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的基本要求及风险管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火作业的基本要求及风险管控.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动火作业的基本要求及风险管控动火作业是企业常见的一种作业,也是风险较大、事故多发的一种作业。在构成火灾的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要素中,动火作业主动提供了点火源,因此如果可燃物管理不好,在空气环境下必然引发火灾。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将“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施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喷砂机等进行的作业”划为动火作业范畴。一、动火作业的基本要求及风险管控动火作业涉及的危害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火灾和或爆炸的风险 在作业环境中暴露风险和人员受伤风险1、建立作业标准企业应建立动火作业管理
2、制度,至少包含如下内容: 明确建立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 明确不同部门和人员在动火作业管理中的职责; 明确动火作业管理程序; 明确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和风险控制措施;明确动火作业考核和持续改进要求。2、作业前风险管控要求开展危害辨识危险化学品企业应组织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开展作业危害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开展安全措施交底作业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主要包括:a)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与应急措施;b)会同作业单位组织作业人员到作业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
3、的可靠性,熟悉应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及分布;C)涉及断路、动土作业时,应对作业现场的地下隐蔽工程进行交底。(3)作业工器具检查作业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应组织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检查:/作业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应完好;/作业时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割)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等各种工器具符合作业安全要求,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式、移动式电动工器具应逐个配置漏电保护器和电源开关。作业现场清理、封盖并配备应急器材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防火措施,并配备消防器材,满足作业现场应急需求。图片对作
4、业设备及管线进行能量隔离作业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应采取措施对拟作业的设备设施、管线进行处理,确保满足相应作业安全要求:a)对设备、管线内介质有安全要求的特殊作业,应采用倒空、隔绝、清洗、置换等方式进行处理;b)对具有能量的设备设施、环境应采取可靠的能量隔离措施;注:能量隔离是指将潜在的、可能因失控造成人身伤害、环境损害、设备损坏、财产损失的能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隔离和保护。包括机械隔离、工艺隔离、电气隔离、放射源隔离等;c)对放射源采取相应安全处置措施。对设备及管线作业时,应进行气体检测分析5.2.6 在作业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上或设备内部动火时,动火前应进行风险分析,并采
5、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必要时应连续检测气体浓度,发现气体浓度超限报警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动火前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采样分析。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个体防护装备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应正确佩戴满足GB39800.1要求的个体防护装备。(8)办理作业审批3、作业风险管控要求查明作业设备及管线的内部盛装介质,制定管控措施5.2.7 拆除管线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危险特性、工艺条件及其走向,并根据所要拆除管线的情况制定安全防护措施。5.2.8 在有可燃物构件和使用可燃物做防腐内衬的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2)富氧设备及油气罐区内动火有特殊要求5.2.9 在
6、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23.5%(体积分数)。5.2.10 油气罐区防火堤内进行动火作业时,不应同时进行切水、取样作业。动火作业期间周边不应有其他易燃易爆物质排放的作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5.2.9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IOm范围内、动火点上方及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作业;在动火点IOm范围内不应进行可燃性粉尘清扫作业。(4)动火作业期间应避让危险品运输机车5.2.11 在厂内铁路沿线25m以内动火作业时,如遇装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
7、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图片电焊机的防护距离不足时应作为动火点进行管理5.2.12 使用电焊机作业时,电焊机与动火点的间距不应超过10m,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焊机作为动火点进行管理。气焊、气割时对气瓶有位置要求5.2.13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烘瓶应直立放置,不应卧放使用;氧气瓶与乙快瓶的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点间距不应小于IOm,并应采取防晒和防倾倒措施;乙烘瓶应安装防回火装置。4、特殊情况动火作业要求(1)特级动火作业有附加安全规定5.4.2 特级动火作业还应符合以下规定:a)应预先制定作业方案,落实安全防火防爆及应急措施;b)在设备或管道上进行特级动火作业时,设备或管道内应保持
8、微正压;c)存在受热分解爆炸、自爆物料的管道和设备设施上不应进行动火作业;d)生产装置运行不稳定时,不应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特级动火作业全程采集影像高处动火作业的基本要求高处动火作业使用的安全带、救生索等防护装备应采用防火阻燃的材料,需要时使用自动锁定连接;高处动火应采取防止火花溅落措施;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停止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的基本要求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将内部物料除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应进行吹扫和置换,打开通风口或人孔,并采取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作业前应检测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合格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当一处受限空间
9、存在动火作业时,该处受限空间内不应安排涂刷油漆、涂料等其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可燃物质的作业活动。可燃粉尘环境中动火作业的基本要求发生粉尘爆炸的基本要求:可燃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并点燃。粉尘爆炸还需满足很多其它条件,例如:粉尘必须是易燃的,并释放足够的热量以维持燃烧。粉尘必须能悬浮于空气中。粉尘有合适的粒径来传播火焰。粉尘的悬浮浓度必须在爆炸范围内。火源必须接触悬浮粉尘。大气中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燃烧。5、作业后风险管控要求作业后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验收关闭作业票。6、作业票的管理(1)安全作业票一式三份:监护人员、作业单位(动火人)、和安全管理部门各持一份。(2)安全作业票应至少保存一年,作业过
10、程影像记录应至少留存一个月。二、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1、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不满足国家标准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中描述“特级和一级动火证有效期不超过3天,二级动火证不超过5天”,不符合GB30871的要求。2、动火作业证填写不规范某企业作业票提前办理验收。生产车间脱硫塔平台处电气焊安全作业,未落实作业票中安全措施第9项“现场配备消防蒸汽带两根、灭火器两台,铁锹三把”的安全措施,未落实安全交底,实施安全教育栏中未签字,作业正在进行中,但已进行了完工验收签字。3、动火作业现场管理混乱例如电焊机未设开关箱和漏电保护器,一闸多机;电焊把线与气焊胶带、电源线等其它物品交混在一起;采用螺纹钢作
11、为电焊机外壳接地体。4、高处动火作业未采取防坠落和火花飞溅的措施,气瓶使用未满足防护距离要求5、未办理动火安全作业票某化机公司张某在厂区管廊下现场使用砂轮打磨管道焊口,涉及临时用电和动火作业,未提供动火、临时用电安全作业票。6、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修改)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不排除,仍冒险组织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
1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7、危险作业罪(新增)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2)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而拒不执行的;(3)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未经依法批准或者许可,擅自从事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以及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度危险的生产作业活动的。三、
13、改进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建议1、企业HSE管理水平高低已成为行业洗牌的重要推动因素A企业应主动落实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应建立“无安全作业证,不作业”的安全理念,并在实际的生产管理活动中予以践行;A建立企业的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安全作业管理系统建立、使用、检查、考核和培训等方面职责和要求,确保特殊作业规范要求得到执行;2、强化作业过程中的管理(I)作业前要全面开展风险分析;(2)作业过程中严格作业许可管理,尤其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抽堵盲板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等危险性作业;(3)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监控。A对安全作业票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分析存在的共性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发挥安全作业票作为最后一道防止作业安全事故的安全屏障作用。A必须选好管好承包商。从承包商资格选择、承包商人员培训I、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作业过程中的检查等全过程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