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专题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的研讨发言材料、心得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篇专题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的研讨发言材料、心得感悟.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7篇专题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的研讨发言材料、心得感悟第1篇,共7篇关于学习贯彻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专题研讨交流材料深化“千万工程”走由共富之路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XX调研,提出“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指示。姚庄镇认真落实指示要求,深入开展“千万工程”、大力推动“两山”转化,先后获得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镇”“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等称号。2021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69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55。主要做法是:一、狠抓环境治理,实现江南水乡新蝶变。姚庄镇位于江浙沪两省一
2、市交界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但也曾一度面临“水乡无好水”的窘境。近10年来,通过大力开展“五水共治”,国控、省控断面三类及以上水体占比从0提高并保持在100%,获评全省“五水共治”优秀乡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姚庄镇作为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五镇之一,主动对标示范区“生态绿色”要求,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累计整治乱搭乱建、污水直排等12类8832个问题。丰富生物多样性,开展萤火虫回“嘉”行动,盛家湾水生态修复项目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培育名单,全球仅有的9种水生萤火虫已在姚庄出现3种。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水源地共保共治机制,与青浦区金泽镇共保“金泽
3、水库一长白荡水源地”,水质合格率持续保持100%,共同守护T沪浙两地近800万群众的饮水安全。二、狠抓“两山”转化,激活美丽经济新动力。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的腰包却没有随之越来越鼓。为了把江南好风景变成群众好收入,我们创新方法,加大投入,坚持项目带动,邀请土人规划设计公司、乡伴文旅等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创新编制姚庄镇美丽乡村规划,打造全长16公里的“桃源渔歌”美丽乡村风景线,连接6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串联水上森林、桃源栈道等30多个节点。“桃源渔歌”风景线获评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最美香湖风景线入选浙江省美丽乡村风景线。累计吸引游客2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坚持放大优势,
4、发挥地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挖掘姚庄北部湖荡众多、蓝绿空间比超过80%的生态基底,开发环沉香荡“一湖一镇一居两村”亲子旅游产品,三年累计吸引长三角游客5万余人次,为周边农户增收400余万元。坚持改革赋能,紧抓XX列入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姚庄作为主要承载地的契机,积极创新“三集三进”强村富民新机制,推动县、镇、村三级乡村振兴公司实体化运作,努力解决“钱从哪里来”“事情谁来干”“农民怎么富”三大难题。在一个共富场景中,由乡村振兴公司租用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并聘用农民参与民宿经营,租金收入叠加工资收入,每年可为农户增收7万元以上。三、狠抓城乡统筹,共享幸福富裕新生活。
5、农房布局散、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是长期困扰姚庄农村发展的难题。为了让农民群众更好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我们坚持以农房改造集聚为抓手,累计引导7余户散居农户“带地进城”,集聚率超过70%,形成了“地集约、产兴旺、城提质、村秀美、人享服”的城乡统筹经验。2020年,“空间集聚”的姚庄模式成功入选省乡村振兴十大模式。近五年累计投入6.5亿资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道路硬化、民居美化、路灯亮化和服务设施配套化。累计完成26公里农村公路“白改黑”提升,农村公路亮化率达到100虬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省级卫生村全覆盖。深化数字化改革,在全镇建成17个5G健康小屋、50个数字
6、医生工作站,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地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会议的精神,提高站位、明确方位、找准定位,不断创新实践,努力彰显特色,为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贡献更大的乡镇力量。第2篇XX单位中心学习组关于学习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千万工程”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的生动实践。通过这几天的实地考察学习,我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收获了理念,外桐坞村“独特艺术风情”、安吉余村生态环保理念、永安稻香小镇以“稻”为基的特色产业发展、
7、环溪村和荻浦村生态人居提升、生态文化传承及民宿经济等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让人深受启发。我们要更好地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真理力量和磅礴实践力量,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实践经验,扎实推进XXXX乡村振兴工作持续走深走实一是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外桐坞村借助独特的自然资源及丰富的人文资源,依托美院让艺术落户于农户家,打造“农家石榴村+历史文化村+艺术创意村”一体化的综合体艺术村;永安村稻香小镇结合村庄环境特色、建筑特征、乡土植物等元素进行规划设计,使得乡村景观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这些表明前期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因此,在编制乡村规划上我们要高起点,因地制宜制定乡村规划,着眼遵
8、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乡土特点、乡愁味道,挖掘人文景观,培育“美丽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等新业态,有条件的地方适时组织开展农业种养体验、亲子研学等项目,发展农业体验游、农业休闲游等活动,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运营打造新型村级田园综合体,充分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永安稻香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村民议事功能,充分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组长骨干、村民代表、乡贤人士及种粮大户等,以网格热议、圆桌畅聊、草垛议事等形式,共同谋划村庄发展新路径。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应该调动广大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村民的“
9、话语权”,进行决策推进改革时,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商议办,广泛开展民情恳谈、村民说事、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农民群众成为助力乡村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主力军。二是突出产业支撑。咱们这几天观摩的几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像外桐坞村的茶叶种植,安吉余村、环溪村、荻浦村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尤其是永安村以“稻香小镇”为核心,形成的农文旅融合新型农村产业发展之路,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思路。乡村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我们应坚持建设村庄和经营村庄相促进,深入挖掘特色农业资源,结合各镇村实际建立特色产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逐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10、、农产品深加工业、农家乐产业和休闲乡村旅游业。要进一步激活土地、资金、资产、人力等生产要素,盘活利用农村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动建立以农民为主体、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的发展格局。三是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安吉余村从原来的工业村、污染严重村发展为现在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正是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富了起来。这说明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就越强。对此我们应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铺设、改造农村污水管网,完善镇村
11、污水处理设备设施,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要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入手,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加大道路、通信、文体、养老等人居设施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配套。第3篇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研讨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深入老灯“千万工程”全面振为“牛节”?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学习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从3月开始,市乡村振兴局党组组织人员分两批次赴浙江省学习调研,先后考察了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桐庐县、湖州市安吉县等地,通过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方式,重点对当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进行
12、深入调研,达到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考察地区基本情况(一)杭州市淳安县。该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千岛湖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辖区的下姜村,原来是出名的贫困村,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他曾四次到访、四次致信下姜,期望“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近年来,下姜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以乡村旅游产业为支柱,规模效益农业为补充的生态产业集群,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和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二)杭州市桐庐县。该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山水世界闻名。近年来,桐庐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培育和发展“古村落+文创”“
13、古村落+艺术”“古村落+特色民宿”等新业态,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村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目前,桐庐已建有(含在建)11个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三)湖州市安吉县。该县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几何中心,与上海、南京和杭州、湖州等城市分别构成3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十多年来,安吉县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大念“山水经”,关停矿山,关闭工厂,修复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二、主要经验做法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浙江省自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所到之地村村如画、处
14、处皆景,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兴旺发达,一派生机盎然景象。相较而言,我市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积淀等方面同浙江各区县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差距还在发展理念和推进方式上,浙江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一)党建引领基础好。在浙江各地,都注重将党建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争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为指引,塑造“四种人”党建品牌,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州市上墅乡刘家塘村推行村党委联系党小组带领发展村户经济、党小组联系党员带班参与乡村治理、党员联系群众带头倡导文明乡风的“三联三带”活动,受到中央领导赞扬。(二
15、)规划先行标准高。各考察点所在县把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个性特色,做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比如杭州市桐庐县石舍村的“非遗石舍”、淳安县严家村的“未来乡村”、“渔事文化”都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规划设计上,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在规划执行上,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所到之处,没有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很少有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三)产业融合业态新。所到村庄在业态发展上都力求创新求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
16、”原则,突出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的结合,精心打造多元新业态综合体,实现了三产的有机融合。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成立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群众观教育培训基地、彩色农业观光体验基地、旅游休闲清凉度假基地、传统手工艺品加工基地”,“下姜逐梦”荣膺千岛湖旅游新十景。湖州市安吉县“小瘾半日村”以改造现有民居文化为基础,打造集高端休闲旅游、艺术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综合社区,成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全国集群民宿村落及新生代民宿样板区”的全国首家民宿集群村落。(四)管理精细环境美。本次考察所到之处,视野之内几乎看不到生产生活垃圾,这与当地政府的精细管理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早在2021年就率先推行垃圾不落地试点,实行“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做到“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村容更整洁”。杭州市桐庐县探索“中国式”垃圾分类,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利用,将村庄划分为若干网格,在网格内分类设置垃圾投放点,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