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线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从事科研工作一年多以来,我发现一线教师在科研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我从一线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一线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现状分析:1.纷繁复杂的工作,泯灭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制度日趋精细化、科学化、严格化、规范化,不断进步的社会也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人才重任,落到一线教师肩上。与时俱进,更新办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这无疑是进步的表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却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一线教师每天除了写教案、上课、批作业、管
2、理学生,还得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现在,各学校又增加了学生的课后服务,延长了学生在校的时间,一线教师每天还要在下午放学后为学生上各类课,一天下来,早已累得精疲力竭,再没有精力和兴趣投身于科研。2 .对科研产生了误读,畏惧情绪严重。受以往科研论文严谨性、科学性、学术性、权威性的影响,使得教师一提到科研就想到论文,从而就产生了一种畏惧感,拼命找理由拒绝,甚至提出:绩效工资少点,也不参与此活动。有的虽然嘴上不说,但私下却依赖网络进行复制、粘贴,敷衍了事,蒙混过关。3 .缺乏引导,理论与经验脱节。科研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辛勤的实践相结合的结晶,二者缺一不可。不仅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素
3、养,还需要教师不断实践,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一句话,科研需要教师挤出时间,付出超额的精力来完成。现实生活中,青年教师有条件承担此任务,但受经验和理论素养的限制,找不到研究的突破口和研究的方式;中老年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受职业倦怠心理影响和精力的束缚,很少有人愿意学习理论知识,导致理论素养普遍偏低。因此,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不强,科研和水平也普遍偏低。鉴于上述状况,我认为通过以下几点做法,能有效、便捷地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水平。二、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具体做法1.制度引领,激发科研情趣。学校制定相关的科研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参与活动,让教师体会到“付出就有收获”的喜悦感。这也是我校长
4、期以来一以贯之的做法。在我校,教师自觉自愿从事科研实践,最终形成文字参加县、州、省的科研论文评比,评审费学校出,获奖后按等级给予相应的奖励。除此,在奖励性绩效考核中享受相应加分。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的情趣和积极性。因此,每学期都有各学科的教师参与此活动,并形成论文参加评选。多的时候有近10篇论文获奖,少的时候也有七八篇获奖。2教研人员率先垂范,消除畏惧感。实践论告诉我们:真理来源于实践。同理,科研来源于日常教学实践。其实,纵观近十年的科研活动要求,不难发现那种曲高和寡、高深莫测、知音难觅的状况已逐渐消退。论文趋向浅显易懂的叙事或列举、说理相结合的通俗性说明文。课题由以往的大课题研究
5、转为小课题研究。要求也有所降低,倾向于现实性、实践性、时效性、指导性、经验性,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从省级论文评选内容中“教育理论、教育改革、中外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成果、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创新教育、新课改、现代教育技术、民族教育、三生教育、校园文化生活、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的研究及教学经验体会、诗歌、散文等;教学设计、教案(注明教材版本、科目、几年级、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第几段)”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点。因此,学校教研人员要带头进行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现身说法,让他们消除畏惧感,积极投身于科研活动中。我校历届的教研人员都是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此活动。近些年,年轻的新秀也正
6、在崛起;一提到论文就谈虎变色的现象也得以大幅度改善。3.活动引领,提高科研水平。教研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就是: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校本教研提供载体;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样板。针对青年教师找不到研究方式的状况,学校教研人员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研讨的平台,让教师从活动中领悟到科研的方式方法,学会科研。如:以级为单位,布置任务,进行专题,并以讲座或公开课展示的形式呈现出来;以级为单位,进行小课题研究,最终以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的形式呈现出来;组织教师对作业、试卷、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网上听课、临校听课等。就以布置任务,进行
7、专题研究,并用讲座或公开课展示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例。此活动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确定专题研究主题。这个步骤迫使教师不得不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交流,为寻找专题内容做准备。第二步骤是实践和展示。这个步骤迫使教师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等方式寻找理论支撑点和经验、方法,为科研实践作导向;还使得教师对科研实践进行反思与重建,最终上升为理论或经验或教学模式才能呈现出来。其实,整个活动就是在指导教师如何进行科研活动的过程。如果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教师的科研水平还能不提高吗?4.评课引导,增强科研意识。评课过程是教师们共同梳理课堂教学点点滴滴,在提问、追问、反问、交流、争论中启发智慧、捕捉资
8、源、引导反思、帮助重建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经验与思维产生碰撞、认同、内化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学校教研人员一定要抓住这最关键的时期,给教师充足的时间把听课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优点、不足点和不同的观点、见解充分地交流、争论,给教师以启迪。如:争论得异常激烈的某个问题,最会引起教师的注意,他们会为寻找正确的答案而进行研究。这样科研意识就自然产生了;也许达成共识的某些优点会成为科研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看到的不足点也许就引起教师深刻地思考、反省,引领他们去不断地实践、研究,最终也成为科研课题。因此,教研员要重视评课,既要引导教师交流优点,也要引导教师交流不足点。只有这样,教师的科研意识才能增强,切忌走形式敷衍了事。5.行动实践,做乐学、善思、勤动笔的教师。学会在听课、评课等各种教研活动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实践;其次,要虚心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弥补经验的不足;多读书,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弥补理论上的不足;再次,上完一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要不断反思。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完善并把反思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有经验的教师会有深刻的体验:写十年的教案还不如写一年反思的进步快。不仅如此,在反思中会敏锐地捕捉到科研的内容,领悟到科研的方式与方法,促使自己按图索骥.进行科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