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缺陷及其完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缺陷及其完善.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缺陷及其完善一、本文概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简称UNCLOS)自1982年通过以来,已成为构建现代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基石。这一被誉为“海洋宪法”的公约并非完美无瑕。随着全球海洋事务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其内在的一些缺陷和模糊之处逐渐显现,对国际海洋法的实施和解释带来了挑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为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和国际海洋秩序的构建提供有益的思考。本文首先将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国际影响进行简要概述,以明确其在国际海洋法体系中的地
2、位和作用。接着,本文将详细分析公约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如概念模糊、权利冲突、执行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约的有效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海洋争端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包括明确概念定义、平衡各方权利、加强执行力度等,以期为解决公约的缺陷提供可行的方案。本文将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认为在全球化和海洋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需要更加注重海洋事务的合作与共赢,通过不断完善国际海洋法体系,共同维护海洋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缺陷尽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海洋法的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为国际社会在海洋事务中
3、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但它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由于谈判过程中各方在一些问题上的立场难以协调和妥协,导致公约在某些关键问题上未能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例如,在专属经济区制度中,尽管公约以指定性方式分别规定了沿海国、其他海洋利用国以及内陆国的权利,但在某些权利归属上留下了多种可能的解释空间,这些被称为“灰色区域”的问题包括专属经济区内的军事活动权利等。这种模糊性导致各国在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解读和争议。公约并未涵盖所有的海洋问题。尽管它为海洋事务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但在许多具体的、细节的问题上,还需要参考其他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以及国家实践。这些与国际法其他组成部分并存的海洋法规,有时与公约存在
4、冲突或不一致,使得国际社会在处理具体海洋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增加了复杂性。公约的执行和监管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公约建立了一些机构来负责实施和监督,但由于各国在海洋事务中的利益和立场不同,这些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例如,一些争端解决机制在处理涉及敏感政治或经济利益的争端时,往往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尽管为国际社会在海洋事务中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但仍存在诸多缺陷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未来,国际社会需要继续努力,通过谈判和协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海洋法体系,为全球的海洋事务提供更加明确和有效的法律指导。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完善建议尽管联合国
5、海洋法公约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框架和指导原则,但其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主要缺陷。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完善建议:加强公约执行机制:应建立一个更为强大的执行机构,以确保所有国家都能遵守公约的规定。同时,应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制裁力度,确保公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明确海洋划界标准:为解决领海主权争端,应进一步明确海洋划界的标准和程序。例如,可以制定更为详细的指导原则,以处理重叠主张和争议区域。强化海洋环境保护措施:鉴于海洋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应加强对污染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还应鼓励和支持各国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确保
6、海洋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监管和管理。同时,还应推动各国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以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加强全球海洋治理合作:面对全球性的海洋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此,应建立一个更为开放和包容的合作平台,以促进各国在海洋治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完善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和智慧。通过加强公约执行机制、明确海洋划界标准、强化海洋环境保护措施、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加强全球海洋治理合作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海洋未来。四、结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基石,其在促进国际海洋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7、、保障各国海洋权益、推动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公约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主要缺陷,如法律定义的模糊性、权利归属的灰色区域以及执行机制的不完善等。这些缺陷不仅影响了公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也加剧了国际海洋争端和冲突。为了完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于法律定义的模糊性问题,应进一步细化公约中的关键术语和概念,以减少歧义和争议。对于权利归属的灰色区域,各国应通过协商和谈判,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避免过度解读和滥用权利。为了加强公约的执行力度,应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负责监测和评估各国履行公约的情况,并对违约行为进行制裁。展望未来,联合国海洋法
8、公约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随着全球海洋事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国际社会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公约,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各国也应积极参与公约的实施和执行,共同维护全球海洋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环境的长期保护。参考资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指联合国曾召开的三次海洋法会议,以及1982年第三次会议所决议的海洋法公约(LOSC)o在中文语境中,“海洋法公约”一般是指1982年的决议条文。此公约对内水、领海、临接海域、大陆架、专属经济区(亦称“排他
9、性经济海域”简称:EEZ)、公海等重要概念做了界定。对当前全球各处的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和顺利通过与中国著名外交家厉声教的努力分不开。2014年12月07日中国政府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2016年05月12日外交部条法司司长徐宏就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接受中外媒体采访实录对这个公约的一些重要问题做了很专业的解读,有利于普通人开阔视野。2023年6月12日至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第三十三次缔约国会议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第2次海洋法会议,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参加会议的国家中,亚洲、非洲和拉
10、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只占其中的一半。会议通过的4项日内瓦海洋法公约,即:领海和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公海渔业与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和大陆架公约,不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广大沿海国家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而第3次海洋法会议是一次所有主权国家参加的全权外交代表会议,此外还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成员参加,一共有168个国家或组织参加了会议。也是迄今为止联合国召开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立法会议。会议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斗争的结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最后会议上通过,1994年11月16日生效,已获150多个国家批准。公约规定
11、一国可对距其海岸线200海里(约370公里)的海域拥有经济专属权。该“公约”共分17部分,连同9个附件共有446条。主要内容包括: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国、岛屿制度、闭海或半闭海、内陆国出入海洋的权益和过境自由、国际海底以及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与安全、海洋技术的发展和转让等等。有些内容是对旧的法律制度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例如,对领海宽度的确定,对大陆架边缘的界定等;有些则是新建立起来的制度,如群岛水域、专属经济区、国际海底等等。“公约”是国际间多种势力相妥协的产物,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甚至严重缺陷,但就总体而言,仍不失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综合的管理
12、海洋的国际公约。自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以后,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同霸权主义做了不懈的斗争,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产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该“公约”于1982年12月在牙买加开放签字,我国是第1家签字的国家之一。按照该“公约”规定,公约应在60份批准书或加入书交存之后一年生效。从太平洋岛国斐济第一个批准该“公约”,到1993年11月16日圭亚那交付批准书止,已有60个国家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就意味着该“公约”到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该“公约”,是世界上第93个批准该“公约”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批准该条
13、约是附加条件的。海洋法会议与公约的出现,是由于西方强权扩张后,传统“公海自由航行(FreedomoftheSeas)”原则不敷使用。“公海自由航行”来自荷兰海军舰炮的射程,从陆地起算三海里之外算是“公海”。但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各大国为保护海上矿藏、渔场并控制污染、划分责任归属,传统公海概念已不敷使用。国际联盟曾在1930年召开会议对此讨论,却没有结果。而海上强权美国首先由杜鲁门在1945年宣布,美国领海的管辖延伸至其大陆架,打破了传统公海的认定原则。紧接着,众多国家延伸了领海到12海里或200海里不等。到了1967年,只剩下22国沿用3海里的早期规定。有66国宣告了12海里领海,而有8国宣告2
14、00海里管辖。到2006年,仅剩新加坡与约旦继续使用3海里的规定。一个特殊案例可以说明早年海上管辖的混乱与吊诡:早年当英国奉行3海里政策时,有人在1967年占据了其外海以往海军废弃的一座堡垒,自称成立国家,叫西兰公国。有英国船只航行经过,遭“公国”人射击。但英国法院认为,该处在3海里外,已属公海。后来该公国人口五人)发生“政变”,英国竟称无权干涉。英国直到1987年才将领海依公约扩充至12海里,而“西兰公国”也声12海里主权,英国虽可依据“大陆架”原则主张该区,却为避免法律问题而使西兰公国存在至今天。195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在两年后达成以下公约:领海与临接海域公约大陆架公
15、约1960年联合国继续召开第二次海洋法会议,却未能达成更新的决议。1973年联合国在纽约再度召开会议,预备提出一全新条约以涵盖早前的几项公约。1982年断续而漫长的会议,终于以各国代表共识决达成结论,决议出一本整合性的海洋法公约。依规定,公约在1994年第60国签署后生效。该公约对有关“群岛”定义、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海床资源归属、海洋科研以及争端仲裁等都做了规定。2006年6月19至23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六次缔约国会议在纽约召开,由外交部、国家海洋局和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有关人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与会。会议听取了国际海洋法法庭2005年工作报告以及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主席的
16、工作汇报,审议并通过了法庭2007至2008年预算等财务事项并就秘书长海洋和海洋法报告进行了一般性讨论。会议就大陆架界限委员会面临的经费困难问题展开磋商。中国代表团发言强调委员会工作对沿海国以及国际社会的重要意义,主张委员会应获得稳定的、有保障的财政支持。会议决定由联合国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办公室对各国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归纳研究,并将该问题保留到第十七次缔约国会议继续讨论。1982年12月,历时9年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终于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落幕。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国际多边谈判,在12月10日会议收尾这天,通过了拥有17个部分、320条款项以及9个附件的庞大海洋法体系。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从南海到东海,因海洋权益问题而被中国人熟悉的术语:12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