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全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目的和意义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职业病防治的前提,是建设项目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防护实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改进的依据,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所有其他防治工作的前提,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2术语和定义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在职业卫生工作中,通过工程分析、现场调查、工作场所监测、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甄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3内容3.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3.1.
2、1 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3.1.1.1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化学毒物:包括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酸、碱、有机溶剂等,如铅、苯、汞、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包括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如矽尘、铅尘、无机尘、棉尘、皮毛尘、人造纤维尘、混合性粉尘等。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高频、超高频、微波、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芽泡杆菌、布鲁氏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3.1.1.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
3、,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1.1.1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厂房建筑或车间布局不合理,如有毒、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生产过程不合理,以致环境污染。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如缺少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暑降温、通风换气设施。采光照明不符合卫生要求。1.1.1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六大类,包括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其他因素。3.2
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列举3.2.1 生产性粉尘无机性粉尘矿物性粉尘,例如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粉尘等;金属性粉尘,例如铁、锡、铝、铅、镒等;人工无机性粉尘,例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有机性粉尘植物性粉尘,例如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动物性粉尘,例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人工有机粉尘,例如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3)混合性粉尘指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3.2.2 化学毒物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包括铅及其化合物(不含四乙基铅)、汞及其化合物、镒及其化合物等。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包括磷化锌、磷化铝、氧化钠、氧化钾、珅及其化合物(不含碑化氢)等。(3)刺激性气体:主要包括甲醛、氮氧化
5、合物、二氧化硫、氨气、氯气等。窒息性气体:主要包括硫化氢、磷化氢(磷)、一氧化碳等。酸、碱:主要包括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有机溶剂: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等。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主要包括N-甲基苯胺、N-异丙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二苯胺等。酚、醇、醛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酚(苯酚)、对苯二酚、多氯酚(含五氯酚)等。多环芳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氯化蔡、多氯蔡、酿、意醍等。(K)油类、合成树脂:主要包括柴油、煤油、葱油、木酚油、松节油等。3)农药及药物:主要包括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杀虫眯、漠甲烷、六氯苯、氯丙嗪等。(12)其他:主要包括丙烯酰
6、胺、丙烯睛、肿类化合物(含脱)、二甲基甲酰胺等。3.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3.3.1 类比法利用同类或类似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检测、统计资料类推、分析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注意点:应重点关注识别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如: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材料、产品结构等;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相似性,包括有害因素产生途径、浓度(强度)与防护措施等;环境特征的相似性,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地理条件等。3.3.2 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调查法是通过了解调查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产品、副产品及中间品,全面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时空分布。3.3.3 工
7、程分析法工程分析法是对识别对象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所选原辅材料及其所含有毒杂质的名称、含量等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3.4 检测.检验法检测、检验法是利用检测、检验手段定性、定量分析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质谱分析法等。资料复用法是利用已完成的同类建设项目或从文献中检索到的同类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资料进行类比分析、定量和定性识别的方法。属于文献资料类比的范畴,具有简便易行等优点,但可靠性和准确性难以控制。3.3.6 经验法经验法是依据所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自身经验和判断能力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的方法。主
8、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工作场所的识别,其识别准确性受评价人员知识面、经验和资料的限制,易出现遗漏和偏差。3.3.7 理论推算法是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量识别的方法。利用有害物扩散的物理化学原理或噪声、电磁场等物理因素传播与叠加原理定量推算有害物存在浓度(强度)。如利用毒物扩散数学模型可预测与毒物散发源一定距离的某工作地点的毒物浓度,可利用噪声叠加原理预测工房内增加噪声源后噪声强度的变化。3.4 收集资料3.4.1 项目建设情况与设计资料。3.4.2 生产工艺过程与主要生产设备。3.4.3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副产品。3.4.4 物料SDSo3.4.5 职业健
9、康监护与监测资料。3.4.6 相关评价报告。3.5 现场调直3.5.1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包括企业名称、地址、规模、隶属关系、性质、机构设置、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等。3.5.2 原辅料及产品调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3.5.3 生产工艺和设备包括设备类型、数量及其布局;主要工艺参数,生产方式,生产状态等。3.5.4 各岗位(工种)作业人员的工作状况包括作业人数、工作地点及停留时间、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接触职业病危害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3.5.5 主要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主要车间、工段和工种是否按照卫生要求进行合理
10、布局、采光照明、车间微小气候状况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相邻车间有无相互影响等。3.5.6 调查方法职业卫生调查常通过听、看、问、测、查、算的方法进行。听:听取介绍;看:现场观察和查看有关的资料;问:口头询问;测:生产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查:职业健康检查;算:资料分析。3.6 危害因素筛选筛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为现场采样监测、进一步定量识别的依据:有害因素对人体危害性大、毒性高;现场浓度(强度)较高、出现机会多;作业人员接触人数多、机会多;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如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所列的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
11、42号、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等规范所列的有害因素。有采样职业卫生检测国家标准。对于一些通过现场调查、工程分析等还不能全面定性识别的建设项目,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进行实测,以免遗漏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3.7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注意事项3.7.1 工程分析应全面深入。3.7.2 不能忽视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3.7.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应主次分明。3.7.4 不能忽视特殊环境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3.7.5 不能忽视特殊环境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异常运转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维修时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工程项目建设期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11月4日修订)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