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60681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7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Air-conditioningsystemforurbanrailtransitvehicles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车辆类别35系统构成36总体要求47舒适度要求48主要部件要求89控制要求1010试验1111检验规则2212标志2713包装、运输及贮存28附录A(规范性)乘客散热散湿量29附录B(规范性)内部设定温度曲线30附录C(规范性)车内舒适区域测点布置32附录D(规范性)舒适区域空气相对湿度34附录E(规范性)TLl级试验程序36附录F(规范性)TL2级试验程序38附录G(规范性)当量太阳负荷40附录H(规范性)内

2、表面传感器布置41附录1(规范性)车外传感器布置4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以下简称空调系统)的系统构成、总体要求、舒适度要求、主要部件要求、控制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大于160kmh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空调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3、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7928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18049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通过计算PMV和PPD指数与局部热舒适准则对热舒适进行分析测定与解释GB/T21413.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GB/T21562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GB/T2156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GB/T24338.4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GB/T33193.12016铁道车辆空调第1部分:舒适度参数GB/T3457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布线规则GB50736-

4、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B/T1802铁道车辆水密性试验方法TB/T1804铁道车辆空调空调机组TB/T2704铁道客车及动车组电取暖器ISO7726:2001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物理量测量仪器(ErgononliCSofthethermalenvironmentInstrumentsformeasuringphysicalquantities)ISO16890-1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第1部分:基于颗粒物效率(OPM)的技术规范,要求和分类系统(Airfiltersforgeneralventilation-PartIiTechnicalspecifications,requ

5、irementsandclassificationsystembaseduponparticulatematterefficiency(ePM)ISO19659-3:2022铁路应用轨道车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第3部分:能源效率(Railwayapplications-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systemsforrollingstock-Part3:Energyefficiency)CIE85日光光谱辐照(Solarspectralirradiance)3术语和定义GB/T33193.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舒适度

6、comfort人对于其所在的气候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的适意感觉。来源:GB/T33193.12016,3.1空调机组airconditioningunit处理空气并以一定的方式送入车内,使车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控制在预定范围内的装置。3.3通风器ventiIator在自然风作用下,利用车内外压差的一种排气装置。排风单元exhaustairunit通过机械作用将空气排到车外的装置或单元。紧急通风emergencyventiIation主电源故障后的通风。预热preheating在无乘客时提高车内温度的过程。来源:GB/T33193.12016,3.4预冷precooli

7、ng在无乘客时降低车内温度的过程。来源:GB/T33193.12016,3.5舒适区域comfortenvelope通常由乘客占用的隔间或客室区域。内部设定温度interiortemperaturesetting内部空气温度的目标值。3.10平均内部温度meaninteriortemperaturerin舒适区域内部空气温度的算术平均值。3. 11平均外部温度meanexteriortemperature%外部空气温度的算术平均值。3.12水平温差horizontaltemperaturerangeK在规定高度的水平截面上内部空气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3.13垂直温差verticaltemp

8、eraturerangeTv坐位或站立位置的内部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最大与最小值的差。3.14当量太阳负荷equivaIentsolarloadE与发光源辐射的热流方向相垂直的表面所接收到的总热量。注:该热量为发光源福射的热流方向与水平面成30倾斜角时的热量。3.15稳定运行StabiliZedoperation平均内部温度(入)与内部设定温度(九)的偏差保持在1.5K范围内的运行状态。3.16压差pressuredifferentiaIp两点之间的压力差。4车辆类别4.1 可根据站立乘客数和站间平均运行时间,将车辆分为I类和H类。4.2 在额定载客量情况下,可将站立乘客数不大于4人/H?且站

9、间平均运行时间大于3min的车辆划为I类,其余划为H类。1.1 空调系统可由空调机组、废排装置、风道、控制单元、电取暖器及其他部件构成。1.2 空调机组按结构可分为单元式和分体式;按功能可分为电热型和热泵型。1.3 废排装置可采用排风单元或通风器。1.4 风道可由新风道、送风道、回风道和排风道组成。新风道可不单独设置,宜集成至空调机组内部。回风道和排风道可不单独设置,可由车辆内部结构自然构成。1.5 控制单元可单独设置为空调控制柜或控制盘,也可集成至空调机组内或其它电气柜内。5. 6电取暖器可分为自然通风电取暖器和强制通风电取暖器,宜设置在车内。5.1 可根据车辆设计要求设置其他部件,可包含司

10、机室通风单元、幅流风机、应急通风逆变器、排水装置和压力保护装置等。6总体要求5.2 车内舒适区域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应符合GB/T18049的规定,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取值范围应为5.3 设计空调系统时,应至少包括下列舒适度参数:a)舒适区域的空气温度,包括平均内部温度、水平温差、垂直温差;b)舒适区域的空气相对湿度;c)舒适区域的车辆内表面温度;d)舒适区域的微风速和车内正压;e)空气质量,包括进入舒适区域的新风量、空气的过滤、内部区域间的空气传输。6. 3空调机组中制冷系统的密封性能应符合TB/T1804的规定。6.1 空调系统应有可靠的排水结构,凝结水及雨水不应渗漏

11、或吹入室内。6.2 客室内人均新风量按额定载客量设计,应不低于Iom3/h。6. 6司机室内人均新风量不应低于30m3h。6.7 在预冷、预热或火灾等特定模式下,新风量可不符合6.5和6.6的规定。6.8 在主电源故隙情况下,应能向客室和司机室提供紧急通风。6.9 紧急通风应为全新风,人均紧急通风量应不低于超员载客量情况下的8n/k6.10 当车辆静止时,空调在工作正常通风模式下(门窗关闭,缝隙和孔洞不严密处不加人为封堵)工作时,车内应保持10Pa-50Pa的正压。6.11 车内空气的含尘量不应超过1mgm3o6.12 进行空调机组的设计选型时,当外部空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大于0.04%时,

12、内部舒适区域空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应不大于0.3%。6.13 空调系统各部件的防火和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车辆总体设计要求。6.14 空调系统各部件装车后,其噪声应符合GB/T7928的规定。6.15 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要求应符合GB/T21562的规定,可靠性指标应符合车辆分配的各项指标要求。7舒适度要求7.1设计条件7.1.1 外部设计温度及相对湿度各城市夏季、冬季外部设计温度及相对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全地面线路车辆宜符合GB50736-2012附录A的规定;b)非全地下线路车辆宜符合GB50736-2012附录A及给定的隧道线路条件,两者取较大负荷条件为设计条件;

13、c)全地下线路应根据实际给定的隧道线路条件进行设计。7.1.2 太阳辐射强度在进行夏季制冷量计算时,除全隧道运行车辆外,均应计算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逐时值宜符合GB50736-2012附录C的规定。当采用当量太阳负荷值进行设计计算时,主要代表城市的当量太阳负荷值宜符合表1的规定,其他城市可参照表1执行。表1当量太阳负荷值当量太阳负荷值(公Wm2主要代表城市800香港、澳门、台北、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福州、重庆、成都、贵阳、昆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西宁等700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乌鲁木齐、西安、郑州等600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兰州、沈阳、太原、银川等7.1.3极端外

14、部条件在冬季低于设计温度5K、夏季高于设计温度5K的极端外部条件下,空调系统应能以降级模式运行。在极端外部条件下,空调系统各设备的功能应正常,可不符合7.3的规定。7.1.4 列车运行速度当计算夏季车内热负荷时,列车运行速度宜采用零速;当计算冬季车内冷负荷时,列车运行速度宜采用平均运行速度。7.1.5 内部设计温度及相对湿度在7.1.1规定的外部设计条件下,夏季内部设计温度及相对湿度应不高于表2的数值。冬季内部设计温度应不低于表3的数值。表2夏季内部设计温度及相对湿度I类车I【类车客室司机室客室司机室274C,60%264C,60%284C,65%27C,65%外部设计温度条件I类车II类车客

15、室司机室客室司机室V-20C18,C18,CICC14-20*C,且W-I(TC18C18*C154C18,C-10C,且W15,C20,C20C18C18C7.1.6人员散热和散湿7. 1.6.1乘客在不同车内温度下散发的显热、潜热及散湿量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7. 1.6.2计算乘客总散湿和总散热时,宜设群集系数,其值宜为0.955。7.2内部设定温度7.2.1制冷制冷时,内部设定温度(九)与平均外部温度(心)间的关系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7.2.2制热制热时,内部设定温度(九)与平均外部温度(An)间的关系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7.3舒适度指标7.3.1舒适区域温度7.3.1.1内部设定温度(九)与平均内部温度(九)变化范围当空调机组按7.2.1规定的要求工作并进入稳定运行状态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