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监测策略探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监测策略探究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监测策略探究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本质是通过合理强度的体育运动来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身体健康成长的效果。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缺乏对运动强度的合理考量,导致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设计。对学生的健康进行监测可以把握体育教学合理有效,通过调整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小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育运动为基础,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健康监测策略。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健康监测;强度引言:在小学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合理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促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普遍表示很难准确把握课堂安排的教学内容
2、是否存在于合理的强度范围之内。一方面担心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够,起不到锻炼身体增强体魄的效果,另一方面又担心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会影响学生的身体机能导致不必要的损伤,不利于集体健康发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体育课质量进行监测。”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今天,要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充实理论换新意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科技设备,通过健康监测来创新教学实践,逐渐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增强体育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传统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在普遍的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事
3、先安排好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形式,然后按部就班地安排课堂教学。对于教学中的运动强度、运动量,并无准确的统计、分析。且由于缺乏对学生表现和反应状况的数据化统计,体育教学的质量优劣也无从科学谈起。教师全凭自我教学认知对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感知。课堂教学中包含的运动量是否足够,运动负荷强度是否合理,能否真正起到锻炼学生身体、提升身体机能的效果,并无科学评判。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通过简单观察学生在面色、呼吸和出汗方面状况来判断体育运动的负荷强度。这种方式缺乏科学性,难以为体育教学的实施和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学,严重影响课堂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二、小学体育教学中
4、学生健康监测的重要性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健康成长。适当的运动是指适当的体育运动负荷,影响因素主要是运动的“量”和运动的“强度”。因此判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与否,需要准确把握体育运动负荷是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呈现积极的影响。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健康进行监测,对学生在运动时的生理表现进行数据统计和科学的量化分析,即可以得出课堂体育运动与学生健康的关系。影响体育运动负荷的因素很多,包括运动密度、运动内容、运动场地与运动器械等,教师在学生健康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健康数据的把握,继而分析,得出结论。明晰教学中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就可以及时做出调整
5、,对运动内容、运动方式、运动量进行针对性地改进,方可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监测策略1 .以人为本提高认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学生健康监测是新课改逐渐深化的有效尝试,本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达到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目的。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少体育教师在思想上缺乏对其的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因此,体育教师要真正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作为教学开展的根本,重视教学的反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作用性。树立学生健康发展的本质目标,始终本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这一重要任务,提高对健康监测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要积极充实该方面的理论成果,从思想上接受
6、这一新的理念,通过别人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提高对健康监测的认知度。只有主观上认识到健康监测对体育教学质量的积极促进价值,且真正把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作为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配合健康监测策略不断提高监测的有效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2 .明确指标科学指导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健康进行监测,涉及到具体的数据、严谨的公式计算和明确的分析指标。因此,要发挥健康监测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价值,要有明确可信的科学理论依据,以准确的指标作为分析基础,才能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改进。教师要增加理论水平,在科学权威的分析指标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和运动内容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的情况进行判断。唯有如此,才能得
7、出准确、科学的结论,真正了解到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具体情况,从而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在监测学生运动时健康状况时,经常会以平均心率为标准来衡量运动负荷。国家卫生标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101-1998)中要求中小学生体育课运动的靶心率应在120-200次/分。即心率平均数在120-200次/分的运动负荷较为适宜,低于120次/分运动负荷过小,高于200次/分运动负荷过大。教师可以参考此标准作为健康监测的明确指标,也可以尝试采用更加丰富、多样的量化指标来进行多方面的监测和分析。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健康监测,离不开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健康监测过程中的数
8、据收集和统计、数据分析解读以及全程监控,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尤其是新一代的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因此,有条件的学校要引入各种监测设备和手段,体育教师要积极学习,多接触各种各样的健康监测设备、软件,比较其各自优劣,选择其中最实用、最方便的为己所用。目前健康监测经常用到的是心率手表,佩戴方便、实用性高。例如在一次四年级球类运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率监测。学生的平均心率为102-117次/分,低于平均标准,说明体育运动的负荷不足。通过分析,得知是由于学生的运动密度不足,导致运动负荷过低。进一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发现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高,在体育课中的练习运动明显不足。于是教师不断对体育教学进行整改和完
9、善,在练习方式、运动节奏、练习频次方面进行了完善和优化,优化后的体育运动负荷有了明显提高。再次对学生的健康进行监测,学生的平均心率达到了118-160次/分,其中75%的学生平均心率达到了120-150次/分,运动密度从25%提升到了78%o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设备、软件等监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健康数据,对体育课的运动强度、运动密度进行量化分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 .及时完善后续教学对学生健康进行监测是为了收集、分析数据,为调整后续教学打基础,最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健康监测不是目的、不是结果,是过程和工具。体育教师不能为了健康监测而监测,不能走过场走形式,
10、而要真正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进行优化。体育教学要努力达到新课标提出的“中等强度加高密度效果,当健康监测数据不理想不达标时,要从教学内容、方式等进行改善。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差异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内容、灵活使用体育器材、改变练习的频次和时间、变化运动场地等,有效提升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提高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争取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达到理想的锻炼身体的效果,在防止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参考文献:吴剑.高中体质健康监测下的体育课堂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175-176.2曾建生,张学明,王海斌.运动健康监测及数据分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一一基于红花山小学常态体育课运动负荷监测数据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3):183-184.赵宏玉.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的创新与实践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11):58.4周活新,黄凯凤.心率监测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体育师友,2021,44(0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