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视域下的状元与女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视域下的状元与女性.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谬视域下的状元女性摘要女性在科举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宋元南戏就较好地反映了女性与状元的关系。在科举考试之前,女性们为士子筹集赶考的盘缠;士子进京之后,她们又必须肩负照顾家庭的重任,以及承受分离之苦。如果士子能够高中状元,她们也能得到应有的封赠。宋元南戏明显地突出女性的作用以及状元的身份,寄托了元代知识分子试图改变社会地位的愿望。关键词科举;状元;女性;宋元南戏在科举社会中,金榜题名、光耀门楣是每个士子的梦想。很多人经历了十年寒窗的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不过,其中也有人为他们的成功做出了许多的牺牲,却较少为世人所知,如这些状元背后的女人们。她们不仅为士子们提供精神动
2、力,在生活上也给予了许多帮助,如琵琶记等宋元南戏就较好地反映了科举文化影响下女性的社会角色。宋元南戏中有四部描写了状元与女性的故事:张协状元荆钗记幽闺记琵琶记o原本现存完整的宋元南戏较少,特别是“四大南戏”中就占有两部,所以,不论从数量或流传情况,都可以看出这类题材的社会影响。根据四部南戏描写的内容,大致可以将与状元相关的女性分为三类:母亲、妻子及其他女性。士子们能够状元及第,首先得益于母亲的抚养和启蒙。荆钗记中王十朋自幼丧父,母亲张氏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奈家贫,闷怀耿耿。共姜誓盟,慕贞洁甘守孤零,喜一子学问有成。老身柏舟誓守,自甘法世居孀,榆景身安,惟爱一经教子。虽有破茅之地,仅可容身;囊无
3、挑药之资,旋谋糊口。剪发常思侃母,断机每念轲亲(p218)O尽管家道中落,但张氏还是积极督促王十朋参加科举考试,希冀能够光宗耀祖,“亲师范,近友朋,把诗书勤讲明。聚萤凿壁真堪敬,他们都显父母、扬名姓1(p219)o蔡伯喈离家赴试,尽管其母并不十分赞同,但最后能够高中状元,显然也是得益于父母的培养和教育。实际上,元代戏曲有很多作品都反映了母亲在科举中的角色,例如,关汉卿的杂剧陈母教子。陈母冯氏早年丧夫,便肩负起教育陈良资、陈良叟、陈良佐的重任,“老身严教,训子攻书”,“教儿孙读孔圣文籍。他将那孝经来读,论、孟讲,后习诗、书、礼记n2(p452)o也正是冯氏的严格要求,三个儿子陆续考中状元。可以说
4、,在单亲家庭特殊的环境中,母亲的启蒙教育与引导对士子的及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士子们的成功,也离不开妻子的无私付出。特别是在科举考试之前,她们为士子们做了很多事情。张协在赶考途中碰上恶劣天气,“今应举天欲暮,大雪纷纷登山路,两头望更无宿处。今夜若在此山,莫教协此身,遭遇狼虎”网(p27);无处寄宿之余,又被强盗掠走财物。此时得到了王贫女的救助,让张协暂时有了安身之所。王贫女不仅支持张协赴举,还不惜卖掉自己的头发给李大婆做头髭,凑集上京的盘缠。贫女因李大婆挽留喝了点酒,结果却遭到了张协的误解,“贱人!行不动裙,笑不露唇,这是妇女体态。休整日价去,脸儿又红,那里去吃酒来?打那贱人!(打旦)你快说!
5、若不直说,从今日打至明日”网(p1)o但是,贫女并未责怪张协,还是盼着张协能够高第。如果没有贫女的多次帮助,张协便无法达到京城,更不用说考取状元。王十朋也是生活拮据,临考前还没有上京的路费,钱玉莲主动去筹钱,“官人,此系是前程之事,况兼官府催行,虽则家道艰难,如何辞免?可容奴家回去,恳告爹娘,或钱或银,借些与官人路上盘缠”1(p243)o钱玉莲的父亲不仅为王十朋提供给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经济上也多资助,最后得以状元及第。蔡伯喈不愿意参加科考,被其他人误认为:“恋着被窝中恩爱,舍不得离海角天涯,“只道我恋新婚,逆亲言,贪妻爱,不肯去赴选。”4(p37)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赵五娘也同意蔡伯喈
6、去赶考,而自己留在家中照顾双亲,让蔡伯喈在科举路上没有思想负担,从而一举夺魁。当然,宋元南戏中还描写了其他女性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了尚未及第的士子。蔡婆提供银两让窦天章赴京赶考,并且在客观上也照顾了窦娥,免去了窦天章的后顾之忧;张协状元中的李大婆,在张协落魄之时,对张协和贫女多有救济,后来两人重归于好也得益于她的周旋;琵琶记中的张大婆,在蔡伯喈离家之后,对赵五娘及其父母关照颇多。虽然这些角色并不重要,但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并不只是男人之事,几乎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社会现象,只是女性的作用并未为世人所重视。由于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士子们进京赶考需要几个月时间,特别是他们登科授官之后,又未能及时返家,不仅
7、让女性们肩负更多的家庭压力,还带给了她们无尽的思念,甚至还造成了身心伤害。在这些女性中,命运最为悲惨的当属张协状元中的贫女。自张协进京之后,贫女不仅生活更加困顿,“村南村北梧桐角,山后山前白菜花。这般天气,情人不见。神思又不饮,钱又没撩丁,米又没半升,只得往大公家去,缉麻缉芝,胡乱讨些饭吃。苦!苦!欲买春衣典夏衣,待成衣着又过时。恰才撰得春衫着,是处山头叫子规”;感情上也比较空虚,“自张解元出去之后,真个桃花脸上汪汪泪,拭尽千行及万行”3(p69),内心充满了相思和伤感,但痴心女等来的却是张协的负心。或者说,张协只是把贫女作为落难时的临时依靠,“中途怎知人劫去,娶它贫女是不得已。幸然脱此处,都
8、城在,眼下里,尽总是繁华地”3(p71)。所以,张协到了京城便变成了另一副姿态。特别是张协状元及第,更是极力地撇开自己与下层人的关系,“吾今受梓州佥判,路远不消通书,走马上任。与我分付厅前人从:还有官员往来,尽自不妨。还有村夫并妇人,不得放入,须密地前来通报。如犯约束,重行治罪”3(p94)o可以看出,张协也很担心贫女等人来寻亲,所以,当贫女历尽艰苦找到张协,就遭到了一顿恶骂和毒打,“贫女!曾闻文中子曰:辱莫大于不知耻辱。貌陋身卑,家贫世薄。不晓苹繁之礼,岂谐箕帚之婚。吾乃贵豪,女名贫女。敢来冒渎,称是我妻!闭上衙门,不去打出!”3(p96)本以为会成为状元夫人,结果张协拒不相认,这让贫女的内
9、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而且贫女上京寻夫的费用是靠人周济,被拒后又缺少回乡的盘缠,只得沿街乞讨,悲惨之状难,以言说。即便如此,张协并没有善罢甘休,“恨消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叵耐那贫女来京里,不问情由,冒犯下官。今日到此,我还见它后,说一两句好时,尤自庶几;稍更无知,一剑教死。和那神庙,一时打碎。张协为人非好惹,叵耐言语相撩拨。这回划草不除根,惟恐萌芽春再发”3(p104),于是在五鸡山砍伤了贫女。但是,贫女死里逃生后,不但没有揭发张协的恶行,甚至向其他人隐瞒了自己的遭遇。好在贫女因长相貌似枢密使相王德用之女胜花,被收留在相府。尽管最后贫女与张协两人最终和好,但依然无法掩饰张协带给贫女的伤害和痛苦。
10、需要指出的是,戏中还描写了另外一位薄命的女子王胜花。王胜花乃王德用之女,本是由父母安排准备选张协为婿。遭到张协拒绝后,在“被人笑嫁不得一状元”的嘲讽和自责中,王胜花竟然忧郁而死。在这部戏中,贫女和王胜花都是因科举而造成的受害者。贫女自小父母双亡,孤单一人在破庙生活。原本就是处在底层的弱者,却还在积极地帮助张协,最后却要承受着被抛弃的苦楚。所以,在善良与负心、同情与谴责的强烈对比下,张协等人成为文学作品中较为典型的“负心汉工即便王胜花出身名门,只是因为张协不同意被安排的婚姻,面对世俗的非难与偏见,也无法走出内心的困境。因此,从张贫女与王胜花的经历可以看出,不论身处何种环境,科举社会中的女性都难以
11、把握自己的命运。琵琶记中的赵五娘虽未遭遇负心之事,但也经受了一言难尽的苦难。首先,蔡伯喈离家之后,赵五娘要照顾公婆,尤其是遇到灾荒之年,对生活更是一种严竣考验,“奴家自从丈夫去后,屡遭饥荒,衣衫首饰尽皆典卖,家计萧然。争奈公婆死生难保,朝夕又无可为甘旨之奉,只得逼逻几口淡饭。奴家自把细米皮糠逼逻吃,苟留残喘,也不敢交公公婆婆知道,怕他烦恼”4(p117)o赵五娘想尽各种办法维持生计,但也无法满足生活所需,只得自己吃些粗糙之食,把稍好的食物让给双亲。即便如此,赵五娘还是未能得到公婆的信任和赞赏。所以,当赵五娘吃着糟糠等食物,公婆却误以为她偷食佳肴。特别是蔡伯喈父母去世之后,更加增加了赵五娘的负担
12、。以赵五娘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支付公婆善后费用。于是,只能祝发买葬、罗裙包土。这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应该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所以,赵五娘之孝心甚至感动了天神。其次,赵五娘还要承受相思之苦。蔡伯喈成婚几个月之后便上京赴试,加之生活境况太差,无疑更会激起赵五娘的思念与落寞:“朱颜非故,绿云懒去梳。奈画眉人远,傅粉郎去,镜鸾羞自舞。把归期暗数,把归期暗数,只见雁杳鱼沉,凤只鸾孤。绿遍汀洲,又生芳杜,空自思前事。日近帝王都,芳草斜阳,教我望断长安路。君身岂荡子,妾非荡子妇。其间就里,千千万万有谁堪诉?”4(p35)为了打探蔡伯喈的消息,赵五娘又历尽千辛到洛阳寻夫,“在路途上多少狼狈。况独自一身,拿着一
13、个琵琶,背着两个真容,登高履险,宿水餐风”;内心也充满了矛盾和担忧,“寻见丈夫,相逢如故,也不枉了这遭辛苦;倘或他高车驷马,前呵后拥,见奴家如此蓝缕不认,可不担阁了奴家?,4(p182)蔡伯喈虽高中状元,却并没有忘记糟糠之妻。所幸的是,赵五娘还得到了牛丞相之女的帮助。牛小姐不仅没有阻拦赵五娘与蔡伯喈相见,还主动指点她如何讨好蔡伯喈,“我教你换了衣裳又不肯,你这般蓝缕,又怕伯喈羞不肯认你。姐姐,伯喈平日好看文章书史,你何似去书馆中写几句言语打动他,交他看了,我与你说合则个4(p199)0牛小姐还说服了牛丞相,甘居于赵五娘之下。相比张贫女来说,赵五娘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但也可以看出,土子们在寻
14、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女性必须要经受生活的磨难和感情之苦。特别是土子离家进京之后,如何更好地处理家庭矛盾以及邻里关系,又是她们生活中一个较大的难题。因此,她们默默的付出,也造就土子们在考场上的成功。钱玉莲在生活上没有贫女以及赵五娘那么艰难,但在精神上的伤害却最深。首先,她也要忍受分离之苦。钱玉莲违背家人的意志嫁给了王十朋,王十朋就成为她的精神支柱。所以,王十朋进京赶考后,钱玉莲的内心失去了依靠,自会倍感孤单与伤心,“一鬃明月照松阴,夜静凄凉愁煞人。独听子规枝上唯,声声叫出断肠声”1(p255);其次,坚守节操,抵制家人改嫁的劝说。王十朋考中状元之后,万俟丞相欲招为婿,遭拒后改调广东潮阳任佥判,寄
15、给钱玉莲的家书被孙汝权改为休书。原本钱玉莲的后母就想着要嫁予有权或有钱的人家,随着王十朋进京以及误传的休书,更加速了钱玉莲继母等人的逼嫁。但是,钱玉莲仍然相信王十朋不会忘恩负义,“玉莲是贞洁妇人,焉敢再嫁?他果然重婚相府,奴家情愿在家守节”;也坚决地表达了自己不嫁的决心:“空自说要改嫁奴,宁可剪下发做尼姑”,“打死了奴,做个节孝妇。若要奴再招夫,直待石烂与海枯”1(p276)。最终,钱玉莲被迫投入瓯江,幸亏被钱巡抚救起。再次,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当钱玉莲听到王十朋“到任三月,不服水土,全家瘟疫而亡”的传闻,内心的苦楚全部迸发,“我为你受跋涉,我为你遭磨折。丈夫,我为你投江,我为你把残生舍。
16、今日怎知先倾逝,这样凄凉。教我暗地里和谁说?|,1(p311)于是,两人同时产生了误会:钱玉莲与王十朋都以为对方已不在人世。后来王十朋去寺庙追荐亡妻,恰逢钱玉莲也入寺拈香悼夫,最终消除误会重逢。可见,女性为了坚守贞洁,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在信息无法及时沟通的科举时代,各种复杂的情况让许多独守闺中的女性面临着各种挑战和考验。相对上述三位女子而言,幽闺记的王瑞兰对蒋世隆状元及第的帮助较小,反倒是蒋世隆在兵荒马乱里救助了王瑞兰。一旦憧憬的感情被父母反对,王瑞兰也会心生怨言:“没些和气一味莽,铜铁心肠,打开凤凰。”5(p504)尽管王瑞兰被父母强行带走,但她对蒋世隆还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你休为我相思损颜。夫,当紧攻诗书赴选场”5(p505)o对于身染疾病,又暂时失去妻子的蒋世隆来说,王瑞兰的这番鼓励无疑赋予了巨大的精神动力。虽然王瑞兰重新恢复了官宦小姐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