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38768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我眼中的“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作者:季燕/顾小天作者简介:季燕,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顾小天,南通市海门区海门港新区海港幼儿园原文出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西安)2023年第20235期第34-42页内容提要:基于大班幼儿的视角探究幼小衔接,采用“马赛克方法”,选取三所不同等级、不同性质幼儿园的66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小学”为主题进行自由绘画和说画,并逐一访谈,了解他们对小学的认知和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与小学在校园环境、学习方式、生活节奏、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三方合作:幼儿园用心帮助儿童做好入学的准备,小学积极做好

2、接纳儿童入学的准备,家庭配合引导有序做好儿童入学的准备,三位一体使儿童顺利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期刊名称: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版)复印期号:2023年07期关键词:大班幼儿/儿童视角/幼小衔接标题注释: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D/2021/04/84);奕阳教育研究院青年学者研究资助项目(SEI-QXZ-2020-20)。一、问题提出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准备,确保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学校生活开端,对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强势开端V:幼小衔接,汇报了相关国家在实施幼小衔接过程中组

3、织与行政管理、专业持续、教育衔接、发展持续的现实状况,并就每一部分各自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进行了阐述,其中“儿童中心理念得到了澄明,从“让儿童准备向为儿童准备转换。OECD国家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组织和创新多样的活动来支持儿童话语的复归,比如,意大英国等国开创了绘画法与摄影法来弥补儿童语言功能的不完善;奥地利政府举办思考与讨论”等师幼对话活动,倾听儿童对衔接的期望和困惑。我国对幼小衔接工作高度重视,颁布了相关政策。202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从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两方面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规范和引导。近几年,国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倾听儿童的声音。李召存2提出将基于

4、成人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改变为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研究的方法有日记法、自主摄影法、材料刺激访谈法和绘画法。黄瑾3也提出,焦点分析法、基于视频的微观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这些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研究方法能深入分析和解构幼小衔接各主体及其所在文化背景之间的交互关系。不少研究者综合采用上述方法,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做了幼小衔接的实证研究。王丽让大班幼儿以我心目中的/浮为命题进行作画,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进行逐一访谈,从儿童对学校建筑的诉求、儿童的担心和焦虑以及儿童的表达三方面进行了反思。杨静5以大班幼儿和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了解儿童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的真实看法,并让儿童用画笔表达心声。李

5、非易采用纵向追踪研究的思路,对四名儿童进行六个时期的追踪访谈,分析了四名儿童在六个时期的绘画作品,从幼儿园和小学两方面提出做好幼小衔接的改进措施。王小英和刘洁红7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探查大班幼JL三衔接过程中感受到的压力,结果显示学业、规则、教师是大班幼JL感受到的主要压力源,同伴、环境、家长是次要压力源。霍云风通过访谈法了解大班幼儿对幼小衔接的认知,同时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影响。由此可见,我国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幼小衔接中最大利益相关者一一儿童的认知、情感和期望,”无论出于认识的需要,还是权利的诉求,都要求儿童研究改向下看为向上看,使儿童在关乎他们的研究中,发出自己的声

6、音9。已有的研究中,或研究样本量较小,或以访谈法为主,或研究对象较多,本研究聚焦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尝试使用英国学者克拉克和莫斯创用的马赛克方法”,绘画、说画和访谈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这些是“有利于儿童参与,使其能够呈现自己真实想法的方法9,儿童借助其表达自身的经验和观点一对小学的认知、情感体验以及对成人的期待,从儿童的视角看幼小衔接。在研究中纳入可视化方法,强调了无论我们研究的儿童年龄多大,都有进行解释的需要口0,二、研究方法基于有目的抽样,确信那些被选的样本是丰富信息的提供者”11,本研究选取江苏省N市三所不同等级(省优质园,市优质园,合格园)、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两所公办,一所民办),它们有

7、着不同的办园风格和特色。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一个大班,在此基础上请老师推荐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幼儿,最终每班确定20名左右的幼儿,其中32名男生,34名女生,幼儿依次编码为Cl-C66(C代表Child)(一)作品分析法“用绘画引人的方法让儿童自我表达,研究者通过让儿童绘画表达和说绘画相结合,鼓励儿童自我发现、反思建构,由此深入展开对幼小衔接相关活动参与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对儿童个体发展影响的话语意义阐释3。参与研究的大班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过小学,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在幼儿同意的前提下,研究者提出以“小学”为主题自由作画,给予他们充足的绘画时间,尽情表达。在画作完成后,让幼儿对作品进行描述,因为绘

8、画作品的意义,我们需要和儿童讨论才能明了10,通过分析绘画作品中的人、事、物,探究幼儿对于小学的认知程度和情感体验。绘画作品编码与幼儿的编码相对应,依次为Pl-P66(P代表Picture)。(二)访谈法采用简短的访谈,访谈围绕一些关键主题提出问题口0,在征得幼儿的同意后,围绕幼小衔接相关问题与他们逐一交谈,因为“集体访谈幼儿之间会相互影响,不利于发出个人的声音,一对一面谈,幼儿安全感更强,谈话也容易深入。访谈提纲包括:对小学的整体认知、对小学生活的认知、对小学老师的认知、对小学的期望与担忧、对上小学所需准备的认知五个维度。为了保证访谈内容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取得班级老师的同意,使用录音设备进行

9、录制,每名幼儿的访谈时间大约15分钟左右。访谈资料的编码与幼儿的编码相对应,依次为Tl-T66(T代表Talk)o三、研究结果与分析马赛克方法所依据的价值观有:幼儿是他们自身生活方面的专家,幼儿是熟练的交流者,幼儿是权利的持有者,幼儿是意义的创造者口0,这些是我们把儿童看作积极参与者学习模式的关键要素,放慢节奏倾听儿童很重要口0,儿童的反复参与让成人得出结论的进程慢下来。它给成人留出时间去考虑儿童正在说的话,让成人再次倾听或以不同方式倾听儿童,为做出新的解读提供了可能”10。我们将话语主动权交给幼儿,言为心声,探寻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我眼中的校园环境一小学很大,但颜色不多访谈的66名大班幼儿

10、中,56名幼儿知道幼儿园毕业要上小学,有54名幼儿能够具体形容小学的样子,有12名幼儿表示不清楚小学的样子。幼儿能较清楚地表达幼儿园与小学环境的区别,大到校园的整体环境,小到教室里的微环境(见表1,表格中是幼儿的话语)。从幼儿的画作(见图1-6)和描述中,研究者归纳了以下关键词:房子、操场、国旗、门,其中还出现了两个个性化的回答,有一名幼儿提到了学校的池塘(见图1),另夕1名幼儿提到了大树、牌子和围栏,即校名和围墙(见图2)。在幼儿的画中,教学楼的复杂程度不等,有的房子是长方形,有的由长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有的房子上有门有窗,有的只有窗没有门,有的没有门和窗;有的房子能够看出楼层,有的看不出楼层

11、;有的只有一幢房子,有的有两三幢。由此可见,幼儿的关注点相似,在关注的细节上有差SU,这些差别由个体差异造成。大班幼儿的绘画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所表征的形象是二维平面,而不是三维立体。幼儿对操场的描绘较为具体,操场上有跑道、一些大型玩具和国旗。在操场上,儿童可以跑步,可以玩耍(见下页图3),幼儿对跑道观察得很仔细,他们描绘的跑道是绿色和红色的,一圈一圈的,有4浮生在上面跑步。国旗在幼儿的画中出现了多次(见图4和图6),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日常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培养爱祖国的情感;二是幼儿园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很多幼儿有亲自升国旗的经验,那份自豪感留在他们心中。幼儿虽然知道国旗是五星红旗

12、,但是囿于绘画技术,完整画出国旗的幼儿很少,大多象征性地画了旗杆和旗子,旗子通常由一颗黄色星星和红色部分构成。门,尤其是学校的大门,在画中也多次出现(见图4-5),研究者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探究。对幼儿而言,小学带有神秘的色彩,门使这个未知的地方有了具体表征。跨过那道门,意味着从自己熟悉的幼儿园生活到未知的、不确定的小学生活,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也多了一份期待与向往。幼儿不止提到了学校的大门,还提到了教室的门(见图6),幼儿(C58)说:上课的时候门是关着的。研究者问他上课的时候为什么门是关着的,他想了想,说道:外面太吵了,上课要保持安静,这样我们才能安心听课。可见,幼儿有较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13、。幼儿关注的不只有建筑物还有自然物,画中出现了池塘、大树、太阳和云朵(见图1-2,图5-6),他们喜欢给太阳画上笑脸,万物皆有灵,符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泛灵论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二)我”眼中的浮生活一要学习和作业,但还是有趣的关于小学生每天都要干什么,幼儿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写作业,有44名幼儿提及,占访谈对象的66.67%;其次是上课,有16名幼儿提及,占24.24%;其余提及的有:眼保健操、体育活动、认识时钟、做操、游戏、画画、考试也有一些个性化回答,比如,做手工、表演活动和光盘行动(见下页表2)。1 .我眼中的学习教室是学习的场所,很多幼儿都认为小学教室面积大,可以放很多桌

14、椅,桌椅是一排一排的,桌面上摆放了书、笔、水杯,幼儿还注意到了课间十分钟休息,小学生可以上厕所或者看看书休息一下。综合分析下页图7-10可知,每一个画了教室的幼儿都画了黑板,黑板上是老师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多为英文字母、汉语拼音和数学题。教室的墙壁上有窗户,窗户可以起到让学生放松休息的作用,学生透过窗户看到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从幼儿对学习的聚焦可以看出他们很清楚小学的主要活动是学习,T37: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很多。从绘画中还可以看出幼儿对电视、电脑、投影仪等电子设备关注度较高,电子设备的有效利用让他们对浮课堂产生兴趣,并集中注意力。有一名幼儿(C28)这样讲述她的作品:一个同学坐在座位

15、上写字,把书打开,另一个同学在读书,中间是一个小屋子,老师怕他们讲话,给他们布置了小屋子,表现不好的就会进去。研究者追问道:“你是怎么知道小屋子的?幼儿回答是听爸爸妈妈说的,可见家长的负面引导,让幼儿对小学有了错误的认知。研究者和幼儿说清楚教师不允许体罚学生,不能把学生关进小黑屋,帮助幼儿消除内心的担忧。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成为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幼儿恐慌甚至厌学情绪的触发者。2 .我眼中的游戏幼儿从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从图11-14中可以看出,在幼儿眼里,小学的游戏丰富多彩,有篮球、足球、象棋、跳绳、画画等。游戏让小学生活不那么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儿童对游戏充满了喜爱,他们渴望课间游戏和户外活动,同时也期待挑战性的活动。他们享受挑战困难的过程,分享完成任务后成功的喜悦,正如一个男孩(C24)所说:“我喜欢下棋,要动脑筋,赢了以后特别开心!所以,在大班年龄段,在区域游戏里增派任务,让幼儿带着任务游戏;在4浮低年级的课堂里,适当增加游戏、互动情境,让儿童在玩中学。幼儿园大班与浮低年级相互靠近,减少差异性,让幼小衔接过渡更自然。(三)我”眼中的人际交往一小学老师有点凶,但”也有温柔的对于小学老师的认知,有10名幼儿表示不知道,56名幼儿能够清楚地描述小学老师的特征。性别特征体现为知道小学里有男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