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42819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理2doc系列论文之四十五1.uojiaYoungScholarSeminaronEconomicsandManagementWorkingPaperNo.45击隧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ECONOMICSANDMANAGEMENTSCHOOLOFWUHANUNIVERSITY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使用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刘启亮(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0072)2009年9月作者联系方式:姓名:刘启亮邮编:430072地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0-13信箱移动电话:15072477009本文是教育部课题(项目批准号:08JC63006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也得到了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项

2、目(学术类)的支持。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使用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内容摘要:本文研究法律、IFRS的强制使用分别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利用我国独有的2003至2008年的制度环境,本文研究发现:首先,在法律责任加重以后,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空间得到了抑制,但伴随着的是费用方面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其次,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在我国强制实施以后,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增加了,与此同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减少了。这可能说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是公司的一套盈余管理组合方式(Zang,2007),当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成本增大以后,公司就会使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而减少应计盈余管理。反之,当应计

3、盈余管理的成本降低以后,公司就会减少所需成本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而增加应计盈余管理。关键词:公司法、新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关于国际财务报告的使用是否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抑制盈余操纵是一个争论猛烈的热点。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LeUZetal.,2008;HailetaI2009)认为,仅仅改变会计准则可能无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抑制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各国的制度环境如司法体系等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方面(Leuzetal.,2003;Cohenetal.2008)oCohenetal.(2008)研究了在美国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法律

4、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BarthetaL(2008)研究发现,在自愿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情况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自愿使用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是,毕竟会计准则与司法体系分别在提高会计信息、抑制盈余操纵行为分别扮演了何种角色,特别是在强制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背景下,则尚需进一步研究,其中,关于强制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问题,目前还尚无有关的经验证据。同时,公司会使用多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Zang,2007),包含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每种盈余管理具体方式所需的成本也不相同。那么,在不一致的法律环境与会计准则下,公司会如何选择具体盈余管理

5、方式的组合呢?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研究法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使用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在法律与会计准则上的实施情况,则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特殊环境。一方面,我国从2006年1月1日实施新的公司法,新公司法对虚假财务报告与审计失败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的条款,比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更为严厉。同时,从2003年至2006年,我国的会计准则一直较为稳固。这就为我们检验法律对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从2007年1月1日,我国上市公司被要求强制使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这样,从2005年I至2008年我国公司面临的法律

6、环境基本相同而实施的会计准则不一样,这就为我们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使用对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提供了恰当的环境。因此,我们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8年的数据来研究上述问题。本研究发现:首先,在法律责任加重以后,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空间得到了抑制,但伴随而来的是费用方面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其次,原则导向的新会计准则强制实施以后,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增加了,与此同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减少了。这可能说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盈余的一套组合方式(Zang,2007),当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成本增1这里所说的年度是针对财务报告年度而言的。我国2005年的财务报告在2006年1月

7、1日后通过审计后披露,因此会受到新公司法的影响。大以后,公司就会转向真实盈余管理。反之,当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减少以后,公司就会减少所需成本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转向应计盈余管理。本文的奉献在于:首次研究了在强制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前提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使用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其次,本文较好地分别研究了法律体系与会计准则对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避免了现有的研究无法有效区分会计准则与法律对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的情况(LeUZetaI.,2003;Cohenetal.2008)o此外,本文进一步丰富了BarthetaL(2008)的研究,并与LeUZetaL(2003)与

8、CohenetaL(2008)的发现形成互补。本文后面的那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总结。二、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2.1 文献综述尽管有一些文献(HUnt,MoyerandShevIinJ996;Beatty,ChamberlainandMagliolo,1995;GaverandPaterson,1999;Barton,2001;PincusandRajgopal,2002)研究公司使用多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但是到现在,要紧的文献还是应计盈余管理研究为主(:Jones,1991;DefondandJiat

9、nbalvo,1994;Dechowetal.,1995;Kotharieetal.,2005),只是近期有少数学者才开始同时关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ROyChOWdhUry(2006)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由于管理层试图误导一些股东,以使其相信公司通过正常经营活动达到了既定的财务目标,通过偏离正常经营情况的真实经营活动来操纵利润的行为。最初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Benetal.,2002,2003;DechowandSloan,1991;Baberetal.,1991;Bushee,1998;Zarowinetal.,2005;0smaandYoung,2009;Seybert,20

10、09)要紧集中在通过减少研发费用来降低费用开支以增加利润。Wangetal.(2006)发现当会计灵活空间小(高)时,管理层更(不)可能削减研发支出。然而,关于研发费用之外的其他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则没有发现一致的证据(Andersonetal.,2003;Chapmanetal.,2005;Cohenetal.,2009)。GUnny(2005)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有负面影响,Roychowdhury(2006)发现为了避免年度报告亏损,公司利用真实盈余管理(包含经营活动现金流操纵、产品成本操纵与费用操纵)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Edelsteinetal.(2007)发现由于受股

11、利支付的约束,公司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来减少税收性的收入来满足股利支付的要求。Athanasakouetal.(2009)发现市场并不可能奖励通过盈余管理(含真实盈余管理)来满足分析师预测的公司。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同时注意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Zang(2007)发现公司在操纵利润的时候,会相互替代性地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同时也发现诉讼风险加重以后,公司会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Cheneta1.(2008)发现市场并不能辨别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LinetaI.(2006)发现公司会使用一套盈余管理的方式(包含真实盈余管理)来湎足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目标。Cohenetal.(200

12、8a)发现在2002年萨班斯法案通过之前,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稳固地逐年增加,但是公布该法案之后,应计盈余管理则显著下降,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恰好与此相反,是先降后升。这就说明,该法案通过之后,公司的盈余管理从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转向了真实盈余管理方式。COhenetaI.(2008b)则发现围绕季度股票发行(SEOs)公司使用了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Kimetal.(2009)研究了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是否与如何受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发现公司的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加剧了外部投资者所面临信息的不确定性,其中真实盈余管理带来的不确定比应计盈余管理更严重,因此,市场对真实盈余管理比对应计盈余管理会要

13、求更高的风险溢价。2.2 研究问题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是公司的两种要紧盈余管理方式(Zang,2007;Cohenetal.,2008;Roychovvdhury,2006)O两种盈余管理方式都会需要一定的成本(Wang,2006),至于公司采取何种盈余管理方式,取决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所需的成本对比(Zang,2007;Cohenetal.,2008a),通常而言,应计盈余管理要紧是利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进行账面上的调整,盈余管理的难度较小,所需成本较少,而真实盈余管理则可能涉及真实交易业务的操纵,需要其他公司与部门的配合,操纵的难度较大,所需的成本相对较高(CohenandZarowin

14、,2008b).因此,假如准则的灵活度较大,就有利于应计盈余管理(Wangetal.2006),相反,假如会计准则的可操纵空间较小,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难度就较大,公司就只好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同时,良好的司法体系会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增大应计盈余管理的难度(LeUZeta1.,2003)。EwertandWagenhofer(2005)通过模型分析认为会计准则的严厉执行会增大应计盈余管理的难度继而降低应计盈余管理,但同时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Zang(2007)与COhenelal.(2008a)为此进一步提供了证据,他们发现,对会计准则执行的严厉监管会导致公司

15、更多地选择真实的盈余管理而减少操作难度小的应计盈余管理。因此,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会同时受到会计准则自身特征与司法体系的影响。如图1所示,我国在2006年1月1日实施了新的公司法,规定公司与审计师因虚假财务报告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加重了处罚的力度。同时,从2007年1月I日起我国强制实施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给予了公司更多的操纵灵活性。与此同时,我国从2003年至2006年,会计准则的变化比较小,这种环境有利于检验法律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从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我国关于公司方面的法律规定基本没有变化,这正好检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使用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16、的影响。鉴于此,本文要紧研究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新公司法的实施是否会影响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二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使用是否会影响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图1:样本期间图20032(X)4II20052006II2(X)72(X)8II旧公司法新公司法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三、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3.1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关于应计盈余管理,我们使用经典的Jones模型(JoneS,1991)来计算。首先,运用不一致行业不一致年份的数据对模型(1)进行OLS回归取得参数,2,a3,再将其代入模型(2)中计算得出不可操纵性应计数,最后将计算所得的不可操纵性应计数代入模型(3)估计出可操纵性应计数(DAJ。TAt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