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 跨学科德育融合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 跨学科德育融合课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跨学科德育融合课程(六年级下)飞天梦想课程简介授课人员:语文:数学:科学:授课年级:选取六年级学生为授课对象。备课、磨课过程:首先根据六年级下册各学科内容确定课题为飞天梦想,涵盖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科学探索宇宙,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每个人找到自己学科的讲解点,把这些点贯穿起来,明确上课顺序。先是自己备课,然后找同学科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修改,三学科交流后确定上课流程。试讲,针对在试讲中发现的问题再次修改。授课时长:整个课程用50分钟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语文: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数学:能根据具体事例,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并且会分
2、析要求的问题与哪些条件有关。科学: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究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2 .能力与方法目标:语文:(1)运用“时间+事件”的方法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数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科学: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培养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3 .育人目标:语文: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中激发民族自豪感。数学:通过研究神舟飞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3、的精神。科学: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语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数学: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科学:通过望远镜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两条主线,了解人类认识、探索宇宙空间的历程。2 .难点:语文: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数学:分析要解决的问题与哪些条件有关。科学: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历程。【教学方法】讲授法、感悟法、实践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国内外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
4、学生准备中国航天史大事、世界航天大事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引入新课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飞天梦。二、揭示课题,学生质疑(一)、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齐读)(二)、质疑:
5、看着课题,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预设:千年梦是什么?怎么圆的?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叫千年梦?为什么以它为课题?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今朝指?)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师过渡:看来同学们的疑问还真不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边读边画,找出问题的答案,可在自己感受深刻的词句旁作批注。然后同桌或四人小组再合作交流,互相补充。(一)生自由读文。(二)谁能说说你通过读文都知道了些什么?生自由汇报,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三)再次共同梳理,确立本节课研读重点:千年梦是怎么圆的?从中体会到什么?梦圆的意义?写法?)(四)小组讨论,提升感悟。
6、自己读完有了见解之后,小组内交流。(五)重点探究.1.文中哪句话最直接、最准确地表明了题目的意思“千年梦圆在今朝”?预设一:【出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1)作为炎黄子孙,读了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2)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数千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是何等的自豪与骄傲啊。读出这种骄傲。可是,这个圆梦的过程是艰辛而又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炎黄子孙进行哪些尝试和努力?预设二:【出示】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7、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这里用万户尝试试验的事例说明了实现飞天梦的不易。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三:【出示】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抓住“一百一十”、“三千多个”,从这两个数字中你读懂了什么?2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完成这项工程,一起读,读出这种不容易和团结合作。【出示】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
8、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1) .是啊,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团结合作、同心协力、忘我工作、不懈努力、默默奉献)读出你的感受。这里用众多单位的协作、众多工作人员的付出的事例写出了圆梦的不易。(2)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飞船在环绕地球1
9、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出示】(杨利伟图片)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我们一起来看。【出示】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3 .联系上文,你怎么理解这三句话?(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众多单位协作和众多工作人员的同心协力才有了梦圆的一刻)让我们带着对他们的尊敬和感谢再来读这两段话。(单位协作段和工作人员付出的段落)【出示】航天工作者工作的图片4 .一个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梦圆的过程中有太多的感人故事,请同学们读读这段文字【出示】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
10、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的壮丽场景。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600多位航天工作者,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有的人为了寻找飞船的残骸活活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人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年轻的生命早早的凋零;有的人为了排除险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一座座墓碑不会说话,但却记载着航天工作者的航天豪情壮志,让我们饱含深情的读一读(工作人员付出的段落),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齐读)四、课堂过渡提出问题“千年梦圆在今朝“,我们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同学们
11、,通过刚才的学习,和前面几节课的探究,现在你们对宇宙有了哪些了解?五、实施探究:1.“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不会停留在摇篮里”,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就不断地对宇宙进行探索和研究。你们知道人类借助了哪些工具来探索宇宙空间的吗?小组内讨论交流。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再满足于在地面上观测宇宙了,于是新的观测技术和手段也不断地涌现出来,通过资料你都了解到哪些?小组内交流资料。六、展示与交流:1 .谁把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大家说一说?2 .老师随着学生的汇报补充资料。3 .同学们再看这样一段资料:“挑战者号”。听了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七、巩固应用,拓展创新。1 .在对宇宙探索实践中,我们中国人通
12、过自己不断创新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课前我们也搜集了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历程吧。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2 .你有什么感受?3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查找各种有关宇宙和人类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八、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模拟图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国家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关于神舟六号飞船,你都了解什么呢?你觉得里面数学上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东西吗?下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关于轨道舱的描述:“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厅”,是因为2名航天
13、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盥洗和方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读完这段文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九、实施探究: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它的体积是多少呢?为了计算简便,我们可以估算成总长度为3米,直径为2米。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十、展示与交流:谁能起来谈谈你是怎么思考的?十一、拓展延伸:除了可以研究神舟飞船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研究什么呢?如果现在想知道神舟六号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是多少?你觉得应该知道哪些数据呢?我们应该知道它离着地球的高度(也就是相当于地球的半径十空中的高度),还要知道它的飞行速度。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课下去探究。十二、课堂小结
14、: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有追求,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把航天精神发扬光大。相信你们一定会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科学技术建设的大潮中去。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就交给你们了!【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目的是一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利用图片资料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加宽广,而且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设计教学的时候按照教学建议进行了教学,先让学生自学:千年”梦”指的是什么?怎么圆的,为什么能圆在今朝?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5、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有针对性,每个教学步骤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样才能真正创立实效课堂。通过探究神舟六号的轨道舱,引申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讲生活中的所见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自主尝试解决,然后和全班同学交流想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研究飞船的运行速度,让学生意识到要解决一个现实问题,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而我们数学研究的是抽象后得到的模型,排除了一些其它的干扰选项,让学生体会到抽象思想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总之,本节跨学科课程,能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中了解了太空知识,感受到祖国的航天技术的发展,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