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心理防线,守护生命安全——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筑牢心理防线,守护生命安全——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筑牢心理防线,守护生命安全一、导入尊敬的学校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进行这样一次亲密交流。我是XX一中的专职心理老师XXX,从事学校心育工作已有10年时间,今天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筑牢心理防线,守护生命安全。了解到老师们上了一天的课,都有些疲惫,所以在开始分享之前,先邀请大家放一放手里的事,跟着视频做一段手指操手指曼波。(播放视频)谢谢!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大家在忙碌中也别忘了适当放松自己。今天分享的内容是“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 .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2 .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3 .学生常见心理危机与表现4 .青春期心理危机的识别
2、与干预5 .注意事项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老师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触,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身为老师也越来越不敢管教,这背后跟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不无关系。近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校园自杀事件频发,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2020年5月6日,西安一9岁小学生因无法完成老师作业跳楼。“妈妈,对不起,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2020年6月4日,缪可馨因作文被指负能量,跳楼自杀。此事经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2020年9月17日,江夏14岁男生在教学楼楼道被母亲教训,挨两耳光,跳楼身亡。2021年4月1日,四川三名六年级学生因分数不理想相约跳楼,其中一名中途打了电话给家长放弃了,其他两名从3
3、4楼跳了下去。2022年10月14日,江西铅山县致远中学胡X宇失联,106天后在学校附近隐秘山林被发现缢吊尸体。官方发布会称胡X宇系自缢身亡。远的不提,我们身边近几年发生的学生严重危机事件可能很多老师还记忆犹新。虽然提起这些,不免会让人感到焦虑、担忧,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去面对。悲剧的发生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但是悲剧的发生仅仅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过玻璃心吗?这个问题我们都需要好好地思考一回。绕过一个个危机事件,身为教育工作者不尽需要“亡羊补牢”,更应“未雨绸缪,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也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指出,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均存在
4、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心理困扰,有部分学生心理症状明显。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中18岁以下(30%),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50%),抑郁症学生休学率(41%),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15-20%),存在冲动行为(10.98%)o现在的学生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时代,可是精神不见得富足,常常感到无聊,对学习常有无意义感,受挫能力差;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但常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更有感知,不盲目听从父母,却更容易引发强烈的亲子矛盾,这些都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了。从现实角度来说,我参加工作11年,这些年学校里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情感隙
5、碍,接受正规医院治疗的学生越来越多。身为心理老师,每遇到一个因为抑郁或其他问题把自己手臂割得伤痕累累的学生,或者一些做出轻生举动的学生,我会感到深深地无助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青年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题调查,调查发现14.35岁青年群体中,无抑郁倾向的人群比率正在降低,而存在异域风险的比率正逐年上升。过半数的14.35岁的青年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在重度焦虑问题上,中学生所占比率更高。学生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并不是一个个数字就能丈量的。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给家庭带来阴影,甚至给社会留下隐患。三、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干预,实际
6、上也是我们身为每一个老师不容推辞责任和义务。心理健康是未来发展和人格健全的基础,没有心理健康,一切也都是空谈。我们也常常把“心理健康”当成目标和要求,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指一种积极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人,心情舒畅,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协调一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了几点心理健康的标准一一1.自我认识:能够客观全面认识自己并接纳自我,有心理安全感2 .独立性:具备基本的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能够解决日常遇到的一些问题3 .情绪:情绪基本稳定,心态比较积极,能够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4 .人际交往: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交
7、往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5 .环境适应:要求能够接受现实、承受挫折,并采取合理措施应对困难心理健康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理想状态。人的心理活动可以简单地分为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两种,而心理正常还细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有的老师在谈论个别学生心理问题时会认为该学生心理有问题,不正常。我曾在参加某校活动时了解到一个情况,一名正在接受抑郁症治疗的学生回到学校后,同学们告诉Ta,班主任让周围同学少与之来往,因为Ta不正常听到这个事,我深深倒吸一口凉气。不知道大家听到心里有何感想,又或者在平常遇到类似的情况,自己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想法和做法呢?我想说,可能有部分老师对于心理健康的很多内容不太了解,出现认识上的偏
8、差我可以理解。可学生当事人是无法理解更不能接受的,刚刚这个事例的学生因为此事曾多次出现自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面对类似的学生,可能我们真的做不到专业医生那样给予救治,但我们都需要怀着敬畏之心,尊重并关爱每一个生命。所以对心理问题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抱着一颗平常心,给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以尊重和接纳,也是为人师者必须要有的一个姿态。有心理问题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心理问题更为明显。在心理学中,青春期被誉为个体心理发展的“暴风骤雨”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情绪特点是情绪、情感强烈,有明显的两极性。或是激动、振奋,显得十分热情;或是动怒,感
9、到泄气,变得消沉起来。另外,此时青少年的情绪明显不稳定,有波动性的特点。他们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遇到顺利的情境时,就显得格外兴致勃勃,充满各种幻想,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力量倍增;但是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对信念就产生动摇,出现沮丧、灰心的情绪。之所以会有这些情况,其实跟人的大脑发育有很大关系,这需要我们科学辩证看待青春期“心理危机”。接下来我想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来解释“为什么需要辩证看待青春期心理危机”。请老师们提高注意力,我将会在屏幕呈现个别字,请你以最快的速度喊出字的颜色。注意是字的颜色。开始一一发现了吗?虽然测试前我跟大家强调了是喊出字的颜色,但还是会有部分老师喊错?这是怎么回事
10、呢?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心理学的神经心理测试,他测试的其实是我们大脑里的一些本能的机制,当我们看到字,大脑优先加工的是这个字,然后才会进行第二轮加工,字和颜色的区分,最后再由大脑打出指令,做出反应。你会看到在大脑里面本身就有一些我们难以克服的先天的一些大脑的生理基础。这一系列反应的过程需要大脑不同区域协同完成,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大脑额叶发育还不完善,这会导致在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时出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大脑额叶发育不成熟,导致情绪调节能力弱,冲动抑制能力弱,自我控制能力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油门”大于“刹车”,他刹不住车,往往容易造成一系列问题。那么与“心理健康”对应的“心理危机”,是什么呢?心理危
11、机,指当面对困难情境,而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官场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出了他的能力,心里感到痛苦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危机”、“危机”,有“危”也有“机”,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问题。“危”具体表现在,亲子冲突,校园暴力,叛逆网瘾,厌学弃学等问题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危害。“机”则表现为当学生能够有效应对这些困难时,可以获得心智成长,价值观塑造,亲子关系促进,心理韧性培养等方面的进步。从心理社会性发展规律与青春期心理危机的角度讲,青少年时期尤其特定的成长危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应不同的任务(播放视频)。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
12、得角色同一性,需要克服角色混乱。角色同一性主要是指自我的认识和悦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悦纳自己,通常会引发自我认同危机,产生自我焦虑。四、学生常见心理危机与表现那么心理危机有哪些表现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一一“活着没意思,轻生女孩拨打110”这是安徽宿松一名110接警员接到了一个女孩的电话,“姐姐,你觉得活着累吗?”“不累呀,怎么啦?”“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呀”“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再也见不到我的家人了”接警员多次询问女孩的位置,但女孩拒绝透露,挂断电话。然而,经接警员反复多次的回拨,女孩的手机终于拨通!好心路人在电话中告知情况并提供了女孩所在的位置。随后,120救护人员和民警及时赶到,女孩已被
13、送往医院,目前身体无大碍。再回到胡鑫宇事件,生命的逝去令人惋惜。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胡鑫宇层流露出种种轻生厌世的信号:他曾经向身边同学诉说“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压力大,活着没意思,是不是约着去跳楼”,这求救的信号却被忽视了。他还多次打电话求助妈妈,想通过回家、休学不读书来解决痛苦。他内心的挣扎,他一次次的求救和他最后的呻吟与呐喊。这样便能理解,他为何藏到如此隐秘的地方自缢,也许他在验证自己的想法“试着销声匿迹”,看看是否“真的无人问津”?可以理解,他什么都不带,唯独带上录音笔,他要把生命最后的呐喊留给世人,这也说明他多么渴望孤独的身影被人看见、内心的痛苦被人听
14、懂。心理危机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状态,这些心理活动通常会通过身体、行为、情绪、认知等方面体现出来。比如身体上经常感到劳累及疲倦,出现越来越多身体不适,睡眠及饮食发生改变,反常地不注重卫生/仪容等。行为上学习退步,无心向学,喜欢离群孤立,与人冲突增加,有参与高危与自毁行为等等。情绪上出现情绪转变,怨恨自己、脾气暴躁,过度恐惧或焦虑,负罪感、无价值感。认知上出现认知功能减退,产生无望及无助的想法,倾向于自责、自我批评,甚至出现“我死了有谁在乎”等消极的想法。青少年情绪波动较大,遇事容易冲动,当他们心理困惑未能得到及时化解而日益严重,或遭遇重大生活变故时,有可能会爆发校园危机事件,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
15、的事情。教师要对以下警示信号时刻保持充分的敏感性,警惕学生可能做出的过激行为。当发现学生出现这些言行时,及时上报学校,启动必要的评估预防与干预工作。心理危机得不到有效解决可能会发展为持续的心理问题。中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呢?(简单展开)学习心理问题情绪障碍强迫型人格。失恋、患急重病哪些生活事件会引发学生较强烈的应激反应,引发心理问题呢?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调查表了解:排序事件发生率1考试失败或不理想94.9%2学习负担重79.8%3被人误会或错怪78.9%4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矛盾72.0%5家庭给你施加学习压力64.5%6当众丢面子59.0%7家人之间有矛盾56.8%8升学压力51.1%9受人歧视或冷淡50.7%10生活状况(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坏49.6%面对这些生活事件,学生如果能够按照自我经验,使用常规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心理危机大概率不会产生。如果学生自身无法有效解决,就会产生心理危机,这时候能够得到帮助,困扰解决了,学生便能度过危机,得到自我完善。如果得不到帮助,或者说危机干预无效,有可能会产生持久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五、青春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青春期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拿着专业“放大镜”细觉察、慎识别。学校方面则需要三层支援、分层介入:全体教师一及早识别,支援较脆弱学生一教导、辅导及支援较脆弱学生学校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