。言百日者,举其全数,喻久矣,实一年之劳苦也。今一日欢休,故恣其醉如狂,此是由于君之恩泽,故云,一日之泽也。”1(P1567)三、腮祭、蜡祭的学术史考察从学术史角度来说,祭、蜡祭之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是浑言派,二是析言派。浑言派的代表人物是许慎、郑玄、段玉裁等,将腌祭、蜡祭混同看待而不加区别。析言派的代表人物是孔颖达、秦蕙田、王念

15、孙、孙希旦等,从不同角度对脆祭与蜡祭进行了辨别。(一)浑言派首先,我们对浑言派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进行梳理。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肉部:h三,冬至后三戌,腮祭百神。”4(P172)可见,许慎并未辨析腌祭、蜡祭之异同,亦未据义系联、比类合宜;同时,其4H祭”已非古制而是汉制,确切地说是东汉之制11。清代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五十六云:“自蔡邕合蜡、腌为一而祖腌之说兴,则并腌之正礼亦亡矣。自魏以后,祖脆异名,神位多少异数,亥辰寅戌异日,颇乖古义J29(P109)2.礼记月令:“腮先祖、五祀。”东汉郑玄注:“此周礼所谓蜡祭也。”1(P1382)可以看出,郑玄己把腌祭与蜡祭混同为一。3.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谨按:礼传:夏日嘉平,殷日清祀,周日大蜡,汉改为月徵。”10(P379)应劭己把祭与蜡祭的沿革联系在一起。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肉部:“月幽,即蜡也。”4(P172)段氏则把腮祭与蜡祭互训等同。由此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