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思想源流-TheIntellectualOriginsofBritishCulturalMaterialism.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思想源流-TheIntellectualOriginsofBritishCulturalMaterialism.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思想源流TheIntellectualOriginsofBritishCulturalMaterialism作者:赵国新作者简介:赵国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西方文论和19世纪英国文学研究。北京100089原文出处: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0175期第53-59页内容提要:英国文化唯物主义虽头顶“主义”之衔,却难膺理论之名,这是因为,它既没有生发出一套系统的批评原则,也没能提出一个普适性的理论概念,它只是一系列批评实践的统称。这些批评实践之所以被归为同类,是因为它们的操作手法、分析对象和思想渊源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化唯物主义是对此前盛
2、行的两种文学批评的有限继承和部分否定,它们是F.R.利维斯的“细绎派”形式主义和蒂里亚德的历史主义。更重要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塑造,路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论不仅为其提供了行文立论的思想框架,还赋予它左翼文化政治的鲜明色彩,使之有别于其他通行的文学理论与批评。Essentiallyspeaking,CulturalMaterialismisnotanindependenttheorywithitsowncriticalprinciplesanduniversallyappliedconceptsasthesuffix
3、ismimplies,butageneraltermforaseriesofconcretepracticewithsimiIarinterpretativestrategies,analysisobjectsandintellectualsources.ItdrawsupontheclosereadingmethodpromotedbyF.R.LeavisandtheScrutinygroup,andatthesametimerejectstheirtendencytonegatethevitalroleplayedbysocio-historicalfactorsinliterarycri
4、ticism.InspiredbyE.M.W.Tillyard,shistoricistcriticism,itre-introduceshistoricalvisionsintoliterarystudies,whilestaunchlyopposingtohisHegelianthinkingoftotalitywhichtendstoviewanyhistoricalperiodasintellectuallymonolithic.Andmoreimportant,itislargelyshapedbysomeprominentWesternMarxistsincludingRaymon
5、dWilliams,LouisAlthusserandAntonioGramsci,whofurnishitwiththeoreticalframeworksandpoliticalconcerns,thusmakingitdistinctfromotherprevailingliterarytheoriesandcriticism.期刊名称:文艺理论复印期号:20印年02期关键词:文化唯物主义/细绎派/历史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CulturalMatCrialiSnl/Th。SCrUtinyGroUP/Historicism/WCStCrnVarXiSm标题注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6、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史”(12YJC752047)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B56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338(2017)05-0053-07英国文化唯物主义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盛行于90年代,时至21世纪,其势头虽远逊从前,但威力犹在,尤其在莎士比亚研究领域,它已占居正统地位口(P2),取代了先前称雄争胜的各种研究方法:A.C.布拉德雷的人物分析、E.M.W.蒂利亚德的历史主义、细绎派的道德形式主义。不过,它虽头顶主义之衔,却难膺理论之名,它既没有生发出一套系统的批评原则,也没能提出普适性的理论概念,它只是一系列批评实践的统称。这些批评实践之所以被归为同类,只是因为它
7、们有着相似的操作手法、分析对象和思想来源。一般来说,文化唯物主义者在分析文本之前,总要先讲一段鲜为人知的掌故逸闻,由此切入历史背景,勾画思想氛围,再去征引一些不入传统批评家法眼的非文学文献,一方面,他们要去揭蕖作者如何不知不觉地受到主导意识形态的左右,从而有意或无意地去维护统治阶级的现实利益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他们还不遗余力地去挖掘作品中隐含的矛盾,尤其是钩沉与主导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内容;在大多数情况下,作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些颠覆性内容的存在。这种批评方式既有细绎派缠绵细致的解读特点,又有马克思主义制度揭秘的政治眼光,它能够从最常见的经典文本中,从人们习焉不察的字句里,出人意料地暴露出与主流
8、观点相异的新意蕴。文化唯物主义以研究英国文艺复兴文学而起家,以探讨后殖民和同性恋问题为后续。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文化唯物主义者主攻英国文学的重头戏一一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尤其以英国文学王冠上的明珠莎士比亚的戏剧为关注焦点。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专著和论文集有:乔纳森多利摩尔的激进的悲剧、凯瑟琳贝尔西的悲剧的主体、约翰德拉卡斯基主编的另读莎士比亚、乔纳森多利摩尔与艾伦辛菲尔德合编的政治莎士比亚。2(PP.184-185)90年代后,除了继续探讨文艺复兴文学之外,文化唯物论也开始涉足方兴未艾的后殖民主义和同性恋诗学,尤其同性恋问题是好几部专著探讨的重心,例如乔纳森多利摩尔的性别歧见、
9、艾伦辛菲尔德的王尔德的世纪和文化政治:酷儿解读,这种研究转向既有学术原因,也有个人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初,酷儿理论诞生,同性恋逐渐成为批评界的热门话题;就个人生活而言,文化唯物主义的主将辛菲尔德和多利莫尔都是同性恋。在思想来源方面,文化唯物主义是对此前盛行的两种文学批评的有限继承和部分否定,它们是细绎派”的道德形式主义和蒂里亚德的历史主义,套用一个哲学术语,文化唯物主义是对它们的大胆扬弃。更重要的是,文化唯物主义还得益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塑造,路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论不仅为其提供了行文立论的思想框架,还赋予它左翼文化政治的鲜明色彩,
10、使之有别于其他通行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一、细绎派的道德形式主义自20世纪30-70年代,细绎派一直主宰着英国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即便是威廉斯和特雷伊格尔顿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也深受其影响,伊格尔顿的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英国当今的英国文学研究者们,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其实无一不是利维斯派以利维斯为代表的潮流已经流入英国的英国文学研究的血管,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批评智慧,其根深蒂固的程度不亚于我们对于地球环绕太阳转动这一事实的坚信。3(P.31)在60、70年代的学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文化唯物主义者也不例外,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无不受过细绎派的严格训练,练就了一副看字缝的敏锐眼光,养成了揣摩
11、字句、微言大义的行文习惯,同时也吸收了细绎派的一条重要主张:用文学批评干预社会生活。说起利维斯的细读式批评,很容易把它和美国的新批评相提并论,仿佛二者是大洋两岸的一对李生兄弟。利维斯的文学批评,无论是诗歌批评还是小说批评,注重文本的细读,突出文字的感受力;但是,正如前人曾经指出的那样,他的批评思想中也有一定的社会学倾向。利维斯深受马修阿诺德的影响,秉承了文学即是人生的批评这一理念,有意将文学阅读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要求文学创作坚守道德,促进文化的健康。另外,他在具体的批评中,也常把文本放在文学传统中进行比较、阐发,并非完全就事论事、孤立地对待文本自身。在他看来,批评家在分析作品之际,要尽可能
12、地留意其中独到的细节,再比较参照类似作品,进而判断其价值的高下。这种从文学史长河中披沙沥金的做法,其视野和格局远比美国的新批评宏阔高远。从1932到1953年,利维斯主编文学评论期刊细绎,他以此为阵地,创建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形式主义流派细绎派。利维斯本人在剑桥屡遭排挤,最后仅以高级讲师身份退休,但细绎派批评却成为剑桥英文研究的正统方法。细绎派注重形式分析,反对文学批评考虑历史和社会因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细绎派批评家往往撇开历史语境,远离时代思潮的影响,分析字里行间的微妙含义,再去引申发挥,同时探察作品是否具备道德严肃性。他们把经典著作作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以它们为改变世道人心的利器,对于
13、30年代以来兴起的流行文化,一概予以贬斥,认为这是文化堕落的症候,腐蚀人心的元凶。在文化唯物主义者看来,这种文学观暗藏着狭隘的精英主义文化观,兼具人文主义的狂妄自大,甚至与英国当局有意识形态共谋的嫌疑。当然,细绎派之所以得势,是有历史原因的。它有一个重要的纠偏对象,那就是一战之前盛行的传记式批评。这种批评喜欢大谈作家的生活轶事,疏于审美的考量,忽视作品的风格与结构,行文枝蔓丛生,结构松弛拖沓。与此相对,细绎派力主批评家关注作品本身,撇开外在的因素,让文学批评摆脱散漫的业余作风,变成一门立论严谨、科学式的学科。就此而言,细绎派的主张有一定的道理的。然而,它基本否定了社会和历史因素对文学批评的重要
14、意义,这就未免矫枉过正了。为了反击细绎派”的这种极端做法,文化唯物主义者强烈要求文学批评要引入社会和历史因素,在这方面,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蒂利亚德的历史主义方法,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否定了他的总体性历史观,反对黑格尔式的时代精神主宰论,转而强调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和矛盾性。二、蒂利亚德的历史主义批评意大利哲学家乔万尼巴蒂斯塔维柯为历史主义制定了一条奠基性原则:”创造即真知,其大意为:以文本形式传递给我们的有关过去的知识,只有从当年创造者的角度出发,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4(P.106)换句话说,现代人若想正确理解过去的事物,只有把自己设想成为古人,仿佛身处彼时彼地的思想传统与社会现实之中,努力还原
15、历史现场,以今人之心映鉴古人之心,方能真正领悟这些史事的存在理由。在维柯之后,黑格尔是历史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时代背景和前因后果,只有从当时的具体背景出发,才能做到正确的理解;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种主宰性的时代精神,支配着这一时期的思想和文化。深受黑格尔影响的历史主义批评家,经常把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视为时代精神的表现,他们在文学分析当中,要么探察时代精神如何影响文学创作,要么研究作品如何反映了时代精神。蒂利亚德就是这样T立历史主义批评家。在批评理论不断翻新的当代,他差不多成了过气人物,在常见的文学批评史著作中,极少能够见到他的名字。雷纳韦勒克在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五
16、卷“英国批评)中对他只字未提,却用了整整一节的篇幅去探讨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J5(PP.224-226)虽说后者的名气和地位远不及他。若不是文化唯物主义者动辄把蒂利亚德从故纸堆里翻腾出来吊打一番,他的名字很可能早就湮没不闻了。其实,他在文学批评领域也曾雄踞高位,他的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图景是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引领了20世纪40年代莎学研究的新方向。在这两本书中,作者努力还原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意识,论证莎士比亚的作品是都铎王朝意识形态的体现。19世纪的学者对文艺复兴时代的看法,与18世纪启蒙思想家基本相同,无论是“文艺复兴”一词的首创者米什莱,还是文艺复兴文化史大家布克哈特,都把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截然对立起来,认为前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精神。20世纪的学者则不然,荷兰文化史家约翰霍伊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