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36851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_-——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巴金为什么要反复地修改家?由“开明本”与“全集本”的对读说起WhyBaJinKeptonRevisingFamily作者:宋剑华作者简介:宋剑华,暨南大学文学院。原文出处:南方文坛(南宁)2018年第20182期第94-104页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18年05期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恐怕是修改次数最多的一部作品了。巴金对此并不讳言,他说自从1931年和1932年小说在时报连载后,到1980年我一共修改了8次”。曾有学者通过校阅家的版本,发现全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对“开明本(开明书店1933年版)做了14000余处删改,”几乎是每章、每段甚

2、至每句都有所修改。这一结论无疑是正确的。我本人也对读了“开明本和全集本,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家大约被删改了7万多字,占全书内容的15%以上。作家当然有权利去修改自己的作品,但是对于读者和研究者而言,初版本的原创性,才是作家思想的真实写照。所以我认为家的反复修改,是这部作品的“自我经典化”过程;即便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一大奇观。巴金不厌其烦地修改家,他本人是这样解释的:几十年来我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因为我的思想不断地在变化,有时变化小,有时变化大。他甚至还一再声称说,我愿意做一个写到死,改到死的作家。”因为在巴金看来,修改过的家比初版本少一些毛病,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更加成熟;故他

3、反对让家恢复原来的面目,同时也反对将“初版本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而是主张让读者们看到我自己修改过的新版本。对于巴金的这些辩解,我个人感到很难认同。因为巴金反复地修改家,绝不是删去一些累赘的字句那么简单,这其中恐怕还另有原因,只不过他不便言说罢了。巴金曾暗示说他的一些作品,大的毛病是没法治好的了,小的还可以施行手术治疗。我一次一次地修改也无非想治好一些小疮小疤。巴金此言大有深意,如果不去对读开明本和全集本,几乎无人知道家的“小疮小疤与大的毛病,究竟是指哪些地方。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家中的“小疮小疤.开明本语言累赘、病句颇多、欧化倾向严重,不仅为读者和研究者所诟病,就连巴金本人也不太满意;因此在“全集

4、本中,许多不规范的文字用语,他都做了必要的修正。比如像和改为跟、底改为的、学校改为学堂、里改为里面、但改为但是、苦痛改为痛苦、面庞改为脸、祖父改为爷爷、大哥改为觉新、民哥改为二哥、梅姊改为梅表姐、娘姨改为女佣、姑母改为姑妈、女儿改为少女、磁凳改为瓷凳”等等。这些修改的确使家的语言,更加规范也更加精粹了。此外,由于家的语言比较中性化,缺少四川特有的地域风格,倘若不是写着成都二字,无论是其中的人物还是景物,都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巴金对此十分清楚,他在赞叹李的人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活在他的笔下时,家的修改也尽可能去突出四川方言的口语特征,比如知道改为晓得、晚了或迟了改为晏了、谁改为哪个、玩改

5、为耍、喝酒改为“吃酒”等等,使“全集本”有了一定的“川味”。不过巴金离川太久,有些词语的修改,反而背离了川音,比如他把“父亲”改为爹,就令人感到南辕MS了。但就整体而言,家在叙述语句的修改方面,巴金的努力还是值得称道的,他大量删改了啰唆重复的多余文字,使“全集本”的故事叙事,更加言简意赅、行文流畅。比如,开明本与全集本的第二十一章第三自然段,修改过和没有修改过,差别还是非常大的:琴和淑英姊妹起来梳洗好后,便不能忍耐地领着梅到园里各处去看那些和她别了多年的景物,又给她指点什么是新近改修或添设的,或是从前这地方是怎样的情形。一路上淑英们又和梅谈了些别后的景况。总之在花园里在这一早晨和在平日一样,并

6、没有什么变更,不过比较热闹一点。(开明本)琴和淑英姊妹梳洗完毕,便陪着梅到园里各处走走。她们一路上谈了一些别后的光景。园子里没有受到什么大损害,只是松林里落了一颗开花炮弹,打坏了两株松树。(全集本)巴金在前面早已做过铺垫,说梅表姐对高公馆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忆犹新、难以忘怀,那么琴再去介绍就是画蛇添足了。然而,大的毛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由于巴金在当初构思家的故事情节时,没有设计好时间背景、思想主题和人物性格等诸方面的逻辑关系,因此无论他后来怎样去修改,都力不从心、无法挽救了。所以,他后来才会萌生出重写这本小说的强烈冲动。家中到底有哪些大的毛病,是巴金挥之不去的内心隐痛呢?这也正是我要去揭开的一

7、个秘密。一、家的时间叙事与修改家的时间叙事,是一个令人无法破解的谜。从表面观之,家是将高公馆内部所发生的一切悲剧,都集中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即1919年冬至1920年夏。理由很简单,家的开篇便描写雪片“飘舞,正值腊月时节,觉民和觉慧从学校排练话剧宝岛后结伴回家。觉民还告诉琴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明年暑期要招女生了,令琴立刻浮想联翩、激动不已。到了家的第二十五章,觉民又沮丧地对琴说,“现在这学期又快完了。招收女生的事简直没有一点消息。我们去年费了不少的工夫才把宝岛练熟习了。现在连上台的机会也没有,真是冤枉。这说明家的时间叙事,的确是在半年之内。那么我们又怎样去判断这半年时间,就一定是指1919年冬至

8、1920年夏呢?同样是巴金本人告诉我们的。在开明本里,巴金只写觉慧坐在椅子上,读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但是到了“全集本”里,巴金却特意加了一个注解:前夜,屠格涅夫Q818-1883),沈颖译,这个译本本是1921年8月上海出版的,我在这里把它的出版提早了十个月的光景。提早了十个月(从故事叙事本身来看,恐怕提早的还不止十个月),当然就是1920年了。1920年暑假觉慧离家出走,故此前那个冬天无疑就是1919年。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家的时间叙事,不是交代得很清楚吗?为什么还会是个谜呢?我个人认为,如果真的相信这个说法,刃陷是大错特错了。巴金本人的时间观念是匕匕较差的,他并不擅长时间记忆,但在家中他又

9、特别爱去为事件标注时间,巴金所说的大的毛病,其实正在于此。比如开明本的第三章第一自然段,巴金让觉民这样对琴说:“我们下学期就要读托尔斯太底复活,还有王尔德底遗扇记。宝岛已经读完了。觉民对琴说,显出得意的微笑,这时候他们正走出了上房,刚下了台阶。“还有下学期我们底国文教员要改聘吴又陵,就是那个在新青年上发表吃人的礼教的文章的吴又陵!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到了“全集本,巴金又修改为:我们这学期读完了宝岛,下学期就要读托尔斯泰的复活J觉民对琴说,他的脸上现出得意的微笑,他们已经走出上房,刚下了石阶,向着他们的房间走去。下学期我们国文教员要改聘吴又陵,就是那个在新青年上发表吃人的礼教的文章的。全集本删掉

10、了王尔德的遗扇记,无疑是在纠正一个常识性错误,因为遗扇记原名为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共有三幕,由女翻译家沈性仁翻译并重新命名,在新青年杂志1918年12月第5卷第6号和1919年第6卷第1、3号上连载。由于巴金意识到那个时期的新青年,在成都还没有流行起来,人们还不可能知道王尔德和遗扇记,故将其删去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接着问题又来了,托尔斯泰的复活,1922年才由耿济之翻译,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1919至1920年,人们根本就看不到中文版的复活,于是巴金便让觉慧去读英文版。在“开明本中,觉慧把民哥新买来的英文版复活翻开读了十几页,但是到了全集本,却改成觉慧一口气读了几十页”。我们姑且不说那个时代

11、,在成都能否买到英文版的复活,觉慧只是一个“外专”二年级的在读生,他真有那种阅读原文的外语水平吗?我个人对此是深表怀疑的。最令人大跌眼镜的,还是巴金对于历史的无知,这绝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一个白纸黑字的客观事实。比如,家的时间叙事,既然被限定为1919冬至1920年夏,那么他为什么要让觉民去穿越,一下子又回到了1918年上半年呢?吴虞任教成都“外专,是1918年秋季的事情,关于这一点,吴虞日记里有记载。况且吴虞文章的题目是吃人与礼教,而不是吃人的礼教,发表在1919年11月新青年第6卷第6号上,也被前移了一年多时间。如果巴金聪明的话,根本就不提吴虞,换一个所谓的“新派人物”问题就解决了,这样也

12、不会让人抓住把柄。可他偏偏要把家的故事叙事,与时代大背景联系起来,自己为自己挖了一个跳不出来的大坑”,所以才为家留下了无穷的隐患。即使巴金后来发现了这些“大的毛病,他在“全集本里也无法去做全面修改了,因为这将意味着整部作品的情节结构,都要被彻底推翻并重新去进行设计。从1919年冬退回到了1918年初,究竟哪一个时间才是故事发生的真实时间呢?恐怕连巴金自己也搞不清楚了。家的时间叙事的混乱性,还体现为高家三兄弟年龄的混乱性。读罢了小说家,谁也搞不清楚高家三兄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巴金说不清楚,读者也很困惑。我们还是先从觉新的年龄说起。我大致分析了一下,巴金在家的故事叙事中,赋予了觉新三个年龄层次。比

13、如开明本第十二章第四十九自然段,觉新在向他的两个弟弟痛说家史时,为我们透露出了一个关键的时间信息:我现在又要说老话了。有一年父亲被派为X县的典史,那时我方五岁多,你们都没有出世。父亲和母亲带了我和大妹到了那里。当时那一带地方正闹着红灯教。.又过了一年多,省上便另委了一个人来接父亲底事,我们也就预备走。这时候母亲肚里怀着民弟已经有了七八个月分。.回省不到两个月就把你民弟生出来。这期间母亲底生活依然很是苦痛。第二年父亲因为过班知县进京引见去了。母亲在家里日夜焦急地等着,后来三弟你就出世。这段叙述语言好像是没有提到任何的时间概念,但“红灯教”事件却给了我们以重大的时间启示。我查阅了一下历史资料,四川

14、“红灯教的暴乱事件,发生在1902年5至12月份,即:”李冈中在资阳胡家沟聚众八百人,围攻资阳。资州知府沈秉笙率清军入城固守,激战竟日,双方死亡甚众,李冈中被擒死。随后廖观音又在“石板滩起事,屡次与清兵交战于龙潭寺、石板滩、姚家渡等地。七月二十八日,大败清军于清江镇,击死副将孙成刚,乘胜直抵广汉之三水关,击败汉州知州高维寅,随即占领金堂苏家湾教堂,杀教士及教民数百。清政府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召岑春煌率重兵入川,于12月份将“暴乱镇压了下去。廖观音被擒于简阳镇子场,次年被砍头于成都。既然红灯教”事件发生于1902年,觉新那时五岁多,故他应是1896生人,那么在家的故事叙述中,他应该是二十四岁。

15、然而,这段叙事还有一个信息不容忽视,即又过了一年多“觉民出生,这说明觉新比觉民至少要大七岁。但家的开篇便交代,1919年冬的觉民,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转过年来就是十九岁,那么觉新的真实年龄,用不着计算应是二十六岁才对。矛盾还不仅于此,到了家的第六章,作者又给出了另外一种说法:觉新十九岁就被祖父逼婚成亲,一个月后走上了社会,没多久”儿子海臣出生,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常言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觉新十九岁结婚二十岁有了儿子,故他在家的故事叙述中,再次变成了二十三岁。巴金似乎发现了这一漏洞,于是“全集本便做了如此修改:我现在又要说老话了。有一年爹被派做大足县的典史,那时我才五岁多,你们都没有出世。爹妈带了我和你们大姐到了那里。当时那一带地方不太平又过了几个月,省上另委一个人来接爹的事。这时妈肚子里头怀着二弟已经有七八个月To回省不到两个月就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