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古汉语常用字释义谈古汉语释义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从古汉语常用字释义谈古汉语释义技巧.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从古汉语常用字释义谈古汉语释义技巧古汉语常用字是古汉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是学习古汉语的基础。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典籍,都是用古汉语来书写的,因而,掌握古汉语的常用字,是学习古汉语的一个重要途径。古汉语的常用字使用频率很高,其中有一些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了,有一些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古今词义却存在较大差异。不掌握古汉语的常用字,阅读古书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本文所写古汉语常用字释义及其释义技巧,可供读者阅读古书时参考。一、古汉语常用字释义1、“之”字的用法(1)用作指示代词。如左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J中的前一个“之”指代处所,是“那里”的意思、后一个“之”指代人,是“他”
2、的意思。又如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指代动物(蜩和莺鸠),是“这”的意思。(2)用作动词。“之”作动词,是“到、往、去”等的意思,如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商君欲之他国J的意思是“商鞅想要到别国去J里面的“之”就是“到去”的意思。又如司马光?李熬雪夜入蔡州中的“诸将请所之。”的意思是“各位将领请问(李想)要去什么地方J里面的“之”就是“去”的意思。(3)用作助词。“之”字比较复杂的用法就是用作助词。因为根据句式及语境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和作用。最常见的是用作结构助词,是的”的意思。如礼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中的“之”是“的”的意思。另外,“之”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
3、间,连接主语和谓语成一词组,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连接主语“医”和谓语“治”成一词组,用来取消其句子独立性。2、“而”字的用法(1)用作连词。“而”用作连词:可表承接关系,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中的“而”是“就、然后、便”等的意思。可表转折关系,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是“却”的意思。可表假设关系,如徐珂?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中的“而“是“如果”的意思。还可表选择关系,和“则”差不多,常同“非”前后呼应,表示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如史记?张义列传:“凡天下强国,
4、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发征,其势不两立。”里的“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中的“而”为“不是就是的意思。(2)代词,对称代词。音义同尔”,译为“你”。如战国策?赵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里的“而母婢也”中的“而”是“你”的意思。又如史记?项羽本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J里的“必欲烹而翁”中的“而”是“你”的意思。(2)副词,“尚且、都”的意思。如孟子?万章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中的“而”是“都”的意思。3、“乎”字的用法。(1)用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5、!”中的“乎”是“吗”的意思。又如史记?平原君列传:“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中的“乎”是“呢”的意思。以及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如史记?吴起传:“美哉乎,山河之固!”中的“乎”是“啊”的意思。又如孙子兵法?虚实:“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J中的“乎”是“呀”的意思。(2)用作介词。和介词“于”的用法相似,所不同的是:“于”字及其宾语既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其后,而“乎”字及其宾语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乎”字常常介绍出处所、原因、或比较的对象等。可译为“在、于、比”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6、之间也。”中的“乎”是“于”的意思。又如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J中的“乎”是“在于”的意思。(3)作为词尾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庄子?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的“乎”表示“地”的意思。又如左传?襄公29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中的“乎”表示“的”的意思。二、古汉语常用字释义的技巧古汉语常用字的释义是有技巧的,简述如下:1、通过古汉语实词的本意来分析词义。古汉语虽然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但古汉语毕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故有些字意思是相同的。可根据某些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来结合语境分析其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如贾谊?论积贮疏:“犹可哀
7、痛。”中“犹”是“还”的意思、“可”是“可以”的意思、“哀”是“悲哀伤心”的意思、“痛”是“痛苦”的意思。2、借助成语来分析词义。成语:有的来自民间口语经长久演变而习用,有的来自古代典故经文人引用遂为成语,其中很多字词的用法都沿袭了本来的意思,跟古汉语中的解释是一致的。例如成语“日薄西山”中“薄”是迫近的意思。在古汉语中也常有这个用法。3、通过通假关系来分析词义。古汉语中经常用到通假字,可通过联想与之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分析其解释意义。如史记?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里用“蚤”代替同音字“早”。“蚤”本指“跳蚤”,这里借用来表示“早晨”,“早”便是“蚤”的通假字,这样就不难理解句子的意思了。了解了古汉语常用字的释义,掌握了古汉语常用字释义的技巧,会有助于阅读古汉语典籍和理解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精髓,会有助于提高阅读、翻译古汉语的能力和文学素养,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