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企业利润虚高的原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垄断企业利润虚高的原因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垄断企业利润虚高的原因分析论文导读:本文从反垄断角度研究垄断企业利润虚高现象及其表现,指出其产生的危害:一方面,违背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规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剖析了该现象不能及时纠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构建竞争机制,引入竞争因素,转变政府职能,逐步消除垄断存在的条件。论文关键词:反垄断,垄断企业,利润虚高,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我国目前由资源性垄断和自然垄断所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垄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危害,其原因何在?如何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思考。一、垄断企
2、业利润虚高的表现自然垄断行业是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的行业,如电力、电信、银行、铁路、邮政、自来水、天然气供应等均属于自然垄断行业。资源性企业是指提供能源产品的企业,如煤炭、石油、石化。这两类企业具有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具有垄断性质,并且其收益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外部性所产生的。为了方便叙述,下文将这两类企业通称为垄断企业。我国垄断企业利润虚高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事实。这一事实主要体现在这些企业员工的高收入上。以公用事业为代表的垄断行业由于有公权力的依靠和对国计民生产品的控制,这些行业内部职工高福利、高收入现象日益凸显。政府的各项统计数据也在不断印证这种说法。
3、2006年7月11日,由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编制的一份统计年报显示,石油石化、通信、煤炭、交通运输、电力等12家企业员工工资达到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电力、电信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劳动报酬所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基尼系数从1982年的0.249增至2008年的0.469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垄断行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与竞争行业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同时垄断企业内部市场经济,收入差距也不断加剧。垄断企业职工收入过高,是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合
4、理的一个突出表现,已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并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2009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这标志着始于2006年的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再次提上日程。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
5、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J二、垄断企业利润虚高和职工收入过高的后果和危害垄断企业利润虚高既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市场,必然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一)破坏收入分配原则,损害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首先,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其次,破坏了社会公平的价值准则。再次,恶化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最后,以工资成本推动价格上涨,冲击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二)弱化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垄断性质企业利润虚高会使资
6、源使用效率降低;人力资源错位配置;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因为高收入者的消费需求反映片面需求,产生不良信息误导企业。这些企业职工过高收入无法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抑制经济发展,因为这些高收入无处投资,国家又无法动用,这些资金只能游离于经济之外。(三)不利于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市场发育因为存在垄断性,很多企业很难与垄断企业具备平等竞争的机会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市场经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国家所有制。而市场经济又提倡公平竞争,通过价格来配置资源的方式,这就使得问题产生了:公有制要求政府代表人民将公有资产和资源委托给某些企业经营,而市场经济又要求必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提倡通过公平竞
7、争方式将资源使用权和经营权转让给某些特定企业。(四)变相侵蚀国家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垄断企业的资产是国有投资形成的,为全民所有,国家代表全民作为垄断资产的唯一出资人,应对其资产享有完全的处置权和收益权。这些企业也理应向国家财政上缴其全部利润。但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这些企业就只以税收的形式向国家上缴部分利润,而全部税后利润却由其自己独享。不但如此,该部分利润被垄断企业异化为员工高额的工资,直接导致了上缴国家税收和企业积累的减少。实际上,这些企业除了给员工发放高额的工资外,还在工资总额外巧立名目大量发放现金与实物。这些在账面上难以被发现的各种隐形的福利待遇,进一步侵占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
8、五)激化社会矛盾,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垄断企业收入畸高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有悖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一方面,加大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另一方面,挤占了公众利益。不少垄断企业在声称亏损的同时不考虑削减人工成本,依然享受着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工资和福利。并通过争取国家的补贴和不断的涨价对公众利益进行掠夺,将维持和提高其收入水平的成本强加给公众。这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更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此外,垄断企业收入水平畸高还会加深住房、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社会矛盾,成为危害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六)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垄断企业获得高收益与社会主义本质相悖离。垄断企业目前具有
9、的垄断性和产生其收益的外部性是不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更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也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垄断企业获得高收益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悖离。垄断性质企业并没有遵循公有制的基本要求,也并非以按劳分配为收入分配原则,因此很难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垄断企业获得的高收益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相悖离。垄断企业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所有的,而且其获得的收益也并非完全来自主体素质和努力程度,而是来源于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及努力程度无关的因素一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公有资产的利益就应被全民分享,而不应该仅仅从名义上说资产公有国有,实质上将公有资产收益归属于部
10、分企业及员工所有。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没有任何理由地会允许这样的垄断企业继续存在?三、垄断企业利润虚高和职工收入过高现象不能及时纠正的原因分析垄断性产生的根源在于我国对自然资源公有产权安排采取的是政府产权。政府产权由政府选择的代理人来行使。我国政府产权外部性严重,具体体现为:收益政府享,风险人民担。具体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一)政府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政府在体制上的偏袒:一是政府的体制保护。二是政府对垄断行业的价格照顾和高额补贴。众所周知,政府一直以来对水、电、煤气等的垄断行业给予高额补贴和价格照顾。除此以外,政府对其他类型垄断行业的各种补偿也数量惊人。三是政府对垄断行业
11、不正当行为的放任和偏袒。其次是政府职能缺位:对垄断行业收入水平缺乏有效监管。垄断行业凭借资源垄断、市场垄断和价格垄断进而获得垄断利润,并擅自抬高价格、向社会转嫁成本、进而损害和侵占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由来已久。政府本应监管,但政府出于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权力寻租等目的,对垄断行业缺乏监管。另外,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方案、收入总量、工资标准等本应纳入国家有关部门监督管理范围的措施,一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最后是政府职能转换存在缺陷:随着经济体制经济体制转轨和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政府当然要从一些领域中退出。但政府不习惯也不愿意放弃既得权力,从而出现行政权的越位;与此相悖的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构建模式又无
12、法脱离政府,形成政府角色转换的两难境地,正是这种困境为行政垄断的滋生提供了制度环境。(二)企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缺乏竞争,成本约束软化:我国目前的垄断行业多是缺乏竞争或竞争不充分的行业。由于缺乏竞争,垄断行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机制主要操控在自己手中,对于没有政府管制定价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为自己的产品或劳务制定大大高于成本的垄断价格。即使有政府管制定价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通常也会以成本上升等为由游说政府批准其提高产品和服务价格。而且,垄断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多为生活必需品且替代性很差,导致其需求价格严重缺乏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垄断行业自行制定的垄断高价。其次是我国自然垄断行
13、业运行效率低下:政府规制是影响自然垄断行业效率的一般性原因。在自然垄断行业中,由于规制者本身不参与实际的经营活动,无法知道企业的劳动水平,只能根据察觉到的产量来猜测劳动水平。因此这种规制方式不能达到在信息完全情况下的激励效果,导致普遍的行业运行效率低下。(三)制度性原因首先是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交织在一起,是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制度性根源。在自然垄断行业市场经济,没有对自然垄断边界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没有对其纯粹强自然垄断部分和可引入竞争部分进行剥离,而仍然以其自然性全部处在国家行政性垄断的庇护之下,形成了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交织在一起的双重垄断特征。自然垄断使企业具有取得垄断地位的经济理由,而行政
14、垄断能够排除在位垄断经营者的合法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由于其他的市场主体几乎无法进入,导致垄断行业经济行为的扭曲。其次是分利集团的利益刚性形成垄断行业内部高收入的路径依赖。所有获利群体为能长久保持垄断租的存在,他们具有相当高的群体认同意识和组织化意识,由此形成了政治上极为有害的分利集团。这些分利集团往往会借助政治资源、利用行政权力对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广泛渗透,常常以维护市场秩序、消除所谓无序竞争混乱状态和捍卫公众利益为措辞,设置进入壁垒、拒绝开放市场和引入竞争机制,任何试图通过司法途径对这些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的努力,往往不可能取得成功。再次是生产要素市场远远不够成熟:我国现阶段市场缺陷主要表现
15、在垄断尚未受到有力约束,因而使得一些行业凭借垄断地位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商品市场的价格双轨制产生了寻租行为,以及由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不成熟所导致的过度投机,这些势必使得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趋势变得更大。另外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完善,劳动力不能充分自由流动,使工资机制丧失了差距诱导功能,从而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均衡工资。四、构建竞争机制和引入竞争因素,逐步消除垄断存在的条件(一)构建竞争机制,引入竞争因素对于资源垄断性行业要构建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的占有权和经营权的垄断性。要打破这种垄断性,国际上一贯做法是
16、公开拍卖资源开发的特许权。国家通过在市场上对一定量资源开发特许权的公开拍卖,所获取的特许权费既保证了资源公有制的充分实现,又保证了资源价格机制的市场基础,而且也打破了市场主体之间的所有制歧视,保障了市场主体之间地位的平等性,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将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将会大力推动国有企业运行的市场环境的改变。对于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市场经济,在剥离竞争性业务市场之后,要引入竞争因素,要根据自然垄断业务的不同特点,设计考核指标,与其收入直接挂钩,并强化监督和承诺兑现制度,严格执行淘汰制,使其经济活动的各环节和各方面都要充分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二)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步消除垄断存在的条件只要政府仍在参与竞争性企业的经营活动,就存在着形成和保持垄断利润以及垄断行为的前提条件,从而也就不能排除它们自觉追求垄断,实现对市场的垄断统治,从而达到获得垄断利润的目的。在我国目前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过程中,政府既是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