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储量监测质量检查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碳储量监测质量检查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CCSB65B45广西地方标准DB45/TXXXX-XXXX森林碳储量监测质量检查规范Codeforqualityinspectionofforestcarbonstoragemonitoring(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年12月)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I1目的2tf)内容2tR检查依据244检查流程25样地调查质量检查2KI样地检查数量2K9样地检查方法2H2检查内容及评定标准24样地调查质量评分3K样地调查
2、质量得分36图斑监测质量检查3fi1数据来源3RO检查数量4ftQ检查方法4R4图斑检查内容及评定标准4KS图斑监测质量得分47碳储量测算检查47I监测范围检查479测算内容检查47。计算方法检查574计算参数检查57测算结果57A碳储量测算质量评定58综合质量评定5ft1综合得分计算5fti)质量等级评定59检查报告编制与存档5Q1报告内容5Qi)报告存档5附录(规范性附录)样地调查质量检查记录表6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斑监测质量检查记录表9附录C(规范性附录)森林碳储量测算质量检查记录表12附录D(资料性附录)森林碳储量监测质量检查报告13D.1质量检查工作概况13D.2受检成果概况13D
3、.3检查依据13D.4质量检查的内容及方法13D.5质量评定与分析13D.6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13D.7附件13参考文献14,1z.*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莫奇京、蔡会德、潘黄儒、卢峰、莫祝平、张伟、罗蔚生、李惺颖、李成杰、江锦烽、唐一飞、徐占勇、黄进华、麻小梅、何柏华、薛晓坡、孟想森林碳储量监测质量检查规范
4、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碳储量监测质量检查的的术语和定义、样地调查质量检查、图斑监测质量检查、碳储量测算检查、综合质量评定、检查报告编制。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森林碳储量监测的质量检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590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1.Y/T2988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1.Y/T3253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术语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5、用于本文件。71森林碳储量forestcarbonstock森林生态系统各碳库中碳元素的储备量(或质量)。来源:LY/T2988-2018,3.3,有修改森林碳库forestcarbonpool在碳循环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存储碳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地上活体植物生物质、地下活体植物生物质、枯落物、枯死木以及土壤等五个部分。来源:LY/T2988-2018,3.2样地调查POlygOnSmonitoring以样地为单元,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更新样地(样方)乔木、灌木、草本、枯枝落叶、枯死木、土壤等因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推算林地森林资源总量或有关项目总体数量特征。获取各类森林资源储
6、量、质量、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信息的过程。来源: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技术规程(试行),3.3,有修改图斑监测mapspot以图斑为单元,采用遥感判读和地面核实相结合的方法,监测图斑变化,更新图斑属性,获取各类森林资源的面积、分布及其动态变化信息的过程。来源: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技术规程(试行),3.2,有修改A1目的规范森林碳储量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为碳储量监测成果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d内容包括样地调查质量检查、图斑监测质量检查、碳储量测算检查、综合版量评定、质量检查报告编制等。A1检查依据有关标准、监测合同书或委托文件、监测任务书、监测报告及相关资料。AA检查流程碳储量监测质量
7、检查流程包括:a)材料齐备性检查。一般包括监测基础数据、碳储量监测委托书或合同、监测工作方案、技术方案、计算方法和相关参数、碳储量监测报告。b)按样地调查质量检查或图斑监测质量检查进行检查。c)碳储量测算检查。d)综合质量评定。e)编制碳储量质量检查报告。5样地调查质量检查KI样地检查数量外业检查数量不少于样地总数的5乐内业检查数量为样地总数的100%。59样地检查方法a)采取随机抽样加典型抽样的方式选取检查样地,采用原调查的方法进行检查。b)外业检查由调查人员陪同检查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时应尽量使用原用仪器和测量工具;内业检查对调查人员提交的成果材料进行检查。c)按照附录A表A.1规定进行外
8、业调查检查评分。d)按表A.3要求做好内业检查记录。41检查内容及评定标准样地检查内容分重要项目、次要项目和一般项目。评定标准详见附录A表A.1a)重要项目包括: 样地设置:样地位置、样地固定标志、样地周界测量。 乔木每木检尺:样木株数、样木号、胸径、树高、树种、立木类型等调查不应有误或在允许误差范围。 竹林每木检尺:样竹株数、竹种名称、胸径、树高等调查不应有误或在允许误差范围。 林分年龄与龄组、郁闭度等调查不应有误或在允许误差范围。b)次要项目包括: 灌木样方调查检查,灌木种名称、株数、平均高、平均地径、盖度等调查不应有误或在允许误差范围。 草本样方调查检查,草本种名称、株数、平均高、盖度等
9、调查不应有误或在允许误差范围。 枯落物生物质调查记录表检查。记录表中的样方编号、鲜重、干重等信息记载无误。 枯死、倒木生物质调查记录表检查。记录表记载的信息应填写无误。 植物采样记录表检查。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死木、枯落物的取样样本与记录表登记的样品编号、样品类型、样品鲜重等信息应一一对应。森林土壤调查取样记录表检查。样地编号、环刀编号、空环刀中、环刀装湿土重等信息记载无误。c)一般项目包括:样地号、纵横坐标、样地所在的市、县、乡、村。权属、起源、森林类别、植被类型、林种、优势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地貌、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砾石含量、土壤厚度、腐殖质厚度
10、、枯枝落叶厚度等。54样地调查质量评分5. 4.1样地外业调查质量评定a)扣分标准采用倒扣分的方法对样地外业调查错误项进行扣分,重要项目错一项扣20分,次重要项目错一项扣10分,一般项目错一项扣5分。最多扣100分。b)质量评定外业评分=IOo-外业检查扣分外业合格标准,样地评分100分为满分,评分80分以上(不含80分)为合格样地。6. 4.2样地内业检查质量评定a)扣分标准检查样地其他各项调查因子填写是否有误,按照5.4.1a)规定进行内业检查错误项扣分。样地碳储量计算值与检查值对比精度达95%的不扣分,否则扣20分。b)质量评定内业评分=100-(内业检查扣分+样地碳储量检查扣分)内业合
11、格标准,评分100分为满分,评分80分以上(不含80分)为合格样地。,A样地调查质量得分按外业调查质量检查权重占0.7,内业质量检查权重占0.3,对样地调查质量进行评分。样地质量检查得分值二(合格样地数/抽查总样地数)0.7+(合格样地数/总样地数)XO.3)XlOOo6图斑监测质量检查森林碳储量监测的基础数据,应采用林业主管部门认可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森林资源基础数据一般有以下来源:a)符合监测时限要求的按GB/T26424规定调查的项目区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库。b)符合监测时限要求且按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技术规程调查的成果数据库。AO检查数量抽取图斑总数的3%-5%进行检查。A3检查方法采
12、取高空间分辨率遥感辅助室内判读检查和典型图斑实地核实的方式进行检查。按照附录B表B.1的要求做好检查评分记录。A4图斑检查内容及评定标准7. 4.1图斑区划检查检查图斑区划界线与影像特征吻合,图斑区划合理,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得10分;区划错误全扣10分。8. 4.2图斑调查因子检查图斑调查因子检查分重要因子、次重要因子和般因子,评定标准详见附录B表B.1重要因子:地类、图斑面积、优势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年龄、每公顷株数、每公顷断面积、每公顷蓄积、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错一项扣20分。次重要因子:森林类别、林种、郁闭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错一项扣10分。般因子:地貌
13、、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其他因子错一项扣5分。6.4.3图斑调查质量评定100分减去以上各项扣分合计,得分80分以上(不含80分)质量评定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AK图斑监测质量得分图斑监测质量得分=合格图斑数/抽查总图斑数义1007碳储量测算检查71监测范围检查a)行政区域级按行政界线范围进行监测的,检查监测范围应与法定行政界线一致。b)项目级监测范围应与业主提供的红线范围一致。7)测算内容检查检查森林碳储量监测计算的碳库是否完整,森林碳库应包括地上活体植物生物质、地下活体植物生物质、枯落物、枯死木以及土壤等五个部分。71计算方法检查各个碳库碳储量计算的方法应采用现行的相关标准或方法学进
14、行计算。7A计算参数检查优先选用通过样地调查获取的参数,或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获取参数。74测算结果采用相关现行标准规定的计算方法及参数计算碳储量。与提交检查值对比,误差在5%以内的认定测算结果合格。76碳储量测算质量评定按附录C表C.1进行打分,碳储量计算检查得分值为表Cl的得分值合计。8综合质量评定A1综合得分计算按照样地调查质量得分权重占0.3,图斑监测质量得分权重占0.3,碳储量计算检查得分权重占0.4,计算综合得分。若碳储量监测采用样地调查方式,未做图斑监测的,图斑监测质量得分缺省值为100分。若碳储量监测采用图斑监测方式,未做样地调查的,样地调查质量得分缺省值为100分。综合得分:样地调查质量得分X0.3+图斑监测质量得分X0.3+碳储量计算检查得分X0.4R5质量等级评定根据综合得分,将森林碳储量监测质量评定为4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质量等级质量评分优秀综合得分290良好80综合得分W90合格75W综合得分W80不合格综合得分759检查报告编制与存档01报告内容质量检查应编制质量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内容和格式参照附录D执行。U9报告存档质量检查报告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存档管理。附录A(规范性附录)样地调查质量检查记录表样地调查质量检查评分标准详见表AJ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