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监察制度的制衡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监察制度的制衡功能.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明代监察制度的制三)能摘要:明代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监察制度体系,六科给事中制度、监察御史制度和巡按御史制度、巡道制度等,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纵横交错的监察网络。明代各监察主体监察权的运作过程,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制衡思想,各级监察机构能够发挥以卑临尊、上下相维的监察效果,在肃贪倡廉、惩治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这种监察制衡关系置于传统社会的政治运行模式中考察,有利于全面挖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廉政功能。关键词:明代,监察制度,制衡功能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了监察制度,历代统治者根据不同政治形势和统治需求,对监察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到明代已经发展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监察制度体系。明代监察制度之完善、监察
2、网络之复杂、监察机构之庞大,远超前代。六科给事中制度的创立、监察御史制度的发展以及地方巡道制度的完善,构成了一张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网络,皇帝即可总制其纲,监督协调国家机器的运转。明代监察制度运作过程中蕴含着较为明显的制衡思想,纵横交错的各级监察机构遵循以卑临尊、上下相维的原则,较为充分地发挥了监察制度内外相制、监督制衡的效果,对明代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六科给事中制度的制衡功能给事中始置于秦,最初为皇帝顾问,掌侍从规谏,封驳制诏。明初给事中属于谏官系统,洪武六年开始对应六部分设六科给事中,偏重于劾奏不法,几乎与御史相近,逐渐成为直属于皇帝的独立监察机构,“国家毗倚甚重六科给事中制度定型
3、以后,按吏、户、礼、兵、开IJ、工六科分别设置,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各科给事中人数不一,均为从七品。六科给事中是明代中央特设的独立监察机构,与各衙门互不统属,品秩不高但职权极广,对口中央六部行使横向监察权,在明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制衡功能。1 .六科给事中的建制明太祖洪武初年,统设给事中,先后隶属于承敕监、通政司等,人数和品秩时有变化。洪武六年开始分科,设给事中十二人,每科二人,有给事中印,推举年长者掌之。十三年废中书省,置谏院作为专职言谏官署,十五年置谏议大夫,但不久即裁谏官,只设六科给事中为正七品衙门,对口中央六部专职监察。洪武二十四年更定科员,每科设都给事中一人,
4、左、右给事中二人,六科给事中共四十人,其中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六科给事中制度得以确立。2建文年间,升都给事中为正七品,给事中为从七品;永乐初年,复置左、右给事中,仍为从七品;宣德八年,增设户科给事中一人,专理黄册。六科给事中为正七品衙门,与其他各衙门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是中央监察六部百官的独立监察机构。2 .六科给事中制衡功能的实现明代六科给事中位卑权重,“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3,都察院虽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也对六科没有统辖权,事实上强化了六科对口六部乃至整个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与制衡。从六科给事中监察权的纵向运行来看,皇帝发
5、出的制敕,由给事中复核,发现不当之处则封还奏报;百官送达皇帝的奏章经皇帝批复后,六科分类抄写交由六部执行,发现违误可提出驳正意见,交还重拟。从六科给事中监察权的横向运行来看,六科执掌官均要会同文武大臣参与廷议、廷推、会审,纠劾两京大臣和六部诸司的不公不法和失职行为;吏科还负责中央到地方各衙门大小官员的选任与稽考。从六科给事中监察权的外部运行来看,六科给事中平常主要对六部诸司的施政工作稽察建档,发现违法失职者则进行弹劾;各级科举考试时还充当监考官和阅卷官。从六科给事中监察权的内部运行来看,六科之间实行互相监督,每科虽以都给事中为掌科,但每遇大事,六科可以联署通奏;同科不同级的给事中也并非严格的隶
6、属关系,既可以单独上疏也可以互相纠劾。二、监察御史制度的制衡功能明代都察院是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机构庞大、职权广泛、人员众多,构成国家监察体系的核心,其所属的各道监察御史也成为明代监察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监察御史是都察院直接行使监察权的属官,但由于其可以不经由本院而直接向皇帝劾奏,事实上成为直属于皇帝的独立监察官。监察御史名义上归都察院管辖,品秩不高,但地位特殊,一身二任。监察御史分为两个序列,在中央的监察御史与六科给事中俱为风宪官,具有独立的监察权,甚至将六科和都察院也列入其监察范围。4监察御史派驻地方之后,则为天子耳目,对地方三司行使监察权。明代监察制度这种纵向的制衡功能体现为一种严密的
7、监察责任制。1 .十三道监察御史的建制明初延元制,置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设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御史中丞两名,以及侍御史、察院监察御史等属官。洪武九年罢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及殿中侍御史,其职掌合并于监察御史。十三年废中书省,罢御史大夫,仅设左、右御史中丞和左、右侍御史,实际上撤销了御史台。洪武十五年置都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监察机关,设监察都御使八名,下辖十二道监察御史共计六十人。洪武十七年将都察院升格为正二品衙门,升左、右都御使为正二品,左、右副都御使为正三品,左、右佥都御使为正四品,三者均称都察院掌上官;所辖十二道监察御史也升为正七品,共一百一十人。到宣德十年,划定全国为十三道监察御史,均为
8、正七品,成为定制。5至此,都察院与六部平级,都御使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都察院总领十三道监察御史,专司察事,实现了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台、殿、察三院合一。2 .监察御史制衡功能的实现十三道监察御史作为都察院属官,其总的职掌是“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对内的监察御史不仅负责本部门的监察,而且也协管两京、直隶衙门乃至中央各衙门的监察,拥有广泛的监察权。从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权的纵向运行来看,监察御史可与都察院长官一并参与廷议、廷推,预决国家重大事项;检查群臣在礼仪活动中是否合乎规范,上疏匡正君德,对国家大政提出议论和批评。从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权的横向运行来看,监察御史负责对中
9、央各衙门的督察以及官员品行的监督,可以当面奏劾也可以封章弹劾朝臣之失;与六科给事中一道纠举官吏考核不公及疏漏之处。从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权的外部运行来看,监察御史可以考察与纠劾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各部门各级官吏之表现,对各衙门档案、文卷、公文、案牍进行编目查阅并分别给予评语;还可以提督学校,巡视京营,巡视皇城,监考科举,监理钱粮,核对账目,祭祀监礼等。从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权的内部运行来看,监察御史纠察百官不受都察院控制,可以不经由都察院而直接向皇帝上奏;监察御史与都御使同为皇帝耳目,可以互相纠察,监察御史甚至可以主管都察院属官的日常考核。endprint三、巡按御史制度的制衡功能十三道监察御史对内虽
10、然受都察院点差和考核,但可以独立向皇帝直接奏事;对外的监察御史奉敕巡按地方、专事巡察则称为巡按御史。各道御史出巡,巡按区与地方布政司对应,名义上代表天子巡视,实则在各道定期巡回考察,不仅纠察地方百官廉洁与否,而且巡视该地民治状况,形成了道、院相互牵制、交错监督的制衡局面。巡按御史由皇帝钦点出巡,具有钦差监察官性质。各道均有固定的巡按区,出巡期限亦有详细规定,凡地方文武官员、乡老里长均可纠劾。这种下临民间、上达天子的监察权,体现出明代中央监察权对地方的制衡功能。1 .巡按御史的建制明初就己推行巡按御史制度。洪武二年七月,太祖遣监察御史谢恕巡按松江,逮系一百九十余人至京师,成为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的尝
11、试。洪武十年七月,太祖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被认为是明代派遣御史巡按地方之始。7洪武十五年置都察院以后,规定凡外察御史出巡皆受御史印,事毕回京复命交还,都察院对其考核称职与否。洪武二十三年分铸十二道巡按御史印,解决了巡按御史相互倾轧的弊端。二十六年规定巡按御史所至州县必须遍历,不拘期限,健全了巡按御史制度。至永乐元年,遣御史分巡天下成为定制。8洪熙元年规定巡按以每年八月出巡,宣德十年划定全国为十三道,至此十三道巡按御史成为定制。正统四年规定,巡按御史回京不须经由本院而径直赴御前奏复,表明巡按御史作为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官,其监察权的制衡功能进一步凸显。2 .巡按御史制衡功能的实现明代由中央派出监察
12、地方的巡按御史,“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9,对各级地方官员具有很强的监督和威慑作用。从巡按御史监察权的纵向运行来看,明初规定巡按御史的监察对象是省级以下所有官员,正统年间颁布宪纲规定,巡按御史可以监察地方三司及其长官,表明巡按御史有了监察省级官员的职权;若御史访察出有违法失职情节的官员,根据不同的品级指明实迹参劾,甚至对贪酷显著者可以就便拿问。从巡按御史监察权的横向运行来看,巡按御史出巡,管辖范围极广,“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有故出入者理辩之。诸祭祀坛场,省其墙宇祭器。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剪除豪恶,以正风俗、振纲纪。凡政事得失
13、,军民利弊,皆得直言无避”10。从巡按御史监察权的外部运行来看,巡按御史每到一地都要追问刑名,受理冤狱,复核已结案件,还要听地方官讲读律令,不能通晓者给予惩处,并向皇帝举奏守法奉公、廉能昭著的地方官员;还要分别审查各衙门六房文卷,写出批语,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标准。从巡按御史监察权的内部运行来看,巡按御史所至州郡还要监理地方庶务,如勘察地方堤坝、桥梁、城池、驿站、仓库、房屋等公共设施的建造,督促垦荒,救灾恤民等,以维护基层统治秩序;11后期更增加了巡按御史对地方军政和行政的参议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监督与控制。四、巡道制度的制衡功能明代地方实行三司分权的政治体制,按察司作为省级最高监察机
14、关,是地方藩司三大台柱之一,掌一省刑名纠劾之事,其监察地位也十分重要。按察司在各道所属府州县设按察分司,按察司的辅佐官定期分巡各道即为巡道制度。各道按察分司的巡道官称为分巡道,其职责一是专业性的,如清军、刷军、提学、抚民、巡海、水利、屯田、招练、监军等;二是区域性的,主要是不定期巡视所属府州县,监察考核所属官员,监督审理所属司法案件。明初按察司与都察院相对而设,二者俱为风宪官,按察司被称为外台,“故大明令按察司、都察院并列,不视为外官也Tl2。虽然后来都察院派出巡按御史,监察权位列按察司之上,按察司下降为协助性监察机构,但各道按察分司作为省级监察机关的派出机关,在地方府州县仍然拥有较大监察权威
15、,体现出明代省级监察权对府州县的制衡功能。1 .按察分司及分巡道的建制吴元年,朱元璋组建中央政权之初,就设置了地方按察司,设按察使一名,按察副使二名,佥事若干名。按察司的设置标志着明代地方监察机构开始建立。13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设地方三司,以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与监察,按察司作为省级监察机构正式确定下来。洪武十四年于各省之下开始置各道按察分司,十五年又在府州县置按察分司;十六年改按察使为从三品,按察副使为从四品,二十二年复定按察司为正三品衙门。洪武二十五年,划分全国按察分司为四十八道,各道均设按察分司;二十九年规定除两京不设按察司外,其余每省各置一司,改置按察分司为四十一道,谓之分巡道,按察
16、所属府州县,“此分巡之始也”14。建文时改按察司为肃政按察司,成祖初年又复按察司之设;永乐五年置交趾按察司,十二年置贵州按察司,宣德五年革交趾按察司,此后按察司随布政司而设,共十三按察司;按察分司则时有增减,至万历时,按察分司多达六十道。2.分巡道制衡功能的实现按察司的长官为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邪,戢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15,地方一应纠举官邪、刑名、诉讼皆为按察使掌理。按察司的辅佐官为按察副使和佥事,巡察各道府州县,被称为分巡道。其职权也十分广泛,包括管理地方府州县的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等事务。分巡道受上级按司派遣,监察下级事务,“每季终,分巡官将问遍赃污官吏之数,追过赃罚等项目数,各开报抚、按处查考”16。明太祖曾对各道分巡官说“风宪之设,本在整肃纲纪,澄清吏治,非专理刑名。尔等往修厥职,务明大体,毋徒效俗吏,拘之于绳墨之末”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