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61019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行动与思考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教育科研的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科研兴校”“科研立校”也成为当前中小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学校教科研管理中存在组织形式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实施路径不明晰等突出问题,由此导致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不明、动力不足、能力不强,严重影响教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对此,云南省大理州实验小学在多年教科研工作的创新实践中,探索通过管理方式改进,有效调动了教师开展“真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教育科研成为助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支撑。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呈现我们的探索和思考,以期对当前中

2、小学校的教科研管理工作有所启发。一、优化组织形式: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点面兼顾”当前.,很多一线教师过于看重教育科研的“实用价值”而忽略了其对于提高教学水平、赋能专业成长的意义。如何让教师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力量、关注教育科研的过程、提高教育科研的热情?我们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优化组织形式实现多方发力,打通教科研工作的管理、服务、指导、参与、评价等各个环节,使其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由此提升教师的参与度和卷入度。1 .构建“双驱动”模式:过程管理与学术指导同步推进科学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可以确保学校教科研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从而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率。我校在30余年的教科研工作中,经过

3、多次改革,在学校层面形成了“一室一委”双驱动教科研管理模式。其中“一室”是指教科室,这是学校传统的科研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教育科研的日常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增设了“一委”,即教育科研委员会,这是由学校一级教师及以上职称教师代表组成的教育科研学术机构,负责指导、审议、评定学校教育科研相关事项。作为承担学校教科研具体工作的学术机构,教育科研委员会的组成有特定的要求与规则。一是委员必须具备州级以上课题研究经历,在本学科或专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二是委员组成应兼顾各学科;三是委员组成为单数,人数不少于9人,不多于全校教师的1/8;四是学校行政领导占比不得超过委员总人数的1/3o为

4、更好地发挥其学术功能,我们明确了教育科研委员会的职责:一是拟定学校的教育科研计划等;二是接受学校委托对有关学科建设、教师培养、学术研究和队伍建设等重大事项提供意见;三是对教学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等的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提出建议,提供咨询;四是评议学校课题的立项申请、中期检查和验收报告,指导教师参赛,评定教学和学术成果以及对外推荐优秀学术人才,评议和监督教学和科研质量。“一室一委”双驱动模式将过程管理与学术指导相结合,兼顾了专家型教师的学术专业性和行政人员的管理专业性,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科研管理部门对教科研工作缺乏学术指导的难题。2 .强化教研组职能:教

5、学改进与教育科研同向同行学科教研组承担着开展学科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重要任务。为了改变传统学科教研组管理中存在的团队协作不强、活动流于形式等突出问题,我校进一步强化学科教研组的职能,通过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引导教研组聚焦本学科建设中的真实问题开展主题式、系列化研究,在激发学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积极性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我们首先要求各学科教研组在日常教研工作之外制定明确的科研规划,梳理形成一定阶段内的研究目标和系列主题。教研组内创设共同持续进步的目标愿景,有助于内部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口为此,学校教科室首先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对自身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的优势与不足,

6、并据此制定教研组五年科研规划。在此基础上,推进科研规划落地的过程,也是教师研究能力和教学改进相互促进、共同进阶的过程。为落实五年科研规划,各教研组要对年度主题进行分解,针对上一学期存在的问题,拟定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同时结合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划分教研专题、确定教研形式、明晰教师职责、形成教研合力,在此基础上开展专题化的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研组教科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美术教研组针对五年科研规划中提出的完成两项非遗校本课程开发、聚焦新课标开展课堂改进研究两项任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课例研讨,引进外部专家支持,以团队合力赢得多项荣誉,也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3 .组建“研究共同体”:个

7、人需求与团队成长同频共振为了让教师跳出教育科研“事不关己”的固有思维,鼓励更多教师卷入教育科研中,我们还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开展灵活的小微项目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类型或者研究需求自发组建“研究共同体”,与志趣相同的教师一起开展教育科研。为此我们提出,任何“研究共同体”均可以向学校申报开展项目研究,项目经教育科研委员会评审立项后,学校会为其提供相应的科研支持,包括提供图书馆资源、数据库资源、学术指导,以及技术、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学校对于“研究共同体”的管理相对较灵活,如对研究周期及过程性材料无硬性规定,研究成果的呈现可以多样化,可以是一节课、

8、一份报告、一篇论文、一节示范课、一份活动方案、一篇教学设计等,只需在研究完成后申请研究成果鉴定即可。例如:我校有三位语文教师组成研究小组,围绕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形成了一份大单元教学设计、三节课堂实录及两篇论文,经教育科研委员会鉴定通过后,学校为他们颁发了项目结项证书,并纳入教育教学工作考评。二、健全制度保障:确保学校教科研工作“有规有矩”科学明晰的管理制度设计与实施,是学校教科研工作高效有序、规范运行的保障。为此,我们通过专项管理制度及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对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同时传递正确的价值引领,由此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良性发展。1 .建章立制,为教科

9、研工作开展提供多重保障其一,以专项管理制度保障教科研工作规范化开展。为确保教科研工作有序推进,学校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对此,我校围绕教科研相关工作,制定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教育科研委员会工作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等各种制度,对人员职责及工作流程均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在课题管理制度中,我们对课题的组织、申报、立项、管理、结题、成果推广等都作出具体规定,明确由教育科研委员会进行学术指导、教科室负责课题管理、课题组负责课题实施,划清了课题研究中指导、管理、实施三者之间的职责,确保了科研工作的高效运作。其二,以倾斜式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动力。为了充分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

10、动性,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学校在制定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办法职务晋升推荐办法职称评聘量化考核细则等多项制度时,都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以及相应取得的成绩给予倾斜。如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办法中,我们对教科研的考核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且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参与一项课题实验、提供一节研究课或讲座、阅读一本名著等。同时为避免教师在参与教科研活动时存在短期功利化行为,我们还在考核办法中明确提出,在评审科研成果时,重点关注科研成果对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由此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观。2 .提质赋能,为教科研工作开展提供人才支撑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影响着学校教科研工

11、作的质量和成效。为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我们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针对这两年学校青年教师数量增长较快的现状,我们专门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明确提出青年教师“一三五十”成长规划,即一年成为见习期教师、三年成为经验型教师、五年成为科研型教师、十年成为专家型教师,并基于此规划确定了青年教师入职后第四年的培训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求青年教师通过小课题、项目等形式,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成一项教学研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是对青年教师进行基本的学术训练,二是希望提高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能力,助力青年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与此同时,针对大多数教师虽有丰富的实践

12、智慧,但是缺少理性思维、不善于总结提升的现状,学校以专业写作的要求倒逼教师反思实践、梳理规律、总结经验,并且结合相关理论形成研究成果。截至目前,学校已有2/3的教师在校刊大实教育上发表过学术成果或者教育教学故事。三、开展系统行动: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精耕细作”为确保教科研工作落在实处,产生实效,真正服务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需要通过扎实的行动精耕细作。我校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力开展了系列探索。1 .聚焦课题研究,做好精准指导课题研究是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之一,很多学校也将立项课题级别及数量作为衡量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当前中小学校的课题研究普遍存在着重申报轻

13、研究、重结果轻过程、重管理轻指导等常见问题。为推进课题研究真正发挥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改进的作用,我们重点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指导。其一,以多维观察发现源自实践的真实问题。研究选题的确定往往是教师申报课题时遇到的第一个关口,因为多数教师缺少将政策文件要求、重点热点领域与实践中真实问题进行碰撞对接的能力。为此,学校教育科研委员会在组织教师参加学科教研、课堂竞赛、推门听课等活动时,引导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梳理,然后指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提炼归纳,在此基础上开展课题申报指导。如数学教研组两位教育科研委员会委员发现,很多教师在“数学广角”的日常教学中数学思维渗透不足,于是在教科室的指

14、导下完成了“研究数学广角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州课题申报并获准立项。其二,以精准的过程指导提升科研品质。只有经历真实扎实的研究过程,教师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优化改进实践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但是一线教师对于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畏难情绪。为了指导教师开展专业规范的课题研究,教科室会基于具体的课题研究方向邀请相关教研员、高校教师、学科专家等到校进行专门指导。例如:我校在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课题“云南民族地区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时,教师苦于无法将实践研究进行精准提炼、理性提升和有效表达,为此,学校专门邀请昆明市教科院李庭辉主任到校指导,手把手引导教师实现研

15、究成果从实践到理论的跨越,课题也得以顺利结题。2 .围绕课堂改进,做实小微研究学校教育科研要服务于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一线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如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对学生超出预期的回答进行评价等,这些问题往往具体而真实。如果教师仅停留在应对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往往很难跳出问题实现教学改进。对此,我们鼓励教师借助科研的方式探寻解决问题的普适性方法,进而形成对同类问题的理性思考,由此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我们首先引导教师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研究问题。为了帮助教师识别和关注值得探讨的真问题,我们注重在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引导教师勇于“讲出问题”、学会“描述问题”

16、,然后通过研讨中的集思广益“澄清问题”。其次是引导教师在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明确问题后,教研组会安排科研型教师带领提出问题的教师开展研究,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研究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让客观、准确的信息成为课堂改进的“证据”,教师再基于此制定改进策略,推动实践改进。最后是梳理方法规律,实现理性提升。在每个教学实践研究周期结束后,我们会引导教师回顾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及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反思,对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进行筛选,从成功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总结教学规律,形成教学参考,并在教研组内进行分享。这样的过程也有助于教师理解科研的本质,感受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3 .基于任务驱动,开展项目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教学竞赛、培训讲座、校本课程开发等具体的工作任务。我们将这些具体的任务转化为一个个研究项目,引导教师以任务为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