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5年)》全文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5年)》全文及解读.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5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0)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规(2022)53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豫政办(2020)3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第一章总则一、编制目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党中央、国务院
2、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新能源战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汽车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郑政(2022)10号)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充换电、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扩大推广示范应用领域的要求。在政策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双轮推动下,郑州市新能源汽车将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对充换电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二、规划范围和年限规划范围:郑州市主城区、郑州航空港区及上街区、巩义市、新郑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中牟县。规划年限
3、:近期目标2025年,远景目标2035年。第二章现状分析一、充电设施现状(一)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截至2022年年底,郑州市汽车保有量为533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25.6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4.8%。对比201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0.6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7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中,市区公交车约6700辆(其中纯电动车4045辆),巡游出租车约11800辆,网约车约18500辆,中大型环卫车约1150辆,电动混凝土车约1570辆,公务车约160辆,私家车及其他车辆约21万辆。在公共领域车辆中,市区公交车和巡游出租车电动化推广最快,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已达100%。(二)公共充换电网络建设情
4、况郑州市基本形成布局全面、车桩协同发展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在商业服务、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物流工业园区、居住小区、景区、高速服务区等领域,已建成公专用充电设施约2.5万个。在行政区域分布上,69%的充电设施分布在主城区,31%的充电设施分布在周边区县(市),其中,郑东新区(16%)、中原区(10%)、二七区(10%)排名前三,集中了全市36%的充电设施。全市总面积7567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1384.5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74.3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密度为25个/平方公里,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在重点场所分布上,高速服务区建成充换电站28座,基本实现高速公路
5、服务全覆盖;公交车专用充电站72座,充电设施约2500个,车桩比达到L6:L基本满足郑州市4045辆纯电动公交车运行补能需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具备安装条件的停车位约L8万个,已建设充电设施约4900个。中大型环卫车配建专用充电设施约350个。全市建成出租车换电站和私家车换电站26座,覆盖中心城区和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中牟县。(三)居住小区个人桩建设情况随着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文(2019)62号)落地执行,老旧小区充电设施规划建设条件逐步改善。全市现有居住小区约7400个,其中,有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的居住小区超4500个,占比62%;未
6、实行专业化物业服务的居住小区约2800个,占比38%。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有近1500个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的居住小区已建个人自用充电设施约L9万个,平均每个小区约12个。其中,72%的充电设施分布在主城区,28%的充电设施分布在周边区县(市)。(四)政策体系保障情况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市印发实施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通知(郑政(2016)34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的通知(郑政办(2017)65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
7、施办法的通知(郑政办(2016)76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实施细则的通知(郑政办(2017)64号)、郑州市20192020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充电设施建设目标和任务分工,分行业、分领域合力推进,全力支持郑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落地。二、存在问题(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落地难在省、市两级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鼓励下,运营企业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性不断提高,但集中式充电站建设需一定规模的土地,主城区土地资源紧张,权属复杂,部分设施需要电力配套改造,导致充电基础设施难以落地。全市有1500余家经营性停车场,因电力容
8、量不足、企业投资偏高等因素影响,仅有约230家停车场安装充电桩,占比15%。(二)居住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受限多数老旧小区建设时未考虑到大规模、大功率用电需求,电力容量不足,不具备充电设施建设条件。部分小区没有预留安装场地,空间有限导致停车位不足,难以找到合适场所建设固定充电设施。同时,小区新建充电设施需通过社区、物业、电力、居民等多方协商,各方对安装充电设施及充电过程中安全责任不清存在担忧,通常难以兼顾各方利益,导致充电设施建设困难。(三)公用充电设施分布不均一是公用充电设施在老旧小区建设不足,未能满足车主便捷充电诉求。二是在周边区县(市)和乡镇地区公用充电设施建设相对分散,充电设施服务能力相对
9、薄弱。三是在农村地区公用充电设施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四)运营服务管理不规范郑州市充电运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主体存在“重建设、轻运营”问题,公共充电设施的运营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充电设施不能得到及时维护。充电站运营模式单一,缺乏相应充电衍生增值服务。同时公共充电设施面临油车占位、充电桩位置隐蔽、支付结算环节繁琐等问题,在视频监控、智能地锁应用和企业充电平台智能化水平上仍需加强。(五)市级监管平台亟待建立在郑州市建设充电设施开展公共充电服务的运营企业约有70余家,均有自己的充电智能服务平台或使用其它公司授权的服务平台,充电运营企业多且分散,充电资
10、源不能共享,用户搜索使用极不方便,充电市场亟待建设全市统一的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同时,由于市级监管平台未投入使用,郑州市充电设施缺少智能化数据采集和安全监控手段,亟需学习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智能化的行业管理经验。第三章需求预测一、发展趋势(一)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持续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0)39号)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
11、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通装函(2023)23号),推动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河南属于一类推广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发改综合(2023)545号),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绿色出行,推动新能源汽车总量持续上升。中原汽车产业发展为充电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
12、机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豫政办(2022)45号)提出,以郑州为中心发展整车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载货车;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重点发展配套产业,引进培育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政策引导下,公交、出租、物流、网约、重卡、公务车辆更新为电动汽车的速度加快,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参与公专用充电站(桩)建设。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各大车企加速了新能源新车型的研发,部分车企已明确提出了“减碳”目标或“碳中和”时间表,汽车产业新能源化的发展趋势为充电行业创造了更广泛的用户支撑与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技术发
13、展趋势电池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因素。新能源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模式已从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型。单体能量更高、体积重量更轻、使用寿命更长、充电速度更快更安全,是电池技术革新的重要内涵。目前,电池研发热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提升能量密度和热失控管理水平;二是新体系电池(含固态和液体),从基础研究走向深入技术研究;三是智能电池(含大数据),通过数据驱动、建模等方式,对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做预测和预警;四是电池系统集成,在智能电池基础上实现大功率、大倍率快充,提升低温和高温环境适应性。更有竞争力、更经济实惠、更可靠耐用的电池产品,支撑新能源车辆续驶
14、里程的增长,将从根本上解决购车人里程焦虑的问题。800V高压架构有望成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的主流平台。快充的核心在于提高整车充电功率,提高充电功率主要有两种方式,加大充电电流或者提高充电电压。目前大多数纯电动汽车的牵引逆变器都使用600V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电池组电压限制在40OV左右的峰值,高电流会导致充电电缆笨重、传导热损失平方级别增长,连接器、电缆、电池的电连接、母线排等的电阻都会发热。800V高压平台将母线电压提高到800V,可以使同一根电缆的充电功率增加一倍,达到35Okw或40OkW的超高充电功率。800V高压系统以低成本和高效率系统获得众多企业青睐,国内车企比亚迪、
15、吉利、极狐、现代、广汽、小鹏等均重点布局80OV高压平台。超级快充成为充电桩领域新风口。长期以来相较于加油速度,充电速度较慢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痛点之一,伴随着800V平台车型的加速推广,国内新能源整车企业、充电设备生产企业、科技研发企业等加大了高压大电流充电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储备力度。如支持最高IOooVT500V充电电压、最大500A-60OA充电电流的超级充电技术,能够实现长续驶里程纯电动汽车1015分钟即充满的要求。开发关键零部件、提高元器件的耐高压、绝缘能力、控制充电温度,同时实现充电电缆、充电枪头的轻量化与小型化为技术发展主要方向。根据行业专家预测,80OV车型量产时间预计在2023年
16、一2025年,优先在中高端车型搭载,然后逐渐扩大应用范围。有序充电、车网互动将加速应用。规模化电动汽车的无序入网将对现有电网带来挑战,倒逼有序充电、车网互动加速应用。为解决电力容量的限制问题,一是需要关注并解决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对电网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普及智能有序充电;二是要结合需求侧变化,进一步规范调整电力容量的配建标准,支撑新建居住小区100%预留、大规模快充桩群的建设,更好地满足车辆的充电需求;三是利用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特性和移动储能特性,探索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双向互动(V2G),为优化电网运行提供辅助等。换电技术应用任重道远。换电技术目前已经为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焦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换电商业模式可以在重卡、出租车和大规模租赁车辆上实施,但同时存在一些现阶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换电技术推广高度依赖于标准化,现阶段的换电标准制修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