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小练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42504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小练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题小练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题小练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题小练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小练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小练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专题小练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2022福建南平三模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促成了游学风气,从而兴起了土阶层越陌度阡投师问学的游学之旅和朝秦暮楚官海沉浮的游说之旅。游学之风可以说明()A.王室衰微动摇教育根基B.政局动荡促使土族流动C.社会转型推动学术下移D.诸侯争霸加快人才培养2 .2022山东德州二模战国时期,墨子主张选拔贤人管理政治,“不别贫富、贵贱、远迩、亲疏”;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韩非主张“任能而授官”。这反映出()A.诸子百家思想趋于一致B.传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C.各国变法取得显著成效D.社会关系出现剧烈变动3 .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战国时,孟子说

2、:“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荀子说:“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这表明两者都()A.指出得民心的为政策略与方法B.分析出人性论存在较大分歧C.强调教化在治国中的重要地位D.符合当时大变革的时代需求4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天命为性,性赖于心,“心弗取不出”,这就必然归结到“教使然”。这体现出孟子主张()A.重视教化B.心由性生C.心外无物D.人性本善5 .墨子中说,天帝经常监察人的行动,特别是统治者的行动。他以祸惩罚那些违反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那些顺从天意的人。这主要反映了墨子思想()A.严厉批评儒家现实主义B.

3、体现下层百姓精神诉求C.构建中国最早宗教信仰D.为统治者营造集权氛围6 .2022山东济宁二模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以法为本”,强调“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该变革的重大影响在于()A.开启了以儒入法的历史进程B.奠定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理论基础C.助推了重视教育传统的形成D.迎来了新一轮的思想活跃局面7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8

4、 .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的局面8. 2022益阳市二模唐朝时,佛教的寺庙经济迅速发展。为此,韩愈认为,面对多出来的僧人应该强迫其还俗、焚烧经书,并将多出来的房屋提供给穷苦民众居住。韩愈旨在()A.抨击君主专制B.维护三教并行局面C.抵制外来宗教D.重建儒家社会秩序9. 2022辽宁沈阳一模关于古礼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朱熹认为“古今异便,风俗不同,虽有崇儒重道之君,知经好学之士,亦不得尽由古礼以复于三代之盛,共因时述作,随事讨论,以为一国一家之制者,固未必皆得先王义起之意”。朱熹的这一论述意在()A.改变儒学的社会功能B.确立儒学的正

5、统地位C.推动儒学的顺时更新D.摒弃儒家的礼制传统10. 李贽认为工商业者开采矿藏、贩运货物,都是对社会对个人有益的事情,说不上什么“可鄙”。以下李贽的思想主张中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A.追求物质享受实为人的天性B.反对道学家遵从的是非标准C.鄙视脱离现实生活进行空谈D.极力推崇自由、个性、平等11. 黄宗羲认为,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A.天下为主君为客B.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D.君臣关系应是完全平等的12. 2022全国甲卷康熙年间,多次

6、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13. 2021广东卷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辨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故颜师古说他“言

7、无实用耳”。摘编自汉书等材料二清代学者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自遁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而清儒“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即佛、道),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阮元进一步评论道,“实者,实事也。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近人梁启超也认为清儒“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梁启超笔下的科学精神,是指“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等。摘编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阮元批评宋明理学

8、家的原因,并指出梁启超所述“实事求是”的新内涵。14.2022黄山市二模悯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快乐观简表(部分)时间学说代表人物内容公元前5世纪儒家孔子孟子儒家的乐在于精神之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此外还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16世纪反正统意识的思想家李贽在维系儒学道德价值前提下,从基于“知足”之上的“贫乐”,转向基于“不知足”之上的“富乐”;从源出于“惕励”“战兢”的“无逸之乐”,转向源出于闲情逸致的“逸乐”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快乐去自由竞争、追求利益,国家奉行自由放任,从而使总体的幸福快乐达到最大量。如果资产安全与平等不能兼顾,就必须放弃平等,而维护私有财产的安全1848年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要“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建立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公有制社会,使财富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快乐摘编自陈宝良明代士大夫快乐精神的内在转向等从材料中任选一组或两组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快乐观”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