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办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文物保护资金(以下简称保护资金)管理与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保护资金是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支持纳入国家文物保护有关规划,并由地方组织实施文物保护工作、促进文物事业发展的转移支付资金。保护资金的年度预算,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有关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保护需求、绩效情况及国家财力状况等确定。中央财政对纳入国家文物保护有关规划,并由地方组织实施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珍贵可移动文物保护、考古等事项
2、予以补助。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落实相关支出责任,将文物保护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本级预算。第三条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保护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规划先行、突出重点、中央补助、分级负责、规范管理、注重绩效、加强监督的原则。第四条保护资金由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按职责共同管理。国家文物局负责测算因素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审核地方申报文件、组织重点项目评审和一般项目抽查,提出保护资金分配建议方案,监督指导保护资金使用和绩效管理。财政部根据预算管理相关规定,会同国家文物局审核各省(自治区、直辖
3、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统称省)保护资金预算,对保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省级财政、文物行政部门负责明确省级及省以下各级财政、文物行政部门在数据审核、项目评审、预算安排、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切实加强保护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级及省以下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审核申报资料,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负责。第五条保护资金实行因素分配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适当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文物资源密集区倾斜,向革命文物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支持方向倾斜。第六条保护资金政策实施期限为5年,具体为2024-2028年。政策实施期限到期前,财政部
4、将会同国家文物局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延续以及延续实施的期限。第二章补助范围和支出内容第七条保护资金的补助范围包括:(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主要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调查和保护规划编制,文物本体维修保护,安防、消防、防雷等保护性设施建设,文物本体保护范围内的保存环境治理,陈列展示,数字化保护,预防性保护,大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体系建设等。对非国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在其项目完成并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评估验收后,申请给予适当补助。(二)省级及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主要用于省级及省级以下国有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调查,文物本体维修保护,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整体陈列展
5、示,安防、消防、防雷等保护性设施建设等。(三)考古。主要用于考古(含水下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重要考古遗迹现场保护以及重要出土(出水)文物检测、现场保护与修复、现场数字化保护,考古装备购置等。(四)可移动文物保护。主要用于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珍贵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文物本体保护修复,数字化保护,以及可移动文物调查。(五)财政髀口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其他项目。第八条资金支出内容包括:(一)文物调查和保护规划编制支出,主要包括项目前期费、勘探测绘费、劳务费、咨询评估费、委托业务费、资料整理研究和报告出版费等。(二)文物本体维修保护、预防性保护支出,主要包括勘探测绘费、方案设计费、研发费、测试化验加工费、材
6、料费、设备费、施工费、监理费、劳务费、咨询评估费、管理费、委托业务费、资料整理研翊口报告出版费等。(三)文物考古调查、发掘支出,主要包括调查勘探费、测绘费、发掘费、发掘现场安全保卫费、青苗1M尝费、临时建筑设施费、劳务费、文物标本测试鉴定费、考古遗迹现场保护费、出土(出水)文物保护与修复费、研发费、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费等。(四)文物安防、消防及防雷等保护性设施建设,文物本体保护范围内的保存环境治理支出,主要包括方案设计费、研发费、材料费、设备费、施工费、监理费、劳务费、咨询评估费、管理费、委托业务费、资料整理研究W报告出版费等。(五)数字化保护支出,主要包括方案设计费、研发费、材料费、设备费、
7、软件开发和购置费、劳务费、咨询评估费、资料整理研究和报告出版费等。(六)文物陈列展示利用支出,主要包括方案设计费、研发费、材料费、设备费、施工费、监理费、劳务费、咨询评估费、管理费、委托业务费、资料整理研那口报告出版费等。(七)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支出,主要包括方案设计费、材料费、设备费、施工费、监理费、软件开发和购置费、劳务费、咨询评估费、资料整理研究和报告出版费等。(八)其他文物保护支出。第九条保护资金补助范围不包括:征地拆迁、基本建设、日常养护、应急抢险、超出文物本体保护范围的环境整治支出、文物征集、数据库建设和运维等以及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各项支出。第十条保护资金不得用于支付各种
8、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支出,不得用于编制内在职人员工资性支出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待遇支出,不得用于偿还债务,不得用于国家规定禁止列支的其他支出。第三章分配办法第十一条保护资金支持的项目应当是纳入国家文物保护有关规划的项目,包括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其中,重点项目是指由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方案的项目。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共同建立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项目库,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监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项目库分为项目申报库、项目储备库、项目实施库,分别对应项目申报、审核、执行环节。项目申报库由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填报,项目经国家文物局审核同意后转入项目储备库,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审核下达预算后转入项目实施库。第十二条
9、重点项目实行项目法分配。项目补助金额根据各省申报情况、文物保护需求、工作任务量、项目预算执行和绩效情况等核定。第十三条一般项目实行因素法分配,分配因素包括基本因素、业务因素。按照基本因素占40%、业务因素占60%计算补助数额,根据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规定的财政困难程度系数对基本因素分配金额进行调整,根据绩效调节系数对业务因素各省分配金额进行调整。绩效调节系数由国家文物局根据某省保护资金绩效自评、预算执行、文物保护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抽查质量等情况测算。基本因素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权重20%)、省级及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数(权重10%)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珍贵文物数(权
10、重10%),根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测算。业务因素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立项数(权重10%),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年度立项计划测算;文物安全指标(权重10%),根据国家文物局对地方年度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评估情况测算;珍贵可移动文物修复数量(权重10%),根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测算;项目申报情况(权重30%),根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当年申报金额测算。第十四条保护资金计算分配公式如下:某省保护资金二某省重点项目补助+某省基本因素得分各省基本因素得分X年度一般项目补助资金总额40%+某省业务因素得分各省业务因素得分X年度一般项目补助总额X60%;某省基本因素得分=(某省全
11、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全国该项因素总数X20+某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X5+某省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数/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总数X5某省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珍贵文物数/各省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珍贵文物总数X10)X财政困难程度系数;某省业务因素得分=(某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立项数/该项因素总数10+某省文物安全指标/该项因素总数X10+某省珍贵可移动文物修复数量/各省珍贵可移动文物修复总数X10+某省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当年申报金额/该项因素总数3O)X绩效调节系数。绩效调节系数取值如下:序号绩效得分绩效调节系数1290分1.22N85分且V90分1.1380分且V85
12、分14270分且V80分0.95V70分0.8第四章申报与审批第十五条项目申报单位应当保证申报材料真实、准确、完整,所申报项目应当具备实施条件,明确项目实施周期和分年度预算,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不得申报。不得以同一项目申报其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申报单位要科学合理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符合文物保护规律,统筹兼顾文物本体保护、安全防护、陈列展览、预防性保护、活化利用等方面的要求,在现场勘察、日常监测基础上,对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进行总体设计和综合考虑,提高项目实施方案的整体性、合理性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鼓励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方式,涉及同一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维修、安全防护等项目,在方案设计
13、、预算编制和年度预算申请上应加强协同配合。第十六条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根据行政隶属关系和规定程序逐级申报。项目如涉及国土空间、环境保护、林草、水利及产业发展规划等,申报前应当获得相关部门批准。项目申报单位主管部门属于非文物系统的,应当由其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和文物行政部门,由财政部门和文物行政部门逐级申报。对纳入国家文物保护有关规划的文物资源密集区整体性保护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方案,项目申报单位依据实施方案提出项目预算申请。省级财政部门、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口国家文物局。凡越级申报的一律不予受理。第十七条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提前研究下一年度资金使用需求,谋划好
14、相关项目,优化夯实项目储备。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要结合属地实际,设置区域绩效目标,指导基层文物行政部门和项目申报单位申报项目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设置要具有科学性、合规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各项指标要符合实际,量化清晰,与任务数相对应,与资金量相匹配。第十八条保护资金实行分级评审,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一般项目预算评审,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重点项目预算评审,并根据预算评审情况确定项目总预算控制数。未经评审的项目不得纳入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项目库。中央财政下达转移支付预算后,各级财政部门、文物部门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项目库中核定后的项目总预算控制数推进项目实施,不得重复评审或重复立项,不得挤占、挪用、截留项目
15、资金。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将项目内容、预算申请数、项目预算评审数、绩效目标、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等信息列入项目申报库。第十九条项目预算评审应当委托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根据有关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技术标准,按照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要求,重点审核项目支出内容、实施周期和项目预算控制数的合规性、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预算评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项目申报信息进行现场核查。第二十条省级财政、文物行政部门结合文物保护需求、工作任务量、项目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等情况,从项目申报库中选取年度拟实施项目上报项目储备库,并提出预算申请和区域绩效目标,并于9月底前将申请文件报送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抄
16、送财政部有关监管局。国家文物局可以根据需要对入库项目进行抽查,将抽查不符合要求的项目退回项目申报库。第二十一条国家文物局根据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有关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点项目评审、一般项目补助分配因素测算等情况,提出保护资金分配建议方案,报财政部审核。其中,分地区一般项目补助数不得高于项目储备库中该地区一般项目预算控制数,超出部分调减用于重点项目。第二十二条财政部综合中央本级当年财力、预算管理要求、国家文物局建议方案,按规定审核保护资金预算,于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后三十日内下达。财政部每年10月31日前,提前下达下一年度预计数,并抄送财政部各地监管局。第二十三条省级财政、文物行政部门根据一般项目补助年度预算规模、项目排序、项目评审等情况,审核确定一般项目补助预算