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为进一步加强全国麻风防治工作,持续巩固拓展麻风防治成果,全力推进实现我国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让受麻风影响的群体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疾控防治成果,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一、防治现状麻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麻风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加大投入力度和保障措施,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积极推动麻风学进步和创新,促进消灭麻风目标早日在中国实现,为全球消灭麻风作出贡献。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等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
2、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为引领,围绕疫情流行地区和重点人群,大力推进麻风防治工作,目前已取得了全国基本消除麻风危害的重要成果。20112022年,全国共发现和治疗麻风病例8500余例,2022年麻风现症病例数较2010年减少约70%;麻风患病率大于1/万的县(市、区)始终为0,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的县(市、区)较2010年减少约80%,呈显著下降趋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消除麻风危害工作列入影响民生的大事来抓,扎实落实发现、治疗、管理、康复和关爱的政策措施,全社会关心关爱麻风患箭口治愈者的良好氛围日渐形成,受麻风影响的人群逐步回归社会并为经
3、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消除麻风危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天的成绩是新中国几代麻风防治工作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全面消除麻风危害是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我们仍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2022年底,全国仍有46个县(市、区)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2022年,新发现麻风病例302例,但是地域分布较广且不均衡,其中194个县(市、区)报告本地新发麻风病例,部分地区存在疫情波动或反弹的风险。当前我国尚有近8万名麻风治愈者,面临复发、畸残、康复等医疗和生活问题,需要进行长期照护;麻风病例不断减少,主动发现、症状监测、优化体系、稳定队伍和维持防治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要实现全面消除麻风
4、危害的目标需要坚定更大的决心、运用更多的智慧和付出更艰苦的努力。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立足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开展持续监测,综合防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消灭麻风的宏伟目标早日在中国实现,谱写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麻风防治新篇章。(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政主导、全力推进。各地要加强对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工作的领导,保障投入,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二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持续开展麻风监测,强化医防协作与融合,促进早期发现,规范诊疗
5、,遏制麻风传染,防止麻风畸残。三是坚持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根据各地麻风流行特点、疫情形势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麻风防治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四是坚持科技创新、精准防控。积极探索科学防治策略和措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与时俱进,精准防控,切实推进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的进程。(三)地区分类。根据2022年底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的县(市、区)数和本地新发麻风病例县(市、区)数,并结合近年来本地新发麻风病例、现症病例等情况,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划分为三类地区。一类地区:持续加大力度,全面推动攻坚。强化病例发现与治疗工作,阻断疾病传播,全面提升麻风
6、畸残预防及康复水平。包括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二类地区:强化监测干预,防止波动反弹。力口强监测体系建设,关注既往疫情高发地区和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巩固拓展消除危害成果。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海南、重庆、陕西、甘肃、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类地区:做好监测预警,积极巩固成果。做好输入性麻风病例监测预警和麻风畸残者的康复,维持好消除危害的良好局面。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青海、宁夏。(四)规划目标。1.总目标。持续推动麻风防治进程,进一步优化麻风防治体系,加强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创新麻风防治模式,促进麻风流行
7、程度进一步下降、流行范围进一步缩小、2级畸残比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逐步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到2025年,进一步巩固基本消除麻风危害成果,实现全国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的县(市、区)数少于1%;麻风患者完成治疗时新发生2级畸残比控制在3%以下。到2030年,达到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目标,全国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的县(市、区)数为0;麻风患者完成治疗时新发生2级畸残比为Oo2.工作指标。(1)创新病例发现手段,实现早诊断、早预防。麻风密切接触者年检查、可疑线索年报告率达到95%以上,新发麻风密切接触者高危人群预防性治疗率达到80%以上。(2)规范病例管理,实现精准治疗。麻风患者年随访率达到95%以
8、上,实施新发病例治疗前氨苯飒综合征风险位点检测,患者联合化疗规则治疗率达到95%以上。(3)加强畸残预防,积极促进康复。麻风患者和麻风畸残者年康复服务率达到85%以上。(4)加大宣传力度,消除麻风歧视。流行地区公众麻风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麻风密切接触者麻风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5)落实关爱措施,共享发展成果。按规定落实麻风患者的医保待遇,提高麻风患者和麻风畸残者的生活质量。三、防治措施(一)优化防治体系,提升队伍能力。针对新时期麻风流行态势,创新麻风防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优化麻风防治服务体系。国家和省级部门及专业防治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实施麻风防治工作规划,重点开展麻风
9、防治技术指导、督导和评估等工作;市(州、地)级部门及防治机构主要负责所辖地区麻风防治工作业务指导和管理;县(市、区)级部门及防治机构主要负责各项麻风防治措施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协助开展患者发现、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根据麻风防治可持续发展需要,持续完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省级和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的县(市、区)及所在市(州、地)麻风防治定点诊治机构的业务能力。麻风防治定点诊治机构负责麻风患者诊治和重症患者救治工作,非定点诊治机构负责麻风疑似病例报告转诊和健康教育工作。各地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和部门要加强防治队伍能力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和骨干培养工
10、作;制订并实施全国、省级和流行地区防治人员能力和梯队建设计划,培养麻风防治高层次人才,合理配备麻风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测等相关专业人员。(二)强化病例发现,阻断疾病传播。1 .早期发现患者。一、二类地区需持续开展疫点调查、症状监测、接触者检查、愈后监测等工作,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的县(市、区)定期开展强化病例发现工作。三类地区开展症状监测和接触者检查、愈后监测等工作。优化并推广应用麻风远程会诊系统、症状监测和密切接触者随访电子健康应用程序等,满足麻风流行边远地区及基层麻风防治需要。2 .管理流动人口。将麻风诊疗基本知识纳入基层医务人员和皮肤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提高基层首诊医生对麻
11、风的警惕性和诊断能力。在建筑工地、服装厂、城中村等外来人口聚集地加强麻风知识宣传教育,促进患者主动就医。有条件的地方可针对节假日流动返乡麻风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免费检查,加强患者规范化管理和随访。3 .开展结对帮扶。鼓励、引导防治能力强的省份对西部省份麻风重点流行县(市、区)开展对口帮扶,强化病例发现和治疗,做到发现一个、治疗一个、关爱一个,努力实现麻风患者零畸残,加快流行地区麻风危害消除进程。4 .提高诊断水平。加强麻风实验室诊断技术能力建设,提高麻风查菌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在市(州、地)及以上麻风防治专业机构推广应用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新技术,解决疑难病例早期诊断问题。建立麻风病理检测报告
12、体系,提高麻风病例诊断能力。国家级和省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定期开展麻风实验室质控工作,确保实验室检测服务质量。5 .化学预防干预。实施新发麻风密切接触者高危人群预防性治疗工作,减少密切接触者发病,阻断疾病传播。(三)规范病例管理,提高治疗效果。1.规范病例管理。加强麻风联合化疗及治疗麻风反应药物日常管理,提高国产药物供应比例。创新麻风患者管理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新发麻风患者、现症患者、流动患者等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管理,建立完善的医防协同、检查诊治、康复随访全流程服务机制,实现各类麻风患者服务在不同防治机构及社区之间的无缝对接。2.致力精准治疗。实施新发麻风患者治疗前氨苯飒综合征风险位点检测,预
13、防药物超敏反应发生;开展麻风耐药监测,阻断耐药菌株传播汲时处置神经炎、麻风反应等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杜绝新发畸残产生;定期随访监测,及时对患者判愈;针对难治患者、严重频发麻风反应患者及患结核病、艾滋病合并麻风等特殊人群提供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四)强化畸残预防,促进全面康复。树立麻风患者全程终生畸残预防康复理念,全面评估麻风患者畸残发生风险,加强畸残预防康复指导和咨询教育。规范开展麻风患者的麻风反应、神经炎监测,及时干预治疗,预防新发畸残产生。对麻风治愈者加强随访,指导开展畸残预防及康复知识培训,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和辅助器具。各级疾控、卫生健康、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要各司其责,做好麻风
14、患者和麻风畸残者救治工作,推进重点地区麻风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符合条件的麻风畸残者办理残疾人证。充分发挥国家级和区域性麻风防治机构作用,采取住院治疗或巡回手术的方式,为有手术需求者提供畸残矫治手术服务及术后康复训练。加强与志愿者组织联系,促进麻风患者的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五)加强健康教育,消除社会歧视。1.持续推进常态化健康教育。麻风防治专业机构要创新宣传方式,坚持正确宣传导向,提高科学认知水平,营造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麻风患者的良好氛围。开展常态化麻风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媒体协作,创作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传播麻风防治科学知识。一、二类地区,尤其是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
15、的县(市、区)需将麻风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范围,培养学生正确认知麻风。依法保护麻风患者权益,消除在就医、就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显性或隐性歧视。2 .针对性开展卫生主题日的集中宣传。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等卫生主题日为契机,通过网络知识问答、防治技能竞赛、演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公众转变观念,消除麻风歧棚口偏见,尊重和关爱麻风患者,促进麻风患者主动就医、回归社会。3 .努力提升校园、社区的健康理念。积极探索在大学校园和社区开展麻风健康教育活动倡导大学生和社区群众走进麻风村科学认知麻风,传播健康理念,为麻风防治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六)优化信息管理,提升监测能力。根据有
16、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求,运用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登记报告和管理麻风病例;依托全民健康信息保障工程,不断提升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提高麻风防治管理信息化水平;鼓励各省级疾控部门依托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推动综合性医院开展麻风症状监测工作,加强信息整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研究探索麻风疫情监测新技术,与常规监测手段形成互补;加强麻风疫情监测资料分析与利用,及时掌握麻风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不断优化麻风防治策略和措施。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制订相应的防治政策措施,强化组织实施和综合指导,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麻风防治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责,共同做好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工作。疾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协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