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XX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和深化医改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和泉州市医改工作部署,推动全市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和我市实际,制定20XX年下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一、突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1 .推进健康XX行动。加快制定健康XX2O3O行动规划,建立健全健康影响评估考核工作机制。稳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宣传行动,加强公众健康习惯养成教育,大力倡导勤洗手、科学戴口罩等文明卫生新风尚。9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农贸市场环境
2、卫生专项整治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粉尘危害项目申报率等7项指标均达到95%。全面推广应用八闽健康码,助力疫情精准防控和人员健康有序流动。(市卫健局、爱卫办、文明办、数字办等,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雪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2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疾控机构职能设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市乡村传染病防控三级网络建设,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加快XX市医院新院区传染病区和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实行医防
3、融合机制,市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选派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担任“公共卫生专员”,驻点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探索疾控机构通过增加技术服务等方式取得的收入,按一定比例纳入绩效工资增量激励。市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雪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3 .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建立健全突发疫情监测预警联防联控、应急响应等工作机制,推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应急管理等信息系统协同共享。落实“三区两通道”要求,9月底前,全市发热门诊机构必须
4、完成发热门诊和留观室改扩建;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疾控机构都要设立生物安全二级标准核酸检测实验室,市疾控中心再建1套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市医院实验室的检查能力在现有最大日检测量的基础上提高一倍。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等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外环境(含食品、污水)新冠病毒监测,指导开展重点场所消杀,做好监测数据分析、预警工作。市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雪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4 .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规模适宜、功能完善、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强化公立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能
5、,尤其加强市医院和中医院呼吸、感染、重症医学等学科建设,强化感染性疾病等科室布局和人员配置及业务培训。提升新冠疫情的医疗救治能力,市医院和泉州市光前医院作为定点医院的收治床位要按照总床位数的10%进行准备,指定南侨医院、海都医院、洪瀚中心卫生院作为后备收治医院。明确市国家篮球训练基地、鹏峰中学人防工程作为方舱医院备用场所,加快完成方舱医院改造设计工作方案,提升传染病的医疗救治能力准备工作。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开展新冠肺炎救治技能培训,推进医疗救治同质化和规范化。坚持中西医结合,组建临床与中医结合、临床与护理结合的医疗救治团队。市卫健局、发改局、住建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局、消
6、防救援支队、文体旅局、商务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医保XX分局等,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雪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5完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制度。加强卫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品种、规模、结构。建立医用药品、消杀用品、医用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储备机制,鼓励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各企事业单位建立口罩等物资储备机制和应急保障制度。按照既往疫情高峰期30天使用量进行医疗物资储备;各定点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储备量分别至少满足30天、10天、10天的需求量。发挥县域松散型医用防护用品采购联盟作用,降低常态化疫情防控耗材成本。(市市场监管局、财政局、卫健局、发改
7、局、工信局、商务局、教育局、医保XX分局等,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雪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6.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科学核定公共卫生机构编制,不断充实生物安全、流行病学、检测检验、应急管理等领域人才队伍。开展公共卫生人才专项调研,着力完善职称结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研究制定医疗卫生机构紧缺急需人才目录,探索提高疾控机构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及相关人才补助政策,加强传染病人才、疾控人才、校医队伍等专业力量建设。优化疾控机构岗位设置,探索建立一定数量的重点学科关键岗位。建立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建立符合疾控中心机构特点的人才评聘制度,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性。探索建立公共卫生人才
8、培养、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市委编办,市卫健局、人社局、财政局、教育局负责)二、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推进三医全联深动改革7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配合建立“多方会商、监测监管、效果评估”等工作机制,坚持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路径,10月底前完成医疗服务价格调价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符合条件的启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合理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执行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对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明显的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医保XX分局、市卫健局负责)8,加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力度。全面跟进国家及省扩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工作。落实国家基本
9、药物制度,建立基本药物优先使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行基本药物差别化补偿机制。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组织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跟进福建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试点。组建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联盟,在省试点4个品种基础上,遴选部分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医用耗材品种,开展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联合带量采购试点工作。建立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药品耗材采购信息共享互用机制,定期发布重点药品、耗材点评目录。医保XX分局、市卫健局、市场监管局负责)9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以按病种收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进一步扩大病种数量和覆盖面,20XX年
10、市医院、中医院按病种付费的出院人数占比均达50%以上。积极跟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完善医保资金打包支付机制和绩效考核,建立市医保部门与医管委之间谈判协商机制,参照泉州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打包支付指导意见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医共体医保打包支付方案。(医保XX分局、市卫健局负责)10.积极优化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完善与紧密型医共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制度,落实慢性病“长处方”等政策,引导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及时公布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大病病种目录,落实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医保XX分局、市财政局、卫健局负责)三、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提
11、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11.加快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党组织调整由总医院党委管理,实现内设机构党支部全覆盖。加快出台XX市总医院和总医院院区(分中心)医院章程。抓紧制定市总医院和各成员单位的绩效考核方案,严格按考核结果兑现目标管理年薪。提升住院病案首页质量,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20XX年市医院按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占比稳定在50%以上。抓好暖心服务三年行动,市医院、中医院争取进入社会满意度调查评估全省前50位,泉州市前列。(市卫健局,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医保XX分局,团市委等,各乡镇(街道)人
12、民政府(办事处)负责)12.加强公立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管理。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制定细化市直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量化评价指标。全面加强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全成本核算,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加强成本控制考核与审计,落实公立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实行三级公立医院派驻总会计师,并逐步推广至二级公立医院。加强对紧密型医共体(市总医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提升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市卫健局、市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医保XX分局负责)13.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市总医院院长(书记)、总会计师、纪委书记年薪和医共体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目标管理年薪由市财政全额保障O全面落实医疗卫生
13、机构用人自主权O建立以总医院为单位的编制周转池,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统筹使用,实行区域医护人员规模控制数动态管理及全员岗位管理。完善医院岗位(人员类别)职称比例、科室职数、学科设置,完善公办医疗机构薪酬总量核定办法和人员薪酬水平合理增长机制,探索实行临床专业骨干协议年薪制,落实紧缺、急需专业和薄弱专科岗位财政补助政策。(市人社局、卫健局、财政局,市委编办负责)14.优化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加快床位资源建设,推进市医院新院区建设,启动成功医院、洪梅镇卫生院、省新镇卫生院等新建改扩建迁建项目。加强核心专科和薄弱学科建设,深化与医联体单位的紧密协作,积极运用“互联网+医疗服务”,与泉州、
14、福州、厦门等三级医院合作共建,加大人才和技术支撑力度。柔性引进高端卫生人才,继续实施“双主任制”等学科共建管理模式。继续深化与上海大学等医学院校及省市级医疗单位的深度协作,办好“九日山医学论坛”系列活动。实施“优秀卫生人才培养计划”,选派一批中青年医学人才,经过计划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临床经验、领先技术水平的优秀卫生人才。探索开展国家级专家手术周门诊日活动,提升疑难危重症诊治、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疾病防控和医院管理等水平。(市卫健局、发改局、人社局、财政局、医保XX分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5.推进紧密型
15、医共体建设提质扩面。加快整合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加强项目管理,全面完成世行贷款医改促进项目4个支付关联指标和8个监测指标。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9月底前完成资源整合和班子配备、挂牌等框架搭建工作;11月底前建立医共体医保基金打包支付制度并实质运行,12月底前稳步推进实质运作,边开展边分析,边改革边评估,整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市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医保XX分局负责)16.加强县域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建设。推动XX市级医院五大临床薄弱学科(新生儿科、精神科、康复科、血液透析科、重症监护)和五大核心临床专科(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急诊)建设管理,实质运行六大中心(
16、消毒供应、心电诊断、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验、远程会诊)。通过上联下带、对口帮扶等方式,培养全市医务人员诊疗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技术水平。积极推动社区医院建设,增强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市卫健局负责)17.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进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建设,巩固一体化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成果。10月底前完成一体化建设的村卫生所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全面实现医保“村村通”或“就近通”。扩大慢性病病种范围和签约人员范围,健全按居民签约服务数量、质量、满意度等获得合理报酬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完善和实施慢性病等重点疾病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强化基层医防融合。加强乡医队伍建设,逐步改善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现状。(市卫健局、医保XX分局、财政局、人社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18.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财物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统筹推进世行贷款医改促进信息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