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寤生”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公“寤生”探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庄公寤生”探析郑庄公名寤生。关于其名来源,左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讲的是郑庄公“寤生”出生时,由于导致其母受惊,遂被其母厌恶的事。遗憾的是,作者并未进一步阐述何为“寤生”,这亦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千百年来,学术界对此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比较流行的说法有“开目说”“睡梦生子说”“难生说”“闭气说”等。一、开目说与闭目说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对“寤生”有详细的记载。但风俗通义至今仅存十卷,而记录“寤生”的章节恰好在已佚失的二十卷之中。因此,我们只能从后人所引的只言片语中去探寻作者原意。但后世学者对此记载出现了互为抵悟的情况,同引用应氏原文,就出现了“
2、闭目说”与“开目说”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宋代李昉道:“儿堕地未能开目视者,谓之寤生。”1李氏认为寤生即指婴儿初生不能睁眼视物的情况。距其时代不远的姚宽认为:“俗说儿堕地未可开目便能视者,谓之寤生子,妨父母。”2其含义为新生儿尚未睁眼却能视物。此说有违常理,予以排除。开目说与闭目说仅一字之差,含义却南辕北辙。清代顾炎武日:“儿堕地能开目视者,为寤生。”3明确指出,寤生的含义为婴儿初生便能睁眼视物。历史上生而开目者并非郑庄公一人,古书所载亦不乏其人。如李昉引述列仙传中木羽的故事道:母王助产,尝探儿,儿生,开眼视母大笑,母乃惊布。1书中描述了木羽亦是生而开目,惊其母。三国志则记载了句骊王祖孙二人皆为
3、生而开目者的事情:其曾祖名宫,生能开目视,其国人恶之。及长大,果凶虐,数寇钞,国见残破。今王生堕地,亦能开目视人,句丽呼相似为位,似其祖,故名之为位宫。4由此可知,生而开目的孩子往往是不受欢迎的。其原因正如风俗通所载“寤生子,妨父母”。此书成于东汉,记载了不少当时的民风民俗,其中包括了寤生子会给父母带来厄运的说法。因此武姜厌恶郑庄公是有其原因的。然而,闭目说与开目说只能择其一而从之。从常理看,新生儿大多数是闭眼出生的。此外,史书对生而开目者多有特殊记载,对生而闭目者则不然。而风俗通所载的“寤生子”必是不同寻常的情况。由此可知应劭的原意为开目说更合情理。二、睡梦生子说与易生说睡梦生子说滥觞于西晋
4、的杜预,他认为“寤生”的含义为:“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5意思是武姜于睡时诞下庄公,至醒方知,因此受惊并厌恶其子。马瑞辰认为“寤寐”即“梦寐”,并连举数例证明:如周武王梦殷商伐周,惊醒而寤;汉武帝李夫人赋中有“宵寤梦之芒芒”之句,其中便是寤梦连言:徐干中论有云:“学者如寤寐焉,久而愈足”;班便仔自悼赋有“每寤寐而索息兮”之语:潘岳哀永逝文亦含“曾寤寐兮弗梦”之句。这些诗句中,“寤寐”皆可释为“梦寐”。6由此观之,寤与梦的渊源是自古有之的。中国自先秦时期便有“占梦”的传统,林丽华通过对左传中梦的意向的分析得出,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梦意象,孕育了中国古代数量众多、如梦如幻的经典作品。
5、7现代学者田耕渔亦通过对周礼春官占梦的剖玄析微来论证寤生指的是“寤梦而后生”的省言。8睡梦生子之事亦不是武姜所独有,古来时有发生。十六国春秋记载了两则睡梦生子的故事。苻洪字广世母姜氏,寝产洪。公孙夫人方妣,梦口入脐中,独喜而不敢言。晋咸康二年,昼寝生德,左右以告,方寤而起。就日:“此儿易生,似郑庄公,长必有大德。”遂以德为名。9由此可知,苻洪之母和公孙夫人也是唾梦生子。苻洪之母“寝产洪”,睡着之后生下了苻洪。公孙夫人亦是“昼寝生德”,在白天唾觉时生下了慕容德,并且还强调了此儿“似郑庄公:晋书也记载了鲜卑人秃发寿阅之母睡梦生子的故事。初,寿阑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寝而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秃发”,因
6、而氏焉。10胡掖氏生寿阖“因寝而产于被中”,由于在睡觉而把寿阖生于被褥之中。橘李诗系描写了徐从治之母梦中生子之事。从治字肩虞,一字仲华,海盐人,母梦金甲神执干而舞,遂寤生。11沈季友直接用寤生指代了睡梦生子。另外,古书记载睡梦生子时通常伴随着神话色彩,以预示此儿的非同寻常。然而睡梦生子说亦有反对者。黄生提出质疑:“寤而已生,此正产之极易者,何为反惊而恶之?”12睡梦生子说明生产极易,为何会导致母亲受惊并厌恶其子?由此,睡梦生子说便衍生出了易生说。北宋的苏洵率先将姜嫄生子与武姜生子联系起来,二者同是生产极易却厌恶其子。苏洵通过二者对照以证明:在当时,产子极易乃不详之兆。嘉佑集有云:曰:稷之生也,
7、无菌无害,或者姜原疑而弃之乎?郑庄公寤生,惊姜氏,姜氏恶之。事固有然者也,吾非恶夫异也,恶夫迁之以不祥,诬圣人也。13书中阐明了姜嫄恶后稷的原因是“无菌无害”,没有任何痛楚。武姜恶庄公亦是由于生子太易,担心孩子带来不详,抹黑圣人。此后,持易生说者大多将庄公寤生与后稷出生对照讨论。妇人生子往往要历经苦难,而生产太易太过反常,容易引起母亲的不安。现代学者袁洪流认为,后稷之母姜嫄与庄公之母武姜同属姜姓,二人来自同一个氏族,可能有着共同的风俗传统。姜嫄与武姜经历了极易的产子过程后的应激反应如出一辙,这也许与其背后的氏族文化有关。14三、难生说与逆生说难生说起源于史记郑世家中的记载,司马迁将寤生释为“生
8、之难,后世学者中有人认为难生即为逆生,清代雷学淇指出:“生之难即忤逆之意。”15自明代始,“寤生”由逆生之义引发了学术界对“寤”字的通假字进行推测。“寤”与“适”的渊源甚深。早在尔雅中即有记载:“适,寤也。”16可见早在汉代,“寤”就与“适”联系到了一起。寤与适同,即干犯忤逆之意。明代焦扬引用吴元满的话:“寤当作造,音同而字讹。适者,逆也。凡妇人产子,首先出者为顺,足先出者为逆。庄公盖逆生,所以惊姜氏。”17明代张自烈认为寤生即建生,“建,逆也。犹今俗云倒生。”18而寤通悟则是由明末清初的黄生提出的:“予谓寤当与精通。悟,逆也。庄公寤生,是逆生也。”11现代学者大多从黄说。杨伯峻亦认为:“寤字
9、当属庄公言,乃悟之借字。寤生犹言逆生,现代谓之足先出。”19最后,寤通常的观点滥觞于清代,臧琳有云:“寤即悟之通借字。寤生者,谓悟逆。20王力亦认为:“寤,通悟。逆,倒着。”21早在汉代,许慎便已解释过悟字:“悟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逆也”22以此证明将即是逆。总之,寤被认为的通假字形共有四个:适、道、悟及错。四、闭气说与昏迷说医学上亦有寤生之说。明代万全日:“儿生下,即气绝不啼哭即寤生。”23现代学者张泽渡亦认为寤生即新生儿室息之说。24昏迷说初见于清代,但学术界对于昏迷说的认定分为两派。清人吴楚材、吴调侯曰:“寤,犹苏也,寤生,言生之难,绝而复苏也。”251认为庄公出生时先昏厥而后
10、复苏。张介侯却强调绝而复苏指的是武姜:“是不知寤属姜氏,而非属庄公也。”26南怀瑾亦从张说:“郑伯一郑庄公是老大,他母亲姜氏生他的时候是寤生一迷迷糊糊在昏迷中生的,做母亲的受了惊。27五、浅析“寤生”闭气说与昏迷说分别起源于明清二代,其时距春秋甚远且缺乏证据。因此断定此二说属于穿凿附会。正如臧琳驳斥闭气说:“近人有训寤为苏者,谓庄公葩而复苏。穿凿之甚。Tl9从医学角度看,睡梦生子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妇人生子要经历宫缩,会产生较大的疼痛感。而古书中所载睡梦生子的事迹往往伴随着神话色彩。如十六国春秋中公孙夫人在怀孕之时“梦日入脐”,徐从治之母生产前“梦金甲神执干而舞”等,这类事迹并不能作为史实看待。
11、据记载,睡梦所生之子皆是不同寻常之人。这可能是后人为了彰显郑庄公春秋小霸王的身份,而特地为其杜撰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出生。纵观古书,简狄吞卵而生契,姜嫄踩巨人之足迹而生后稷,刘媪怀刘邦前梦与神遇、有蛟龙在其身等皆属于这类记载。臧琳则从字意角度驳斥杜说:“依杜注宜云寐生,不当曰寤生。T9的确,按照寤寐的字面含义:寤是苏醒,寐是睡着,寐生要比寤生更合睡梦生子之意。难生说与逆生说亦不妥。寤字被认定的通假字有四个:适、邃、悟及悟。其中适字最早见于翡冠子,“下之所造,上之可蔽。”“适下蔽上,使事两乖。”其中有注释:适之言干也。28而悟字初见于高唐赋:“限互横将,背穴偃跖。”许慎注曰:“悟,逆也。路有横石,逆
12、当其前。”29首先,从字意看,适在这里并不是逆着的含义,而是冒犯、干预之意。而悟字所表示的逆,也更加侧重于迎面之意。其次,从成书时代看,患冠子是楚国的隐者,由于其书序言即引韩非子评论,因此推测其成书必在韩非子去世之前,而高唐赋则成书于宋玉之时。另外,诗经与楚辞中均未见到适与错字,而出现了大量寤字。故笔者推断:适字大概出现于屈原之后,韩非子之前;悟字则可能出现于屈原之后,宋玉之前。加之尔雅有云:“适,寤也。”15以寤释适,证明在当时寤字含义早已为人熟知,而适则不然。因此,适与错字出现的时间是晚于寤的。故不存在寤是适或捂的通假字的情况。此外,语可能有另一异体字,初见于管子七臣七主篇,“事无常而法令
13、申,不,则国失势。注,古伍字,谓偶合也。”30这里为偶合之意,亦与逆着无关。再来说建,寤通建的支持者仅明代张自烈一人,孤证不立,并不可信。而道字初见于屈原的九章怀沙:“重华不可道兮”31,其含义为遇见,也与逆着无关。然而到汉代时,此句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则变为:“重华不可悟兮”【32,由建变梧,可能是抄写的讹误,可能是悟字的出现晚于建。加之康熙字典有云:“按悟,俗刻误作悟。”33由此证明,悟产生于悟之后。故排除了寤通悟的可能性。寤字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左传之中,同时期的其他文献亦有记载。笔者整理如下:春秋时期的文献中含“寤”辞句34由此可见,在同时代的文献中,寤一般释为醒来、醒悟等含义。并未发现
14、其他处寤字作为通假字的例子,其含义也与逆毫无关联。据刘泽龙之说,若寤生真为逆生,郑庄公岂非以逆为名,暗含谋逆之意?35史记郑世家中记载了姜氏恶庄公之缘由:“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此叙述在时间上不通,姜氏是在把庄公难生与叔段易生进行对比后,才开始厌恶庄公的。但据左传记载,庄公出生之时便已经被其母厌恶。而当时叔段尚未出生,姜氏如何能未卜先知次子易生呢?况且郑庄公是姜氏的第一子,此时的姜氏并不是经验丰富的产妇,她如何能在生产之后立刻判断此胎属于难产?她大抵会认为,妇人产子皆是如此。另外,此说于逻辑上亦不通。妇人难产,情况必然十分危急,稍有不慎便会母子俱
15、亡。姜氏一定是历尽艰辛才诞下庄公的,而结果正合其意:一举得男且母子平安。这时,常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应该感到释然和喜悦吗?厌恶其子就等同于否定了自己之前的所有努力。因此,从常理推断,难生说不合情理。比起以上二说,应劭的“开目说”更为恰当。从文本看,左传中的记载并未强调姜氏“生之难”的过程,仅是指出了“惊姜氏”的结果。由此观之,姜氏生子的感受不是“痛苦”而是“惊惧”。惊的含义侧重于震惊,恐惧不安状。比起“生之难”的艰辛,孩子生而开目的反常形态使母受惊则更加贴合左传的记载。加之当时社会上有“寤生子妨父母”的说法,故姜氏受惊就更加合情合理了。从历史背景看,武姜的姐姐申后是周幽王的第一任皇后。但周幽王宠幸褒姒,废了申后的后位及其子的太子之位。后来其父申侯联合外族犬戎攻打镉京,杀死幽王,太子之位才失而复得。这在当时是件惊天动地的事,事情的主人公又是武姜的父亲和姐姐。这场权力的争夺战必然会对尚未出嫁的武姜产生影响,她心中是有一定的危机意识的。余英华认为在当时社会中,女性被作为政治联姻的工具,肩负着繁衍后代、加强联盟、巩固统治以及使亲族化险为夷的重大使命。36对武姜而言,生个儿子对于稳固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起权势地位的失去,难产之苦是微不足道的。姜氏厌恶庄公从其出生至长大成人,后来还怂恿幼子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