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69553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春形势与政策讲稿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一、新型工业化提出的实践基础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领导人民成功走出工业现代化道路

2、,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充分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在推进工业现代化方面形成了独有的宝贵经验。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强调了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性。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强调了国家存亡、民族解放与工业发展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把工业化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正式和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明确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

3、防。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个步骤: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是致力于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确定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工业体系建设,并且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在国防领域、尖端科技领域和重要资源领域要把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现代化”提出了更加务实的目标与举措。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

4、化”。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形象地描述为“小康之家”“小康状态”,并确定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即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O美元。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将“逐步实现工业现代化”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进阶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此阶段,党中央把人民生活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工业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积极融入世界分工体系,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工业发展困难较多,转型升级

5、制约较大,在前期工业化遗留的各种问题和阶段性难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又面临全球公共卫生压力、中美贸易摩擦螺旋升级、全球价值链重构等新的严峻考验。中国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工业现代化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中国经济由富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重要指示,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部署、新要求。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

6、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2035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从这一角度看,新型工业化是高侦量工业化,是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工业化。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重大成果竞相涌现,5G、高铁、核电、航天等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一批优质企业和国产品牌脱颖而出。总体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势不可挡,形成了人心所向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二、新

7、型工业化的新内涵、新特征与新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在我国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工业化,既要遵循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变革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在要求,以新科技向各产业、各领域广泛渗透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也不同于以往传统工业化道路,蕴含着新内涵、新特点、新要求。(一)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概念,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8、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新型工业化这一概念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多次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

9、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同时,从党的二十大开始,新型工业化这一新内涵正逐步形成从工信部到各省市的重要纲领。随后从2022年12月至今,广东、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与工信部不断就新型工业化做出讲话和制定行动方案。当前.,新型工业化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机遇。新型工业化也有了新内涵和新要求。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最活跃的领域,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工业领域提升效率、质量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大量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工业化呈现新特征的关键因素。绿色低碳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低碳化成为工业化的约束条件,并催生新产业带来新颠覆

10、。因此,新型工业化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也是加快绿色低碳的工业化;是自主创新驱动的工业化,也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业化;是追求发展质量的工业化,也是以人为本的工业化。(二)新型工业化“新”在何处我国长期高度重视工业化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但在当前的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任务,与以前相比在一系列方面都有新的要求,体现出一系列新特征。1.新的生产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的生产技术在新型工业化

11、道路上全面普及。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工业领域颠覆性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新型工业化需要紧跟新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的生产技术,总体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从引进、模仿、追赶、局部先进到全面领先或全面现代化的转变。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技术发展已经实现了多次历史性、革命性跨越: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时代,生产技术以蒸汽动力、机械生产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时代,生产技术以内燃机动力、电气化技术为主;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化时代,生产技术以自动化为主;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时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不断成熟;近期欧盟正式提出“工业5.0”概念

12、,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富于韧性等理念融入工业发展过程。当前,我国已经有不少企业具备了工业4.0的水平,甚至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但整体生产技术仍然处于工业3.0左右的水平,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生产技术继续进步、成熟、普及和深化将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 .新的发展目标产业安全自主可控、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更加关注产业安全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日益细化,大量关键零部件与关键材料需要从国外市场进口,长期存在过度依赖进口的隐患。中美经贸摩擦后,一些企业在关键环节受制于人,愈加凸显了该问题的重要性。新冠授情

13、的冲击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层次和长期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凸显出来。从备受关注的芯片、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再到重型装备制造,甚至是抗疫必需的额温枪,都存在对外依赖大、自身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重视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是提升产业安全的重要路径。工业基础能力是一个国家整个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工业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基础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长期持续高强度的投入,也需要实施者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单靠市场、企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难以取得突破。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基础能力的提升,采取强有力措施以国家意志积极推

14、动工业基础支撑能力提高。对我国而言,产业基础能力薄弱一直是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我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工业升级的重要“瓶颈”。新发展阶段,将以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基础材料、新型基础技术、新型基础人才的“新四基”为牵引,加快我国工业基础能力建设。更加关注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主要途径。制造业是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其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潜能。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近30年制造业占比快速下降之后,近十多年来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占比下降趋势明显减缓,部分国家已出现

15、制造业占比上升态势。而且新一轮全球制造业转移可能会打破传统模式,发达国家吸引制造业回归并“向下延伸”产业的迹象增强。面对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外部环境,更需要新型工业化建设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3 .新的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创新化、产业结构高端化、区域布局集群化、产业组织结构协同化成为新型工业化高效率发展的主要路径模式。新发展阶段工业发展路径呈现出新变化,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布局优化、结构优化促进发展转变。发展模式无论与以前相比,还是与其他国家相比都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由于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智能化生产模式正成为工业

16、发展新趋势;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溢出效应更加彰显,以及随着3D打印、工业互联网等柔性制造技术进一步发展,个性化、定制化更加普及,制造业可能呈现更加贴近市场生产的模式;产业链、价值链分工更加深化,生产模式呈现分散化生产特征。生产模式的新变化要求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形成先进的产业结构布局、先进的空间结构布局、先进的产业组织结构布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更加重视产业结构完整性,将继续巩固强化完整的产业体系与配套能力的产业生态优势。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建成了体系完整、产能巨大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依托完善的产业配套、较高的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以及强大的工程化和制造能力,形成了将复杂的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成为最终产品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能力,即“创新型制造优势”。随着中国工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产业配套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齐全的产业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