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量感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单元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量感的实践与思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单元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量感的实践与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课标还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量感的形成,需要教师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不断体验与内化。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数学单元教学是通过重组单元模块让学习目标更为精准;通过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习内容更加集中。单元教学指向知识本质,能够将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相互连接形成知识网络。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
2、的理解和对迁移的应用。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主题的学业要求如下:积极投入模拟购物活动,能清晰表达和交流信息,认识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币;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反思并述说购物的过程,积累使用货币的经验;形成对货币多少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养。在实际生活中,购物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虽然特别熟悉,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付款的重要方式,孩子们经历使用现金支付的机会太少或者几乎没有,因此,人民币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学目标也需要在不断地巩
3、固中才能达成。基于对学情的思考,对大单元视域下量感的培养,在教学购物单元内容时,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课后,都给孩子创设了丰富的实际情境,通过多次真实的实践体验,感受付款的过程就是人民币单位累加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解货币的意义,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在大单元教学和学生量感培养的实践中,我也有了以下几点思考:Nol构建知识体系大单元教学是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教师要加强对知识的掌控,以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教材中课程内容安排如下:教材中前两节课内容安排极其相似,都是在认识人民币
4、的基础上用其解决情境中的不同问题。如果按照教材安排教学的话,学生可能会对教师的教学流程了如指掌,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因此,我在教学本单元时大胆选择大单元教学,将这三个课时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重新整合。重构后制定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以及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根据生活经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2 .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之间的简单计算,能够解决付钱、找钱等问题,同时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 .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有关购物的不同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重构后的教学课时安排如下:教材将大面额人民币和小面额的人民币的认识安排了两个课时,我通过思考大胆地将大面额人民币
5、和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作为重构后的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地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去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根据情境提出有关购物的问题并解决。NO2亲子游戏,增进感情,培养量感“纸上得来终觉浅”,认识人民币和掌握知识技能知识外在的“形”,然而在活动中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提升学习能力,培养量感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初步认识了人民币之后,组织学生与家长开展有趣的购物游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NO3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为学生的新知做好铺垫体验是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积累经验,有了体验和经历,孩子理解起来会比较容易,所以在课后给孩子们安排了带着现金去购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初步感知了付钱、找钱的购物过程,获得了购物的经验,体会到了人民币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的普遍性和生活化,要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中,均设计实际购物付款环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将人民币的认识和数的认识进行有效联结,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熟悉人民币的面值、进率,掌握人民币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认钱”、“换钱”和购物活动,让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与学习中真正的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