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慧”教学“活”课堂》感悟.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20628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慧”教学“活”课堂》感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慧”教学“活”课堂》感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慧”教学“活”课堂》感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慧”教学“活”课堂》感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慧”教学“活”课堂》感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慧”教学“活”课堂》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慧”教学“活”课堂》感悟.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读“慧”教学“活”课堂感悟“慧”教学“活”课堂这本书,封面就告诉我们了语文教学之法:抓住语言的藤,守住语文的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以读为本,开合有度;举重若轻,收放自如。接着由孙双金老师写序言,提出了名师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要有成名的课堂。名师都是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没有成名的课堂不能成为真正的名师。名师不仅要上好平时的家常课,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还要能上号公开课、研究课,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引领教学改革的方向。第二重境界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名师应该再向前走一步,思考“教什么”更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孙老师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要有“三大块基石”一一国学经典、诗歌

2、经典、儿童文学经典,就是探索建立新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强调小学语文是经典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是带得走的种子语文,是为儿童一辈子奠基的语文是人生语文的“童子功”。第三重境界是有鲜明的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名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见解和观念,他比教学风格更上位一点,更接近于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有三大特征:稳定性、独特性、体系化。这本书内容分为教学主张、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教育随感、名师评说、成长故事等六个部分。在教学实录里面有我们很熟悉的景阳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桂花雨、爬天都峰等课文的教学实录;在教学设计里面有晏子使楚、“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猴王出世等课文的教学设计;还有自

3、己的成长故事等,都很吸引人,让人有一种不读不快的感觉。我很赞同他的主张一一慧读课堂“活化”语感:落实好语文教学之魂,培养语感;做好语文教学之道,狠抓朗读。“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是培养语感。”很多教师觉得.语感的培养似乎有些虚无缥缈,无从下手,也无处用力。培养语感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朗读。今天的语文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似乎越来越多了,但是,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重复的朗读居多,形式化、表面化的朗读不少,脱离语言、专注技巧的朗读也并不鲜见。这说明,教师们对朗读的功能认识不够,没有掌握导读的方法,不能有效地运用朗读这一最常规、最重要的武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4、,读出智慧。一、语感-语文教学之魂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语感是一个人在长期的阅读和运用的过程中养成的对语言的感觉、经验,以及直观的快速领悟语言的能力。它对一个人语言风格的形成是有深刻影响的。培养语感最重要的途径是大量接触语言材料,不断地感受领悟和学习运用。语感常常和思维相结合。在学生朗读、说话、习作的过程中,我们既注重了学生对语言的实践和感受,也常常启发他们进行对比鉴别,归纳分析,想象发散这些都渗透着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分合思维、逆向思维和联想思维。学生感悟语言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发展。语感常常和审美相结合。一篇文章、一本书展示给学生的都是一个世界,或奇幻,或

5、壮美,或激动人心,或发人深省;它的语言,或清新秀丽,或气妙磅礴,或典雅情致,或明言彰理一这些,都是美的载体,审美的熏陶。出是语文教学中下可或缺的任务。学生在感受,品悟语言的同时,既受到美的南染,也感受到了语言的节奏、的律,准确和鲜活,这难道不是审美和语感的结合吗?所以,培养语感、训练思维、熏陶审美,都是要在朗读中进行的。朗读是最基本、最高效的方法。二、朗读语文教学之道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之道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植根于朗读,还要把朗读升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紧紧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大胆让学生去朗读,又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一定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这条路

6、去求知、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得。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把握内容,体会文章感情。朗读一篇课文,开始朗读时,要大略掌握书中写了哪些内容;接着朗读时,就要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再接着朗读时,就要整体把握书中的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每朗读一篇课文或一个文段,教师都要组织他们认真讨论,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们把朗读中遇到的“疑”和感受到的“知”毫无顾忌地说出来,再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互相补充,互相完善,这样,“错误”的就自然得到纠正,“正确”的就自然得到证明。学生就能够从不知到知,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学生可以通过朗读陶冶性情,激发审美情趣。“音美以感

7、耳。”(鲁迅)有感情地朗读,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叶圣陶认为“美文需美读”,因为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地感知教材的美。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其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积累语言,形成语感;可以通过朗读发展思维、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通过朗读领悟表达,习得方法。所以,语言的发展需要朗读,情感和审美的陶冶需要朗读,语感和思维的培养也需要朗读。朗读是一条训练的

8、主线,是一条藤。感悟和表达,审美和情感,思维和语感,都是叶、花和果,都在朗读的过程中得以落实。所以,只有抓好朗读一一这个语文教学的根本途径,才能还语文之本来面目。让我们一一多读书,少发问。我们教语文的,一定要做到“落实好语文教学之魂,培养语感;做好语文教学之道,狠抓朗读。”在这本书里,作者向我们“画龙点睛”地点明了抓住朗读,如何设计教学。有“向晏子学习反驳的艺术”的晏子使楚的教学设计;有“古诗可以这样玩”的游园不值的教学设计;有“读懂对话,较好对话”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设计;还有“语言,是个性的标志”的猴王出世的教学设计等,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在“教育随感”中,作者告诉我们,阅读需要两只眼。“全民阅读”的时代,阅读经典,需要两只眼只眼看传统经典,一只眼看外国经典;阅读一本书,也需要两只眼,一只眼看“同”,相似的东西让我们思考:为什么是这样?一只眼看“异不同的地方让我们探索: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要辩证地看问题,要多思考,“去其糟柏,取其精华”。有空了,读读这本书,会让人受到启发,会学到很多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