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x市20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执行情况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x市20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执行情况的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XXX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疫情影响,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在市人大监督支持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倍增、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一枢纽五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尽管受到了疫情直接影响,但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创新思路举措应对两难多难问题,
2、在较短时间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尽最大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用更多务实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成功应对了挑战,经济社会保持稳定,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基本顺利,主要呈现六个方面特点。一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大局总体平稳。疫情防控坚决有力。面对突发疫情,全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指挥体系,全面构筑群防群控防线,细化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措施,在较短时间内打赢了疫情防控攻坚战。积极支持上海疫情防控,统筹床上用品2.9万套、医务人员510名支援方舱医院建设,保供农副产品、医疗物资等超7600吨。复工复产快速有序。在疫情防控
3、最吃紧阶段,“一企一策”帮助434家企业连续生产,主城区解封3天内工业企业复工率超90%。成立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协调受阻事项超400件。动态调整交通查验措施,迅速恢复运输效率,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纾困政策精准落实。全面落实国家、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产业发展50条”“稳增长50条”“纾困8条”,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268.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8万余户。“惠企通”政策直达平台基本建成,政策兑现效率进一步提升。开展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千方百计优服务、解难题、促发展。落实国有经营性房产房租减免政策,其中市区减免超2.1亿元,惠及企业7508家。加大出租车
4、、养老、住宿、建筑、旅游等困难行业定向支持力度。金融要素保障有力。制定实施“金融10条”,为3.6万余家企业办理延期、展期、无还本续贷、转贷超136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5627.5亿元、同比多增148.8亿元,制造业贷款增量创十年新高。推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扩面增效,在线融资额全省第二。企业融资成本不断降低,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35个基点。二是抓紧盯牢重大项目,经济恢复性发展势头良好。招商引资突破年深入实施。完善招商引资季度分析会制度,上线运行万事好通投资合作热力图,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招商模式,举办深圳、苏南系列投资促进活动1600余场次,洽谈推进项目4030余个(次),新签约并注册
5、总投资超5亿元内资项目206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59个、科创项目288个,懋略锂电池、高德电子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省市重大项目顺利推进。30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数量居全省前列。深化会办协调、观摩点评、考核评估等机制,20个计划新开工省级重大项目已开工15个,22个在建省级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7%;143个计划新开工市级重大项目开工率达60%,累计完成投资27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3%。星源材质、金鹰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产业倍增行动有力推进。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8.8%、较去年
6、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出台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入选省首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8家,新增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注册企业6811家,中天互联科技入选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企业入围“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省第一。实施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召开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动员大会,推动建设“四大商圈、两大集群”,3家集聚区入选首批省级示范,新增15家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1%、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工业企业生产恢复较好,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2.6%、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工业开
7、票销售增长6.8%,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开票销售增长47.3%.全省第一。6月当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10.4%.增速全省第三。开展“夏季购物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生活服务消费加快回补,住宿餐饮业稳步恢复,6月当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5月回升8.6个百分点。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2条措施,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得到释放,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逐步回升。三是坚决守牢安全底线,民生事业保障有力。积极应对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稳步推进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排查整治,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非法金融源头治理,电
8、信网络诈骗立案下降31.7%,突出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大平安”格局加速构筑。稳岗增收统筹推进。出台应对疫情稳就业10条举措,减轻企业失业保险负担5.9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47亿元,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84场次,提供岗位29.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推动新一轮富民增收,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持续优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月780元/人,优化调整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惠及15.5万困难群体。做好特殊群体救助保障,发放救助保障金超6.5亿元。启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养老服务保障持续拓面、提质、增效
9、。公共服务提质扩容。全市域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通大附院新院区、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大楼项目等稳步推进,创建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5家。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21所双减”试点成效不断巩固,高考质量再上新台阶。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通剧瓦匠女人入选“喜迎二十大”省巡演展演,开展文化惠民演出620场,群英馆获评“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濠西书苑等16家单位入选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打造全新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综合平台,做优做细基层网格,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相关经验全国推广。深化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狠抓“制度化管理、实时化监控、自动化阻隔、现代化救援”
10、四大举措落实,扎实推进危化品、城镇燃气、自建房安全三项集中治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44.8%。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加快转换。营商环境提升年扎实开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66条”举措和十大提升行动,“万事好通”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不断擦亮。行政审批全面实现“一口受理、一窗通办、集成服务”,市场主体住所申报承诺制、“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项目审批“前延”服务、“拿地即开工”等便利化举措积极推进。省内率先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企业信用“云修复”“掌上办”。举办XXX企业家日活动,大力弘扬张骞企业家精神,张骞企业家学院影响持续扩大。科技创新战略稳步实施。健全科技创新双月例会制度,制定
11、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方案,全国综合排名上升3位。沿江科创带建设深入推进,实施创新生态“萤光涌现”计划,完成首批75个创新试点项目揭榜。新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众创空间8家,数量居全省前列。启动省船舶海工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出台高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预申报2612家、创历史新高,认定雏鹰、瞪羚企业和独角兽培育企业182家、超前两年总和。启动实施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11个。召开首届XXX质量大会。成立人才学会和人才发展集团,实施青年科技人才“育苗工程”人才新政3.0”效应放大。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在全省率先实现“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市县两级全覆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
12、完成。组建粮食集团。落实企业上市挂牌联席会议月度推进会等机制,新增上市公司2家,新增IPo报会企业10家、再创历史新高。开展重点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推动企业加快提质增效。外资外贸稳中提质。开展“外资外贸企业大走访”活动,制造业使用外资总量全省第二,占比高于全省18.5个百分点。出台跨境贸易便利化30条和发挥出口信保作用稳外贸10条措施,累计建成7个省级海外仓、占全省1/4,XXX跨境电商选品中心建成启用,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签发量全省第一。引导企业开拓“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新增境外投资项目17个,投资额1.3亿美元、增长225%,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8.3亿美元、全省第二。五是
13、充分把握战略机遇,枢纽功能加速提升。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完成交通投资162亿元、增长55.4%。新出海口建设全面推进,通州湾三港池1#3#码头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中天海港码头建成投运,吕四起步港区集装箱码头运营合作取得重要进展,网仓洪10万吨级航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洋吕铁路、疏港铁路、内河航道整治等稳步推进。通道建设取得突破,张靖皋大桥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开工,海太过江通道地方配套工程开工,苏通二通道桥隧比选工作快速推进。北沿江高铁、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沪陕高速扩建、绕城高速、洋通高速二期建设迅速展开。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经营许可获批。跨江融合更高水平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年度重点工
14、作36项和重点项目60个。产业创新协同协作加快,67.8%的新签5亿元以上外引内资项目(不含XXX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和新设项目)、35%的新签产学研项目源自苏南、上海。与上海市崇明区、苏州市结对共建开展长三角生态环境合作。海安至上海芦潮港、宁波北仑港海铁联运班列开行密度加大,吕四港至洋山/外高桥货运班轮正式开通。沿海发展全面推进。在全省率先形成关于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行动计划,完成XXX市沿江沿海布局规划编制,突出陆海统筹、向海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围绕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清洁新能源、装备制造等“3+3+1”产业集群,推进重特大项目落户,洋口、吕四两大组团配
15、套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六是协调推动城乡发展,城市品质不断优化。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打破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加快中心城区高端资源集聚。93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全面进场施工,主城区任港路新村、虹桥医院片区等破旧片区更新进展明显。新开工安置房、城镇棚户区改造近3万套,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417套。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提档升级。西站大道(一期)、江海大道东延等重点市政工程基本完工。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夏粮生产喜获丰收,种植面积359.2万亩、总产129.5万吨、实现“双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获省“先建后补”唯一试点。启动150个乡村振兴示
16、范村、先进村培育提升工作。开工新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42个,年度计划投资105亿元。推进“政经分开”改革,农村产权市场交易项目5125个。培优扶强新型经营主体,83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225.6亿元、增长10.1%o新增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各1个。形成10条“寻耕江海,乡约xxx”主题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获国务院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督查激励。从严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省警示片新披露问题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提升、扬尘整治“654”等专项行动,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79%,省考以上断面优In类比例达98.2%,焦港河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新增造林绿化2.5万亩,建成自然湿地保护小区4个。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持续推进。二、国民经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