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晋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晋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晋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文本一: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零,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推曰:“毛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
2、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二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日:“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J晋人闻之皆说。史记.晋世家文本二:以贵富有人易,以
3、贫贱有人难。今晋文公出亡,周流天下,穷矣,贱矣,而介子推不去,有以有之也。反国有万乘,而介子推去之,无以有之也。能甚难,不能其易,此文公之所以不王也。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於中野。“悬书公门,而伏於山下。文公闻之曰:“嘻!此必介子推也。”避舍变服,令土席小曰:“有能得介子推者,爵上卿,田百万。”或遇之山中,负釜盖基,问焉,日:“请问介子推安在?”应之曰:“夫介子推苟不欲见而欲隐,吾独焉知之?”遂背而行,终身不见。人心之不同,岂不甚哉?今世之逐利者,早朝受退,焦唇干噫,日夜思之,犹未
4、之能得;今得之而务疾逃之,介子推之离俗远矣。吕氏春秋.季冬纪注释:带:又称“叔带”“王子带”“太叔”,惠王之子,襄王之弟。龙:喻重耳。五蛇:指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和介子推。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1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若以力事A我B而无补C吾D缺者E此复受F次赏G三赏H之I后J故K且及子。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尤而效之”的“尤”是犯过错意思,与离骚的“忍尤而瑕诟”中的“尤”的含义不同。B. “上下相蒙”的“蒙”是蒙受、承受的意思,与屈原列传的
5、“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蟆乎”中的“蒙”的含义相同。C. “早朝晏退”的“晏”是晚、迟的意思,与诗经氓的“言笑晏晏”中的“晏”的含义不同。D.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土,下层为庶人。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介子推携母归隐的想法是通过对话来表现的,他认为晋文公能重登帝位,是天命决定的,而非人力。B.晋文公到处寻找介子推,但最后也没有找到,后来在绵上设祭田用来警示自己并来缅怀像介子推一样的人。C.晋文公返回晋国后,虽拥有了万辆兵车,但是介子推却离开了他,这是由于晋文公已经没有受他
6、拥戴的德行了。D.晋文公当上国君之后,介子推的母亲极力劝他向晋文公邀功,但介子推意志坚定,坚决不受禄。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母日:“盍亦求之,以死谁怨?“(4分)译文:(2)能其难,不能其易,此文公之所以不王也。(4分)译文:14 .文本二结尾说“介子推之离俗远矣”,请结合两则材料用原文的语言简要概括介子推“离俗远”的表现。(3分)【答案解析】10. EGJ11. B.(原文中的“蒙”是欺骗、蒙骗的意思)12. D.(介子推的母亲没有极力劝他向晋文公邀功)13. 介子推的母亲说:“你何不也去请求赏赐呢,(否则)因这样贫穷的死去能怨恨谁呢?”(盍:何不;慈:埋
7、怨、怨恨;谁慈,宾语前置句,慈谁。一个知识点1分,句意1分)困难的事情能做到,而容易的事情却做不到,这正是文公不能成就王业的原因啊!(所以,表原因;王,称王、成就王业。一个知识点1分,句意2分)14. (1)推亦不言禄(2)上下相蒙,难与处矣(3)今得之而务疾逃之(一点1分,共3分)附译文:文本一:文公修明政务,对百姓布施恩惠,赏赐随从逃亡的人员和各位有功之臣,功大的封给城邑,功小的授与爵位。文公还未来得及赏赐完毕,周襄王因弟弟王子带发难逃到郑国居住,于是来向晋国告急。晋国刚刚安定,想派军队去,又担心国内发生动乱,因此,文公赏赐随从的逃亡者还未轮到隐藏起来的介子推。介子推也不要求俸禄,俸禄也没
8、轮到他。介子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国君还健在。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唾弃他们;上天还没让晋国灭亡,必定要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除了国君还有谁呢?上天确实在助您兴起,可是他们几个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也很荒谬吗?偷了别人的财物,还说可以是盗贼,何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功的人呢?臣下遮盖罪过,主上赏赐奸佞,上下互相欺骗,我难以与他们相处了!”介子推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请求赏赐呢,死了怨谁?”介子推说:“我明知他们错误,再去仿效他们的行为,罪过就更大了。况且我已经说出了怨言,绝不吃他的俸禄。”母亲说:“也让文公知道一下你的情况,怎么样?”介子推回答说:“话是每人身上的装饰,身体都想隐
9、藏起来了,何必再使用装饰呢?装饰是为了显露自己J介子推的母亲说:“能像你说的这样做吗?那我和你一起隐藏起来吧。”母子俩至死没有再露面。介子推的随从们很怜悯他,就在宫门口挂上一张牌子,上面写道:“龙想上天,需五条蛇辅佐。龙已深入云霄,四条蛇各自进了自己的殿堂,只有一条蛇独自悲怨,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去处。”文公出宫时,看见了这几句话,说:“这是介子推。我正为王室之事担忧,还没能考虑他的功劳J于是,文公派人去叫介子推,但介子推已逃走。文公就打听介子推的住所,听说他进了绵上山。于是,文公把整座绵上山封给介子推,作为他的封地称之为介推田,又起名叫介山,“以此来记载我的罪过,而且表彰能人。”随从文公逃亡的
10、无能之辈壶叔说:“您三次赏赐功臣都没有轮到我,请问我有什么罪过。”文公回报说:“用仁义教导我,用道德、恩惠防备我犯错(规劝我),这应受到上等赏赐。用行动辅佐我,终于使我获得成功,这应受到次等赏赐。承担弓箭的危难,给我立下汗马功劳,这应受到再次等赏赐。假如只是用劳力侍奉我,而没有弥补我的错误,这也应受到再次一等的赏赐。这三次赏赐完了,就会轮到你。“晋国人听到文公的话,皆大欢喜。文本二:靠富贵受人拥戴容易,靠贫贱受人拥戴很难。从前晋文公逃亡在外,遍行天下,困窘极了,贫贱极了,然而介子推一直不离开他,这是由于晋文公具有受他拥戴的德行。晋文公返回晋国后,拥有万辆兵车,然而介子推却离开了他,这是由于当时
11、晋文公已经没有受他拥戴的德行了。困难的事情能做到,而容易的事情却做不到,这正是文公不能成就王业的原因啊!晋文公返回晋国后,介子推不肯接受封赏,他为自己赋诗道:“有龙飞翔,遍行天下。五蛇追随,甘当辅佐。龙返故乡,得其归所。四蛇追随,享其恩泽。一蛇羞惭,枯死荒野,”他把这首诗悬挂在文公门前,自己隐居山下。文公闻知这件事说:“啊!这一定是介子推。”于是文公离开宫室居住,改穿凶丧之服,以示自责,并向士民百姓下令说;“有能找到介子推的,赏赐上卿爵位,田百万亩。”有人在山中遇到介子推,见他背着釜,上插一把长柄笠作为伞盖,就问他说。“请问介子推住在哪儿?”介子推回答说:“那介子推如果不想出仕而想要隐居,我怎么会知道他?”说罢就转过身走了,终生不做官。人心不同难道不是十分悬殊吗?如今世上追逐私利的人,尽管早早就上朝,很晚才退朝回来,口干舌燥,日夜思虑,仍然未能得以满足。而今介子推可以得到名利却务求赶快避开它,介子推的节操超离世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