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数据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大数据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浅析大数据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摘要:大数据掀起了新一轮审计思维变革的浪潮。面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数据量大、形式多、来源广等特点,传统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思维已亟待突破。本文通过对传统审计与大数据审计比较分析,归纳大数据审计中提升审计质量的表现。关键词:大数据审计;审计质量;问题及建议传统环境下,审计人员常采用的审计方法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七大类。在大数据环境下,被审计单位的运行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审计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人员需适应新时代,重新看待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一、大数据审计(一)大数据大数据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而产生,2008年9月
2、,Nature杂志大数据专题论文中首次提出大数据的概念,2012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促使大数据概念变得火爆,这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真正开始走进社会经济生活。大数据,由海量、高速率、多样化的数据集合而成,需要通过新型的处理模式促成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4V特性,即VoIUme规模性,数据量巨大;Velocity高速性,数据产生与处理速度快;Variety多样性,数据种类多,包括数字等结构性数据,以及图片、网络日志、视频等非结构性数据;VaIUe价值性,商业价值高、密度低。(二)大数据审计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对象和审计事项载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大数据具有的数量巨大和
3、适用范围广的特征,将大数据与审计实践相结合,大数据审计应运而生,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逐步成为我国审计未来发展的着力点。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大数据审计的建设高度重视。根据国发20144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2018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为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制度机制保障。大数据审计是大数据时代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式,以大数据为背景,专业审计主体依照特定的规范,运用审计科学与大数据
4、科学的程序与方法,通过大数据取证,对被审单位的重大财务事项、经营管理活动以及相关资料的可靠性而实施的重庆理工大学王鑫,罗蓉独立监督活动,主要包括大数据环境下对各项电子数据进行审计和大数据环境下财务和审计信息化软件的审计两方面的内容。二、大数据审计,冲击审计质量大数据审计是针对特定对象,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联数据,辅助审计判断,是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的关键。通过与传统审计的对比分析,大数据审计下如何冲击审计质量的表现体现在5个方面。(一)审计数据多样化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在数据有效价值转换的过程中,数据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数量呈直线性暴增。在传统审计下,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
5、、业务数据等结构性数据是主要的审计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审计数据不仅包含被审计单位这些结构性数据,还包括传感数据、审计主体内部的经验数据、日志数据以及其他的非结构性数据。“量变引起质变”,审计人员通过更全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更细微、更深入的信息,在对大量的多样化审计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审计质量及信服度会大大提升。(二)审计程序远程化审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除了传统的检查、观察以及询问等七种常见程序之外,还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所产生的高新技术程序,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与整理。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的普及,未来审计的主要模式将成为非现场远程审计。审核人员通过远程提取数
6、据,不断地进行审计、监控和分析,被审计单位主要通过网络提交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使审计更具扩展性、深入性和及时性。审计程序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以便审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详细审计,进而提高审计质量。(三)审计范围总体化目前,审计人员受时间、人力成本、风险水平等因素影响,在评估被审计单位的整体风险水平时主要采用抽样审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可以通过A0、Oracle.OCR、元搜索等技术,采集事物的全部数据,以数据分析为核心,开展全样本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传统审计下,若执行全面审计,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等资源,审计效率较低。大数据环境下,通过人工智能和
7、stata.R语言等统计分析软件,构建审计大数据分析模型,利用电子数据和大规模计算能力,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利用非现场审计模式进行分析,全方位的信息帮助审计工作人员建立总体审计思维,有效推动总体审计模型的应用。(四)事后审计向实时审计转变传统审计通常在被审计单位出具相关报表后开展审计业务,体现为事后审计,反馈滞后缓慢,这种审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的监督作用,难以对被审计单位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的评价,降低审计结果在投资决策等相关活动中的警示教育等效用,审计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在大数据技术的条件下,审计模式从事后审计转变为实时审计成为了可能。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云计
8、算技术的交叉融合,利用云计算、区块链、联网审计等技术,实时收集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跟踪、专项分析、监督整改等活动,从而动态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运作和风险变化,实现被审计单位的全面、持续的审计工作。解决传统审计后的延误问题,减少审计差错和风险,促进审计从监管导向向服务导向的发展。三、总结目前,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推进大数据审计,需不断探索、研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审计平台与审计软件的开发,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提高审计质量。参考文献1刘国成,王金会.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7(6):36-41.2秦荣生.ResearchaboutInfluenceofBigDataandCloudComputingtoAudit%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6):23-28.3章轲,张冬霁,梁轩瑞,etal.大数据审计中要做到的“三个把握”J.审计研究,2018,205(5):32-36.4姬燕燕.论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和审计的影响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5王雯婷,张小竹.大数据对CPA审计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7):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