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兼论蔡襄与葛宥的交游.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53589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襄《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兼论蔡襄与葛宥的交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蔡襄《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兼论蔡襄与葛宥的交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蔡襄《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兼论蔡襄与葛宥的交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蔡襄《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兼论蔡襄与葛宥的交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蔡襄《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兼论蔡襄与葛宥的交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蔡襄《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兼论蔡襄与葛宥的交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蔡襄《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兼论蔡襄与葛宥的交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蔡襄《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兼论蔡襄与葛宥的交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襄《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兼论蔡襄与葛宥的交游.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缠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与葛宥的溺蔡襄(1012-IO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天圣八年(1030)甲科前十名进士及第,官至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谥“忠惠”,累赠少师。所作荔枝谱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有端明集传世。其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在中国书法史上,蔡襄被誉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且是有宋以来第一人,引领整个宋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势,是“尚意”书风的先导者。今笔者不揣拙笔陋见,对蔡襄遗存的书法墨迹和刻本中的入春帖南归帖进行考析,论正两帖身份归宿问题,以求正于诸同仁

2、。一、入春帖南归帖考析1.入春帖,纸本,草书。信札一则,凡十一行,共一百二十字,纵30厘米,横41.1厘米。故宫博物院臧(图1)。历史上,此帖有许多别名:蔡襄集称致公绰仁弟书,平生壮观称公绰仁弟,大观录称公绰札,敬一堂帖渤海藏真帖中皆称为与公绰仁弟书等。襄启,入春以来,属少人便,不得驰书上问,唯深瞻想。日来气候阴晴不齐,计安适否?贵属亦平宁。襄举室吉安,去冬大寒,出入感冒、(积)劳,百病交攻,难可支持。虽入文字,力求丐祠。今又蒙恩,复供旧职,恐知,专以为信。前者铜雀台瓦研,十三兄欲得之,可望寄与,旦夕别寻端石奉送也。正月十八日,襄顿首。公绰仁弟足下。(1)蔡襄的书法,崇尚法度,诸体皆擅,草书一

3、体更具独特面貌。他大胆开创,用“散卓笔”写“散草”,谓之“飞草”,如思咏帖陶生帖虹县帖都具有其自成一家的“飞草”特点。然观此入春帖,取法阁帖,出入魏晋,笔法纯正。虽尚未具有“飞草”之洒脱,然草法醇正,技巧娴熟,墨色变化丰富,整体真淳婉美。如“相”“适”贵”“举”“难”“复”“为”“寻”等字皆出王羲之诸帖,笔笔精致,处处古意盎然。“从心所欲,而不愈规矩”,温文尔雅,亦如涓涓细流,又不乏自然生动,从中可以窥见蔡襄临习阁帖之勤奋与深入。入春帖中云:“今又蒙恩,复供旧职,恐知,专以为信。”最后署“正月十八日,襄顿首,欧阳修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载“丁父忧,服除,判三司盐铁勾院,复修起居注(2);其自书诗

4、稿云“皇祐二年(1050)十一月外除赴京(3);皇祐三年十月抵京,作自书诗稿示欧阳修;续资治通鉴载:“皇祐三年十月,蔡襄当殿奏救御史唐介”这些史料所述都可表明:蔡襄从皇祐二年十一月,从仙游家中,携寡母暨妻孥启程赴京,至皇祐三年九月前,一直处在赴京的道中,历经十一个月,几近一年。在这期间,蔡襄一家人走走停停,探亲访友,观光赏景。皇祐二年岁末,蔡襄冒雪行至浙江衢州。长女婿谢仲规于皇祐元年(1049)春闱,登冯京榜进士,时授越州萧山县尉。想必,皇祐三年春节大雪封路,蔡襄就地在新婚不久的长女婿家中过年。据此,可以确定入春帖书写时间和地点:皇祐三(1051)年正月十八日,在长女婿谢仲规幕府写成。2.南归

5、帖,拓本。行草。信札一则。凡八行,共五十三字(图2)。蔡襄集称又致葛公绰仁弟书。南归殊幸,不意遂有长子匀之变。动息哀痛,何可为怀!蒙书问,感念深至。灾祸中无由驰谢。旦夕都门相见。不一一。襄启上,公绰仁弟足下。(4)此帖是蔡襄在伤子悲恸中回复公绰之信札。纵观整体,书写仍然字字有法,亦如“端土正人”,不失君子之风,名儒之怀。明宋珏蔡忠惠公别记补遗中对此帖给予高度评价:“风骨秀逸,天真烂漫,尤为佳绝,虽奕奕饶姿韵,而结法出二王,殆无一笔失度。”(5)如“遂”“哀“念”“绰”“弟”等字,无不外柔内刚,锦囊裹锥,用笔严谨。此帖无日期,只能结合蔡襄县君帖离都帖等内容进行考察,相互印证,得出大抵的书写时间。

6、蔡襄在长子将作监主簿哀词并序载:“至和二年,予出知泉州,侍亲南归。六月十五日,至雍丘(杞县),长子匀感疾。又明日,至宋都,二十二日逝去。”(6)依此获悉,蔡襄长子匀病故之日,为六月二十二日,事隔五日即“廿七日早”,蔡襄致葛宫992-1072)县君帖:“襄再拜。伏承县君吉葬有日,襄以行路并亡男斋僧,赴期不及。谨遣州校少持菲礼,聊以亲戚之好,殊非丰腆,深自为愧。谨奉手状启闻,旦夕前行,此不一一。襄上。郎中七兄左右,廿七日早。”(7)信中告知“旦夕前行”,这说明蔡襄已基本处理好长子匀的丧事,有近日启程之意。而此南归帖中“旦夕都门相见”的“旦夕”,应指即日之时。而相约地点选在宋都(南京)城门,而不是驿

7、站馆舍。蔡襄当日约“公绰”城门见面,究竟商议长子匀的后事,还是相约一起前往江阴参加县君(葛宫夫人)吉葬之日,就不得而知了。由此,笔者大抵可得如下观点:南归帖书写时间与县君帖相隔极近,应在至和二年(1055)六月廿七日前后几日,写于宋都南京(商丘)驿舍。蔡襄在七月十三日作离都帖中载“旦夕过江”,按此信息论,蔡襄一家人,从扬州过江经润州(镇江)至江阴,不过两三天路程,完全可以如期参加葛宫夫人孙氏(七月二十九日)的葬礼。1980年12月,考古人员在江阴夏港发掘北宋“瑞昌县君”孙四娘子墓中,在其出土的众多随葬器物中,并没有发现蔡襄所作的瑞昌县君孙氏墓志铭,只看到了孙四娘子的买地券和牒文。买地券,木质,

8、长52厘米,宽40厘米,墨书楷体,置棺前(图3)o该券文所记孙氏生卒与蔡襄所载生卒相差一岁:“维皇宋至和二年岁次乙未殁,故瑞昌县君得寿年六十一。于三月二十日终于家,取当年七月二十九乙酉,化龙乡祖年。”(8)其内容与瑞昌县君孙氏墓志铭完全吻合,唯一不同之处是年龄相差一岁,可能是计算方式不同,或者后人勘误所致。至于蔡襄为孙氏写好的墓志,为什么没能及时镌刻埋志,不得而知。与其类似情况还有一处:20世纪70年代,在江阴夏港同一地点出土的尹夫人(葛定之妻)墓中,同样,也没有发现蔡襄所作的尹夫人墓志铭。除此之外,蔡襄还为内兄葛宏撰写葛君墓志铭,为岳母承氏撰写葛处士夫人墓志铭,为从连襟吕士昌撰写尚书职方员外

9、郎吕君墓志铭,至今尚未发现,有待今后考古发掘。二、入春帖南归帖受信人考注释:(1)吴以宁点校蔡襄集蔡忠惠集外集二轶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753页。(2)吴以宁点校蔡襄集附录二蔡襄生平资料汇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934页。(3)水贲佑蔡襄书法史料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156页。(4)同上,第172页(5)同上,第40页。(6)吴以宁点校蔡襄集卷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654页。(7)同,第153页。(8)苏州博物馆、江阴县文化馆江阴北宋“瑞昌县君”孙四娘子墓,见文物1982年第12期,第28页。入春帖南归帖,是蔡褰书致“公绰仁弟足

10、下”的两通信札,这位叫“公绰”的受信人是谁?与其又有什么关系?从蔡襄端明集中收录的五月宿江阴葛公绰草堂葛氏草堂记答葛公绰求猿答葛公绰有序等诗文,及其在治平三年(1066),正月二十五日,蔡襄致葛宫的与宾客七兄书云“公绰数日前,见访敝斋,道话终夕”(9)中获知,受信人“公绰”即是葛公绰。蔡襄因娶葛清源为妻,一生与江阴葛氏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志学之年开始,直至去世,始终保持着亲密关系。在其留存至今的书法墨迹和刻本中,颇有一部分信札是写给内从兄弟的。由此可以断定:蔡襄与葛公绰为婚兄弟关系。那么,在蔡襄众婚兄弟当中,谁又字号“公绰”呢?据上湖草堂葛氏宗谱记载,蔡襄岳父葛惟明姊妹四人兄弟三人,二弟葛惟

11、甫与吴氏生有四子三女。宋郑戳宋故寿昌县太君吴氏墓志铭载:四子:长日宫即屯田君,次曰富(实)、日宓(密)举进士,试礼部入策三女:“长进士,次适婺州司法参军吕士昌,次适信州判官章口有文有政,内外孙二十有七人。(10)蔡襄端明集葛氏草堂记卷二十八载:予谓之曰:子之兄子(葛密)、雅(葛宫)君而下,皆以文艺中科,走官四方。(11)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载:予曾祖通议(葛密)兄弟四人,取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义,作四并堂于东园。(12)秦观淮海集葛宣德墓志卷三十三载葛密与其兄葛宫:相继策名,及其仲季皆以德善寿考为措绅所推,诸子若孙行学闻于时者,相属阖门百口,有古雍睦之风,今东南大族,称孝友者,曰“江阴葛氏(13

12、)依上所据,足以证实葛惟甫与吴氏生有四子三女。长子葛宫,次子葛富,三子葛密,至于第四子葛宥的名字,因志文漫海不清,未能显现,但在志文后署款有“男宥谨书”字样,即为其四子“宥”。此据有力地推翻了清缪荃孙在江阴葛氏世表中所考一“葛惟甫有子二:葛宫、葛密”的错误论断。上湖草堂葛氏宗谱载:葛宫,字公雅(992-1072),惟甫长子,善属文,上太平雅颂十篇,真宗嘉之,召试学士院,进两阶。又献宝符阁颂,为杨亿所称。历官秘书监太子宾客,知南剑州,以工部侍郎致仕,著青阳集二十卷(散佚)。配礼部郎中孙冕女,有子蒙,登进士第,处州缙云尉,女一人。(宋史有传)(14)葛富(实)字汉公,惟甫次子,以兄荫补官,将作监丞

13、,又太子中舍。配陈氏继史部员外郎尹少连女,子四人:令彦、汝奇,皆举进士。女适真定元氏主簿施砚,次女不详。(见葛氏宗谱卷六)(15)葛密(宓)字子发,(9991082),惟甫三子。官“承务郎,守太子右赞善大夫,骑都尉”,未及五十岁致仕,退居青阳上湖,自号草堂逸老。平生为诗慕李商隐,有西昆高致。著上湖集二十卷戈阳酬唱三卷隐居唱和十卷等,皆散佚。配胡氏封“安定县君”,继配陈氏封“颖阳县君”,加赠郡太君追封硕人。子六人:书元、书思、书举、书言、书绅、书臣;一女适配官至中大夫,京西转运副使徐安道。(宋史有传)(16)葛宥,字公绰,惟甫四子。荐乡不第,抗志林泉,建草堂,以与士大夫游,著草堂集(散佚)。赠中

14、散大夫,生于大中祥符己酉(IOo9),卒元丰癸亥(1083年),奉议郎蔡卞撰墓志铭。配强氏,有男三人:长奉世字庆伯,以伯荫补官,进士及第,历安泰详虢,六充等州守,终尚书刑部郎中:次当世、次长世。女二人:一适光州司马丁,二适孟州司马张易直。(见葛氏宗谱卷六)(17)从宗谱可以看出:葛宥,字公绰,生于大中祥符二年,明显比蔡襄大三岁。然蔡襄称呼葛宥为“仁弟足下”,可以证实,蔡襄夫人葛清源比葛宥年长,至少同龄但月份大。对此,蔡襄随夫人称呼葛宥为弟,完全情有可原。(见葛氏世系表)三、蔡襄与葛公绰交游考葛宥的个人遗存资料甚少,难以稽考,所著的草堂集早已失传,葛氏宗谱所载蔡卞(10481117)为其撰写的墓

15、志铭,也无从查询。目前能够看到葛宥的遗留作品,只有两件断文残志:一是为其母书丹宋故寿昌县太君吴氏墓志铭(20世纪70年代出土),二是为其兄葛密继配夫人撰写宋故颍州陈氏夫人墓志铭(1930年出土)O蔡襄和葛宥之间的交游,应从蔡襄参加完乡试之后开始。蔡襄家居福建仙游,为方便赴京师开封参加省试(礼部)、殿试,减少往来之间的长途跋涉。天圣中,经时任仙游县尉凌景阳推荐,蔡襄携弟高到江阴拜葛惟明为师求学,并寓居在葛氏家族长期供养的悟空寺接待院。自此,蔡襄开始与葛氏家族成员结交。因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尤与葛宥接触频繁,情义甚笃。在今存的蔡襄墨迹和刻本中,不仅有致葛宥的信札,而且在其端明集中,也有五篇唱和诗文被收录。皇祐四年(1052)二月,蔡襄应内从弟葛宥之邀,撰写葛氏草堂记,在其记文中,把葛宥在江阴青阳营建的东园草堂,描述得美轮美奂,令人神往:葛君公绰,即其居之东园,植竹桧果花几万本,又因其高下以为丘池,疏渠行水于其间,冠丘以亭,跨池以梁,作堂其中,可以安处而游息焉。(18)这园林式草堂,宛如世外桃源一般,蔡襄曾多次来此小住。皇祐三年(1051)初,携家赴京任职,五月途经江阴,宿住葛氏草堂时,作五月宿江阴葛公绰草堂诗来赞美此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户外运动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