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结局谜中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自成结局谜中谜.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李自廨局谜中谜顺治二年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顺皇帝李自成在陕西抗清失败,带领余部南撤。清朝英亲王阿济格率精兵千里穷追。有关李自成的下落,几百年来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两种结局一被杀而死、遁迹老死。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顺皇帝李自成在陕西抗消失败,带领余部南撤。清朝英亲王阿济格率精兵千里穷追。农民军虽经苦战,却无力挽回危局,在武昌至九江一线,被清军连续七次追击,损失惨重。大顺政权的诸多武将文臣或战死,或被俘,或投降。李自成的两个叔父、三个妻妾与许多将领的家眷都落入清军手中。李自成在这毁灭性的打击之后,不知所踪,成为历史之谜。有关李自成的下落,几百年来众说纷纭,但归
2、纳起来不外两种结局被杀而死、遁迹老死。李自成究竟陨落何方李自成究竟哪里去了?原来在长江边的激战中,清军截获了李自成的坐船,听说李自成率部分亲随舍舟登陆,折向西南逃去。清军立即以重兵穷追,在鄂赣二省界上的通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现隶属成宁市)九宫山区追上了这支农民军。但李自成本人仍无踪影。不久,在湖广一带对峙的清、南明双方都从前来投降的大顺军余部将士那里听到了共同的消息:李自成在九宫山下率少数亲兵冲出重围,企图到江西汇合余部。不料在途中为“乡兵”(当地地主的民团武装)包围,李自成等全部遇害!阿济格立即向北京告捷,并准备班师回朝。南明总督何腾蛟也向福建的隆武小朝廷报告了这一“好消息”。然而,南明
3、、清双方有不少官员都感到疑惑:李自成身经百战,怎会死于一小撮乌合之众的“乡兵”之手?恰好这时传来了李自成还活着的消息,有的说他到了江北,有的说他出没于江西。这下子南北舆论哗然,明清官员们纷纷攻讦何腾蛟和阿济格谎报军情、冒功邀赏。清廷降旨斥责,阿济格连忙上疏谢罪,承认李自成的下落还有待核实。何腾蛟仍坚持李自成已死,但也承认没有见到实据(指李自成的首级),并辞去了南明给他的封爵。不久查明,关于李自成在江西、江北活动的消息纯属谣传。分布在两湖各地的大顺军余部群龙无首,纷纷投降。更重要的是,通山县的士曝程九伯于七月间到了武昌总督衙门,自呈在九宫山牛迹岭下杀死李自成的经过,并上缴了据说是李自成的“龙衣金
4、印”等物。那么,为何他早不来报“功”?据说是因为当时局势尚未稳定,他惧祸不敢声张。现在消朝的统治稳固了,他才放心前来。清廷当即派人到通山验看尸首。但时值盛夏,两个月过去,首级早已腐烂,哪里还能认得出来呢?尽管这样,清廷还是相信了程九伯的报告,武赏了程九伯。尽管“终无实报”,但关于李自成下落的一场风波,终于渐渐平息了。此后,李自成死于九宫山之说,已成定论。由于辗转相传,通山九宫山”在许多史籍中变成了“通城九宫山M兴国八功山”黔阳罗公山”,等等。1956年史学界对此进行了讨论,最后确认“通山九宫山说为其他各说之始,同时还找到了程九伯后人编写的记载李自成之死的程氏宗谱,于是把原来依明史记载在通城县修
5、建的李自成墓移设于通山,这就是今日九官山“闯王陵之由来。神秘的奉天玉和尚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三百多年过去了.1980年的一天,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夹山林科所的工人在基建中偶然挖出了清初夹山灵泉寺奉天玉和尚的墓葬,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关于“李自成死地1的问题,也重新引起了争议。奉天玉和尚究竟是什么人?这得从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谈起。那年春天,石门县来了一个操西北口音的和尚,号奉天、字明玉,住到灵泉寺的废墟里。很快,有不少人来投到他的门下。人迹罕至的古刹热闹起来,不久竟聚集了三千人。这些和尚开山自给,而又不忌酒肉,并且还与附近各县的一些具有反清思想的明朝遗老联系密切。这一切当时未引起清廷注意
6、。但到r乾隆年间,即奉天玉死去七十多年后,石门所在的澧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知州何璘却从当地一位儒学教授那里听到一个惊人消息,:奉天玉就是李自成!何璘当即赴夹山调查,他看到了寺里所藏的奉天玉遗像,据说与史籍所描述的李自成相貌相符。他以此与传说及史籍记载联系起来,得出结论:九宫山事件其实是李自成精心策划的一场“设疑代毙”之计。李自成借此摆脱追兵,逃到夹山“禅隐”起来。“奉天玉”之名就隐喻着李自成:李自成曾称过“奉天倡义大元帅,而玉则是王字多一点,可见李自成“至死不去王号云云。何璘的结论在石门引起轰动,奉天玉的墓碑被打倒,碑文中奉天玉等字被铲除。此后石门县关于奉天玉即李自成的传说越来越多。同时,
7、在李自成故乡陕北米脂县也出现了同样的传说。但在史学界,当时这种说法并没什么影响。1980年的发现改变了这种状况。这里有奉天玉的徒弟野拂为他撰写的残碑,碑中有“况值戎马星落等字。野拂本人的荃碑,更有“战吴王于桂州、追李闯于澧水之句。于是,不少学者撰文,认定奉天玉就是李自成,且李白成于康熙年间在夹山圆寂,享年七十余岁。谜中有谜“夹山说与九宫山说之争,如果仅仅是一个“死地、终年”问题,却也无关大局。然而李自成毕竟是一个身系明清两朝兴亡的人物,围绕他的归宿,人们乂发现了许多重大的疑团。其一,李自成由武昌东下的战略意图究竟何在?史籍说当时大顺军“声言欲取江南”,可是从军事角度看,这样做无异于自投罗网。从
8、政治角度看,也很难设想李自成在被清军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时还会想着与南明朝廷决一雌雄。因此,有人提出李自成只不过是声东击西,他很可能根本不在东下的那支大顺军中。如果真是这样,李自成也根本不会到达九宫山,更不用说死在那里。然而,李自成当时的意图尽管可以有种种猜测,但要证实,谈何容易!其二,鄂东战败后的各支大顺军余部,在联明抗清的长期历程中显得关系松散,甚至互相仇视。如果李自成仍然在世,他丢下部队任其盘散沙而跑到夹山去当和尚,这不成了逃兵吗?持“夹山说”的史学家主张联明后的大顺军仍有统一组织的整体,指挥就是退居幕后的李自成。这样,问题又涉及大顺军在联明抗清时期活动的总评价了。可见,李自成归宿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死地、终年”,也不仅是奉天玉究竟是谁的问题。它关系到明清之际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内幕,关系到这段历史的全局。直至今日,李自成战败后的结局仍然是谜中有谜。要揭开历史真面目,还需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