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脱叶型甘蔗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脱叶型甘蔗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20CCSB34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XXXXXXXX自动脱叶型甘蔗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forhighyieldcultivationofauto-defoIiationSugarcaneCultivers(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年10月23日)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生产条件15品种选择26种茎选择及处理27栽培管理4附录A(规范性)甘蔗脱叶
2、性能等级划分7附录B(资料性)主要生产性甘蔗品种脱叶特征8,.l.lZl,A刖三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宜贯。本文件由广西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强、林善海、李毅杰、刘晓燕、宋修鹏、宁德林、李杨瑞、庞天、邓智年、王维赞、覃兴云、胡水凤、梁宏卫、韦海勇、韦淙凯、黄恒旭、梁光凤。自动脱叶型甘蔗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自动脱叶型甘蔗品种
3、高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生产条件、种茎选择及栽前处理、新植蔗和宿根蔗的栽培管理等,给出了甘蔗脱叶性能等级的划分(见附录A)和主要生产性甘蔗品种脱叶特征(参见附录B)。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糖料甘蔗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5/T1021旱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节本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自动脱叶seIf-defoIiate甘蔗品种/系具有成熟绿叶叶鞘在甘蔗生长期能够自然撑
4、脱蔗茎,并在受到凤、雨等自然外力作用下自然脱落的种性特征。3.2收获指数harvestindex在工艺成熟期甘蔗可收获的蔗茎产量占全部收获生物量的百分比例。3.3生产性能productionperformance甘蔗品种/系在大田生产上所能获取原料蔗目标产量和蔗糖分的能力。4生产条件4.1 气候全年大于10。C的活动积温6000C以上,年日照时数160Oh以上,年降雨量120Omm以上。4.2 土壤可耕土层厚度65Cnl以上,肥力中等水平以上。5品种选择5.1 脱叶性能如下: 拔节初期(5月6月)脱叶率220.O%; 拔节盛期(8月9月)脱叶率-50.0%; 工艺成熟期(12月翌年1月)脱叶率
5、270.0机5.2 生产能力如下:一1年新植2年宿根(3年)平均原料蔗产量高于对照种(当地主栽品种)或持平;一1年新植2年宿根(3年)平均蔗糖分高于对照种(当地主栽品种)或持平。5.3 叶片特征如下:叶片和叶鞘细、长、薄:枯叶可自然向主脉卷曲;原料蔗收获指数285.0%o5.4 抗病能力如下: 黑穰病:新植L0%,第1年和第2年宿根(2年)平均值W8.0%; 梢腐病:1年新植2年宿根(3年)平均值W2.0%; 其它叶片病害:叶片干净,各种叶斑病害较少。6种茎选择及处理1.1 选择原则种茎应具备芽体未膨大萌发、茎径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基本要求,受到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等药害的甘蔗不宜作
6、种。1.2 选择要求6. 2.1全年蔗作种砍取尾梢作种,种茎可见芽数应WlO芽,且距离生长点WLon1。7. 2.2半年蔗作种砍取整株作种,种茎可见芽数W15芽,高度为L2m1.8m,8. 3留种要求9. 3.1户外留种10. 3.1.1留种时间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调整,-般不超过以下范围: 春季:23周; 夏季:12周: 秋季:34周; 冬季:45周。6. 3.1.2技术措施砍种后未来得及下种的种茎,应在野外交通便利,不易积水,且不易遭受鼠害的区域进行存放,及时用甘蔗叶掩盖,遇长期低温干旱天气应喷洒清水保温保湿。7. 3.2室内留种8. 3.2.1留种时间可比室外延长12周。9. 3.2.2技
7、术措施保持室内清洁干爽,先用杀菌剂对室内地面进行灭菌处理,将蔗种竖直集中堆放,遇长期低温干旱天气应喷洒清水保持湿润。10. 3.3种茎处理11. 3.3.1全茎种处理种植作业前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水溶液均匀喷洒种茎进行灭菌消毒,然后用麻绳打捆待用。调运蔗种时应尽量减少搬动次数。12. 3.3.2双芽段处理按双芽段要求使用人工或者机械进行切种,切口平整且距离根带3cm5cm。获取双芽段之后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水溶液浸种IOnIin或嗜菌酯1500倍水溶液浸泡1.5min3.0Inin进行种茎消毒,最后用编织袋或塑料筐盛装待用。13. 3.3.3单芽段
8、处理按单芽段要求使用人工或者机械进行切种,切口平整且距离根带4cm6cm。获取单芽段之后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水溶液浸种10min或嚏菌酯1500倍水溶液浸泡1.5min3.0Inin进行种茎消毒,用含有保水剂、抑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剂进行包衣处理,最后用编织袋或塑料筐盛装待用。7栽培管理14. 1新植蔗14.1.1 地开行选用120匹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配套深耕机械进行深耕深松,耕深达50cm65cm,耕层达到深、松、碎、平。要求植沟深35cm45cm,沟底平整,宽25cm。14.1.2 种方式根据品种分廉能力调整下种密度,分Ii强应稍宽,分廉弱则稍窄。作业时蔗种要与
9、土壤紧密接触,不架空,下种后随即用碎土覆盖种茎:全茎段采用头尾交替品字形摆放,然后用砍刀将其砍成双芽段或三芽段,种茎横向间隔15cm:双芽段采用品字形双行摆放或铁轨型横向摆放,品字形摆放种茎横向间距15cm;铁轨形摆放范围控制在30cm-40cm;1.1.1 采用直线形间隔摆放,种茎横向间距15cm。7.1.3 株行距如下:采用等行距栽培法,行距100Cm180cm;采用宽窄行栽培法,宽行140cm160cm,窄行40cm60cm。7.1.4 下种量如下:桂中、桂西南蔗区下种量为75000芽h11290000芽/hm;桂北等高寒蔗区为90000芽h112120000芽h11A沿海光照充足蔗区为
10、60000芽h111275000芽/hnL7.1.5 其它田间管理参照DB45/T1021执行。7.1.6 原料蔗收获7.1.7 1.6.1砍收顺序如下: 采用熟期先后顺序安排砍收作业,顺序为早熟中熟晚熟; 采用植期先后顺序安排砍收作业,顺序为宿根蔗秋植蔗冬植蔗春植蔗; 自然或人为因素胁迫对产量、蔗糖分、宿根出苗等造成明显影响的可安排先砍,如倒伏、风折、冻害、涝害、鼠害、药害等。7.1.6.2技术要求如下:采用人工砍收模式,可用小锄或砍刀从甘蔗茎秆基部砍断,刀口砍入土层3cm5cm,切口要平;梢部从生长点以下IOCnl处砍断,用麻绳或竹皮打捆后进行装运,每捆原料蔗重量为20kg30kg;采用机
11、械砍收模式,可用整杆式或切断式甘蔗收获机进行砍收作业,收割机械刀口须砍入土层3cm5cm,梢部从生长点以下5cm15cm处砍断。作业期间刀片应保持锋利,破头率W5%o7. 1.6.3原料蔗质量要求如下:采用人工收获方式含杂率Wl%;采用机械收获方式含杂率W5%。7. 1.6.4入厂时间如下:整杆式收获原料蔗W72h;切段式收获原料蔗24h.7.1.7田间残留物处理7.1.7.1收集与资源化利用甘蔗尾梢、绿叶、枯叶等残留物可用打捆机械进行打捆,然后送往火电厂、食用菌厂、造纸厂等进行资源化利用,焚烧后的灰分可作为肥料施入甘蔗地中还田,也可在田间空地与牲畜排泄物等集中堆讴发酵生产有机肥。7. 1,7
12、.2粉碎还田处理用碎叶机械对甘蔗尾梢、绿叶、枯叶等残留物进行粉碎处理,翻种新植地块在犁耙整地的同时将碎叶搅拌混合或埋入土层30Cnl以下;留宿根地块则将粉碎后残留物均匀铺放在行沟中,不遮盖蔗死。7.2宿根蔗管理7. 2.1破垄施肥培土7.2, 1.1作业条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开展作业: 天气晴朗; 温度稳定超过20; 土壤干爽不粘结;大部分蔗苗尚未露土。7.2.1.2技术要求采用机械进行破垄施肥。破垄前先清除地表残留地膜和秋冬笋,然后犁翻蔗头两侧土层,深度到达蔗和底部。晾晒蔗死12周之后施入有机肥或复混肥,用量根据土壤肥力进行调整,尿素施用量控制在300kghm2-450kghm2,氯化钾或硫酸
13、钾施用量控制在375kghm2-450kghm2,有机肥施用量应大于7500kghm2,同时施用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和螟虫,之后进行回土复垄,富度应稍高于原垄,土壤紧贴蔗死,最后喷施除草剂并盖膜。7.2.2免破垄施肥培土7.2.2.1作业条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开展作业: 天气晴朗; 温度稳定超过20C; 土壤干爽不粘结; 甘蔗进入分藤初期; 植株高度W50cio7. 2.2,2技术要求采用机械进行直接施肥培土施肥。作业前先清除地表残留地膜和秋冬笋,然后用机械直接进行施肥培土作业,肥料与杀虫剂施用参照本标准7.2.1.2执行,培土高度30cm40cm,宽度40cm50cm。培土时土壤紧贴蔗匏,最后喷
14、施除草剂并盖膜。8. 2.3其它田间管理参照DB45/T1021执行。9. 2.4原料蔗收获参照本文件7.1.6执行。10. 2.5田间残留物处理参照本文件7.L7执行。附录A(规范性)甘蔗脱叶性能等级划分见表A.1。表A.1甘蔗脱叶性能等级划分等级脱叶状态描述一级自动脱叶甘蔗叶片可随生长拔节在自然外力作用下陆续脱落。工艺成熟期自动脱叶率达到85%以上。二级易脱叶成熟叶鞘与蔗茎形成夹角(3045),成熟绿叶叶鞘基部离区形成较大裂口,在叶片叶鞘接合处稍用力向下拉扯就能整块掉落。工艺成熟期自动脱叶率达到40%60%.三级轻度易脱叶成熟叶鞘与蔗茎形成夹角(030),枯叶叶鞘基部离区形成小裂【I,在叶片叶鞘接合处用较大力向下拉扯才能整块掉落。工艺成熟期自动脱叶率达到20%40%四级轻度难脱叶整个生长期叶鞘紧包蔗茎,枯叶叶鞘基部离区形成小裂口,在叶片叶鞘接合处用力拉扯可整块掉落,但叶鞘中部较容易折断。工艺成熟期自然脱叶率为20%。五级难脱叶整个生长期叶鞘紧包蔗茎,枯叶叶鞘基部离层不形成裂口,在叶片叶鞘接合处用较大力向下拉扯无法掉落,直至叶鞘中部折断或碎裂。工艺成熟期自然脱叶率为0%10六级极难脱叶整个生长期叶鞘紧包蔗茎,枯叶叶鞘基部离层不形成裂口,在叶片叶鞘接合处用较大力向下拉扯无法掉落,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