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统筹推进村庄分类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统筹推进村庄分类治理.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村庄分类治理近年来,*市*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全县286个村分为聚集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4类村庄,分类开展社会治理工作,积极推进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精准分类村庄*县坚持将村庄科学分类,作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促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明确分类标准。将规模较大、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确定为聚集提升类村庄;将乡镇周边村确定为城郊融合类村庄;将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较为富集、旅游产业基础较好的村确定为特色保护类村庄;将村落空间布局分散、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人口外流严重且位于偏远山区的村庄确定为搬迁撤并类村庄。坚持村
2、村走到。开展“户户走到情暖万家”活动,33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对全县所有村全覆盖调研,通过召开院场会、瓜棚会、湾组会等,全面了解村庄区位条件、村庄规模、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情况,综合考虑村庄人口变化趋势、产业发展趋势等因素,确定了四4类村庄名录。及时动态调整。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在村庄现实情况或发展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充分尊重社会各界对村庄分类的参与度、认可度,适时调整村庄类型,确保发展政策与发展需求的协同。目前,确定聚集提升类村庄139个、城郊融合类村庄48个、特色保护类村庄66个、搬迁撤并类村庄12个、待定类村庄21个。科学精准指导聚焦不同村庄类型,相关部门根据职
3、能职责加强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村庄分类治理工作。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将全县286个村划分成先进村、一般村、后进村,将后进村列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开展“五提五好”农村党组织创建活动,计划用3年时间使全县80%以上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一类标准。从在外能人党员、驻村党员律师、农技卫生等专业人才党员中选派1071人,担任村党支部兼职委员。强化村书记培训工作。坚持“主餐”+“配餐”模式,在将党性教育作为培训“主餐”的同时.,重点做好以现代农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旅游、数字乡村、民生保障等内容为“配餐”的培训。在微信公众号推出“书记话振兴”“书记赛党建”“书记话党建”等系列栏目,点击量近10万人次。深
4、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全县党员干部走农村、走社区、走企业,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振兴、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矛盾纠纷、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留守关爱、民生保障等内容进行全面排查,并制定完善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累计走访农户L5万余户、市场主体260家,领办实事2847件,解决民生领域问题2302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3件。强化综合保障*县坚持多措并举,不断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基本保障,逐步完善配套制度,扎实推进村庄分类治理促乡村振兴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建强县、乡、村“三级动力主轴”,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工作机制,
5、定期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积极会商、协同发力。根据不同类型村庄需求,120支驻村工作队368名驻村工作队员就地转化为共同缔造指导员,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基本保障。为全县286个村(社区)各配备一名乡村振兴信息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并比照村(社区)副职干部落实工资待遇。按照500至700元/月的标准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村主职干部基本报酬不低于4万元/年,村副职干部不低于2.8万元/年。根据不同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开发型、资产运营型、股份合作型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益10至50万元的村达128个。完善配套政策。结合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解决村级组织资源有限、力量薄弱、服务能力不足问题。出台“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奖补政策,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分村建立村庄分类治理重点任务推进台账,定期组织各村群众代表进行认可度测评,群众认可度低于80%的村,县级提级管理,重点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