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笔下的“动物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蒲松龄笔下的“动物戏”.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蒲松龄笔下的动物戏摘要:清初作家蒲松龄通晓戏曲,在他的作品中,除了描写由人扮戏,也描写了木偶演剧,还描写了由艺人驯养动物来演戏的奇异场面。蒲松龄笔下的动物戏,见于小说也见于俚曲,有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场面,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戏曲史料和文化遗产。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动物戏;文化遗产谈狐说鬼的清初作家蒲松龄(1640-1715)亦通晓戏曲,相关描写屡屡见于他笔下,除了写由人扮戏(如聊斋志异中顾生商三官等),也写了木偶演剧(如聊斋志异木雕美人载源口河上有人以木雕美女作诸剧”且表演1真如生者”),还描写了由艺人驯养动物来表演戏曲的奇异场面。本文立足戏曲视角,谈谈蒲氏笔下妙趣横生的“动物戏”。驯养动物表演
2、,在中华乃至世界民俗史上都由来已久。人类驯养动物的历史极其悠久,古代中国的驯养动物表演也十分发达。有论者说:“对于动物表演史的探讨,我认为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它既是动物驯化史的部分,又是文化艺术史的一部分。或者还可以说,动物表演史其实也是一部人与动物的关系史。”此言甚是。既然驯养动物表演已是人类传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立足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考察及研究与人类相关的动物表演史,也就把魅力大大的课题。驯养动物表演自古有之且种类繁多。譬如“猴戏”,养猴驯猴在中国有悠久历史。汉代“百戏”有驯猴表演,山东济宁出土的汉画像石、辽宁棒台子屯汉墓壁画上可见其身影。魏晋南北朝,傅玄猿猴赋有“戏猴而纵猿”
3、,阮籍猿猴赋云“整衣冠而伟服”举头吻而作态二均言及猴戏。唐代,有驯猴随驾,皇上赐以绯袍,号“孙供奉”,事见幕府燕闲录等。任二北著唐戏弄第二章在傀假戏后专列“猴戏”,指出其有“百戏”杂耍和“戏剧”表演之别。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条记载市井中奇术异能,歌舞百戏”,亦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明代笔记留青日札卷十九有“猴戏”,并称“今教坊司能舞猴。清代猴戏”亦盛且日益民间化,聊斋志异卷五侯静山提及“旧有猴人,弄猴于村”。据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杂戏之技,层出不穷,如立竿、吞剑、走索、壁上取火、席上反灯、弄刀舞盘、风车簸米、飞水顶烛、摘豆抽签、打空铅弹、攒梯、弄缸、弄瓮、大变金钱、仙人吹笙之类他如抽
4、牌算命、蓄猴唱戏、弄鼠攒圈、虾蟆教学、蚂蚁斗阵等戏,则又以禽兽虫蚊而为衣食者也。”此处所谓“杂戏”,乃“杂耍”之意。又据光绪年间记述清代北京岁时风俗的燕京岁时记介绍,这些卖艺者多居京城外围南边乡下:“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余扶犁跑马,均能听人指挥。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马者,以羊易马也。苟利子即傀儡子,乃一人在布帷之中,头顶小台,演唱打虎跑马诸杂剧。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驾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而采莲者,抑何不自愧也!凡诸杂技皆京南人为之,正月最多。至农忙时则舍艺而归耕矣厂冬日农闲,京城周边
5、乡下人便入城来耍猴卖艺。清末民初汇编掌故遗闻之书清稗类钞戏剧类亦载“猴戏”,云:“凤阳韩七能弄猴。每演剧,生旦净丑,鸣铳者,击鼓者,奔走往来者,皆猴也,无一不备,而无一逃者。证诸民俗,山东平度年画、河北武强年画等中,都有猴戏场面的生动展示。用于表演的动物,有走兽类,有禽鸟类,还有昆虫。明代谢肇涮五杂俎卷六云:“幻戏虽小术,亦自可喜。余庚戌在京师,见戏者笼一小雀,中置小骨牌,仅寸许,击小锣一声,雀以口啄其机门,便自开,令取天牌,则衔六六出,取地牌,则衔么么出,其应如响。观毕,复击锣一声,雀入而门自闭。辍耕录载弄虾蟆者亦然。噫!亦异矣。”蒲松龄笔下有驯蛙表演,见聊斋志异蛙曲:“王子巽言:在都时,曾
6、见一人作剧于市,携木盒作格,凡十有二孔,每孔伏蛙。以细杖敲其首,辄哇然作鸣。或与金钱,则乱击蛙顶,如拊云锣之乐,宫商词曲,了了可辨。”这里,盒中伏蛙在卖艺人指挥下,竞能如乐队般演奏乐曲,令人称绝。蝴虎是蜘蛛的一种,善捕蝇,民间有驯养者,聊斋作者的同乡王士祺在池北偶谈卷二十四对“舞蝇虎”记述如下:“书言百兽率舞,传记所教,如舞马、舞象、舞鸾、舞鹤之属不一。杜阳杂编载,唐穆宗朝(或云宪宗),飞龙士韩志和,本倭国人,于御前出桐木合,方数寸,中以丹砂养蝇虎子,其形尽赤,分为五队,令舞梁州。上招国乐以举其曲,蝇虎盘回宛转,无不中节。每遇致词处,则隐隐如蝇声。曲终,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级者然。又续癸辛杂志
7、,临安呈水嬉者,以大辄贮水,小铜锣为节。凡鱼鳖维鱼之类皆名,呼之即浮水面,戴戏具而舞。观此则虫劣水族能舞,不独l兽矣。梳理明清笔记,可知驯养动物表演之俗在蒲松龄时代依然流行。从戏曲艺术角度审视,蒲松龄笔下对“鼠戏猴戏”的描写,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聊斋志异中涉及动物的篇章不少,如龙鹤鸟山烛造帝狐女蛇人小猎犬海大鱼猪婆龙青蛙神鹰虎神等等,大多带有超现实的奇幻色彩。例如,阿纤就讲述了山东高密有奚家三郎娶得“窈窕秀弱,风致嫣然”的鼠女后“不数年,家中大富的神奇故事。除此以外,聊斋志异中也有写实性的市井生活事象及场面,蒲氏笔下“动物戏”描写便出现在这类场景中,给我们留下可贵资料。鼠戏见聊斋志异卷四,讲述长
8、安市上有人“拍鼓板,唱古杂剧卖鼠戏,原文如下:一人在长安市上卖鼠戏,背负一囊,中蓄小鼠十余头。每于稠人中,出小木架置肩上,俨如戏楼状。乃拍鼓板,唱古杂剧。歌声甫动,则有鼠自囊中出,蒙假而,被小装服,自背登楼,人立而舞。男女悲欢,悉合剧中关目。驯鼠起于何时无从考证,宋代笔记春渚纪闻卷三载孙道人寄居俨州天庆观,“袖中尝畜十数白鼠子,每与人共饮,酒酣出鼠为戏”,但对这鼠戏如何表演没有记述。蒲松龄写鼠戏,写出了表演及道具。从戏曲艺术角度观察,他笔下鼠戏有乐器伴奏一拍鼓板”;有艺人演唱一“唱古杂剧;有驯鼠扮角“蒙假面”;还有搁置在卖艺者肩上的小小“戏楼”:再看训练有素的老鼠们,不但随着歌声像人一般起舞,
9、甚至像模像样地表演“男女悲欢”,传递角色情感,招一式悉合剧中关目”,真是好玩儿得很。元明以来,有“杂剧”和“传奇”盛行于梨园,较之后者,前者篇幅多短小,适合这市井艺人调度下的动物表演。古之戏楼,二层结构,上层演戏,下层是过人的通道,如此格局在会馆、寺庙多见,是百姓所熟悉的。鼠戏中的“戏楼”,当仿照其体制。鼓板是单皮鼓和檀板(亦叫牙子M梆板)两种乐器的合称,由鼓师掌握,戏曲演出中,他手拍板,手持签击鼓,负责整台戏中乐队的指挥。上述故事里,卖艺者一人拍板击鼓,给自己的伴唱打拍子掌握节奏,更审要地是指挥众鼠登场、退场及场上表演。在这人来人往的嘈杂市井中,一个艺人,十余只老鼠,“背负一囊”组成的戏班子
10、精简到不能再精简,到了就扯开场子,播地做戏,有音声有妆扮,有服装有道具,表演生动精彩。蒲松龄在此所写“杂剧,是艺人“唱”出来的,有“鼓板”伴奏,而且让老鼠着衣装戴面具登戏楼表演,尤其强调悉合剧中关目,因此不应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普通“杂耍”。也就是说,对此“鼠戏”描写,单单从杂技、杂耍角度认识是不够的(前述唐戏弄论及猴戏,将“演故事,有科白”的戏剧”和百戏”中称猴缘竿之类杂耍区分开来是不无道理的,亦可供我们考察蒲松龄笔下“鼠戏”时参考)。至于所演剧目是什么,聊斋作者在此“小小说”式故事中,未作更多介绍。“鼠戏”,俗称1耍耗子”,据燕京岁时记载:“京师谓鼠为耗子。耍耗子者,水箱之上,缚以横架,将小鼠
11、调熟,有汲水钻圈之技,均以锣声为起止。”此处记载的耍法较简单,呈现的仅仅是普通技艺。从地域看,鼠戏南北皆有,旧时,北京、南京等城市有些艺人为谋生想出了耍耗子这个行当。耍耗子的人背着个小木箱和一个特制木架,架上装有小塔、竹圈、风车、梯子等道具,艺人沿街吹嗔呐或敲小锣以招引观众。表演时,艺人先把木架支好,再从架子上端斜拉下一根绳梯,然后打开木箱盖子,敲响小锣,木箱里已训练好的几只小白鼠依次跑出来,沿着绳梯蹄上木架,表演爬梯、钻圈、转风车、荡秋千、双鼠摔跤、走独木桥等小节目,还会随着锣声翩翩起舞。耗子演得妙趣横生,娃儿看得喜笑颜开。此时,艺人忽然一声响锣,耗子纷纷躲进木箱,他便伸出小锣向观众收钱。在
12、那个缺少娱乐的年代,艺人排演的鼠戏,给人们带来欢乐,尤其为儿童喜闻乐见。按清代习俗,每年春节初一到初五期间,妇女是不许出门玩耍的。于是,妇人们便与艺人讲好价钱把鼠戏演到家里。这种简便易行的鼠戏便成为一种在当时很时度、很受欢迎的节日文娱活动,也为贫穷的艺人们赚得了换大米的铜钱。京城东岳庙的庙会上有“耍耗子”,迄今犹见。训练有素的“老鼠演员”在艺人指挥下,能有声有色地表演刘全进瓜三娘汲水状元祭塔姜太公钓鱼等戏目,让人称绝。较之其他动物,驯鼠这活儿不容易,明代文人谈到种种动物戏时就曾感叹:“长安丐者,有犬戏、猴戏,近有鼠戏。鼠至顽,非可教者,不知何以习之至是?”(五杂俎卷六)聊斋志异鼠戏这段文字,后
13、来被清稗类钞几乎原样辑入,由此亦可窥蒲氏作品的影响。写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这是聊斋志异的特色和优长。蒲氏小说描写的鼠戏也能表现“男女悲欢”“悉合剧中关目”,赢得观者赞赏。驯鼠为戏这种技艺,在鲁地民间卖艺者中世代传承并行艺南北。晚清点石斋画报旧闻有鼠子演戏,云:“山东人某甲,素以戏法谋生,而尤能别开生面。日前在苏州玄妙观中,以高约七尺、形如雨盖之木架安插地上。架内悬挂圆圈及各种抢刀耍物之类。而以硕鼠十余头处其中,能听锣声以为进退。所演各剧,如李三娘挑水孙悟空闹天宫等,类皆惟妙惟肖。并能以竹刀木枪用爪抓住,盘旋而舞。”在该文作者看来,鼠类竟然“灵动如人”,甚至“能作梨园子弟,
14、实在是太神奇了。2011年,有人去北京东岳庙逛了庙会后在博客中写道:“院子南侧,靠近偏门,有个耍白老鼠的摊位。摊主是位山东口音的老人,身穿紫色带龙纹的唐装,面前是一个铁木架子,大约一米多高,三层,上面装了很多机关,有楼梯、吊桥、滚轮、滑索,顶部还有两个西瓜状、柚子状的带洞的小屋子。他养了几只白老鼠,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用小棍驱赶它们像杂技演员一样,爬阶梯、过吊桥、滚转轮、钻屋洞,最后是赶到一个小吊桶,滑下铁木架子。周围围了不少人观看,小孩儿特多又,“老鼠嫁女1或老鼠娶亲”是华夏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常常出现在民间年画中,各地处理画面的方式不二“清代陕西凤翔年画老鼠娶亲,画的是鼠、猫大战,猫追鼠逃,
15、图中老鼠们身着戏装、头插翎子,有的举大越奔跑,有的持长枪迎战,有的扯式口站立,有的端架子坐着,有的在敲锣,有的在打鼓,个个宛如梨园舞台上唱大戏的角儿及乐队。”想必年画艺人创作时也受了市井中戏曲化驯鼠表演的影响,从而留下这般生动画面。小说聊衙志异之外,蒲松龄还创作了十多种俚曲,计有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蓬莱宴俊夜义快曲丑俊巴富贵神仙增补幸云曲墙头记被妒咒磨难曲穷汉词琴瑟乐等。般认为,鉴于聊斋志异以文言写成而不容易为下里巴人理解,蒲松龄又以俚曲这种通俗文艺形式来改编小说故事(当然,有的俚曲是直接创作而非以小说聊斋为基础)。这些俚曲,“并非游戏笔墨,而是通俗劝世之词,或叙述体说唱,或代言体表演,以方言写来,也是妙趣横生。聊斋俚曲裱妒咒篇幅较大,其中有“观剧”段,涉及“动物戏”的文字如下:江城上云:可恨男兄游荡,只想出去胡行。自从锁门之后,将近一月,起初还听见他长吁短叹,这两日吟哦起来了。既不误了他读书,乂省他出去放荡,岂不妙哉!【耍孩儿】恨男儿大不通,时时妄想在心中,松松手就去瞎胡弄。锁在他间房月久,没可思想才咕哝,把书本才有了清闲空。这个策公私两得,也不怕婆婆公公。下耍猴人领老婆、老猴上实不能招轻作重,老婆孩饿断腰筋。教给那猴子学作人,耍一耍为众爷们解闷。处处鸣锣玩耍,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